美国文化的精髓
- 格式:docx
- 大小:15.72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美国个人主义研究文献综述陈可珂引言:众所周知,美国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
独立后,具有开发精神的美国人以其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西部大开发,并在19世纪末完成了工业化,跨进了世界大国并一跃成为头号强国。
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通讯设备、航天与航空、计算机与软件、医药、科学仪器在世界上上独占鳌头;美国还凭借去军事实力扮演着国际警察的角色。
美国的经济为什么会这么强盛?其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很显然,美国文化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总结了对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的研究及成果,阐述了美国文化的重要根源并针对其提出了本人的观点。
摘要: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三大根源中最重要且影响最广的信条,美国人的最高理想是个人主义。
同时个人主义也随着美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发生了变化,经历了早期、拓荒、工业、新式和自我个人主义五个阶段,但一些核心的精髓仍然被保留并越来越多的影响着美国人的政治、文化、生活。
对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对我们有何作用,我们是否应该吸收个人主义以作为我们的行为方式,值得思考。
1.个人主义的产生法国社会哲学家托克维尔在他的《美国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人的习性或者心灵习性是美国人得以维持的自由体制的关键。
他所谓的心灵的习性便是那种塑造概念、意见和思想习惯的东西,便是社会中人的道德与智慧习性的总和。
他对于社会中人和社会性格的塑造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美国文化源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但又不同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
在两百年来的演变中,它向一座大熔炉吸收了世界诸多文明的精华,成了一个独立的、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开放性的文化体系。
个人主义构成了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的特征和主要没内容,它最雄辩的、实在的、真正的表达了美国思想。
托克维尔于1835年首次提出了“个人主义”一词。
他认为:个体的存在先于社会的秩序,自身利益既是个体的行为的目的,而社会制度则起源于个体间的互动礼仪中。
他完全不同于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有民主的根源,随着条件的平等愈益普遍,它也会愈益普遍。
透过歌曲了解不同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和思想的集合体,其中音乐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
通过歌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感受不同民族的情感和价值观。
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歌曲,探讨如何透过歌曲来了解不同文化。
一、美国音乐文化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音乐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
从传统的蓝调音乐到现代的摇滚、流行音乐,美国的歌曲反映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族裔的特点。
例如,著名的蓝调歌曲《Crossroad Blues》展现了非洲裔美国人的悲伤和忧郁,而摇滚乐队Nirvana的歌曲《Smells Like Teen Spirit》则代表了上世纪90年代的反叛与不满。
此外,美国音乐文化还深受民谣的影响。
鲍勃·迪伦的歌曲以其深情的词曲和政治意识而闻名,代表了美国民谣音乐的高峰。
他的《Blowin' in the Wind》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等歌曲以其独特而深入人心的歌词,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动荡和不公。
通过这些美国的歌曲,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国人民的自由思想、坚韧不拔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二、法国音乐文化法国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国家,其音乐文化也是如此。
法国歌曲以其独特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而闻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如著名的法国歌曲《La Vie en Rose》是法国著名女歌手Edit Piaf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歌曲以其浪漫而多情的旋律和词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此外,法国歌曲还以其引人入胜的舞曲和夜店音乐闻名于世。
著名的法国电子音乐组合Daft Punk的歌曲《Get Lucky》曾在全球掀起一股夜店热潮,展现了法国音乐文化的现代风貌。
透过法国的歌曲,我们能够感受到法国人民对爱情、艺术和生活的热情。
三、中国音乐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音乐文化的国家。
中国歌曲以其古典和民族特色而闻名,几千年来一直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价值观。
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介绍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这些文化的交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国家的特色与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你一起领略各国的风土人情。
中国: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中国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们会贴红灯笼、放烟花、吃年夜饭等习俗。
此外,中国人民热情好客,讲究“以茶代酒,以水代茶”,尤其是喜欢用饮茶的方式招待来客。
日本:日本是一个有着浓郁文化底蕴的国家。
日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中国和韩国的影响,同时也散发着独特的日式美学。
春季赏樱、夏季举行祭典、秋季观秋叶、冬季赏雪景等都是日本当地居民喜爱的传统活动。
在日本,礼节文化也相当重要,例如在社交场合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礼节规矩,以及拜访别人需要带上一些礼品、不站在门前喊人等等。
印度:印度是一座充满了色彩的国家,其文化深受土著文化、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
印度的传统服饰、歌舞艺术和神话传说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此外,印度人民对宗教十分虔诚,印度拥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庙宇、清真寺和佛教寺庙。
在印度,嘴唇上红色印记,身上涂抹花瓣等都是当地人喜欢的传统美容方式。
美国:美国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这也让美国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在美国,圣诞节、感恩节、独立日等节日是当地人欢庆最盛大的节日。
此外,美国人也非常喜欢运动,美国足球、篮球、棒球等都具有非常高的人气。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一个以自然风光和宽松的生活方式而著名的国家。
在澳大利亚,人们尊重和珍惜自然环境,周末和节假日喜欢到郊外旅游、露营和野餐。
此外,澳大利亚是一个以海滩文化为主的国家,海中活动如冲浪、潜水等也是许多人喜爱的活动。
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让每个国家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中国的茶道文化、日本的礼仪文化、印度的宗教文化、美国的运动文化还是澳大利亚的海滩文化,它们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学习并且向他人展示。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景和习俗。
美国神话故事美国神话故事源远流长,融合了来自不同文化和传统的元素,反映了美国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观。
这些故事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富有代表性的美国神话故事。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美国原住民的神话故事。
美国土著民族的神话故事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之一就是关于雷鸟的传说。
根据传说,雷鸟是一种神圣的生物,它能够操纵闪电和风暴,代表着力量和神秘。
在美国土著民族的传统中,雷鸟被视为守护者和保护者,人们相信雷鸟的力量能够保护他们免受灾难和危险。
其次,我们来看看美国的移民神话故事。
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美国的神话故事也得到了丰富和多样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之一就是关于美国西部拓荒者的传说。
这些故事讲述了拓荒者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勇拼搏、开拓未知的土地,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这些故事激发了美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成为了美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美国现代神话故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美国的神话故事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
比如,关于超级英雄的故事就成为了现代美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这些故事讲述了英雄们与邪恶势力的斗争,展现了正义与勇气的力量。
这些故事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困难,追求理想和正义。
总的来说,美国神话故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反映了美国人民的信仰和情感。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
它们激励着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传承着美国文化的精髓,成为了美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神话故事,更好地理解和尊重美国的文化传统,为美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美国梦与美国文化美国梦(American dream ),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奇迹。
然而这也是美国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美国梦的由来与发展跟美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及美国精神是分不开的。
正是在种种美国特色下,美国梦才能绽放其魅力。
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1] 他不在乎你曾经是如何的身居高位还是地位卑微,也不在乎你曾经是如何的腰缠万贯还是一贫如洗,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愿意为此努力付出,你终可以获得你想要的幸福生活。
许多美国人的确认为,这种获致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
正是这一点,吸引了许多欧洲人踏上美国这片处女地,实践自己的美国梦。
“ 美国梦” 包含几个要素: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美国梦的源起自1620 年11 月11 日在科德角集体签署的《五月花号公约》,美利坚民族的起点就此开始。
他们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的信仰,为了提高他们国王与国家的荣誉,漂洋过海,在弗吉尼亚的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
并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
[2] 踏上美洲大陆的,多为英国受压迫的清教徒以及欧洲大陆的弱势者诸如德国破产的小农。
他们所在原来的欧洲国家大多社会等级森严、财富分配不公、宗教歧视严重,而他们正是第一批抱有“美国梦”的,并移民到美洲新大陆将其付诸实践的人。
在新大陆,他们可以不再忍受原先的不公与压迫,可以奉行新教教义,勤劳节俭,节制欲望,即抱有这些最原始的资本主义精神,开始融入这片新土地,并同时把这种精神也灌输进来。
同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自认为是“上帝选中的人们”,上帝让他们在这片新土地上生根发芽壮大,让他们来管理整个世界,维持世界秩序。
Foreign Film Review |外国电影评论电影《幸福终点站》折射出的美国文化价值观〇黄兰堞―、美国文化价值观与幸福夙愿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 有的文化价值观。
好莱坞电影既是美国文化的产物,又是美国文化的载体。
本文通过对《幸福终点 站》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阐释影片所折射出的美国 文化价值观,包括多元主义、乐观主义、自立精神、英雄主义以及自我实现。
文化价值观是针对文化方 面的价值认同,是指用来辨别人言行举止的思想观 念和标准,是人们内心不成文的法律。
m它的形成与 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经历、社会发展、民族 构成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主 流文化,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价值 观。
2004年出品的好来鸟电影《幸福终点站》(The Terminal)由矢口名导演斯皮尔伯格(Spielberg.)执导,好莱坞影星汤姆•汉克斯(T〇m Hanks)主演,改编自 真实故事,通过对主人公在异国机场生活经历的细 致描绘充分展示了美国文化价值观。
《幸福终点站》讲述了来自东欧卡科曰亚的维 克多•纳沃斯基为实现父亲临终遗愿,孤身一人飞 往美国,就在他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时,祖国 遭遇军事政变,政府被推翻,所持护照和身份证件 全都失去了效用,被拒绝入境又不能回国,被迫滞 留机场长达9个月的故事。
他在待改建的候机室安顿下来,勇敢面对机场主管弗兰克的排斥和刁难,靠一技之长谋得一份高收人的工作,结交上新朋 友,成功撮合一段姻缘,邂逅美丽的空姐阿米莉亚 并与之擦出爱的火花,凭一己智慧帮助一个买药救 父的俄罗斯人。
在祖国恢复和平之曰,维克多在机 场员工和旅客的策拥下走出机场,顺利得到爵士乐 大师的亲笔签名,实现了亡父未了的夙愿。
在美国 《独立宣言》中写道:“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 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 权利。
浅析美国文化的特征作者:黄晓梦王欢欢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美国文化具有五个典型特征,即自由平等性,开放包容性,乐观积极性,物质至上主义和个人主义。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文化渊源、宗教信仰,阶级主义、种族主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多方面论述。
关键词:美国;文化;特征中图分类号:G1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094-01一、自由平等性1.美国文化中自由及其渊源。
美国的自由思想早期主要来自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可追溯到日耳曼,古希腊——罗马和希伯来传统。
独立战争之后,北美发表体现自由与平等的《独立宣言》;在面临法西斯时美国宣布捍卫人类的四大自由——言论与表达,宗教信仰,经济和追求和平幸福生活。
①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左手紧抱《独立宣言》,是人们向往自由的象征。
2.美国文化中的平等。
美国的平等意识体现在阶级文化与种族文化的整合、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补中。
社会阶级影响着平等—有些人多年劳动可能也达不到有些人偶尔工作所拥有的财富程度。
种族歧视在美国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有色人种受到不平等对待,社会资源的匮乏使黑人群体的大部分在贫困线挣扎,而物质财富的缺少又加剧了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形成恶性循环。
但平等正逐渐地被切实地推行。
但基于种族歧视的减轻,不同肤色的人将均匀地分布在不同阶级里,阶级文化与种族文化慢慢整合在一起。
精英文化被上层阶级少数人掌握;大众文化则是平民文化,通俗易懂。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大众文化成为美国文化的代表,影响着美国乃至世界。
二、开放包容性1.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美国本土文化既指美洲土著人的文化也指吸收的外来文化。
印第安人建立过三大古老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移民们带来了不同文化,它们相互融合形成了早期的“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在保留其特色的基础上被美国文化吸收,转变为本土文化,构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浅议美国影片中的美国梦文化作者:崔玉婷来源:《北极光》2016年第06期摘要:美国梦是美国电影一个常见的主题,形形色色的个体的梦孕育着美国梦的普遍性,那就是不管你出身如何,也不管你有何背景,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正如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对美国梦解释的那样:“任何人,不管他出身如何,也不管他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更不管他有何种得天独厚的机遇……他有权生存,有权工作,有权活出自我,有权依自身先天和后天条件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美国梦在美国的各个影片中都有所触及,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影片中所体现的美国梦文化。
关键词:美国电影;美国梦;美国文化美国梦是美国电影一个常见的主题,它作为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美国只要经过自身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实现自身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来取得成功,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来取得成功。
美国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对普通人追求梦想的描述,阐述了美国梦的文化内涵和精髓。
一、美国梦的内涵所谓的美国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国梦就是美国人所追求的美好社会,是美国文化的缩影。
美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们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让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在这块土地上不懈地努力。
“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成功”一直是“美国梦”的核心含义。
二、美国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梦好莱坞电影对于塑造和维护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梦”则一直是好莱坞这座电影“梦工厂”创作电影时所要表现的核心主题。
通过对普通美国人的关注,表现出其身上的积极、进取和乐观精神,是好莱坞导演们制造美国梦的重要手段。
电影中美国梦的追求及实现的背后是美国文化的核心表现:个人主义、自由与平等、自我依靠与奋斗、个人成功。
1.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认为个人利益应是决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
了解世界上的各个文化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和物质遗产。
丰富多样的文化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无尽的精彩和多彩。
而了解世界上的各个文化,则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使我们更加开放、包容和理解他人。
一、美洲文化美洲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大陆,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其中,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古文化是美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以神秘而古老的民族传说、极具特色的艺术品和建筑物等闻名于世。
同时,美洲也孕育了现代旅游文化的霸主——美国。
美国文化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风格,例如好莱坞电影、摇滚音乐以及自由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等。
二、欧洲文化欧洲是文化昌盛的大陆,拥有许多知名的文化遗产和世界级的艺术家。
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是欧洲西部文明的基石,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则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大瑰宝,它不仅对绘画、雕塑和建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人文主义思想的象征。
此外,欧洲还有波斯尼亚的桥、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本钟等著名的文化景观和建筑物,都吸引着全球目光。
三、亚洲文化亚洲是拥有众多悠久文化的大洲,这些文化凝聚了上千年的智慧和美学。
中国文化作为亚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书法、绘画等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此外,印度的宗教文化和古老的文明、日本的和服文化和禅宗文化、韩国的汉江文化等也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四、非洲文化非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陆,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文化宝藏。
埃及的文明是非洲最古老、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尼罗河上的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等奇观仍然矗立着数千年。
此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统舞蹈、多样化的服装和手工艺品等也在传承着古老的智慧和技艺。
五、大洋洲文化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洲,也是一片充满独特文化的土地。
大洋洲的文化主要由多个岛国构成,其中毛利人的文化是最富有代表性的。
电影中美国文化价值观(1)电影是文化和价值观传播的载体,而美国价值观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观,通过一系列有世界影响的大片,在无声无息中渗透美国的价值观,使之成为世界价值观的主流,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世价值,成为世界人民的生活信条和生活指南。
李徽:《变形金刚 3》所折射的美国文化价值观浅析:一、新时期美国寻梦:美国梦指的是: 在美国人人享有均等机会,可以通过自身不懈努力获得成功,实现理想。
二、重书个人主义英雄轶事:美国人信奉个人主义,追求个人幸福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追求个人自由,崇尚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精神。
美国英雄是平民英雄———通过自身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
三、再现救世主义救世神话:美国人深信“我们是上帝选中的民族,我们要把自由传播到世界各地。
个人价值、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崇尚自由这些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正随着影片不断侵入其他国的本土文化。
白姣:《当幸福来敲门》美国文化价值观浅探——一、影片创作背景:美国好莱坞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是根据美国著名的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出版的同名自传小说改编而来,是借鉴的真实的人和事,它叙说了美国一个小人物如何从社会底层挣扎着追求成功的过程,属于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
二、影片主要故事情节:《当幸福来敲门》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投资家克里斯·加德纳真实的人生故事的翻版,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励志故事,它是一部美国20 世纪 80 年代的平凡小人物的艰辛奋斗的血泪史。
三、影片所折射的美国文化价值观:美国文化的三大构成要素是基督传统、共和主义和个人主义,其核心就是崇尚人人平等自由和个人奋斗的价值观。
1. 首先,该部影片体现的是美国社会生活中独特的幸福观。
2. 其次,该部影片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美国梦的不懈追求。
3. 然后,该部影片还具有浓郁的基督教色彩,真实地再现了清教徒的奋斗历程。
4. 再者,该部影片反映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美国人非常崇尚的个人主义。
论文关键词:宪法文化权力制衡程序优先私权神圣宪法崇拜论文摘要: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使我们认识到了宪法文化在美国宪政中的作用。
美国宪法文化的形成不仅有‘性恶论”、“有限理性”思维、自然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更是‘l地理屏、市场经济、多元利益集团等客观因素作用的结果。
美国在200多年的宪政历程中形成了以权力制衡、程序优先、私权神圣为内容,以宪法崇拜为核心精神的宪法文化。
回顾美国的宪政发展历程,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布什和戈尔之间展开了美国历史上首次总统选举诉讼大战。
法庭辩论激烈,意外不断,在佛州还出现了选民示威的情形,但全国并没有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
在联邦最高法院裁判布什当选后,包括戈尔在内的很多美国人并不接最高法院的最后决定,但他们接受了最高法院裁决的程序和制度。
0也许我们能从这样一个案例中发现美国宪政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宪法文化”对这次大选诉讼的平静结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宪法文化?美国的宪法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内容和精髓又是什么?这就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一、宪法文化的含义目前学界对宪法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宪法文化通常是指“以宪法为媒介的,与国家具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创造性领域”0,“是宪法价值的一种体现,反映了宪法的文化背景及其社会基础。
”0也有学者认为“宪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宪法文化包括3个层次:(1)表层的物质文化,包括宪法文本、宪法规范、宪法设施等:(2)中层的制度文化,包括宪法制度及机构等;(3)深层的精神文化,也称狭义的宪法文化,包括宪法观念、宪法心理和宪法意识等,其核心是宪法意识。
”0但笔者认为,这些定义或过于晦涩难懂,或赋予宪法文化过多的内涵,笔者比较赞同王希教授的定义,“宪法文化是-种以遵从宪法、尊重宪法为基础的政治氛围和政治行为。
”宪法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应当有它自己的精神内核,即我们培育自己的宪法文化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美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因为美国人的语言、她的人口构成,以及她的立国精神都源于欧洲。
另一方面,美国文化又与欧洲不同,因为欧洲移民在北美大陆上驱赶走印第安人后,在一片荒芜旷野之地创造了令人赞叹不已的灿烂文明。
所以,在谈论美国文化习俗与社交礼义时,既要顾及欧美文化的相同性,又要注意两者的相异性。
文化习俗是个范围广泛、内容复杂的题目,涉及人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方方面面。
笔者拟定以杂谈的形式,就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作一粗浅概述。
宽容性美国是个移民之国,它的祖先来自于全球各地。
人们移居美国时,不仅仅在地理位置上挪动一下,而且还把他们所在国的评议和风俗习惯带到了新的居住地。
因为杂,人们各自的差异十分突出;因为差异十分普遍,人们就不特别注重统一性。
久而久之,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中形成了较高程度的宽容性(tolerance),对异质文化和不同评议持容忍、可接受的态度。
在这一点上,美国社会里可行的习俗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来得宽泛。
从政治上讲,这种宽容性表现在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由权利的维护。
从宗教上说,它体现在不同信仰的和谐共存。
从生活范围上看,它显现在不同和族、不同族裔社区的平安相处。
一言以蔽之,在美国,每个人基本上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观念、信仰、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人们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持自己的习俗和仪。
譬如,犹太人可以庆祝他们的宗教节日,而基督教徒则能够他们的圣诞节和复活节。
再譬如,美国华人可以在唐人街用华语生活和工作;同样的道理,越南移民能够在他们的“小西贡”按越南的方式经营业务,从事各种活动。
美国人的容忍性,除了上面的美国是个移民国这个因素以外,还与美国人的频繁迁徙有关。
众所周知,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她的西部开发史。
那时,美国拓荒者或徒步跋涉,或骑马坐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哪里有机遇,就往那里移居。
频繁的迁移和不断地更换居处使人们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对暂面临的种种不同现象更易于宽容和接受。
欧美文化欧美文化,是指涵盖欧洲和美洲地区的文化,包括但不限于艺术、音乐、时尚、食物等各个方面。
欧美文化由于其悠久历史和独特发展轨迹,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
文化历史欧美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古埃及、古罗马及古希腊时期。
在中世纪,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时期的作品仍然被广泛传颂。
美洲文化则自原住民文化开始,随着殖民地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使得美洲文化更加多元。
艺术欧美文化在艺术领域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印象派、抽象派等流派在欧美文化中皆有出色表现。
许多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都出自欧美地区,他们的作品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艺术的发展。
音乐欧美文化的音乐发展历史悠久,从古典音乐到摇滚乐、流行音乐,欧美文化一直引领着全球音乐的潮流。
著名的作曲家如贝多芬、巴赫,以及著名的乐队如披头士乐队、皇后乐队也均为欧美文化的瑰宝。
时尚欧美文化对全球时尚产业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从巴黎时装周到纽约时装周,欧美文化一直在定义着时尚的潮流。
知名设计师如威廉·凯特勒、范·诺顿等通过其作品传递着欧美文化的精髓。
食物欧美文化的食物以其多样性和口味独特而著称。
意大利披萨、法国面包、美国汉堡等美食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口中的美味。
欧美地区的美食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引领着潮流。
总结欧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不仅在艺术、音乐、时尚、食物等方面展现出独特魅力,更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欧美文化的发展历程充满着辉煌和传奇,它将继续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美国的文化象征1、野牛镍币 (1)2、芭比娃娃 (2)3、自由女神像 (2)4、山姆大叔 (3)5、美国哥特式 (3)6、国旗 (5)7、国鸟 (5)8、国徽 (6)9、美元 (6)10、牛仔精神 (7)11、快餐文化 (7)12、迪士尼 (8)13、硅谷 (8)14、圣诞节(Christmas) (9)15、NBA (9)16、好莱坞 (9)17、超人 (10)18、奥斯卡 (10)1、野牛镍币今天,美国的硬币都用来纪念美国政府的杰出人物,其中大部分是著名的前总统。
但1913至1938年间发行的野牛硬币,却是为了纪念由美国拓居引起的两起相互关联的悲剧--野牛群的灭绝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毁灭。
此前一直是白人被用作美国硬币上的模特,而著名的艺术家詹姆斯·厄尔·弗雷泽却反传统而行之,起用了三名真正的美洲印第安人作为自己创作的原型。
由于大草原上不再有野牛漫步,弗雷泽为了镍币另一面上的野牛,只好到纽约中央公园的动物园里素描一只老野牛。
两年后,即1915年,此牛以100美元的价格出售,然后被宰杀取肉、剥皮,牛角制成了墙上的装饰品.2、芭比娃娃芭比诞生于二战后的美国。
它的创造者美泰公司创办人露丝·汉德勒见女儿喜欢玩当时流行的纸娃娃,兴致盎然地帮它们换衣服、换皮包,便想到应该设计一款立体娃娃。
而一次在德国度假时,露丝无意间发现了身高11.5寸,三围39-18-33的德国娃娃“莉莉”。
正是这个娃娃激发了露丝的灵感,回到美国后,露丝立刻对莉莉的形象加以改造,让她看上去像玛丽莲·梦露(好莱坞影星)一般地性感迷人。
1959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个金发美女娃娃正式问世,露丝用小女儿芭芭拉的昵称给她命名,从此这位金发美女就叫做“芭比”。
目前,芭比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玩具品牌,足迹遍布全球150个国家,平均每一秒钟在世界上就有3个芭比娃娃被售出。
42年来,芭比始终保持着青春、亮丽的形象,曲线玲珑、光彩照人。
美国的欧洲渊源学号:141308206姓名:高天赐上课节次:周四3-4摘要美国和欧洲关系密切。
可以说当今美国很多文化的精髓都是欧洲一些先进思想所结出的果实,它在欧洲孕育,汲取营养,却在一片崭新的国度上开花结果。
欧洲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大航海时代的开始,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思想启蒙等等一系列事件,都深深的影响了美国——美国的文化,政治体制,宗教信仰,种族构成等诸多方面都可以找到欧洲的影子。
正文美国和欧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4至17世纪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之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可以说没有哪两个国家之间是没有联系的,但是美国和欧洲的关系非同一般,可以说当今美国很多文化的精髓都是欧洲一些先进思想所结出的果实,它在欧洲孕育,汲取营养,却在一片崭新的国度上开花结果。
从欧洲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到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我们看到欧洲人对于物质和精神上探索的轨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带着对财富的向往,以及传播信仰的宗教力量,远航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美洲也因此被欧洲人发现。
1607年5月13日,百名英国殖民者由伦敦公司派遣,在北美弗吉尼亚海岸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野蛮开发,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已经建立起了13块殖民地——未来美国的版图已在这段时间内初步成型。
此后陆续有欧洲移民船只驶向美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五月花号(Mayflower,1620年),以运载一批分离派清教徒到北美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和在该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而闻名。
《五月花号公约》短短几百字,却奠定了美国的立国根基。
信仰,自愿,自治,法律,法规……这些关键词几乎涵盖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
——显然,欧洲移民作为媒介,不单把盎格鲁-撒克逊种族血统带入了美洲,同时也把欧洲的一些先进的思想文化宗教一同带去。
此时的欧洲正在经历思想启蒙运动,先进的文化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随着各种新思想不断地渗透,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所身处的社会,对未来的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追求自由平等民主。
美国文化的精髓——个人主义
作者:陈曦文章来源:《读与写》0804期时间:2008-6-11
摘要:个人主义作为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
美国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典型代表,个人主义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个人主义源自基督精神的理性原则及对个人自主的追求。
在美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成了美国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构成美国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个人主义文化精髓
1、“个人主义”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特别是在美国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个人主义”这个术语最早的用法是法语形式的“individualism”, 来自欧洲人对法国大革命及其所谓根源——启蒙运动思想——的普遍反应。
但首先系统地使用“个人主义”这个术语的是19世纪20年代中期圣西门的追随者。
也许是因为圣西门主义的广泛影响,“个人主义”这个术语在19世纪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发展成为一种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也即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
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
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
2、“个人主义”含义的不同理解
然而,个人主义的真正含义因人而异。
在法国,它通常带有一种贬义,甚至至今仍然如此,意味着强调个人就会有害社会的更高利益。
对某些人来说,个人主义是一种危险的思想;在另一些人看来,个人主义是一种社会或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规范;还有一些人认为,它是指普遍的个人自私自利的态度。
社会主义者则干脆将“个人主义”等同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对立物。
法国自由主义者也谈个人主义,但把它看作是对国家干预最少而政治自由度最大的多元社会秩序的威胁。
与在法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个人主义”这个术语在德国却贴上了浪漫主义的标签。
德国人对“个人主义”的理解是个人的自我完成和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东西文化存在深刻的差异,大多数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把“个人主义”理解为与“集体主义”相悖的价值观导向。
认为“个人主义”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表现为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惟利是图、尔虞我诈等”;《现代汉语词典》诠释“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
一句话,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词,是一个贬词。
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体为本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但唯有在美国文化中,处于精髓部分的个人主义才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被作为一种基本价值观得到极度的推崇。
不过,在美国,“个人主义”最初是唱着对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民主的颂歌而出现的。
它成了一种具有巨大意义形态的象征性口号,表达了包含在天赋权力学说、自由企业的信念和美国之梦中的不同时代的所有理想。
它确实表达了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在美国广泛流行和有着深刻影响的社会理想。
实际上,它至今仍然在美国意识形态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关于这一点,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作了最为透彻的概括,其个人主义概念表达了“对自我的强烈自信,或者对自己的势力和智慧的信赖”和“全体公民为追求他们自己的财富与个性而进行的斗争,以及他们对人鼻息的蔑视。
”美国之所以缺乏社会主义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个人主义盛行的结果。
3、“个人主义”的本质
作为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个人主义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及其他任何干涉和阻挠个人发展的外在因素。
同时,个人主义又是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甚至成了对某种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一种态度和倾向。
在英语世界里首先使用“个人主义”一词的是美国哲学家爱默生,他对个人主义大加渲染和推崇,认为它有益于个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没有政治者的政府才是牢不可破的政府”的观点,早已渗透到美国民众的思想意识之中。
如今,美国成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典型代表,这种植根于早期殖民时期及在开拓边疆时期得到发扬光大的自立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精神,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共同构成美国文化的三大支柱。
但代表美国文化模式基本特征的个人主义却是直接、真实地涵盖了美国思想。
个人主义成了美国人的最高理想及社会理想和世界观。
对美国人来说,个人主义等于其生命攸关的身份认同。
美国的个人主义源自基督精神的理性原则及对个人自主的追求。
在美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成了美国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构成美国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