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中国知网知识服务共45页
- 格式:ppt
- 大小:4.69 MB
- 文档页数:45
专业(班级)档案学20141781姓名练洪妹学号2014178126检索报告(综合作业)一、检索课题: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情报的发展与创新二、检索数据库(选中外文数据库至少4个,至少有2个外文数据库,其中外文数据库必须有一个二次文献数据库)可选数据库(请在你选择的数据库号码上打钩或将检索的留下,检索时间尽量近几年):华工购买的数据库:1、CNKI 中国知网2002—2016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63、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2012-20154、英国科学文摘Inspec 1969—20165、美国专利全文数据库1976—2016三、关键词中文外文情报intelligence大数据big data科技情报技术工作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科技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数据环境data environment四、检索结果(每库不得少于1篇。
每篇至少要显示题目、文献出处、文摘)例:1、CNKI 中国知网(2002—2016)或:主题检索选2篇文献如下:科技情报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何葳;【Author】HE Wei;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机构】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摘要】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手段不断进步,科技创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层出不穷,重复低效的科研开发不仅浪费宝贵的资源,而且也会丧失或错过良好的发展机遇。
面对海量信息和科技创新周期不断缩短的挑战,从新的角度对科技创新的科技情报技术需求进行分析,积极探索面向科技创新全过程的科技情报服务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首先从情报的定义出发,论述了我国的科技情报技术工作现状分析了我国的科技情报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科技创新对科技情报的需求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创建新时期的科技情报技术工作的具体措施. 更多还原【关键词】科技情报;技术;现状; 对策;【所属期刊栏目】探索与研究(2015年03期)(2)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情报可视化的发展探析【作者】刘如;吴晨生; 李荣;【摘要】<正>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利用大数据已经成为情报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情报可视化的描述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
第37卷第6期2020年12月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J o u rn a l o f Civil E ngin eerin g an d M a n agem en tVol.37N o.6Dec. 2020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建筑信息化知识图谱构建和分析郭晓剑,胡欢(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构建我国建筑信息化研究作者、发文机构、研究热点及核心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分析国内该领域研究优势、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趋势。
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信息化文献年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并在近几年达到顶峰;研究人员、研究机构较多,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国内高等院校,且已初步形成以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但发文作者、发文机构间仍缺乏紧密交流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BIM技术为主,与其他信息化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结合,并主要运用在绿色建筑和大型复杂建筑中;“城市设计”“BIM与其他信息化技术结合应用”等是我国在该领域最新研究前 沿。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未来建筑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信息化;知识图谱;BIM;城市设计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985(2020)06-0044-08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China5 s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Knowledge Map Based on CiteSpaceGUO Xiao-jian,HU Hua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iangxi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 341000, China)Abstract:Taking CNKI database as the data source,CiteSpace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knowledge map of authors,publishing institutions,research hotspots and core keywords of China,s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research,and analyze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of domestic research in this fiel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volume of the architectural information documents in China is on the rise,and it has reached the peak 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many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and the research forc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a research team with Tongji University and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as the core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bu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clos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uthors and the publishing institutions;the research is mainly focused on BIM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internet of things”and“cloud computing”,and mainly used in green buildings and large complex buildings;“urban design”and“the application of BIM combined with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are the latest research frontiers in this field in China.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Key words:building informatization;knowledge map;BIM;urban design收稿日期:2020-01-06修回日期:2020-04-02作者简介:郭晓剑(1971-),男,江西赣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BIM技术和人工智能(Email:178076183@)通讯作者:胡欢(1996-),男,江苏沛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Email:849882640@)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G^7m);赣州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课题(m)N-XJ02)第6期郭晓剑等: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建筑信息化知识图谱构建和分析• 45•建筑行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2],需要及时地进行技术更新换代。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信息异化现象成因分析作者:韩家宝来源:《创新科技》2018年第07期摘要: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渠道和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为大众搜集、获取信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出现了诸多社会信息异化现象。
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助于维持大众在海量信息面前的主体性,有效规避一些无价值、虚假的信息。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异化;成因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7-90-4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7.024Abstract: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modes of social information have evolved in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It brings public convenience to collect and obtain information, but also produces some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various social information alienation. We should know the causes of those phenomena, which is meaningful for the public to keep subjectivity and avoid some worthless or false information in the mass information.Key words: big data; information alienation; causing factor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以及与日俱增的信息发布平台,不仅拓宽了信息的传播途径,而且也使得大众自身成了信息的发布源。
知识科学视角下我国知识融合研究现状解析党洪莉【摘要】Knowledge fu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dvancing knowledg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nd improving knowledge service quality.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related literature from 1990 to 2015, and analyzed research topics and content of knowledge fu-sion from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cience. Main conclusions are:firstly,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fusion includes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multi-source knowledge, knowledge sharing and knowledge service having become the focus, and the dual need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secondly, domestic knowledge fusion researches mainly are framework study, algorithm study and system study. Framework study has evolved to a three module framework incorporating knowledge aggregation, evaluation and fusion;al-gorithm study includes those based on semantics, D-S theory, topic map, fuzzy theory and evaluation algorithm;system study is represen-ted by knowledge fusion module of NKI and other parts relating to knowledge mining contained in programs;thirdly, knowledge fusion in LIS field mainly involves reference consulting and collaboration annotation. It is pointed out at last that LIS field shall take lead in knowl-edge fusion studies, thus to deepen LIS services.%知识融合在促进知识协作创新和提高知识服务质量中扮演重要角色,系统梳理我国1990~2015年的相关文献,对知识科学视角下知识融合的研究主题和内容做归纳分析,主要发现有:第一,知识融合研究背景是多源异构知识带来的挑战、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成为焦点,以及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双重需求;第二,我国知识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框架研究、算法研究和系统研究,其中框架研究已经发展到知识聚类、评估和融合的三模块框架;算法研究包括基于语义的知识融合算法、基于D-S理论的融合算法、基于主题图的融合算法、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融合算法和知识融合的评价算法;系统研究则有NKI的知识融合模块以及其他项目中涉及知识挖掘的部分;第三,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融合主要在参考咨询和协同标注。
CNKI与万方数据库比较与分析CNKI、万方、维普三大综合型数据库(也称“三大数据库”)三足鼎立,其他各类小型数据库百花齐放的格局。
现就使用较多的CNKI与万方数据库的异同进行一下个人观点的阐述以及分析。
两大数据库在信息资源上有交叉也有不同,各自为政,各有长短,本文将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一)两种全文数据库基本情况概述1、CNKI同方数据库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研制出版,1996年12月正式发行,是我国第一个连续出版的大型集成化学术期刊原版全文数据库。
通过建立镜像站点、互联网远程访问(包库)等方式提供服务。
2、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期刊网络服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具体运行。
(二)两种全文数据库收录范围及分类体系比较1、 CNKI:从1994年起,收录了6000多利,期刊,其中有5400多种是全文期刊,约664万篇全文。
学科分为:理工A(数理科学)、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和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
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每篇文章进行分类,将文献按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聚类后,按学科进行编辑,共分为9大系列,126个专题。
2、万方1998年以来共收录4期刊2700余种,约30余万篇全文。
学科分为基础科学、农业科学、人文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
按期刊的主题分为5大类,77个小类。
(三)两大数据库资源差异化分析1、 CNKI的特色(1)工具书检索功能强大,涵盖范围广。
在工具书方面CNKI已经形成了其他数据库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能与其学术文献总库并驾齐驱的第二大主力产品。
CNKI的工具书数据库跟其学术期刊总库一样,追求大而全,其工具书检索涵盖了汉语词典、双语词典、专科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标准手册、语录、名录、医学图谱等,功能非常强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浅谈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大数据是当今学术领域与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革命颠覆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理念,为管理会计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面对大数据时代,我们应当冷静的进行分析,借助大数据的优势,积极地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发展研究现状(一)大数据时代介绍大数据是指在生产经营所累积的用户网络行为的数据。
用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留下各种行为数据,将这些数据统一收集起来,进行整体分析,将会得出关于用户群体的行为规律以及预测未来行为走向等。
大数据是由麦肯锡最早提出的,他认为大数据已经在各个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成为了现代企业的生产因素。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针对大数据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使用。
从以往的大数据使用来看,大多应用在生物学、物理学、生态学以及金融、通讯等行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掀起了大数据时代热潮,受到更多人们的关注。
大数据并不是具有偶然性的随机数据,而是现存的所有数据的集合,提供的是大体方向相互之间的关系,具有高速、高时效等特点,与现代技术融为一体,进行有效的数据信息处理和反馈,迎来充满潜力的大数据时代。
(二)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发展研究现状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站的检索本选题相关的资料,并对现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的文献和理论开始重点关注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人才的研究。
如苏方玉(201X)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重大作用和大数据概念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同时提出了现代社会管理会计岗位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有效应对的措施;赵建坡(201X)分析了大数据对发挥管理会计职责的影响,然后证明了提高大数据管理意识、增加存储空间以及培养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作用和意义;林楠主要对大数据环境下管理会计发展机遇的剖析,提出管理会计如何在该环境进行发展。
图书管理Books management根据本馆自身需要,自由地把图书馆业务分成不同领域,从而自定义业务功能板块。
而Libstar主要集成中央知识库、采选平台、馆员智慧服务平台以及读者应用服务平台4大模块,详见表3。
在资源管理上,Alma和Sierra的元数据都遵循BIBFRAME标准,目前支持MARC、DC和RDA,并声称其设计架构可以扩展管理其他更多格式。
而FOLIO在元数据管理方面有所创新,它自定义一个命名为Codex的虚拟元数据模型作为元数据标准,以BIBFRAME2模型为基础建立抽象数据模型,从而使得FOLIO平台能够真正独立于任何元数据格式而中立。
而在与南大合作的NLSP系统实践中Libstar在新建或者关联已有的元数据信息时,仅支持DC和DC TERMS。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中没有OPAC的概念,所有资源都通过发现系统统一揭示,Alma和Sierra能直接利用母公司原有的发现系统,Exlibris拥有Primo、Su mmon;Innovative Interfaces收购VTLS公司后也无缝结合了Chamo发现系统,FOLIO除了使用母公司EBSCO公司的发现系统EDS之外,其高开源度也可以与第三方发现服务进行对接。
而Libstar由于母公司条件限制,暂时只能依赖第三方发现服务。
(四)产品系统架构对比。
在系统架构上,Alma 和Sierra采用SOA架构,而FOLIO和Libstar采用微服务架构,两者都以服务为核心,不过在组建大小、中心化程度、适用范围等方面有明显区别,见图1。
四款产品在服务方式上都支持SaaS云服务模式,即是软件即服务,通过各地的云数据中心减少本地维护成本。
不过Sierra青睐于公共图书馆市场,也在通过帮助构建本地服务器满足许多大型的公共图书馆的需求;FOLIO同样也支持本地部署和云端部署两种方式,凸显了自身的开源特性。
图1 SOA与微服务特点对比在采用技术选择上,ALMA采用Spring Cloud技术框架,Sierra则采用RESTful风格来开发API接口,FOLIO 和Libstar都采用了前后端分离的技术手段,详见表4。
所选文献(篇)引证文献(篇)发表年份(年)财会48时,应避免过度依赖数据,关注技术风险。
第二类是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研究。
程平和白沂在分析了具体审计流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 审计流程框架。
第三类是与云会计相结合的财务共享中心管理研究。
程平和赵敬兰构建了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的费用管控框架模型,阐述了报销初审、报销审批等财务共享中心费用报销管控的相关业务环节。
当前,该领域学者提出的财务共享模型及建议,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但当前的研究在理论层面较为缺乏,多数文献缺少理论的支撑。
(二)财务数字化转型对于财务数字化转型,我国学者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转型的动因、趋势以及路径。
张庆龙和唐勇等进行了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研究。
张庆龙探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对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唐勇和胡先伟认为财务共享服务驱动了中国大型企业财务工业化革命。
张庆龙又进行了路径研究,提出了制定转型战略、塑造转型文化、实现基于服务的数据采集与连接等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路径。
我国学者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较为全面,提出的建议更能帮助进一步促进财务数字化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5月发布了“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
由此预测,数字化转型这一话题仍将是未来时期的一个热点话题。
(三)财务决策当前,我国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决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大数据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程平和赵子晓建立了一套大数据下的财务决策框架,并阐述了大数据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我国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决策研究体系建设尚未完成。
本文认为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决策研究理论框架,用来指导财务决策研究的发展。
(四)财务报表分析李思志、郭春晖、李艳红运用聚类、关联规则、决策树方法进行了联合分析操作,构建了在资产结构年度值表上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的模式。
第9期2023年3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No 9March,2023作者简介:吕艳琳(1989 ),女,河南信阳人,助理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馆典藏与流通㊂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吕艳琳(河南工学院图书馆,河南新乡453003)摘要: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㊂在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迎来新变革㊂文章从政策㊁市场及技术等现实需求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㊂在信息数字化发展趋势下,唯有进行馆藏资源和服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创新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㊂关键词:文化数字化战略;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馆藏资源建设中图分类号:G250 76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㊂为了积极应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2年5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意见“中明确提到: 在 十四五 时期末,我国要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㊁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㊂此意见不仅给文化相关产业提出了新要求㊁新目标,也给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带来了新压力㊂在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必须更新管理理念㊁创新服务模式㊁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高校图书馆从传统走向数字化㊂1㊀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现实需求㊀㊀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图书馆领域提出殷切希望和未来发展目标: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㊁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㊂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发挥好立德树人㊁科学研究㊁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等功能有重要作用㊂数字化信息时代,文献信息的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文献,而是越来越依赖于网络,高校图书馆传统的馆藏资源与单一的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师生多样化需求㊂1 1㊀竞争环境㊀㊀ 互联网+ 时代,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传统纸质出版物,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领域之一㊂国内重点高校图书馆早已把馆藏资源重心从传统文本转移到数字化建设上,甚至用于数字资源的采购经费也远远超过传统纸质资源㊂吴汉华等[1]在‘2020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报告“中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纸质文献的购置费用各年度均值分布情况呈下降趋势,而电子数字资源购置费则逐年上升,可见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中心地位已发生转变㊂高校图书馆唯有实施服务创新策略,才能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㊂1 2㊀技术环境㊀㊀网络技术推动了在线教育㊁在线阅读等井喷式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变革,图书馆业全面迎来了在线时代㊂在线阅读㊁在线采购成了图书馆业务常态,加上人工智能㊁云计算㊁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中的应用日渐深入,互联网数字图书馆的全面服务也将成为高校图书馆今后主要的服务方式㊂高校图书馆在挖掘数据㊁处理数据㊁分析数据㊁利用数据上占有绝对优势,而数据资源也将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资源,对其提升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㊂2㊀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㊀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服务管理模式,以适应数字环境下读者的多样化需求㊂目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7]㊂2 1㊀纸质文献资源丰富㊀㊀纸质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一项基础性传统工作,纸质馆藏质量和数量是图书馆实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㊂根据教育部规定,本科类高校图书馆馆藏量生均要达到80本㊂一所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按2万人计算,那么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就要达到160万册,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丰富且与高校学科设置相呼应更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㊂2 2㊀功能多样化㊀㊀除了提供传统的文献信息查询㊁检索㊁借阅等基础服务,图书馆定期还会组织诗歌朗诵㊁经典诵读㊁红色文化传承和党史教育讲座等阅读推广活动;承担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如何规范使用数据库资源,包括文献信息检索及论文写作等培训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服务,使图书馆功能日益多样化㊂2 3㊀服务自助化㊀㊀基于云计算㊁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发展,高校图书馆迎来数字化智慧时代,智能管理和自助化服务无处不在㊂随着RFID的引进和使用,读者无须携带读者证就可以凭借人脸识别系统进入图书馆㊂馆内读者只需连接校园网便可利用图书馆公众号㊁小程序等随时查询所需图书,通过图书定位功能便可快速找到目标图书㊂最后,通过自助借还机完成借还书流程,最终实现了进馆㊁查询㊁取书㊁借还及离馆一条龙式的自助服务㊂3㊀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㊀㊀为了迎合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高校图书馆依托出版商㊁馆配商及数据库管理者等各方主体,通过互联网信息系统,应用大数据㊁云计算㊁RFID射频等各种终端信息化技术和设备,保障图书馆文献信息及时㊁高效㊁便捷㊁准确地发布和传输,使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走向数字化㊁智能化和科学化㊂但在日常开展现代信息管理服务上,仍存在许多问题㊂3 1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㊀㊀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对高校科研产出有直接推动作用㊂尽管每年都有订购数据库,但多因学校财政压力,加之近年来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服务费也在逐年增长,购买数量受限㊂在实际使用中不难发现,有些数据库之间的中文数据存在重复现象,比如维普和中国期刊网,很多高校就会同时购买,造成数据库资源配置重复不合理㊂加之图书馆缺乏与一线教师和学生深层次交流,在日常提供信息服务时难免会出现偏差,大多数据库资源利用率低㊂3 2㊀文献流通率下降㊀㊀数字化信息时代,抖音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展迅猛;QQ阅读㊁微信读书等阅读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文化信息传播载体发生了巨大转变,人们的视听感官受到前所未有的刺激,传统纸质阅读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㊂高校图书馆传统线下借阅服务功能受阻,文献的流通率持续走低㊂3 3㊀服务层次不够㊀㊀传统高校图书馆重馆藏轻服务,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上有所改善,但对于信息的挖掘仍缺乏深度,比如参考咨询,大多停留在邮件咨询㊁电话咨询等传统方式,仍处于数字化信息服务咨询的初级阶段㊂服务形式过于被动,由于馆员学科背景限制,对于专业或更高层次的科研信息捕捉不够灵敏㊂当下读者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这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㊂4㊀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㊀㊀时代大潮倒逼,数字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经济形态㊁生产生活方式,‘ 十四五 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发展战略㊂在文化数字化战略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进行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创新㊂4 1㊀远程服务创新㊀㊀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师生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方式大多以馆藏数据库电子资源为主,远程访问技术就成了保障数字资源获取的重要技术支撑㊂为了有效保障师生能够充分使用图书馆数据资源,图书馆需为全校师生免费提供VPN远程访问服务并开设VPN个人安全账户㊂读者只需登录自己的账户就可以从公共网安全地访问校园网电子资源及校内其他应用系统,教职工也可以通过VPN安全通道登录办公系统实现远程移动办公㊂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推动教学科研工作,满足教师对中外文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图书馆还可以为教师们提供嵌入式实时参考咨询服务㊂该服务基于钉钉或微信平台,并通过建立学科服务群的模式实时响应高校教师的数字资源使用问题,将学科服务嵌入有科研需求人员的日常工作与学习中,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专业全面的资源检索服务且不受时空限制㊂4 2㊀线上采购模式创新㊀㊀线上采购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㊂为助推高校学科及科研建设,高校图书馆将采书工作由传统线下转变为现在的云馆配模式,跳出时空束缚㊂出版社可以将图书信息在线上展示,大大节省了传统图书采购需要承担的人力㊁物力和财力㊂高校图书馆利用这一优势,创新采购模式,借助图书馆公众号平台或者由各学院负责人牵头,推出 线上选书㊃云采购 活动并面向全校师生发出邀请,邀请所有在校师生共同参与图书线上博览会,并将所遴选书目纳入图书馆本年度纸质图书采购书单㊂此创新方法打破了图书馆采编人员传统单一的选书㊁购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师生阅读求知的兴趣,加深外界对图书馆业务的了解,真正实现看什么书由读者自己说了算,满足了广大师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㊂4 3㊀阅读推广服务创新㊀㊀受网络和信息数字化等技术多重影响,高校图书馆实体借阅不容乐观㊂图书馆必须开展阅读推广并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以此来提高纸质文献借阅量㊂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了考研和就业压力㊂图书馆开展 阅读疗法 以书会友 活动,通过阅读心灵类书籍引导他们释放压力,放松身心,宣泄情绪,加强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㊁世界观和价值观㊂新书推荐㊁智慧阅读等创新形式,吸引学生重新走进图书馆㊁留在图书馆,享受阅读时光的同时提升了文献流通率㊂4 4㊀空间嵌套,资源整合㊀㊀随着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走进图书馆感受智慧化管理与数字化信息服务㊂为了保障学生们的正常学习需求,开辟新的学习空间增加座位数量是唯一有效的途径㊂物理空间视角下,图书馆根据其服务功能,结合高校自身学科建设特点㊁馆藏资源配置及区域结构设置,可划分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块,以文献馆藏和学习阅览为主要功能区域㊂目前,多数图书馆的馆藏区域和学习区域划分明确,泾渭分明,空间利用率不高㊂如果将阅览学习空间嵌套在文献馆藏区域内部,则可以使图书馆真正实现文献馆藏㊁流通㊁阅览和学习为一体的全开放服务管理模式,提升师生沉浸式阅读感受㊂这种嵌套不仅有利于增加文献借阅量,提升流通率,还能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缓解座位压力㊂随着5G网络㊁虚拟现实及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师生对多样化学习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㊂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导致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向数字化转变,高校图书馆为了迎合学生需求,适应社会文化信息的发展需要,把图书馆物理空间资源与虚拟数字资源整合再利用,构建成多媒体电子教室㊁VR体验馆㊁党史学习教育室和红色资源馆等具备不同功能的特色场馆,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可以进行交流㊁学习的多功能服务空间㊂馆内各种软硬件设施及资源整合,打破了传统物理空间概念,为高校图书馆在空间管理上拓宽了路径㊂5 结语㊀㊀在文化数字化战略驱动下,很多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图书馆已经进入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㊂无论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还是数字信息化市场环境的变迁,都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㊂当下大多数师生已经习惯接受电子信息化㊁数字化的服务方式,它们获取快捷方便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如果再让他们重新回到线下传统服务模式,或许已经不再适应㊂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创新管理机制,转变服务模式,重视高水平的馆藏建设,有效地引导更多的师生走进图书馆,享受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信息数字化服务,以此来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㊂参考文献[1]吴汉华,王波.2020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报告[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4):5-11.[2]饶增阳.智慧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2):75-76.[3]董园园.基于智慧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1):99-103.[4]祁宁.数字阅读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1):94-96.[5]刘妍.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与服务创新研究 以 数字学术 为视角[J].图书馆刊,2020(11):43-47.[6]张向宇.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管理创新[J].科学之友,2011(5):105-106.[7]王猛,李一娈,张勇,等.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5(8):85-89.(编辑㊀何琳)InnovationofuniversitylibraryservicesinthecontextofculturaldigitalizationstrategyLyuYanlinHenanInstituteofTechnology Xinxiang453003 ChinaAbstract Astheleadingforceoftheworld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revolutionandindustrialtransformation digitaltechnologyisincreasinglyintegratedintoallfields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Underthebackgroundofculturaldigitalizationstrategy 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librarieshasusheredinnewchanges.Startingfromthepracticalneedsofpolicy marketandtechnology 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developm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universitylibraries andputsforwardtheserviceinnovationstrategiesofuniversitylibraries.Underthetrendofinformationdigitalization universitylibrariescanonlypromotethehigh-qualit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universitylibrariesbycarryingoutthedigitaltransformationandinnovationofcollectionresourcesandservicemanagement.Keywords culturaldigitalizationstrategy collegelibrary serviceinnovation collectionresource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