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77.44 KB
- 文档页数:3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平菇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适应能力强、易栽培、产量高、销路广等特点成为北方地区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品种。
其营养价值高、肉质肥厚、蛋白质含量高、含有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经常食用,能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并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其适应性很强,生命力旺盛,对栽培方式、场地要求均不严格,栽培季节从秋末至冬、春,甚至初夏都可生产;其生长周期短,原料来源广泛,生物效率高,从种到收只需40 d左右,是一项投资少、*********的生产项目。
现将平菇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常用栽培配方配方1:棉籽皮94%,尿素0.3%~0.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石灰2%~3%。
配方2:棉籽皮45%,玉米芯43%,饼粉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配方3:棉籽皮45%,麦秸43%,饼粉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2 配料准备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0∶(1.3~1.5)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pH值为7.5~8.0。
选向阳、地势高、干燥的地方,培养料加pH值为9~10的石灰水拌料,含水量达65%~70%。
拌匀后按50 kg/m堆料,建成宽1.5 m左右、高1.2~1.5 m、长度不限的堆料。
为通气良好,铺料时底部放2根竹竿,上面两侧打孔时与底部竹竿交叉,堆好后撤出竹竿,然后盖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
发酵结束即可进行装袋接种[1]。
3 装袋接种选用(22~25)cm×(45~50) cm的塑料袋,采取4层菌种3层培养料的层播方式,菌种量一般为15%左右。
两端袋口菌种量应大,有利于菌丝生长。
4 发菌管理菇棚消毒后把接过种的料袋搬运至菇棚内,在畦床上堆垛发菌,或搭架码放。
早春晚秋温度低,可南北2行并列为1排,每排留出走道,可堆10~12层,其他季节单行排列。
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食材,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因此备受喜爱。
平菇的栽培技术相对较为简单,但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因素,以确保丰收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
一、准备工作1、选址平菇栽培的选址至关重要。
选择通风良好、充足阳光的地方,最好是离城市或工业区较远,以避免污染。
土壤应为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
2、培养基平菇的培养基主要由蘑菇菌丝体生长所需的材料构成。
一般使用的培养基材料包括稻草、秸秆、麦麸、牛粪等。
这些材料需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和混合,以确保无害菌的生长。
二、育种1、菌种选择选择高质量的平菇菌种非常重要。
菌种应来自健康的蘑菇,最好是购买来自可靠供应商的种子菌丝体。
在接种时要保持清洁,避免任何污染。
2、接种方法平菇的接种方法通常有两种:混合接种和块状接种。
混合接种是将培养基和菌丝体均匀混合,然后填充到菇床中。
块状接种则是将培养好的培养基切割成块状,然后将菌丝体插入块中。
三、栽培1、温度和湿度平菇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C至24°C,最适温度为20°C。
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至90%之间。
为了控制温度和湿度,通常需要使用温湿度控制设备。
2、光照平菇不需要直接阳光,但需要一定的光照。
通常可以通过人工灯光来提供足够的光照,每天12小时的照明时间足以满足需求。
3、通风良好的通风对平菇的生长至关重要。
保持适当的通风可以防止二氧化碳积聚,促进氧气供应,有助于蘑菇的生长和发育。
四、管理和维护1、水分管理平菇需要适度的水分来保持培养基的湿度。
保持培养基表面微湿,但不要使其过于湿润。
定期喷水以保持湿度。
2、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平菇床是否出现病虫害,如褐腐病、蓟马等。
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更换受害的培养基。
五、收获和储存1、收获时机平菇通常在子实体形成后7至10天内开始收获。
子实体的帽子应完全展开但还未开始散落孢子。
2、收获方法使用干净的手或小刀轻轻扭转或切割子实体,以避免破坏培养基。
温室番茄套作平菇高产栽培技术平菇与番茄温室套种能为平菇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既充分利用空间又充分利用土地,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这种新的种植模式很受农民欢迎。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但不少地方的菇农、菜农收效甚微。
笔者在周口市川汇区北郊乡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掌握了一套番茄套作平菇立体温室高产高效栽技术模式,大大提高了菌菜的产量和品质,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现把该技术总结如下:1、茬口安排番茄是一种生长期比较长的蔬菜,冬季棚室生产,与中、低温型平菇套种极为合适,种植时番茄按常规管理,番茄田里预留放平菇菌棒的沟。
在生态温室内,番茄套作平菇,春节前后上市,市场价格高,番茄品种应该选择早熟,抗逆性强,果大丰产皮厚的无限生长型,如中蔬4号、鲁粉3号等,8月中旬番茄育苗,9月下旬移栽;平菇可选中、低温型品种,9月下旬平菇配料装袋,发满菌后移到番茄行间覆土,11月平菇上市,直到翌年1月份生产结束。
制作平菇的培养料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组合培养料比单一培养料要好,发酵料比生料要好。
2、番茄栽培技术2.1整地施肥整地前每亩施有机肥3000kg、尿素50kg、硫酸钾50kg、复合肥50kg、深翻细耙,9月中旬扣膜。
2.2栽培方式选择阴天或傍晚定植,定植前一天苗床灌大水,以便切坨起苗。
大小行种植,大行距0.8m,小行距0.5m,株距0.3m,边切坨边起苗边栽苗,严格选苗,将苗坨扶直,培少量土后浇足水,水渗后真土封,密度3300株/亩,平菇套种在大行内。
2.3管理方式定植初期温室上面进行遮阳,降低温度,减弱光照强度,利于促进缓苗。
番茄秋冬茬栽培生育前期外界降到15℃以下时,只是白天通风,夜间盖严薄膜不再通风。
当室内夜间气温不能保持10℃以上时,夜间覆盖草苫进行保温,随着外界气温的继续下降,逐渐减少通风量和缩短通风时间,最后密闭昼夜不通风;当第一穗果核桃大小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亩追施尿素15~20kg,随水灌入沟中。
实用!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要点(一)引言概述:平菇是一种常见且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之一,其种植和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择菌种、控制温度和湿度、土壤要求、光照管理和施肥技巧等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技术,种植者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选择合适的菌种1. 考虑菌种的适应能力和产量表现2. 选择品种稳定、产量高的菌种3. 尽可能选择耐受病虫害的菌种4. 质量和价格也是选择菌种的重要因素5. 可参考其他种植者的经验和意见来选择菌种二、控制温度和湿度1. 维持适宜的温度是平菇生长的关键2.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丝生长和菇体发育3. 使用恒温设备和保持通风来调节温度4. 湿度的控制对菌丝的生长和菇体的发育同样重要5. 注意避免过高湿度引发病虫害问题三、土壤要求1. 平菇生长在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2. 选择富含有机肥料的土壤,并进行充分堆肥3. 保持合适的土壤酸碱度和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4. 注意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持适度的湿润度5. 定期对土壤进行翻松和消毒处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四、光照管理1. 平菇对光照要求不高,适宜生长在半阴凉的环境中2. 避免暴露在直射阳光下,可通过遮阳网等方式进行调节3. 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提供适度的日照4. 光照不足时,可以采用人工照明补光5. 合理安排菇房的位置和朝向,利用自然光资源五、施肥技巧1. 平菇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来支持生长和发育2. 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比,进行循环利用3. 定期施肥,并根据菇体生长阶段进行调整4. 注意施肥的技术和方法,避免肥料浪费和土壤污染5. 根据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总结:本文介绍了实施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合适的菌种、控制温度和湿度、注意土壤要求、合理管理光照以及施肥技巧的运用都是确保平菇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农民可以实现平菇种植的高效、高产和高质量。
平菇高产高效栽培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3年第08期平菇学名侧耳,又称糙皮侧耳、北风菌。
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又有药用价值,并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培养料来源广,栽培方法简单,生长快,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成为中原地区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
近年来,平菇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涌现出一批批平菇生产专业村、专业户,即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据统计:种植1个占地667平方米的平菇大棚,投料20吨,可产鲜菇20吨左右,扣去生产成本,一个大棚每个生产周期可获纯利2万元以上,是种植普通农作物效益10倍以上。
为了更好地推广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栽培季节的选择每年6~8三个月温度高,病虫害严重,产量低,不适合平菇子实体发生和生长,播种从9月开始,一直可以播种到次年2月底。
3月虽可以播种,但只能收二茬,便遇到夏季高温,需要越夏,病虫害严重,拖长了生产周期,产量和效益降低。
二、栽培料配方1.玉米心100千克,麦麸1~2千克,石膏粉1千克,生石灰1千克(将没有霉变的干玉米心粉碎成黄豆大的颗粒,将上述各原料充分混匀,边搅拌边加水,将培养料拌至手握指缝间有水滴渗出但不下落为度)。
2.棉子壳100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石灰1~2千克,石膏粉1~2千克,糖1千克,水120~130千克。
先将棉子壳暴晒1~2天,拌料时加入50%多菌灵100克,再加入250克尿素更好。
3.豆秸100千克,麦麸10千克,过磷酸钙1~2千克,水约70千克。
三、菌种选择冬季栽培应选择广温偏低温型品种。
目前这类品种主要有白色和灰色两种,具体选用那类品种应根据自身的栽培技术水平,栽培环境以及当地的消费习惯决定。
注意一定要使用适龄菌种,避免生产中菌种与装袋衔接不上,宁可料等种,也不要种等料。
四、发酵将主料与麸皮、石膏、石灰充分拌匀;多菌灵加水溶化后加入。
边加水边翻拌,最好人在料上踩踏,以使料尽快吸收水分;加足水后再过2小时左右,用手握料,指缝有水滴滴下为适宜。
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平菇夏季出菇管理要点平菇一般在秋冬和春季生产,夏季易发生病虫害,很少有人栽培。
但夏季市场上鲜菇少,售价高,种植效益高。
本文介绍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是平菇夏季出菇管理要点,供参考。
一、平菇的培养料处理及配方栽培平菇的培养料主要有:木屑、玉米芯、稻草、秸秆等,要求无霉病,以下配方可供选择:玉米芯30%,木屑30%,稻草15%,麸皮20%,克霉灵0.1%,石膏粉1%,石灰粉2%,复合肥2%,料含水60%;稻草30%,阔叶木屑50%,麸皮15%,克霉灵0.1%,石灰粉2%,石膏粉1%,复合肥2%,料含水60%;秸秆30%,阔叶木屑50%,麸皮15%,克霉灵0.1%,石灰粉2%,石膏粉1%,复合肥2%,料含水60%。
二、夏季平菇的发菌管理方法发菌期是夏季栽培平菇成败的关键阶段,由于此时气温较高,很容易引起烧菌,注意遮光、通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8℃,最低不低于18℃,最高不超过30℃。
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内,培养室要经常保持空气新鲜,每天要通风1~2次,温度高时选择早晚通风。
发现污染的袋及时剔出,一般20~25天菌丝即发满袋。
畦栽播种后2~3天菌丝开始萌发,经15~20天菌丝迅速蔓延床面,这阶段应尽量避免揭开薄膜,控制温度24~28℃。
三、平菇夏季出菇管理要点平菇菌丝发好后,移入大棚或栽培室进行出菇管理。
其管理要点如下:1、温度管理出菇期间菇房温度控制在25~28℃,温度超过30℃子实体盖薄,且产量低,影响子实体质量,商品价值低。
温度低生长缓慢,影响生产周期。
2、湿度管理出菇期间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绝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
夏天为减少培养袋中水分蒸发,可在菇房内挂草帘或麻布片,每天向其喷水,这样不仅能提高保湿效果。
3、通风管理出菇期间要保证菇房足够的新鲜空气。
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积累太高,菇盖不能正常开展。
采用每天早晚通风30分钟,即可满足平菇子实体生长要求,通风时不能直接吹在培养袋上。
玉米间作平菇高产栽培技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高阳乡在夏玉米行间间作平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
平菇从种到收仅50天左右,时间短,见效快。
玉米间作平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玉米①地块。
要选择近水源,土地疏松,地力肥沃的。
②品种。
要选择株型紧凑,适于密植遮荫的品种如掖单2号等。
③种植规格。
为了使平菇出菇期间与夏玉米相适应,同时又能使秋季适时种麦,玉米应在5月下旬麦田套种,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8厘米,平均行距53厘米,密度每亩约4500株。
④田间管理。
套种时亩施土杂肥75公斤,磷肥75公斤,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治虫,麦收后及时灭茬,深耕,小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40公斤。
以后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2、平菇①菌种。
要选择耐高温或广温型品种,如831、HP-1、九华191、CCEF89等。
②培养料的配制。
选择新鲜、干燥的棉籽壳,加5%熟石灰,2.5%的过磷酸钙,0.3%的尿素,0.25%的多菌灵(40%含量),130%~150%的水,充分拌均匀。
③播种。
平菇播种时期以玉米拔节至小喇叭口期为宜。
即7月中、下旬。
播种前1~2天在玉米大行间挖40厘米宽、20厘米深的菇畦,种一行留一行走道,每1平方米用20公斤棉籽壳。
用分层接种和加在表层用种的方式播种,用种量为干棉籽壳的10%~15%。
播种前先在畦内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在菇畦内均匀撒入少量熟石灰消毒,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和菌种块(直径1厘米左右)分层播入畦内:即第1、3、5层为菌种,分别占用种量的20%、35%和45%,第2、4层为培养料。
播种时培养料要压实,菌种块要撒均匀,最后盖上一层地膜,并用10厘米厚的湿土将地膜全部盖住,以保待水分。
④田间管理与采收。
平菇播种后10天左右,注意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隔20天左右待菌丝长满后(培养料变白),把表土、地膜扒掉,经过2~3天当小菇蕾长至直径1.5厘米时,可早、晚各喷一次水,严重干旱时可适当增加喷水次数,从小菇蕾出现到第一次采收约需4~5天,第一茬占总产量的40%以上。
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摘要:在同一日光大棚,面积700平方米,连续三年种植平菇,通过选择不同品种,采取科学种植,达到生物效率140%---160%,亩产值20多万元。
纯收入10多万元关键词平菇栽培模式平菇是山东省种植量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食用菌,但大面积种植,产量不稳定。
主要原因种植时间安排不当,品种选择欠佳,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本人从事食用菌制种栽培20多年,通过对一农户三年指导,在一面积700平方米日光大棚内,投料8万斤,三年连续产值达20多万元,纯收入10多万元。
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母种制作配方:马铃薯(去皮)200克、葡头糖20克、蛋白胨2克、细玉米粉10克、琼脂18—20克。
灭菌后接种,一般7天长满。
2原种制作配方:棉籽壳89%、麦麸10%、生石灰1%。
用17x35cm塑料折角袋,每袋装料400克,套环和棉塞封口。
高压灭菌后接入母种,一般40天长满。
3栽培种制作配方;棉籽壳93%、麸皮5%、石灰2%、另外加入千分之一的多菌灵或克霉灵,常压灭菌,100摄氏度保持10小时,再闷一夜,晾凉后接种箱无菌接种。
一般25—30天长满。
4栽培时间:大规模栽培,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采用大袋栽培,一般用28x55cm 低压聚乙烯袋,所以播种时间很重要,过早,气温高,易造成焼袋,且污染严重;过晚,气温低发菌困难,岀菇延迟,降低产量。
我区一般8月10日开始做栽培种。
8万料需做9000斤干料栽培种。
分三次,每周3000斤,三周做完。
即9月5日前做完。
9月10日开始种植,每两天种植5000斤,35天全部种完,即10月15日前装完。
5品种选择因我区对黑灰色品种比较信赖,所以三批栽培种全部为黑灰色。
第一批为抗热,色黑品种:先锋7、8105、灰美2号,二批三批抗低温灰色品种:抗病2号、抗病3号。
6栽培方法采用的是半生料栽培即不经过发酵或灭菌而直接栽培的方法,此法在我区以大面积推广多年,具有方便、快捷、操作简便的特点,菇农易于接受。
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夏季是平菇高产的季节。
为了获得丰收的平菇,农民需要掌握一些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选择合适的菇棚平菇适宜在通风良好、光照适中、温度控制稳定的环境下生长。
因此,选择合适的菇棚非常重要。
菇棚的内部温度应保持在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同时,要注意防止菇棚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可采取加湿降温的措施。
二、菇床的准备平菇的菇床可以使用秸秆、木屑、玉米芯等材料制作。
首先,将材料浸泡在水中,使其吸满水分。
然后,把湿润的材料填充到菇床中,每层厚度约为10-15厘米。
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菇床上,以保持湿度。
三、菇种的选择选择优质的平菇菇种对于高产栽培至关重要。
常用的平菇菇种有杨树平菇、黑木耳平菇等。
选择菇种时,要注意其耐高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点。
四、菇种的培养平菇的菇种培养分为菇种发酵和菇种培养两个阶段。
首先,将菇种放入菇袋中,与发酵基质一起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菇种的良好生长。
发酵完成后,将菇袋移到菇床上,进行菇种培养。
培养期间,要保持菇床的湿度,定期进行适量的通风,促进菇种的生长。
五、菇床的管理菇床的管理是平菇栽培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控制菇床的湿度。
菇床过干会导致菇体生长不良,过湿则容易滋生病菌。
其次,要适时施加有机肥料,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平菇生长。
此外,还要定期除草,保持菇床的整洁。
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蔓延。
六、采收与储存平菇的采收要在菇盖展开之前进行,以保持口感和口感的最佳状态。
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菇体。
采收后,要及时将平菇放入透气性好的包装袋中,并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平菇的储存时间一般为3-5天,因此要及时食用或加工。
七、防止病虫害平菇夏季栽培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首先,要保持菇棚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杂草和病虫害源。
编辑:徐建堂****************隔行将其上部枝留1~2片叶剪去。
植株茂密时,随时剪去多余枝条,疏去病叶病果。
可用40~50毫克/公斤的番茄灵喷、浸花,或用50毫克/升的萘乙酸喷花,防落花落果。
4.遮阴。
夏季注意遮阴,棚内白天温度不要高于30℃,温度过高易落花落果,还易造成病毒病发生。
5.采收。
当甜椒青果达到商品要求时开始采摘。
(三)豇豆1.定植。
在定植甜椒的同时,立柱处定植1行豇豆,30厘米1穴。
每穴2~3株。
2.定植后管理。
(1)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
第一花穗开花坐荚时浇一次水。
主蔓上约2/3花穗开花时,再浇一次水。
以后地面见干即浇水,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
一般隔一次水追一次肥,每亩每次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0~15公斤。
中后期可喷施叶面肥防早衰。
开花结荚期可喷施5~10毫克/公斤萘乙酸,保花保荚。
(2)植株调整。
抽蔓后及时扎架吊蔓。
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及时抹去。
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的侧枝留2~3叶摘心,主蔓2米左右及时摘心。
(3)采收。
当豇豆达到商品要求时及时采收上市。
四、经济效益该模式甜瓜亩产量2500公斤,收入11000~15000元,甜椒亩产达到7000多公斤,收入15000~20000元,豇豆产量400公斤,收入1000元。
收入共计27000~36000元。
平菇在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我国商品生产始于70年代初,用棉籽壳栽培成功后迅猛发展,其总产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位,在我国菌类总产量位居首位。
且平菇栽培培面积大,栽培原料广,抗逆性强,出菇快,成本低,产量高。
一、平菇生长发育条件1.营养条件。
平菇从分解基质的角度讲属木腐菌。
所需碳源包括木质素,纤维素,丰纤维素,淀粉,糖类等。
如:豆秸、麦秸、玉米秸、玉米芯等,均可作为栽培平菇的原料。
所需氮源如:饼肥、麦 麸 ,米糠,尿素,二铵等。
质需矿质元素如:钙、磷、镁、钾、硫等。
文/ 东明县东明集镇政府王艳玲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编辑:徐建堂****************2.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