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腹腔镜的外科的历史与发展(内容详细)
- 格式:ppt
- 大小:23.93 MB
- 文档页数:38
一、宫腔镜手术发展史宫腔镜技术发展至今大概有160年,但直到近20多年,宫腔镜技术才不断完善起来,并诞生了宫腔镜的电手术,为妇科医生创出了许多经典的手术方式。
根据宫腔镜发展史上的几个里程碑,我们可将宫腔镜的发展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宫腔镜的起源(1869年)宫腔镜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成,而是在其它各科内窥镜的不断演变和进化中逐渐成型。
人类将自己的视野深入到自己的身体内部,为了更直观地探索人类宫腔的奥秘,各国的医学工程学家及妇产科的先驱为此付出了艰辛劳动和努力。
发明宫腔镜的关键是如何将器械置入宫腔并利用外界光源看到宫腔内的情况。
第一个提出应用内镜检查子宫腔的人是德国法兰克福外科医生PhilippBozzini(1773~1809年)。
1804年,他利用日光源做成最早的内窥镜器械,不仅可以窥视宫腔,还可以进行口腔、鼻腔、膀胱、阴道、宫颈和子宫等器官的检查,故Bozzini被认为是“内窥镜之父”。
但随着他的不幸早逝,所有关于光导系统的研究工作都被迫停止,然而他有的关内镜的理论和设想一直影响着许多学者为之奋斗。
1853年,法国医生Antonin J.Desomeaux提交给法国医学会一个可操作的膀胱镜,可利用光线透过粘合在镜体末端的玻璃窗观察到充满尿液的膀胱,其它的操作器械可从侧道进入。
1869年,爱尔兰的Pantaleoni 为一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息肉样新生物,并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了硝酸银烧灼。
Pantaleoni 首先在英国杂志上提出了宫腔镜(Hysteroscopy)的概念,又被称为子宫镜(Metroscopy or uteroscopy),从而揭开了人类探索应用宫腔镜的序幕。
(二)宫腔镜诊断时代(1869一1976年)虽然宫腔镜起源较早,但由于宫腔狭窄、出血、照明不佳及光源不良等障碍,使宫腔镜在之后几十年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1907年,David发明了不用膨宫液的接触型宫腔镜,才又重新唤起人们对宫腔镜的兴趣,之后一段时间宫腔镜发展有所加快,但这种宫腔镜不能很准确和全面地评估整个宫腔情况,仅适用于宫颈内膜检查或全景式宫腔镜检查后对病理可疑处进行检查。
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
后腹腔镜手术传统方法是在病人腰部作三个1厘米的小切口,各插入一个叫做"trocar"的管道状工作通道,以后一切操作均通过这三个管道进行;再用特制的加长手术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步骤,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
目录两孔法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创伤很小,仅需2个小口,瘢痕很小,这一点对年轻人及爱美的女性来说更值得注意。
第二,手术为单刀直入的进入,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术后发生粘连的机会变小。
第三,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减轻。
第四,住院天数较少,有的只要2-3天即可出院,7天即可完全恢复健康并投入工作,从而使患者负担费用大大减少,同时医院病床周转率加快。
两孔法后腹腔镜及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目前可以用于下列泌尿外科治疗中,如肾囊肿切除术、隐睾的睾丸引降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等。
二、哪些手术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尤其是术后瘢痕小、又符合美学要求,青年病人更乐意接受,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总趋势和追求目标。
目前,腹腔镜手术的金标准是胆囊切除术,一般地说,大部分普通外科的手术,腹腔镜手术都能完成。
如阑尾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疝气修补术、结肠切除术、脾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还有卵巢囊肿摘除、宫外孕、子宫切除等,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腹腔镜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的外科手术都能采用这种手术。
三、如何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腹腔镜到底是什么呢?专家介绍,它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
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
外科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人类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发展出外科手术的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外科手术历史的一些里程碑:
古代时期:
早期的外科手术主要以创伤处理和伤口缝合为主。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有关外科手术的文字记载。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被认为是医学之父,他提倡基于经验和观察的治疗方法,对外科手术的规范和道德有重要贡献。
中世纪:
中世纪的外科手术发展相对较缓慢,一些基本的手术技术仍然依赖于创伤处理、截肢和伤口缝合。
知识的流传受到限制,手术的发展较为有限。
近代初期:
文艺复兴时期,人体解剖学的兴起促进了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
安德烈亚斯·维塞里斯在16世纪提出外科手术中需要准备和实践,并发表了关于手术的著作。
19世纪:
麻醉药物的发现和使用,如乙醚和氯仿,使得手术变得更加安全和可行。
约瑟夫·利斯特(Joseph Lister)提出并实践了无菌手术的概念,大大降低了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20世纪及以后:
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放射技术、显微手术技术、激光手术等,极大地改进了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和效果。
胸腔镜、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技术的出现,减少了手术创伤,加速了康复过程。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逐渐应用,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今天,外科手术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高科技手术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使得手术更加安全和有效。
外科医生的培训和专业化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卵巢外科腹腔镜手术记录大全
概述
本文档记录了卵巢外科腹腔镜手术的详细过程和相关信息。
卵巢外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与卵巢相关的疾病或问题。
病历信息
- 患者姓名:
- 年龄:
- 性别:
- 就诊日期:
- 主诉:
- 既往病史:
- 检查结果:
术前准备
- 麻醉方式:
- 准备药物:
- 术前洗净:
手术过程
第一步:麻醉
详细描述使用的麻醉方式和药物,以及患者对麻醉的反应。
第二步:手术准备
包括患者体位调整、消毒、铺巾等步骤。
第三步:手术操作
具体描述手术操作过程,包括进入腹腔镜、观察腹腔、取得卵巢组织样本、切除卵巢肿物等步骤。
第四步:术后处理
包括处理切除的组织样本、止血、缝合伤口等步骤。
术后诊断
根据手术过程中观察到的所取得的组织样本结果和其他检查结果,给出术后的诊断。
术后护理与建议
根据手术性质和患者病情,提供术后护理和建议的详细说明。
深度观察
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特殊情况、并发症或异常表现,并分析或解释这些观察结果。
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等。
结论
总结卵巢外科腹腔镜手术的过程、术后诊断和护理,并对患者的病情给出相应建议。
以上是卵巢外科腹腔镜手术记录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微创医疗微创医疗,是指利用微小的创口或自然腔道进行手术治疗的一种医疗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微创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因而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本文将详细探讨微创医疗的起源与发展、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前景。
一、微创医疗的起源与发展微创医疗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随着医疗器械和影像技术的发展,这一领域逐渐成熟。
最早的微创技术之一是内窥镜检查,起初用于胃肠道的检查和诊断。
随着技术的进步,内窥镜逐渐被应用于治疗手术。
20世纪80年代,腹腔镜手术的出现标志着微创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腹腔镜手术通过在腹部开几个小孔,插入摄像头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大切口,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和疼痛。
自此,微创技术在心脏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骨科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微创医疗的技术特点微创医疗的核心在于其“微创”特性,即通过最小的创口或自然腔道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缩短恢复时间。
以下是微创医疗的一些主要技术特点:1.**微小切口**:微创手术通常仅需在体表开几个小孔或通过自然腔道进行,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大切口。
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和组织损伤,还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2.**高清影像辅助**:微创手术常常依赖于内窥镜或腹腔镜等影像设备,通过高清摄像头将体内情况实时传输到显示器上,帮助医生准确操作。
3.**精准操作**:微创手术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操作技巧,通过特殊的微创手术器械进行精准的切割、缝合、止血等操作。
这些器械通常具有灵活性强、操作精确等特点。
4.**快速恢复**:由于创口小、组织损伤少,微创手术后的恢复时间显著缩短。
患者通常可以在术后几天内出院,并迅速恢复日常活动。
5.**并发症少**:微创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感染、术后疼痛、瘢痕形成等。
三、微创医疗的应用领域微创医疗在多个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腹腔镜外科**:腹腔镜手术是最早应用的微创技术之一,广泛用于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疝修补、胃肠道手术等。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
后腹腔镜手术传统方法是在病人腰部作三个1厘米的小切口,各插入一个叫做"trocar"的管道状工作通道,以后一切操作均通过这三个管道进行;再用特制的加长手术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步骤,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
哪些手术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尤其是术后瘢痕小、又符合美学要求,青年病人更乐意接受,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总趋势和追求目标。
目前,腹腔镜手术的金标准是胆囊切除术,一般地说,大部分普通外科的手术,腹腔镜手术都能完成。
如阑尾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疝气修补术、结肠切除术、脾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还有卵巢囊肿摘除、宫外孕、子宫切除等,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腹腔镜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的外科手术都能采用这种手术。
如何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腹腔镜到底是什么呢专家介绍,它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
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
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
腹腔镜手术多采用2-4孔操作法,其中一个开在人体的肚脐眼上,避免在病人腹腔部位留下长条状的伤疤,恢复后,仅在腹腔部位留有1-3个厘米的线状疤痕,可以说是创面小,痛楚小的手术,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钥匙孔”手术。
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减轻了病人开刀的痛楚,同时使病人的恢复期缩短,并且相对降低了患者的支出费用,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手术项目。
宫腔镜的发展前历史宫腔镜的发展前历史宫腔镜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宫腔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1853年,法国人Antonin J. Desormeaux首次向法国医学会提交了一种可操作的膀胱宫腔镜,这标志着宫腔镜技术的诞生。
早期的宫腔镜由于光线传导不良、宫腔内出血妨碍视野等问题,其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直到1925年,鲁滨(Rubin)应用CO2气体膨宫技术,以及1928年歌思采用压力灌流系统和低黏度灌流液膨宫,才逐渐克服了这些技术难题,为宫腔镜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医学界对宫腔镜的兴趣逐渐增加。
随着电灯泡的发明和光学技术的进步,宫腔镜的设计和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早期的宫腔镜主要用于诊断目的,帮助医生观察宫腔内的异常情况。
然而,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早期的宫腔镜检查常常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和不适感。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探索为后来的技术革新奠定了重要基础。
宫腔镜技术的引入与普及宫腔镜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并在80年代应用于计划生育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设备的日益完善,宫腔镜在9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
这一时期,宫腔镜不仅用于检查,还逐渐发展出手术治疗的功能,使得一些不宜或不愿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得到了治疗机会。
在中国,宫腔镜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妇科诊疗水平的提升。
医生能够通过宫腔镜更直观、更准确地了解宫腔内的病变情况,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
例如,在计划生育领域,宫腔镜被用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宫腔镜技术的革新与进步进入21世纪,宫腔镜技术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加,宫腔镜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一方面,宫腔镜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得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宫腔内的细微病变;另一方面,宫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简单检查和治疗发展到如今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宫腔疾病。
手术室的发展史一、手术室发展(一)、世界手术室的发展1、外科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
2、1846年,麻醉学诞生,首例麻醉下的手术是美国一位齿科医生在图书馆的教室内完成,尽管没有一个人身着白大衣,但是这的确揭开了手术室历史的序幕。
3、1886年,细菌学的发达、蒸气灭菌法诞生;4、1887年,手术时的洗手法成立;5、1897年,手术时开始使用口罩;6、1898年,开始使用手术衣;7、1937年,召开了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现代模式的手术室在那个时期正式创立;8、1955年,日本东京大学集中型中心手术部正式开设,揭开了日本集中型手术室的帷幕;9、1961年,为解决关节置换手术高达8.9%的术后感染问题,胯关节置换手术之父英国医生约翰查恩利(JohnCharnley)在英国Wrightington医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空气由上向下流动的全新风手术仓,换气次数为10次,静电过滤,1962年投入使用。
10、1962年,惠特菲尔德威利斯(W川isWhitfield)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美军桑迪亚实验室安装了世界第一个高效过滤水平层流净化装置。
11、1963年,中央供应型手术室平面布局在美国诞生;12、1964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巴顿纪念医院在现有的手术间内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垂直层流局部高效过滤的手术仓,1966年1月3日投入常规使用。
这个局部净化设施的四周有塑料围帘,垂直层流空气来自手术台上方天花板上悬桂的HEPA过滤器。
六台豉风机以90英尺/分钟或者600次换气/小时的速率提供垂直气流,新风量为15次换气。
13、1969年,英国卫生部推荐的手术室平面布局,就是今天被广泛使用的污物回收型的雏形。
(二)、中国手术室的发展1、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两间层流洁净手术室,并投入了临床应用,此后,各种形式的洁净手术室在国内相继问世;2、1996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在门诊大楼的加层扩建中,组建了垂直层流眼科手术室,在连续2,500位病例手术中,无一病例感染,充分显示了洁净手术室在降低手术感染中的有效性;3、2002年11月国家卫生部参照有关国际标准及国外技术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编制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规定了洁净手术部由洁净手术室和辅助用房组成;4、2012年11月国家卫生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是净化系统运行维护人员的执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