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40
.
..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Researchon Existing Problems in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作者:赵言力 叶丹萍陈如梦丁晓洁(06金融工程)
完稿日期:2007年10月11日
.
..
摘要:
2007年4月19日—20日,由央行及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举办的“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国际研讨会”在召开,进一步加强社会对农村金融的关注。由于我国农业产业仍属于高风险产业,对农业的扩贷投入面临较大风险,加上国家管制严格,限制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针对国内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不合理现状,我们重点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以下是本论文的基本思路: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农村金融机构概况
·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带来的问题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民储蓄;农村贷款;农信社;非正规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服务
Abstract:
From April 19th to 20th in 2007,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f Perfecting Rural Financial
Market is held in Beijing by PBC and ADB, reinforcing social attention to rural finance.
Expanding loans still face great challenges due to that our agriculture belongs to high-risk
industries. Moreover, the government’s strict restraint limits rural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 immoderate circumstances in reforming domestic rural .
.. financial market, we mainly probe into the problems in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and make
final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ly.
The basic thoughts are as follow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ur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and research in solutions.
The analysis of rural financial dema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The consequences of conflict in demand and supply
Suggestions on upgrading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Keywords:rural finance; peasant savings; rural loan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form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目录
第1章、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5
1.1农民储蓄需求特点6
1.1.1储蓄的期限结构特征6
1.1.2更看重储蓄的安全性和流动性6
1.2农村贷款需求分析7
1.2.1 低收益和高风险7
1.2.2季节性和时间性7
1.2.3 借款额度小8
1.2.4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8
1.2.5 借贷的交易成本较高9
1.2.6 农户借贷资金的用途更为多样,其中有相当比例是非生产性的10
第2章、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分析12
2.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机构金融12
2.1.1农信社改革初见成效13 . .. 2.1.2农信社改革中发现的问题15 2.2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机构16
2.2.1合会16
2.2.2民间借贷17
2.2.3私人钱庄18
2.2.4民间集资19
2.2.5小额信贷19
2.2.6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特点20
第3章、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带来的问题21
3.1 正规金融供需错位21
3.1.1贷款程序复杂、成本高与农村金融需求错位21
3.1.2贷款期限短、金额少,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吻合22
3.1.3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弱23
3.1.4 对于适应农村需求的专业小额信贷机构得不到应有发展。23
3.2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23
3.3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25
3.4农村金融风险较高26
3.4.1 正规金融存在风险26
3.4.2 非正规金融存在风险27
第4章、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建议29
4.1 培育农民金融意识29
4.2 农村金融体制自身改善29
4.2.1 简化贷款程序30
4.2.2 降低贷款利率30
4.2.3 放宽股权比例和X围限制30
4.2.4 加强主动监管,强化退出约束30
4.3 国外农村金融经验借鉴31
4.3.1 尤努斯乡村银行的借鉴31
4.3.1.1 尤努斯的创新实践31
4.3.1.2 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实现自身利益33
4.3.1.3 加快县域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34
4.3.1.4 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提供适合于县域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34
4.3.1.5 优化金融环境,为县域银行业发展保驾护航35
4.3.2 日本农协的借鉴35
4.3.2.1 日本农协的概况35
4.3.2.2 日本农协的经验37
4.3.2.3 日本农协的教训37
4.4 政策建议37
.
..
第1章、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加快0.8个百分比,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加快1.2个百分点。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已高于城镇居民,表明着农村存在着庞大的消费潜力。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金融需求也与日俱增,面对中国80739万的农村人口,农村居民金融需求越来越不可以忽视。 .
.. 由于农村生产和经济组织方式不同,农村金融需求有不同于城市和工商金融需求的特点。我国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结构转型和文化传统特征等因素,农村金融需求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特点。而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以及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因此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储蓄和贷款两个方面。
1.1农民储蓄需求特点
1.1.1储蓄的期限结构特征
用于婚丧嫁娶、孩子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支出是在一个大致可以预期的时间发生,这类目的的储蓄期相对较长,需要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的储蓄产品;而生产周期中的资金盈余会在下一个生产周期中被使用,对储蓄的期限要求就会短些。
调查数据①显示,虽然农户存款有多种用途,供子女上大学(60.6%)成为农户存款最普遍的用途。用于建房(18.8%)、婚丧嫁娶(24.9%)和养老(34.4%)的存款也占较大比重。为生产性投资(包括生产投资占19.2%,购买生产资料占18.8%)所进行的存款并不多。所以农户存款的更主要目的是为应付未来的大事件消费,真正完全为发展或扩大再生产而储蓄的农户并不是很多。受存款用途的影响,在917户回答了“存款是存定期还是活期”问题的农户中,有488户农户存的是定期,占有效样本的53.3%,超过一半。
1.1.2更看重储蓄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① 调查数据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在全国X围内的实地调查,调查时间为2005年,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获得农户有效调查问卷1962份,村庄有效问卷133份,农村中小企业有效问卷206份。 .
.. 根据调查数据,大部分农户存款的目的不是为获得银行利息(仅占有效样本数的10.0%),而是积累资金(占54.8%)和防止金钱丢失(占33.6%)。这说明农户存款考虑的主要是安全性和流动性而非赢利性。
1.2农村贷款需求分析
1.2.1低收益和高风险
从农业借贷的收益率来看,我国农业由于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组织化程度弱等原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普遍低于其它产业,农业借贷的收益率相对较低。从农业借贷的风险来看,首先,同城市和工商信贷相比,农产品供给弹性小,农业生产在价格变动时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低、滞后期更长,农业信贷由此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第二,农业信贷还要面临由农业的强自然依赖性产生的自然风险,而自然风险是不可抗力风险,且很难事前预期到。农业借贷低收益高风险的特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选择、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体系设计等都提出了不同要求。
1.2.2季节性和时间性
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并未改变农业生产的季节特征。农业借贷需求由此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农业借贷期限需要同农业生产周期相一致。调查数据揭示农户希望的借款期间是从3-5月到第二年的3-5月,不与自然年度一致,如果是年初放贷则希望借款期限最好是15-18个月。另外,由于农业经营的自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