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课鸦片战争(1840——1842)一、背景国际背景:19世纪上半叶,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国内背景:中国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二、原因根本原因:(主观)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三、虎门销烟1、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直接目的:牟取暴利2、走私鸦片带给中国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官员腐败、影响社会稳定)3、林则徐禁烟(1)原因维护清朝统治,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2)高潮:1839年虎门销烟(3)意义:课本P4四、战争经过(1)开始标志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2)结束标志:1842年8月,南京议和。
五、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条约内容、影响见笔记)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是:协定关税六、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民族危机开始出现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认识:落后要挨打, 腐败会亡国, 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一、原因根本原因: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二、经过1、发动者:英法帮凶:美俄阶段:两个阶段(1)1856——1856 《天津条约》(2)1858——1860 《北京条约》罪行:火烧圆明园(火烧圆明园的目的:掩盖罪行)2、沙俄趁火打劫手段:课本P11 共侵吞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其中《瑷珲条约》侵占领土多达60多万,沙俄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获利最多的国家。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3、经过:19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
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①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加重百姓负担③腐蚀统治机构④危害中国人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5、道光帝为什么下令禁烟: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威胁清皇朝的统治6、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1、背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3、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4、标志: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5、19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6、相关人物:林则徐、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最后战死在炮台上)、道光帝、琦善(直隶总督,英军攻陷浙江定海、继续北上直逼天津时被道光帝派去与英军谈判)7、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近代史的开端。
10、启示:落后就要挨打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咸丰帝在位)3、对手:以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4、借口:“亚罗号”时间、马神甫事件5、过程:19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
随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在圆明园中掠夺珍宝,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6、《北京条约》内容:与英法签订(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给英国(4)赔款:英法各800万7、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其后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部编新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形势: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英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对外殖民扩张。
鸦片走私:背景: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贸易顺差)地位。
目的:为了改变对华贸易长期入超的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中国人民的反抗: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群体性的反侵略斗争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签订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1856年10月)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开辟海外市场重要事件:(1)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
(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4)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③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④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清朝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暴行:①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并火烧圆明园②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③列强逼迫清朝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1.1858年《天津条约》(俄、美、英、法)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4.《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英、法、美)内容: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5.1860年,中英、中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内容: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大增加。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
八年级历史(上)专题知识提纲一、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1840年-20世纪初,列强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抗争;自强不息,先后进行了四次近代化的探索。
事件顺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一、中国近代史开篇——屈辱史】★★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道光帝(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2)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禁烟原因: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840.6-1842.8,虎门战役关天培殉国,吴淞战役陈化成牺牲。
(4)《南京条约》: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商关税]※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议关税,为了倾销商品)。
★哪一条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5)附件: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6)美国、法国与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7)影响: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咸丰帝(1)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6-1842.8年1、林则徐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补充:(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10-1860.1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3)结果: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八年级历史(上)期末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鸦片战争。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这个是指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依据或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3、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4、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军队是英法联军,属于历史史实。
它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5、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
”鸦片战争结束。
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严禁鸦片。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说明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6、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
他的主要功绩是领导虎门销烟。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
”这反映当时政府吏治腐败。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150多片平方千米。
6、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7、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1课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10月,英、法、美、俄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期间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的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从19世纪70年代起,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近代民用企业等。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最新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初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篇一《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
2、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人们身心健康收到严重摧残。
3.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线4、虎门硝烟意义:是中国禁言运动的重大胜利。
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课中)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答:1.人民群众支持2.皇帝和一些官员支持3.林则徐的正确领导6、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借口:保护通商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814年,英军强占香港岛。
道光帝感到有损尊严,决定对英宣战。
鸦片战争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等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群众自发的,近代史上最早的人民自发抗敌战争,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1840.6~1842.8南京下关。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便利外国的倾销和他们原材料签订《南京条约》根本意图: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
(破坏了中国贸易权,租界,国家的居住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地主与农民,资本注意列强于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身上背负着双重任务)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关税自主权。
一、古代文明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特点和文化遗存。
2.农业革命的意义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古代河流文明的兴起和特点(尤其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4.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及其特点。
5.古代希腊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二、古代亚洲1.西周和东周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3.周朝灭亡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4.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华夏文明的形成。
5.儒、道、法三家思想的兴起及其主要代表和思想特点。
三、古代希腊罗马文化1.希腊城邦的发展和特点。
2.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
3.古希腊的艺术和文学成就。
4.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发展。
5.罗马法律和城市文明的特点。
四、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文明1.日本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日本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3.朝鲜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科技发展。
4.越南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特点。
五、东南亚和印度的古代文明1.东南亚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2.印度古代的古代王国和宗教文化。
六、海洋贸易与丝绸之路1.东南亚地区的海洋贸易和瓷器贸易。
2.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
3.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商业繁荣。
4.丝绸之路的贡献和影响。
七、宗教文化与科技发展1.佛教和道教的传入与传播。
2.印度的佛教和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3.科技之窗,岭南地区对外交往和科技发展。
八、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1.罗马帝国的衰亡和中世纪欧洲的分裂。
2.封建制度的兴起和特点。
3.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和天主教会的权势。
4.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和东西方文化交流。
九、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繁荣1.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被阿拉伯语取代的伊斯兰帝国。
2.阿拉伯世界的科技发展和对欧洲的影响。
十、中世纪中国的科技发展1.中世纪中国的科技成就和对世界的影响。
2.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3.造船术、纺织业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十一、中世纪日本的文化传统1.平安时期的文化繁荣和政治制度。
2.武士道精神和茶道文化的兴起。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五四爱国运动 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左宝贵英勇抗敌 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一论述属于哪个派别的主张(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顽固派 6、“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湖南浏阳人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
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7、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8、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9、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0、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11、下列哪一事变的性质根本不同于其它三项(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3、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 A、黄浦军校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4、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5、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16、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1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记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8、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19、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句话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
A、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B、提出地质办学的理论和方法 C、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D、修建了京张铁路 20、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 )①《屈原》②《狂人日记》③《小二黑结婚》④《黄河大合唱》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在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东征陈炯明的战斗中,共产党员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后来,有人指责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年仗了吗?”
(1)当时陈赓为什么要救蒋介石?(2分)
(2)此人对陈赓的“指责”正确吗?(1分)为什么?(3分)
22、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 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请回答:(1)根据图一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3分)
(2)从图一到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4分)斗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三、简答题 2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8分)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24、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4分)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4分)
25、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今年是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七十周年,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
(1)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2)根据上题,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4分)
(3) 红军长征途经的许多地点,也是今天西部大开发的省份。你能说出这些省份吗?(3分)
(4)今天这场西部大开发,还需要发扬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A A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D C B B B D A 二、材料解析题 21、(1)蒋介石是国民革命的领导人。(2分)(2)不正确。(1分)国共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个人不能决定历史,即使没有蒋介石,国共双方之间的斗争也不可避免。(3分)
22、(1)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和民主,代表人民的愿望参加重庆谈判;蒋介石内战准备不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等。(3分)(2)粉粹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4分)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援;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等。(4分)
三、简答题 23、(1)洋务运动,弈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戊戌变法,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辛亥革命:孙中山;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答出禁烟运动:林则徐;收复新疆:左宗棠 ;黄海海战:邓世昌也可)(写出一个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得1分,写出一位代表人物得1分)
(2)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等。(2分)
24、(1)危害: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原因:这一条款让外国资本能够合法地在中国设厂榨取利润,从而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举两个即可。)(2分)(2)局部进攻:九一八事变。(2分)全面进攻:七七事变。(2分)国共合作领导的全民族抗战。(2分)
25、.(1)B。(2分)(2)军事: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2分)自然:恶劣的自然环境。(2分)(3)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3分)(4)需要。今天的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开发西部还需要发扬当年红军战士们那种充满理想信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长征精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