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管理研究所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33
华为的国际营销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摘要】华为公司是民族企业的骄傲,华为的成长历程其实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市场营销史,华为是一个谋略过人的企业。
学习华为营销策略,为企业找出路,以此谋求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加长远的发展。
其成功的国际市场营销经验鼓舞着更多的企业迈出国际市场营销的步伐。
华为是结合现代营销学的知识,找到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和战术,达到国际市场上的自主营销、自立品牌。
【关键词】华为策略现状对策一、华为公司及其国际营销背景介绍1.华为公司简介:华为公司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华为公司专门从事通讯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为客户提供创新和度身订造的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全球客户不同的需求。
华为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移动网络产品、固定网络产品、光网络、业务与软件、数据通信,以及移动终端。
华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网络及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坚持为客户带来长期收益和潜在增长。
华为公司全球的客户超过300家电信运营商,其中22家是全球电信运营商50强。
华为公司的产品已经进入90多个国家。
2004年,华为公司的合同销售额达55.8亿美元。
每年,华为公司将营业收入不少于10%的比例投入到自主研究和发展,在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杭州、成都,国外的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等国建有研究机构。
另据中国专利总局的消息,华为公司的专利申请数为中国第一。
华为的销售队伍数量高达6000余人,占全部华为员工的33%,足见华为的营销人员的数量之多、素质之高、分布之广、收入之高,可见是华为对营销策略的重视。
2.华为公司国际营销的历史背景一、技术创新是制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巨大的风险因素通讯设备制造业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以科技研发为先导,具有高创新性和高更新频率已成为世界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但同时,这种高技术特性也给厂家带来两方面的巨大风险:一是研发过程及产业化过程长,费用高,成功没有保证;二、是技术的领先与创新反过来也会使企业一味醉心前端技术,忽略客户真实需求,从而丧失市场。
印度教育发展研究及其借鉴意义摘要:印度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经济发展迅速,这与其注重教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印度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虽然教育事业进步显著,但是政府过分重视高等教育,轻视初、中等教育的做法也存在一定问题。
文章运用SWOT分析印度教育发展现状,吸收和借鉴其中有用之处,从推动“双一流”建设、注重教育公平、防止知识失业和人才流失三个方面提建议,以完善我国教育体系,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印度;教育;SWOT分析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教育开端也较早。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GDP增长率为7.1%,这与其大力发展教育有关。
与此同时,中国在经济、文化方面与印度具有相似性,两者皆为发展中国家,通过梳理印度教育发展历程,了解其教育近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
一、印度教育的近况印度教育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其中,初等教育分为小学阶段和较高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1—5年级,较高小学阶段是6—8年级,总共时长8年。
中等教育时长4年,分为初中和高中,每个阶段各为2年。
高等教育差别大,分为国家重点学院和普通高等教育。
此外,印度教育中还包含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其他方式。
(一)印度初、中、高阶段教育近况印度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较为薄弱。
虽为义务教育,但是没有完全普及,且辍学率也较高。
根据印度学校教育和文化部的数据来看,2014—2015年初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6.9%,辍学率为4.34%,距离100%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印度中等教育是一个过渡阶段,2014—2015年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78.5%,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54.2%,数量不断减少。
1986年印度就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的观点,但实行情况并不乐观。
截至2015年,高中生修习职业课程的比例基本上在 4.5%左右徘徊,与25%的国家目标相距甚远。
世界前十位调研公司(按2007年的排名)概况1.The Nielsen Company名称: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年营业额:42200百万美金公司总部所在地:美国纽约公司网址:公司简介:AC尼尔森,属下公司,是领导全球的市场研究公司,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提供、、传统和新兴媒体监测及分析。
客户依靠 AC尼尔森的市场研究、专有产品、分析工具及专业服务,以了解,发掘新的机遇和提升他们市场及销售行动的成效和利润。
AC尼尔森是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资讯和分析服务的提供者,服务对象包括消费产品和服务行业,以及政府和社会机构。
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里有超过9,000的客户依靠AC尼尔森认真负责的专业人士来测量竞争激烈的市场的动态,来理解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形成能促进销售和增加利润的高级分析性洞识。
AC尼尔森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并在伊利诺伊州的商堡(Schaumburg)、比利时的瓦韦尔(Wavre)、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的悉尼、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塞浦路斯的尼科西亚建立了区域业务中心。
主要研究业务领域或专长:市场评估分析工具及相关服务诊断性服务识别商业机遇在中国有分支机构,名称是上海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上海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中山尼尔森气动元件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广州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2.IMS Health Inc名称: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年营业额:21926百万美金公司总部所在地:美国康涅狄格州诺沃克公司网址:公司简介:IMS Health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RX)是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之一,在全世界的100多个国家开展市场研究服务,在亚太区的18个国家都设有分支机构,是制药和保健行业全球领先的市场情报资源提供商。
这家拥有50多年历史的企业提供一流的商业情报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日常经营需求,产品组合优化服务、产品上市和品牌管理解决方案、销售人员效率创新、管理式医疗(managed care)和非处方(OTC)产品以及咨询和服务解决方案以提高全球优质保健服务的投资回报率并改善产品供应水平。
班加罗尔,英文拼写为Bengaluru。
在古卡纳达语中,意为“守卫之城”。
传说,12 世纪时曷萨拉帝国(Hoysala Empire)国王巴拉拉二世(Veera Ballala Ⅱ)在一次打猎时迷了路,疲倦饥饿之时,他遇到了一位老妇人,为他煮豆充饥。
出于对老妇人的感激,国王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Benda-kaal- uru,字面意思为“煮豆之城”,后来逐渐演化成了Bengaluru。
班加罗尔地处印度南部,地处德干高原中部,市区总面积为709 平方千米,是卡纳塔克邦(Karnataka)的首府,也是该邦最发达的城市。
班加罗尔所在的卡纳塔克邦,西面紧邻果阿邦、阿拉伯海,南面与本地治理中央直辖区和泰米尔纳德邦相连,东接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北连马哈拉施特拉邦。
班加罗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其近郊地区发现的石器时代的古器物表明,早在公元前4000 多年就已经有人类在此定居。
关于班罗加尔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公元9 世纪。
贝古尔(班加罗尔的市政府所在地)城中一块西恒伽王朝(Western Ganga Dynasty)时的石碑上记载,班加罗尔是该王朝的一部分。
11世纪,朱罗王国(Chola Dynasty)逐渐强盛起来。
1004年前后,朱罗王国打败了西恒伽王朝,并占领了班加罗尔。
在朱罗王国统治期间,班加罗尔逐渐发展起来,许多社会群体,如士兵、管理者、商人、艺术家、农民和宗教人员等纷纷从各地迁居到班加罗尔,一批寺庙也在这时建立了起来。
1117 年,曷萨拉王国打败了朱罗王国,占领了班加罗尔。
在曷萨拉王国的统治下,班加罗尔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13 世纪末,班加罗尔再次陷入各个小王国间的混战之中,见证了一个个王朝兴盛衰弱的不断更迭,经历了一次次分裂统一的洗礼。
1537 年,在维查耶纳伽尔帝国统治下,现代意义上的班加罗尔城市初步建立起来。
维查耶纳伽尔帝国的统治者在现在的班加罗尔市中心的位置建立起一座防御城堡,称为“英雄之地”。
黄志澄印度太空力量的新发展1 前言印度一直将太空力量的发展视作迈向世界大国、体现其综合国力的重要步骤。
近年来,印度十分重视发展可用于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军用航天技术。
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太空力量的发展道路有其独到之处,很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
[1]最近10多年,印度在太空力量建设方面又有了较大进展[2-6]。
本文将继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分析评估印度太空力量的进展,并进一步总结印度建设太空力量的经验教训。
2 印度发展太空力量的技术基础印度发展航天技术既引进了西方的技术,也引进了苏联的技术。
由于印度采取了“先卫星,后火箭”的航天战略,因此,其早期的卫星都是由苏联和欧洲航天局(ESA)的火箭发射。
2000年以后,印度的运载火箭和卫星技术日趋成熟,从而为印度发展太空力量建立了必要的基础。
运载火箭性能不断提升印度是继美、俄、中、法、日之后全球第6个拥有完全自主火箭设计、制造和发射地球同步轨道(GSO)卫星能力的国家。
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是印度当前使用的主力运载火箭。
2017年6月5日,印度首次成功发射了一枚GSLV-MK3火箭,其任务载荷是印度自主研发的地球静止卫星-19E(GSAT-19E)。
GSLV-MK3火箭的总起飞质量是640t,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4t,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10t,较上一代MK2型运载能力提升了印度GSLV-MK3运载火箭印度PSLV运载火箭频段转发器租赁给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2018年12月,质量高达5854kg的高通量通信卫星GSAT-11由阿里安-5(Ariane-5)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GSAT-11卫星携带40个Ku频段和Ka频段的转发器,能够以14Gbit/s的数据传输速度提供高带宽连接。
这颗卫星的设计寿命超过15年。
2017年6月,印度成功发射了高通量卫星GSAT-19,高通量卫星GSAT-29也于2018年11月14日发射成功。
印度失传占星系统研究--叶飘然印度失传占星系统研究印度是一个不注重历史的国家,他的文化发展也受到影响,从我国大唐时期的唐密经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传入我国的印度占星术,有的种类与现在不同。
事实上,印度占星术在历史上有过很多不同的种类派系。
在古法系统中,有很多占星方法特点是快、准、狠。
至今在印度流传有很多残缺的手抄本,记录的就是过去古代的一些失传占星术,这些占星术内容大多只有判断断语,很少有分析的内容,因此很多知名占星师和民间占星师都在研究探索,甚至印度当今知名度颇高的K.N.Rao也参与了这一寻根探源的活动,他背后有一个研究团体,但是最终他放弃了。
原因不外乎三点,第一,古法系统资料残缺,研究困难极大。
第二,他本人应用两种印度占星术到娴熟的地步,虽然渴望那种快准狠的境界,但是基本上他的需求角度要相对平和。
第三,他本人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好,由于严重的疾病,已经封笔多年,估计也会影响研究。
印度古法系统有多种,主要被人们关切的有南印度和北印度的一些手抄本。
虽然研究者众多,但是由于各种难度,有成就者不多。
甚至在起初一些有成就者发表破解内容,还不容易被人们接受,因为人们担心私智的内容会参杂其中,并且其断法与现代印度占星占法完全背离,也很难让人一下乐于接受。
近年以来,古法系统更为人们所重视,一些系统已经在印度占星领域得到了一些传统占星师的重视。
下面笔者介绍一些研究较有成就的古印度占星术的内容。
首先要知道两个行星之间有以下五种关系:1、行星在彼此的星座上,也称之为行星换宫。
譬如太阳在宝瓶座,土星在狮子座。
2、两个行星在一个星座内。
它们之间都和星座发生关联。
3、星座主星投射映射到星座内占据的行星。
譬如,木星在摩羯座,土星映射木星。
木星和土星关联。
4、占据星座的行星映射该星座主星。
譬如火星在双子座,水星在摩羯座,火星映射水星,两者关联。
5、两行星在彼此的廿七星宿里。
譬如太阳在Rohini月宿内,月亮在Krittika日宿内,则日月发生关联。
彳亍业观察•乏燃料后处理观察NDUSTRY INSIGHTS印度乏燃料后处理打描■陆燕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将发展核力量视作“取得大国地位的证书”,持续稳步推进核能发展战略。
在“三步走”核能计划的推动下,印度以快堆后处理为代表的闭式核燃料循环技术,经过多年的自主开发,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核能“三步走”计划与后处理印度由于自身铀(U)资源有限,社(Th)资源丰富,为了使核电持续、有序发展,20世纪50年代,印度发布了核能“三步走”发展计划,计划分=阶段建立一个基于社的核能工业。
第一阶段,建设加压重水堆和核循环设施,主要目的是发电和通过乏燃料后处理生产钵。
本阶段目标已实现,设施已经进入商业运行。
第二阶段,建设运行乏燃料后处理厂和钵基燃料制造厂,建设以钵为燃料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发电并增殖钵和社。
本阶段目标未实现,目前只建成运行了试验快堆,原型快堆未实现临界。
第三阶段,使用2M Th-m U燃料循环开发先进核电系统。
正在开发先进重水堆,以期望加快向社基燃料系统的过渡。
社的利用必然涉及后处理环节,印度从--开始就选择了核燃料闭式循环的策略.并大力发展后处理能力,其闭式核燃料循环路线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加压重水堆和少量轻水堆乏燃料进行后处理,回收铀和钵,这些钵将作为第二阶段快堆发展的主要燃料;第二阶段,孙在快堆中发生裂变反应,产生能量的同时,释放的快中子也引发了堆芯外围再生区中23K U或者"Th的裂变,产生更多的""Pu或®U,通过后处理回收作为燃料,实现核燃料的增殖;第三阶段,当前主要考虑采用先进重水堆,对社、钵燃料进行增殖,通过后处理回收”'U作为燃料,最终构建一个基于先进重水堆的232Th-y'U燃料自持循环体系。
印度后处理技术研发进展印度后处理技术发展起步早,研究投入大、范围广,注重人才培养、研究机构与研究团队的组建、相关技术配套发展以及独立研制。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3期・ 中印边界问题研究综述黄想平3[内容提要]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此而引发的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更是在国际冷战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重大事件之一,对当时和以后许多国家关系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问题现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围绕这一问题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印度;边界问题[中图分类号]D83/87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508(2005)03-0077-07印度是中国仅次于俄罗斯的的第二大邻国,与中国有着逾两千公里的陆上边界。
目前,两国边界全线都尚未正式划定,并且在约121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归属上存在着争议。
时至今日,两国的边界问题仍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解决,并且已成为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自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而爆发了一场战争后,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围绕这一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产生了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文拟就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并做一些粗浅的评析。
一、印度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状况印度是边界问题的当事国之一。
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中印度的惨败,在其举国上下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对于这场战争的反思,使得印度学术界掀起了一个研究中印边界问题的热潮。
由于这场战争对印度的影响极其深刻,这一热潮一直没有退去。
时至今日,印度国内仍几乎每年都有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著作出版。
同样,中印边界冲突也是在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对于当时及后来许多国家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不少西方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不断有研究成果问世。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印度和西方学者围绕中印边界问题展开的研究,大体上产生了三派不同的观点。
(一)许多学者认为,印度对于争议地区的领土要求是合理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