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收入与分配

  • 格式:doc
  • 大小:329.0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我国分配制度说法正确的是(C)

A.从根本上说,我国分配制度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B.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

C.劳动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收入,也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或其他形式

D.按劳分配在我国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决定其他分配方式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故排除;选项B说法过于绝对,因为在公有制范围内,也存在着按生产要素分配;选项D说法错误,按劳分配占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故排除。

2.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实质是: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

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理解正确的是(A)

①该种企业属于股份有限公司②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③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可以提高土地流转效率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解析:材料中强调了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所以该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①错误;②错误,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土地流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选A。

3.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追求的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而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应该(C)

①着重理顺国家和企业间的分配关系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③合理调整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比例④健全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的“收入分配公平”主要是指个人收入分配公平,能够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的是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和健全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分配调节机制。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①③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4.进入2015年7月以来,全国已有湖南、海南、西藏、天津、

深圳、山东、陕西、北京、上海、天津、甘肃、山西、四川、内蒙古等14个地区先后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者具有基本的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举措(A)

①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②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转型③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④是国家通过再分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表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全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者基本的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目的是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不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转型,②符合题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④说法不对。故选A。

5.某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员工每月工资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1 400元,还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订了职工本年度工资增长幅度达到8%。提高工资后,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该公司也越来越红火。该公司的措施有利于(A)

①在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②通过公平分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③提高劳动报酬在按劳分配中的比重④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本题材料中“该公司协商工资的举措激起了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热情,公司也越来越红火”,反映的是该公司通过公平分配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了该公司在分配中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由此可见,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故③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④中的表述夸大了该公司“协商工资”这一措施的作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6.2014年,广西全面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约有172万企业退休人员可享受到10%的“加薪”。在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同时,逐步着手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有利于构建这种社会保障网的措施是(C) A.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B.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决定作用

C.健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

D.发挥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应该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选项B说法错误,故排除;健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有利于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选项C正确;选项D与题意无关。

7.国家信息中心建议,2014年将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到14 0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保持在2%左右(一般认为,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不能超过3%)。如果这一建议被采纳(D)

①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②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③财政将继续发挥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④财政赤字将超出我国的实际承受能力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2014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左右,没有超出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范围,是可控的,这一建议如果被采纳,说明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②③说法正确;我国的财政赤字的规模是可以控制的,①④说法错误。故选D。

8.下列关于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D)

A.2013年中央财政实现盈余

B.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这是政府组织经济建设职能的具体体现

D.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2014年我国中央预算部分支出项目向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方面侧重,这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财政的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选D。A不选,因为材料中未涉及财政收入;B和题意无关;C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9.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提出来的“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A)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①②符合题意,应选;③④属于货币政策,不符题意,不选,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