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浅谈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浅谈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浅谈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通过本学期《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我对财务会计理论有了比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其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我印象深刻,下面将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概念、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现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会计信息作为特定经济主体会计行为的结果,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除了银广夏、蓝天股份还有银河科技等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数量更大的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会计信息及其质量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概念

作为探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前提,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所谓会计信息质量,从字面来理解,也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如不能满足与其目标相一致的质量要求,则会计信息也就不能实现其既定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越高,对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影响就越大,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就越多,财务报告的目标也才能较好的得以实现。

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首要质量要求和次级质量要求两个层次。

(一)首要质量要求

首要质量要求即基本的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

1、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二)次级质量要求

次级质量要求即对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包括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2、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应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3、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4、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现状分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会计相关信息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会计报表披露存在虚假性

会计报表披露虚假信息这个问题在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由于虚假信息的隐蔽性很强,局外人尤其是广大的社会投资群体很难及时发现。虚假信息往往容易误导投资人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

(二)会计报表披露不够充分甚至出现重大遗漏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状况很难令人满意。一部分企业出现删繁

就简、有意回避的情况,一部分企业则点到为止、对问题的阐述模糊不清,例如对或有事项特别是预计负债方面揭示不明确或回避揭示,这种会计信息披露上的不充分和遗漏使投资者蒙在鼓里,不能清楚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三)对重要项目披露不详细

有部分上市公司为了隐瞒事实真相,采用避重就轻的手法,对其他信息作了大量的介绍,对重要事项的披露却是寥寥数笔。这种做法严重的背离了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原则。

(四)监督评价信息缺乏

良好的经营状况、产品质量、信用等级和纳税情况是企业维持经营的前提和保证。每一份会计报表都应该有监督评价信息,良好的监督评价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而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评价还有待完善,不仅有的问题企业有恃无恐地进行会计造假,而且投资者也难以获得充分有用的监督评价信息来帮助自己决策。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第一,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结合我国具体实际,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构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随着入世的潮流深入,国际市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我们应当加强实践的探索,结合国际的发展形势,仔细的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信息质量问题,真正突出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质内容。增强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如实地反映其所反映的、理当反映的情况。

第二,增强信息质量的监督力度,增加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对企业的评价。应当重视与证券界、审计界、资产评估界等的主动配合,深入的结合研究,力求形成权威的会计理论体系。应当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尤其是对会计主体、注册会计师和证券监管机构。通过社会监督,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所产生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力争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使得在规范证券市场的同时,也让信息使用者更好的获取有用的信息,使得会计报表的可理解性得到最好的发挥。

第三,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层素质,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综合治理。采用相互牵制的方法可以避免在工作中的一手遮天,使会计报表的编

制在内部建立起监督,同时应当进一步明确各主体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提高信息使用者的自身素质,从而引导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披露。在整个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特征内涵的认识,应当着眼于可操作性,注重对会计报表的项目、报表附注、表外事项、附加说明等信息的结合研究,以拓宽研究范围,解决业务在实施方面所遇到的难题。

总之,随着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上市公司日益透明化、信息公平、对等,以及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一定能逐渐形成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广大投资者三赢的局面,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约束的作用,是提供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在会计目标被定义为决策有用性的前提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特征。投资者把资源投资于企业,目的在于未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等,出于这一目的,投资者需要做出持有还是出售的决策,债权人需要做出是否贷款的决策,等等,这些人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有用的会计信息,即有利于他们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其预测未来时会导致决策差别的信息。所以,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拥有更充分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他们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可靠的信息,任何虚假和误导的信息都比没

有信息更有害,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另一重要质量特征。 二、相关性 相关性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难具体说明,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1.会计信息应该与谁的需求相关。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关系到会计目标的定位,还关系到会计信息能否达到特定的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的要求。相关性最初是指一般相关性,也就是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都作为与使用者经济决策有关的信息,向使用者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显然,目前的财务报告已经达到了一般相关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这样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但是,使用者除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外,还面临一些特定决策问题,相比之下,他们更需要能够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信息。例如,投资者会更加关注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更需要能够帮助正确做出“或购或持或售”决策的信息,提供评估企业股利支付情况的资料;贷款人则会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信息;而政府及其机构更为关心有利于决定税务政策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信息等。财务会计信息只有真正满足了使用者的特殊需要,才能真正具有决策相关性。所以,我们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摘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有用的特征。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解决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对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做一些比较,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所应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即会计信息为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而必须具备的特征和特性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 我国没有单独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也就是没有单独的逻辑概念框架体系,而是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加以说明。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其中涉及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真实性或如实反映、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完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财政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原则(如实反映、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相关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我国这种简单的规定与国际先进做法差距很大,以下列举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规定进行对比与分析。 二、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一)国外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概述 国外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在总结了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等会计职业团体,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前期文献的基础上,于1980年12月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辑《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阐述了会计信息必须符合的一系列质量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可靠性、可检验性、中立性、如实反映、可比性(包括一致性)、重要性、效益大于成本”等十二个方面。同时指出: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是决策有用性;对用户的质量是可理解性;首要质量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合乎“效益成本”和“重要性”两个普遍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两者缺一不可。次要的和交互作用的质量是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它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基础,形成一套紧密结合、相互关联,能够指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概述 1.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做的具体描述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实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它具体规定了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会计信息起约束的作用,并使会计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 1.2可靠性的内涵 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应该是准确的、不偏不倚的。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可靠性是由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性、完整性五个方面的具体特性来支撑的。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就提出“企业理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实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个表述只将真实性和完整性包涵在可靠性之中,而对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则是以单独条款与可靠性并列表述,但没有条款对中立性实行表述。 1.3相关性的内涵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人们能够利用会计信息做出相关的经济决策。一般认为,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要取决于其预测价值、反馈价值与即时性。(1)预测价值:如果一项信息能协助使用者预测未来事项的结果,则此项信息具有预测价值。使用者可根据预测的可能结果,作出最佳选择。因为信息的预测

价值具有改变决策的水平,因而是相关性的重要组成因素;(2)反馈价值:如果一项信息能使其使用者证实或更正过去 (2)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良好的内控环境是内控体系的正常运行的“土壤”,房地产企业应该从公司战略、治理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人手,逐步构建良好的控制环境。 (3)建立系统的内控体系。内控体系的实效是建立在内控体系的系统 性的基础上。系统的内控体系应包括内控的组织机构、管理权责、内控、内控流程、内控指标、审批程序、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各种实 现工具等。 (4)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失败,不是市场问题,而 是没有很好地控制风险。通过建立和实施全面控制,即时发现经营活 动中面临的风险,通过各种具体的控制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保证企 业的持续经营。 (5)设立有效控制措施。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设置有效控制措施, 并确保措施的有效运行。通常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等。 (6)完善内控信息沟通渠道。实现财务核算业务和房地产开发业务的 信息一体化,充分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提升信息沟通效率,进而完善 内外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在共享平台上的动态决策和动态管理。 (7)增强内控监督检查力度。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手段,实现战略 目标的有效分解和战略实施反馈,实现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资金 和成本监控,实现对各职能部门重要经营和业务活动的预测、控制、 分析、考核、反馈、修正动态循环,并与部门绩效考核紧密联系起来。 5结语 总来说之,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房地产企业长期良性运行的 有效保证,建立健全和强化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体系也将成为房企致

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会计论文:试论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企业会计作为一顶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企业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信息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本文拟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方面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希望得到有关专家的批评指正。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原因;对策 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向会计主体外部提供会计信息。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清晰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然而,近几年,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以至于影响企业投资、纳税及相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各个方面。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拟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方面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大家有所启发,并希望得到有关专家的批评指正。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虚假的会计信息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从微观角度来看,假如企业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那么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有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投资收益。若是国家资产的投资,则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这就产生了投资风险对于企业的债权人来说,有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还本付息的结果。若国家银行是其债权人,则造成了呆账或死账,形成了金融风险。若公众是其债权人,则形成了债务纠纷。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说,有可能进入瞎指挥、盲目管理的状态,并使企业的商誉水平大幅度下降。从宏观角度来看,假如企业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那么国家对企业征收的税收收入有可能被大量地偷逃,国家就得不到应有的国库收入,国家机器就不能得以顺利地运转。国家应征收的税收收入大量散失在社会上,就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激化社会在分配上的矛盾。 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了宏观调控与微观决策的失误。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传递给全国、全社会的信息失去真实性,影响所及诸如国民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统计资料误传给国家计划、统计部门,凭以制定的国家长、短期发展计划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起误导作用。基层会计信息失真,给微观主体的决策也会造成决策失误的后果。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市场销售、资金流转、成本水平、效益状况等数据虚假,会导致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失误,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由于买方和卖方之间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物质性,使所有市场参与者面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风险,而会计信息供求关系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使会计信息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 内部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试行了各种方式,其基本思路是将企业的绩效与生产经营者的个人收入挂钩,以隶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企业的生产经营者为了实现个人的高收入,自然会努力工作,但在某些主客观原因不能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时,为了保护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不致减少或丧失,自然会将目标转到篡改其经营业绩的财务资料上,通过作假帐来达到预先确定的利润分配方式和比例的目的。这种内部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带有普遍性的。学会计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ec6456194.html,

会计信息质量外文文献及翻译

会计信息质量在投资中的决策作用对私人信息和监测的影响 安妮比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瓦特史考特廖,多伦多大学 约瑟夫韦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1简介 管理者与外部资本的供应商信息是不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如何影响金融资本 的投资的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会计质量越好,越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和对融资成本的约束。与此相一致的可能性是,减少了具有更高敏感性的会计质量的公司的投资对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威尔第和希拉里发现,对企业投资和与投资相关的会计质量容易不足,是容易引发过度投资的原因。 当投资效率低下时,会计的质量重要性可以减轻外部资本的影响,供应商有可能获得私人信息或可直接监测管理人员。通过访问个人信息与控制管理行为,外部资本的供应商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降低了会计质量的重要性。符合这个想法的还有比德尔和希拉里的比较会计对不同国家的投资质量效益的影响。他们发现,会计品质的影响在于美国投资效益,而不是在日本。他们认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不同的是债务和股权的美国版本的资本结构混合了SUS的日本企业。 我们研究如何通过会计质量灵敏度的重要性来延长不同资金来源对企业的投资现金 流量的不同影响。直接测试如何影响不同的融资来源会计,通过最近获得了债务融资的公司来投资敏感性现金流的质量的效果,债务融资的比较说明了对那些不能够通过他们的能力获得融资的没有影响。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们限制我们的样本公司有所有最近获得的债务融资和利用访问的差异信息和监测通过公共私人债务获得连续贷款的建议。我们承认,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可能较低获得债务融资的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偏见拒绝了我们的假设。 具体来说,我们确定的数据样本证券公司有1163个采样公司(议会),通过发行资本公共债务或银团债务。我们限制我们的样本公司最近获得的债务融资持有该公司不断融资与借款。然而,在样本最近获得的债务融资的公司,也有可能是信号,在资本提供进入私人信息差异和约束他们放在管理中的行为。相关理论意味着减少公共债务持有人获取私人信息,因而减少借款有效的监测。在这些参数的基础上,我们预测,会计质量应该有一

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报告

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社会调查 题目: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关于为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报告》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问题 近几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上市公司的社会形象,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从政府到社会公众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一个单位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体现各种利益关系的界限和分配结果,因此,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以权谋私的保护伞,通过做假帐,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如人为调节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虚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实;虚增、虚减利润,虚列投资收益,虚假负债等调节利润指标。由此助长了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2、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目前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很多企业帐面盈亏不实,通过造假帐、虚增支出、隐瞒利润等手段使帐面亏损,逃避国家税收。 3、资产帐实不符。如人为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不符;企业存货积压严重,变现能力较差,其帐面价值低于市价,会计核算仍按历史成本计价,没有反映变现净值;开办费,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名不符实等,这些严重违反会计原则的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破坏投资环境等不良后果。“假作真时真亦假”,假帐猖獗,连累得真帐也没有人信了,假帐蔓延的结果必然是会计信息失真,经济信号失灵,经济秩序混乱,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干扰损害是非常严重的。

浅析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中文内容提要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是信息发展的新世纪。随着社会发展科 技进步,信息技术正在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进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会计作为处置信息、运用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当然也会接受面临被信息技术冲击的挑战。随着会计环境的改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财务会计在会计记录、信息系统的建设、财务报告体系的充实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进而对以此为基础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各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而现代信息技术与此同时也关于防备会计信息质量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要两面性,会计信息系统也是有利亦有弊,可以为企业创造出巨大效益,但同时也把新的不足和新的挑战带给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本文结合信息技术这一背景,就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展开探讨。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Abstract I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evolu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s the new centu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changing people's way of life, changing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hanging people's thinking habit. Accounting a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nagement activities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is also facing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llenge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a new mode of management to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of each unit, to play a decisive role to guard against the risk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However,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one hand, for enterprises to create huge benefits, on the other hand, but also to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has brought new problems and new challenges. This text combin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ckground, discusses it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Key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influence

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2)

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何谓会计信息质量?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可得出不同的定义。根据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从用户使用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其满足需求者的程度;根据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从生产者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的质量应是会计信息产品符合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制度)规定要求的程度,这里的会计准则(制度)即是会计信息生产的“模板”;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颁布的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这一定义较为宽泛,包括了会计信息实用性和符合性的全部内涵,那么,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就可以根据会计信息所具备的质量特征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最早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文献可追溯至1970年apb第四号报告。该报告提出了相关性、易懂性、可验证性等七条,但忽略了一个最主要的质量特征:可靠性。1980年5月,美国fasb第2号公告第一次将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项目,之后,许多国家和组织都着手研究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提出了四项主要质量: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会计信息质量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与报表内容有关的质量,包括了相关性和可靠性;第二部分是与报表表述有关的质量,包括了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第三部分是对信息质量的约束,包括了及时性及效益大于成本等。目前,美国学术界又转而研究会计信息的另一个重要质量特征:透明度。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财务目标">财务目标的具体化。其主要功能是辨别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能有用或有助于决策。 (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所谓相关性是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即要求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考虑使用者者对会计信息要求的不同特点,以确保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需要,按投资者、经营者、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形成一个会计信息流。由此可以看出,相关性有两个基本标志,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谓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影响基于这种评价和预测所做出的决策。所谓反馈价值,则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而会计信息要实现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及时性也是相当重要的质量特征,即会计信息能在其使用者作出决策之前提供。 (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对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遵循会计要素定义的要求,使其在会计报表">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均符合其质量特征,不能错误引导用户的判断,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的陈述,也不得有重大遗漏。财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靠性是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未来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应用会越来越广,但公允价值不可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力求可靠,充分而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真相。未来的会计报告改革都不应偏离基本方向。 (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投资或者融资等经济决策、评估上市公司过去经营状况和预测未来经营业绩、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状况或者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改进和完善,会计信息的功能也日益明显和突出,而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严重。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关乎其使用者经济决策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关乎资本市场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更关乎社会经济的正常和有效运行。因此,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便成为一个必然的研究课题。通过认真品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不难看出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属性、会计信息监管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层面,而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也大多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研究,虽然有一部分涉及到了定量评价甚至是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是由于评价标准不够合理或者评价方法不够适用等原因,未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评价做出突出的贡献。 鉴于此,拟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进行深入研究,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出发,重点探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模型。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的现状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系统不尽完善的情况,总结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合理界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形成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并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和披露等诸多环节充分考虑在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细分,建立相应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设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并将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应用于具体的上市公司实例,最终得出较为理想的评价结果,证实了两者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改善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难以得到有效评价的现状,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一种量化会计信息质量的好方法,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的浅析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的浅析 摘要: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对决策的有用性,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探讨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最大限度的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对策 1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最普及的信息子系统。的职工、管理人员和领导都不同程度地在运用着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实际上起着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其主要特征是: 真实可靠性。它要求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事项与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保持一致,同时要求会计数据在加过程中没有差错。并且具有可验性。真实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将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这样会计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相关性。它要求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如财务状况,经济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与其使用者的经营决策相关联。相关系数越大,其价值也越大。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必须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为其使用者预测未来年度的决策提供依据。反馈价值是指通过反映上期的经营状况影响将要作出的决策。 及时性。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及时呈报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具体来说,在会计核算中,对当期发生的会计事项应当在当期内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不能拖延;会计报表也应在会计期间结束后及时编制和呈报。其实及时性是相关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会计作为一种信息同其他信息一样具有时效性。要是会计信息不及时,就是再好的信息也失去了影响决策的能力,便与决策无关了。 可比性。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是要求会计信息不仅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里会计采用的核算方法相对一致,使其具有纵向可比的价值,而且在不同空间的同一时间里采用的会计方法也是相对统一,使其具有横向比较的价值。其实可比性是相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提高现代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会计103班 :常继梅 学号:10363085

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总计:学年论文 表格:0表 插图:0图 指导教师:袁峰 评阅人:袁峰

完成日期:2013年8月26日

摘要 会计信息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在宏观调控以及微观管理,促进企业效益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将直接关系到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的经济决策是否有效合理。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因素,剖析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意义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会计信息市场和加强信息监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失真措施

Abstrac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uthenticity and validity in the macro-control and micro-manageme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benefit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has a huge role, it will directly related to financial information users to make economic decisions is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Therefore, research how to ensure tha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uthenticity, integrity, how to prev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the largest scop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alyzes the meaning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n based on this, advances the improving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arket an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 monitoring. Key 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distortion measures

浅析如何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浅析如何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摘要】财务会计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对整个企业的利益发展以及员工薪酬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关系,是促进企业有序融入经济与社会市场的关键,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实现企业科学、合理发展,为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制定目标。当前,如何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已经成为相关研究部门所重点探讨的课题,本文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监管的必要性、信息质量失真的原因以及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监管;重要性;失真原因;有效途径 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将各类企业推入了极有压力的竞争环境中,任何企业要想取得稳定的市场地位,首先要保证企业内部的实力基础,实力基础是指:人才、技术、资源、财力等多个层面的敦厚能力,其中财力是绝不可小觑的管理内容,企业会计部门主掌财力,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是保证财力稳定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来说,仍存在失真的问题,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一、加强财务会计监管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质量对任何企业的发展?硭刀加泻艽蟮挠跋熳饔茫?只有精准、可靠的会计信息才能够促使企业发展决策制定更加贴合现实性,才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方式与市场发展形势相吻合,进而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信息是对指市场对产品的特征、特性以及各方面的使用需求信息的收集,通过对信息的分析能够对企业生产目标更有目的性的确定,信息质量是指所收集到的信息是否具有真是性、相关性、可比性、完整性、准确性等特点,只有保证信息质量满足特点要求,才能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通常会计部门是以报表的形式将所收集到的信息呈现出来,而报表内容的真实性、填写的规范性都将会对整个发展决策有影响,所以务必要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提高信息的可利用价值,因此,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非常重要。 二、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1.利益被驱动问题 很多会计人员经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采用造假制假的方式,对会计信息做手脚,通过假信息达到自己的利益获取目的;同时,政治利益的追逐也会使得信息被虚假化,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追逐心理,不惜触犯法律,不计后果进行造假行为,想从制假的手段中得到利益格局的改变与利益分配关系的改变,而这种行为大大折损了会计信息的真正利用价值,并且使得企业经济风险滋生。

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浅析解析

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浅析(1) 摘要:会计信息的质量目标,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当前及今后会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已成为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会计; 信息;质量;管理 为积极配合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加大会计监督力度,进一步整顿会计秩序,打击会计造假行为,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显得越发重要。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核算和监督。在履行这一职能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并执行适当的业务控制程序,科学合理地划分职责范围,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可使会计活动得到有效控制,尽量避免差错的发生。通过实施以职责分工为基础的各种内部控制手段以及制约和协调经济业务活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可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可靠的信息报告为单位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标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同时,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单位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会计信息产生的违规机会。这就要求各单位从会计控制和财务控制两方面做好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制约,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健全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审批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内部稽核和审计制度,会计人员任职资格和考核制度等。 二、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关。要求会计人员从会计账户的设置、科目的运用、账簿的记载、单证的流转、费用的分摊、指标的考核以及各种资料的积累等,每一过程都必须有一套规范的作业程序,才能形成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同时,还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方法,提高会计信息的精确度。(二)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减少会计信息的非故意造假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核算办法,精通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准确判断会计事项,恰当进行会计处理。使会计人员素质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全面实施道德教育,坚持会计诚信原则

会计信息质量的分析(一)

会计信息质量的分析(一) 最近几年我们目睹了太多上市公司的业绩骗局,如琼民源、PT红光、大庆联谊、郑百文的欺诈,ST猴王、蓝田股份以及“世纪黑马”银广夏的虚幻神话,都让人触目惊心!这些被揭露曝光者,有人把它比喻为冰山的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不在少数。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严重扭曲了股票的价值,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极大地挫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证券市场频发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引发全行业信誉危机。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有会计领域外部的因素,也有会计领域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这里暂且不论,就内部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会计本身有其局限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制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制度原因包括三个构成部分:一是非正式约束的缺陷,这个方面包括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业务素质等;二是正式约束缺陷,即会计规范的缺陷,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的缺陷;三是实施机制的缺陷,即由于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等,导致执行中对准则的偏离。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 价值投资的基本方法就是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非常重要,关系到分析的准确性。为了更好的分析会计信息,在

分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分析师们要求寻找以下五个问题的答案。 1.公认会计准则的质量:公认会计准则是否不完善?如果对未来的预测是以公认会计准则为基础的,而公认会计准则却没有包含与企业价值相关的所有方面,那么价值评估将是不完善的。但公认会计准则的质量也是影响预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预期的收益如何计算决定了我们如何准确也估算价值。 2.审计质量:企业的行为是否违背一般公认会计准则或是完全的欺诈?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会计行为是适当的,企业也许会根据惯例而不采用公认会计准则。企业是否在客户没有做出明确认应收款?是否没有确认要求确认的费用或是失摊销成本?是否在使用公认会计准则不允许的会计方法?要回答这些问题,会计师通常要对这些业务很熟悉。所以审计?量把握是审计师的职责范围,需要对审计失效或审计师可能利用准则中的灰色区域接受企业管理层的某些操纵行为保持警惕。

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USEFUL FINANCIAL INFORMATION Hierarchy of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的改变 通读2010年8月FASB出版的概念公告之后,我发现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特征方面新的概念公告同1989年推行的概念公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下面我简要的陈述一下前后两个时期推行的概念公告的不同之处以及我对这些改变的理解和看法。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划分上,新旧概念公告就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旧的概念公告中,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划分出发点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比如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这一特征是会计信息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只有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理解会计信息才能达到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效果,等于说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的出发点。然而在新的概念公告中,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层次划分的出发点则是从信息本身的特征出发的,把会计信息划分为两个层次。 新旧公告在关于会计信心的普遍约束条件上都认为收益大于成本(benefit>cost)是会计信息的普遍约束条件。会计信息也是一类重要的资源,当我们为取它的成本高于其为我们带来的收益时,这个信息就显得没有必要了。但是在对待会计信息的重要性特征上,新旧公告有着很大的分歧,1989年的概念框架中,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是会计信息确认的一项重要特征,是一个信息要不要予以采纳公布的重要确认条件。然而,在新的概念框架中,并没有把重要性这一特征作为会计信息确认的标准,只是把这一特征归纳入了会计信息的另一个质量特征相关性特征,是相关性特征的一个表现。关于这个改动,我个人认为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结果,80年代,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很多信息不能得到筛选和保存而被排除在外,但是这些信息仍然对企业管理者有着一定的价值,只是被“冷落”了而已。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处理大量的信息,能够对很多信息予以记录报告,这样就使得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这一特征弱化了。这是我对这一变化的理解。 关于新旧概念框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类上,1989年的概念框架基础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关性(relevance)和可靠性(reliability),然而2010年的概念框架里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却是相关性(relevance)和如实表述(faithful representation)。 Faithful 取代了relevance。1989年概念框架用可靠性去描述现在我们说的如实表述(faithful representation),同时列出如实表述(faithful representation),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和中立性(neutrality)作为可靠性的三个方面。然而,不幸的是概念框架并没有对可靠性做出清晰的解释。大众对准则的评价表明大众缺少对可靠性的普遍理解。一些信息使用者关注于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而忽略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另一些信息使用者则注重信息的如实表述这一特征同时关注着中立性。这都说明了性息的使用者并不能对性息的可靠性有很好理解以及形成一定概念。 在1989年的概念框架里,相关性(relevance)下面分别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预测价值(predictive value),反馈价值(feedback value)和及时性(timeliness)。可靠性下面也划分为是那个部分: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如实表述(representational faithfulness)和中立性(neutrality).在2010年的概念框架里,会计信息划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基础质量特征(fundamental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和加强性质量特征(enhancing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在基础质量特征下划分为两个部分相关性(relevance)和如实表述(faithful representation),相关性下划分为三个部分预测价值(predictive value),证实价值(confirmatory value)和重要性(materiality)。如实表述下分为三个部分:完整性(complete ),中立性(neutral)和如实性(free from error)。加强型质量特征分为四个部分:可比性(comparability),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及时性(timeliness)和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从划分的层次就可以看出2010年出版的概念公告和1989年的相比改变还是很大的,划分的依据和方法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适应了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符合企业会计的发展方向。

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信息质量特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信息质量特征】 财务会计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 的会计分支,下面小编要介绍的是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信息质量特征。 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信息质量特征 财务会计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是描述性的,主要是针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财务会计目标只有通过良好的、必要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具体会计准则、

程序和方法,并最终通过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才能实现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正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的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或质量的确定是构成信息有用性的成分。对决策的有用性则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使信息对决策有用的两个最主要的质量。 1、可靠性 可靠性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所表述的是意欲表达的,是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不偏不倚的表述。可靠性还应具有可验证性。 2、相关性 相关性通常是指与决策相关的特性,会计信息只有具备导致差别的能力,方能确定它与某一决策相关。相关性主要包括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财务会计的规范体系 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我国财务会计规范体系的第一个层次。它主要是指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它是我国最基本的会计法,在整个财务会计规范体系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和最高的层次,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和指导一切会计工作的准绳,是一切会计法规的母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共七章五十二条,规定了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会计管理权限、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并对会计法律责任做出了详细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