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A 法蛋白含量测定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418.48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A 法蛋白含量测定原理

1. BCA :BCA(bicinchoninic acid)钠盐是一种稳定的水溶性复合物,可与Cu +高度特异性结合,产生紫色复合物。

表格 1 BCA 的基本化学信息

中文名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化学式 C 20H 10N 2Na 2O 4 · xH 2O 英文名

butyleyanoacrylate,BCA 分子量 388.28 别 称

2,2-联喹啉-4,4-二甲酸二钠 CAS 登录号 979-88-4

结构式:

2. 测定原理:

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半胱氨酸、胱氨酸、色氨酸、酪氨酸以及肽键,能将 Cu 2+还原成 Cu +;两分子的 BCA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与 Cu +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在 540-595nm 有吸收峰,562nm 处吸收峰最强。

蛋白质:蛋白质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化学元素组成,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所有蛋白质都是由20种不同氨基酸连接形成的多聚体,在形成蛋白质后,这些氨基酸又被称为残基。蛋白质和多肽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有人基于发挥功能性作用的结构域所需的残基数认为,若残基数少于40,就称之为多肽或肽。要发挥生物学功能,蛋白质需要正确折叠为一个特定构型,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来实现;此外,在一些蛋白质(特别是分泌性蛋白质)折叠中,二硫键也起到关键作用。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蛋白质的作用机制,常常需要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由研究蛋白质结构而发展起来了结构生物学,采用了包括X 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技术来解析蛋白质结构。

一定数量的残基对于发挥某一生物化学功能是必要的,40~50个残基通常是 一个功能性结构域大小的下限。蛋白质大小的范围可以从这样一个下限一直到数N O

NaO N

ONa

O ·xH2O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千个残基。目前估计的蛋白质的平均长度在不同的物种中有所区别,一般约为200~380个残基,而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平均长度比原核生物长约55%。更大的蛋白质聚合体可以通过许多蛋白质亚基形成;如由数千个肌动蛋白分子聚合形成蛋白纤维。

氨基酸:氨基酸是羧酸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与羟基酸类似,氨基酸可按照氨基连在碳链上的不同位置而分为α-,β-,γ-...w-氨基酸,但经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而且仅有二十几种,他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连在α-碳上的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部分为α-氨基酸。

二价铜离子在碱性的条件下,可以被蛋白质还原成一价铜离子,一价铜离子和独特的BCA相互作用产生敏感的颜色反应。两分子的BCA螯合一个铜离子,形成紫色的反应复合物。该水溶性的复合物在562nm处显示强烈的吸光性,吸光度和蛋白浓度在广泛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根据吸光值可以推算出蛋白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