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系统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学

第一章

1.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参照点:测量工作中必须有一个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3.量表: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就是量表。(测量的量表:等距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比率量表)

4.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5.测验的标准化:是编制测验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度的一致性。

6.测验标准化应具备的条件(或测验标准化的内容是什么)

(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2)施测条件的标准化。(3)评分规则的标准化。(4)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7.论述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功能:

(1)理论研究功能①收集研究资料②建立和检验理论假设③实验分组

(2)实际应用功能①选拔人才②人员安臵③心理诊断④描述评价⑤心理咨询

第三章

1. 测量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2. 随机误差: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

3. 系统误差: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

4. 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那个数值叫做该特质的真分数。

5. 心理测量的误差来自3个方面,即测量工具(如所测的东西与我们预测的目的之间出现偏差)、被测对象(如被试在接受测量时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会影响其水平的正常发挥)、施测过程(如实测现场的温度、光线、声音、桌面好坏、空间阔窄,主试者的年龄、性别、外表及其施测时的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

6.真分数的数学模型与假设: 经典测验理论假定,观察分数(记为X)与真分数(T)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记之为E)。即:X=T+E 这就是CTT 的数学模型。

这一模型,引申出三个相关联的假设公理:

(1)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即ε(X)=T 或ε(E)=0

(2)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ρ(T,E)=0

(3)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之间相关为零。即ρ(E1,E2)=0

第四章1. 信度定义: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有时也叫测量的可靠性。另外,还有三种等价的信度定义⑴、信度是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⑵、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⑶、信度是一个测验与它的平行测验的相关系数。

2. 重测信度:指的是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同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3. 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4. 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5. 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6. 评分者信度:指的是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案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6.平行测验:对于测验总体中的任何一个被试而言,若他在两个测验上的观测分数同时满足CTT的数学模型和三大假设,并且具有相等的真分数和相等的误差标准差,则这两个测验称为严格的平行测验

7. 简述信度的作用?

(1)信度是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应。

(2)信度可以用来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

(3)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

8. 简述信度的五种估计方法及其使用的前提条件?

(1)重测信度。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须是稳定的。②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③在两次施测的间隔期内,被试在所要测查的心理特质方面没有获得更多的学习和训练。

(2)复本信度。条件之一是首先要构造出两份或两份以上真正平行的测验。条件之二是被试要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3)分半信度。通常是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而且,在使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时要求全体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变异数要相等。当一个测验无法分成对等的两半时,分半信度不宜使用。(4)同质性信度。

(5)评分者信度。

9. 论述影响测量信度的主要因素?

①被试方面。被试的身心健康状况、应试动机、注意力、作答态度等会影响测量误差。就被试团体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②主试者方面。③施测情境方面。场是否安静、光线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空间阔窄是否恰当等都可能影响到测量的信度。④测量工具方面。题的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的难度等是影响测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⑤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其他因素带来影响的机会就多,因而其信度值就可能越小。

10.简述提高测量信度的常用方法?

(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

(2)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

(3)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5)主试者严格执行实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实测场地按测验手册的要求进行布臵,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第五章

1. 效度: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2. 内容效度: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3. 结构效度: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4. 实证效度: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5. 效标: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它是独立于测验并可以从实践中直接获得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

6. 效标测量: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往往是一个观念上的东西(观念效标),它必须用一个数字或等级来进行表达,即效标测量,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和时间性。

7. 简述效度与信度的关系:根据公式SX2=SV2+SI2+SE2 ,可以得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如下(1)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2)测验的效度受它的信度制约。

8. 简述内容效度的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成就测验,也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需要注意的是,内容效度不适合用于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

9. 简述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1)主要是逻辑分析法(专家评定法),具体步骤为:

①明确欲测内容的范围②确定每个题目所测的内容,并与测验编制者所列的双向细目表对照,逐题比较自己的分类与制卷者的分类,并做记录。③制作评定量表。(2)统计分析方法。(3)再测法。(4)评分者信度。(5)内容效度比。(6)测验与总体相关法。

10. 结构效度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特点:①结构效度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事先假定的心理特质理论。②当实际测量的资料无法证实我们的理论假设时,并不一定就表明该测验结构效度不高,因为还有可能出现理论假设不成立,或者该实验设计不能对该假设作适当的检验等情况。这就使得结构效度的获取更为困难。③结构效度是通过测量什么、不测量什么的证据累积起来给以确定的,因而不可能有单一的数量指标来描述结构效度。

(2)应用范围:结构效度主要用于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一些心理测验方面。11. 结构效度的确定的三个步骤和具体方法:(1)三个步骤①提出理论假设,并把这一假设分解成一些细小的纲目,以解释被试在测验上的表现。②依据理论框架,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③用逻辑的和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2)具体方法①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②

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③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法④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⑤因素分析法。

12. 实证效度的种类及确定方法:(1)种类: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2)确定可分以下三步①明确观念效标。②确定效标测量。③考察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的关系。方法有①相关法②区分法③命中率④基础率、灵敏度和确认度。

13. 影响测量效度的因素:①测验的构成②测验的实施过程③接受测验的被试④所选效标的性质⑤测量的信度

14. 论述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①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②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③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④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

第六章

1. 难度: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2. 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3. 鉴别度指数:当效标成绩是连续变量时,可以从分数分布的两端个选择27%的被试,分别计算出每道题目上各自的通过率,两者只差就是鉴别度指数(D)即:D=PH-PL,式中PH和PL分别是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

如何确定测验的难度水平?进行难度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筛选项目,项目的难度水平多高合适,取决于测验的目的、项目形式以及测验的性质。

教育工作或实际工作中,若测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试在某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不必过多地考虑难度,只要教育者认为重要的内容就可以选用,甚至那些100%通过或通过率为零的项目都可以采用。如果测验的目的是用于选拔、录用人员,就应该将项目的难度控制在接近录取率左右,即较多地采用那些难度值接近录取率的项目。

3. 简述难度对测验的影响?

(1)测验难度影响测验分数的分布形态。测验的难度直接依赖于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通过考察测验分数的分布,可以对测验的难度作出直观分析。若测验项目的难度普遍较大,被试的得分普遍较低,使得测验分数集中在低分端,其分数分布呈现正偏态;当测验题目的难度普遍较小,被试的得分普遍较高,测验分数集中在高分端,分数分布呈现出负偏态。测验难度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测验分数偏离正态分布。

(2)测验难度影响测验分数的离散程度。过难或过易的测验,会使测验分数相对地集中在低分端或高分端,从而使得分数的全局缩小。项目的难度以集中在0.50左右最佳,以集中两极端最差。

4. 简述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