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1.34 KB
- 文档页数:1
玉米机械化中耕技术规程你们知道吗?在广阔的田野里,玉米就像一个个小士兵,整齐地站在那里,努力地生长着。
而要让这些小士兵长得又壮又高,可少不了一个神奇的“魔法助手”,那就是玉米机械化中耕技术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这个神奇技术的奥秘吧!一、啥是玉米机械化中耕呀?想象一下,你家有一片玉米地,玉米苗都冒出来啦,它们周围可能会长出一些杂草。
这些杂草就像调皮的小坏蛋,会和玉米苗抢养分、抢水分呢!这时候,机械化中耕就派上用场啦。
简单来说,机械化中耕就是用专门的机器,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帮我们除掉杂草,还能给土壤松松土,让玉米的根能更好地呼吸和吸收养分,就像给玉米小士兵们创造了一个更舒服的家一样。
比如说,有个叫小明的农民伯伯,他种了一大片玉米。
以前啊,他都是自己拿着锄头去地里除草、松土,累得腰酸背痛,效率还不高。
后来,他用上了机械化中耕的机器,轻轻松松就把地里的杂草除掉了,土壤也变得松软松软的,玉米长得可好了,到了秋天,收获了好多好多的玉米呢!二、什么时候进行机械化中耕合适呢?玉米的生长就像我们小朋友长大一样,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
一般来说,当玉米长到3 - 5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机械化中耕啦。
这个时候,玉米苗还比较小,中耕可以把刚刚冒出来的杂草除掉,让玉米苗有足够的空间和养分生长。
就好像我们小朋友在小时候,需要一个宽敞、干净的房间才能好好睡觉、学习一样。
等玉米长到7 - 9片叶子的时候,还要进行第二次中耕哦。
这时候的玉米苗已经长大了一些,中耕除了除草,还能把土壤变得更松软,让玉米的根扎得更深,这样玉米就不容易被风吹倒啦。
就像我们长大了,要把基础打得更牢固,才能更好地面对困难一样。
三、机械化中耕要注意啥呢?在进行机械化中耕的时候,也有一些小窍门要注意哦。
首先呢,要选择合适的天气。
如果是下雨天或者土壤特别湿的时候,就不太适合中耕啦,因为机器在湿滑的地里走,可能会把土壤压得太实,对玉米的生长不好。
农机化技术宣传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玉米生产全过程各主要环节使用先进农机具进行机械化作业,装配农机、农艺、种子、土肥、灌溉等多学科先进技术组织生产的过程。
一、实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意义玉米产业是甘州区的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玉米种植面积还将逐年增加。
目前我区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特别在收获环节主要依靠人力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着玉米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同时,随着我区劳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增多,玉米收获季节劳动力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通过技术的推广,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提高效率、节约劳力、增加效益的目的,对于提高玉米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作业路线播前表土机械处理→机械施肥铺膜点播→机械植保→秸秆机收、机械联合收获→机械废膜捡拾→机械深松。
三、玉米机械化施肥铺膜播种技术经过表土机械处理的地块,采取机引铺膜机进行铺膜施肥播种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铺膜质量好,省工、省时、省膜等优点。
适用机具:甘肃酒泉铸陇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BMY-2型多功能铺膜施肥播种机。
该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铺膜、施肥、播种、压膜、镇压、覆土等七道工序。
主要参数:适用地膜宽度70厘米,播种行数2行,播种器为鸭嘴式穴播器。
四、玉米生产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按照玉米生产农艺要求,进行机械化中耕、除草、追肥、喷雾喷药灭虫等田间管理作业。
适用机具:临泽县革新农机厂生产的革新牌3ZF-0.4型多功能中耕机。
该机配套动力为7马力汽油机,具有操作灵活轻便的特点,可配套施肥机、除草机、中耕机、高压喷雾机等作业机具,适合玉米田间作业。
五、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一次完成玉米摘穗、剥皮、集穗、秸秆还田或秸秆粉碎回收作业。
·99·农 机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摘要: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一大粮食作物。
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是以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加大玉米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推广力度,推广一次完成精少量免耕播种、化肥深施、覆盖镇压等作业的复式作业机具与技术,推广中耕施肥、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等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以及种子处理、产后烘干等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
1 机械深松整地技术我县春季多风少雨,干旱严重,十年九春旱,出苗差、保苗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采用深松整地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充分接纳天然降水,建立土壤水库,对解决旱区农业制约瓶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将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1)可有效地打破长期以来犁耕或灭茬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地提高土壤透水、透气性能,深松后的土壤体积密度恰好适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
机械深松度可达35-50cm,这是用其他方法所根本达不到的深度。
2)机械深松作业极大地提高土壤蓄积雨水和雪水能力,在干旱季节又能自心土提墒,提高耕作层的蓄水量,一般来说,深松作业地块较未深松地块可多蓄水11~22m 3/667m 2,且土壤渗水速率提高5~10倍,可在1h内接纳300~3400mm的降水而不形成径流。
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降水资源。
3)深松不翻动土壤,可以保持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土壤的风蚀与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节的保护,减少因翻地使土壤裸露的扬沙和浮尘天气,减少环境污染。
2 玉米机械播种技术我县春季比较干旱,大部分地块采取机械精量播种的方法进行机械播种作业。
耕地平整后,由30~55马力拖拉机配带玉米精量点播机进行种植。
玉米收获机适应多种种植行距的解决方法与技术途径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之一。
在多样化的农田环境和不同的种植管理方式下,玉米的种植行距也会有所差异。
如何使玉米收获机适应多种种植行距成为了农田机械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机械调整种植行距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使得机械调整种植行距成为了可能。
通过控制种植机的行距宽度,可以使得玉米株间距适应不同的种植行距。
这种方法要求玉米收获机具备灵活调整行距的功能,能够在不同的种植环境下自动调整行距宽度。
机械调整种植行距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1.行距调整机构:设计一种能够灵活调整行距宽度的机构,可以根据种植行距的不同实现自动调整。
这需要考虑机构的结构设计和控制方法。
2.行距传感器:在种植机上安装行距传感器,通过感知作物的布局情况,自动调整行距宽度。
行距传感器可以使用红外光、激光或者其他传感技术进行测量和判断。
3.行距控制系统:根据行距传感器的反馈信息,通过控制行距调整机构,实现种植行距的自动调整。
行距控制系统需要实现快速、准确的控制功能。
二、机械适应不同行距的玉米收获技术除了机械调整种植行距,还可以通过改变玉米收获机的结构和工作方式,适应不同行距的收获需求。
具体技术途径如下:1.刀具调整:设计可调节刀具高度和间距的机械结构,可以适应不同行距下玉米的收获需求。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手动或者自动调整来实现。
2.宽幅收获:设计一种可以宽幅收获的机械结构,可以适应较宽行距的玉米收获需求。
这种方法需要设计能够同时收获多行玉米的刀具和输送机构。
3.高效剥穗技术:改进剥穗装置,提高剥穗速度和效率,适应高密度种植的玉米收获需求。
这可以通过改进剥穗刀的结构和材料,提高切割和剥穗的效果。
在玉米收获机适应多种种植行距方面,需要解决机械调整种植行距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改变机械结构和工作方式,适应不同行距的玉米收获需求。
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研发,相信可以实现玉米收获机的多样化适应性,提高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推动农田机械化发展。
4.6~4.7 cm,穗行数12.0~16.0,行粒数36.4~38.8,籽粒半马齿形,黄色,千粒质量348.7~353.3 g,出籽率89.2 %~91.1 %,单穗粒质量181~215 g。
3.抗病性强。
2012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迪卡653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矮花叶病、茎腐病,高抗弯孢霉叶斑病。
2013年接种鉴定迪卡653中抗大斑病,抗弯孢霉叶斑病、茎腐病、小斑病。
2014年,南阳市种植的其他玉米品种重度发生了内锈病、茎腐病,而迪卡653这两种病害发病率、发病程度均远低于其他品种,对产量基本无影响。
迪卡653感瘤黑粉病和玉米螟。
4.高抗倒伏。
迪卡653株高适中,虽穗位偏高,但根系发达,气生根多,茎秆弹性好,抗根倒、茎折能力强,2013—2014年示范倒伏率低于3%,远低于对籽粒长,穗轴细,轴色653的蛋白质含量4.05%、赖-1,各项指标显著高于“一23 cm以上左右,养分有机质含量g·kg-1以上,有效磷含130 mg·kg-1以上。
15℃即653采用锐胜653种子发芽率90%(三)机械化播种施肥1.播种机械与播种方式。
采用2BYCF-3等具有保护性耕作功能的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播种。
种、肥异位同播,精量播种。
迪卡653播种深度4~5 cm,平均行距73.3 cm,株距20 cm,每667 m2播种4000~4500株。
此株行距配置方式,有利于夏玉米铁茬播种,避开麦收时收割机碾压车辙,减少晾籽缺苗,有利于中后期通风透光好和田间管理。
2.科学配方施肥。
玉米全生育期每667 m2施肥量为纯氮16~18 kg、五氧化二磷6~7 kg、氧化钾6~7 kg。
随播种每667 m2施入氮磷钾平衡复合肥(总含量45%)50 kg、锌(硫酸锌)1 kg、硼砂0.5 kg。
玉米(下转第65页)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去津分散悬浮剂(滨农玉满多)160~180 mL或25%苯唑·莠去津悬浮剂160~180 mL(清原农冠金稳玉),兑水30 kg,采用3WPZ-1200 G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混匀均匀喷雾,防除杂草。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粮油,栽培管理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2015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46.9%,严重制约了玉米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
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一、技术工艺路线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工艺路线总体可概括为:机械耕整地(深松、灭茬、旋耕、耙地、施基肥等)——机械起垄铺膜(施肥、喷药)——机械播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植保、追肥)——机械收获——机械秸秆回收——机械残膜捡拾,主推模式有:全膜双垄沟、半膜平铺、裸地种植三种。
各地可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定种植模式、机械化作业环节及技术工艺路线。
二、主要技术内容(一)机械化耕整地耕整地作业主要是在前茬作物秋收后、土壤冻结前做好播前种床处理,包括深松、灭茬、旋耕、耙地、施基肥等作业,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多功能联合作业机具进行作业。
其中深松深耕主要选用1SZL-160B型、1SZL-230B型等深松机,1LFZ-435型、1LFZ-335型、1LF-235型等翻转犁;旋耕主要选用1GQN-180型、1GKNB-220型、1GKNB-250型等旋耕机。
(二)机械化起垄、铺膜覆膜分为秋季覆膜和顶凌铺膜,在降雨量250-450毫米的区域以秋覆膜为主,在450-550毫米的区域和河西灌区以顶凌覆膜为主,一般可采用复式作业机具在铺膜之前进行施肥和喷药作业。
主要选用1XLM—40/70型、1QSM—40/70型等旋耕起垄施肥喷药铺膜机。
(三)机械化播种4月中下旬当气温稳定通过10℃,土壤含水率14%左右时,可进行播种,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播种时间。
膜上播种机主要选用2BT-2型电动穴播机、NL-6D型手提式点播器等机具;起垄铺膜播种一体机主要选用2BMK-4/5型、2MBY系列、2BMQJ系列等机具;精量播种机主要选用2BYFSF-4型、2BYSF-4型等机具。
(四)机械化田间管理为实现稳产、高产可进行追肥和植保作业,应根据当地土壤特性和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合理选用肥料、肥量及药剂、药量。
玉米青贮生产全程机械化张 健,胡洪飞(启东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江苏启东226200)随着国人饮食习惯和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传统种植业方式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㊂青贮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生物产能高,纤维品质优和持绿性好等优点㊂ 玉米青贮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既可解决畜牧业饲料短缺问题,又可以解决秸秆留地问题,为此启东市大力推广玉米青贮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㊂1 玉米青贮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a .优选品种㊂挑选适合当地品种:植株高大(株高在2.8m 以上)㊁叶片宽大㊁抗倒伏性强㊂启东市品种推荐用 雅玉 系列玉米单交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6%㊂b .双圆盘施肥机对田间施肥,青玉米秸秆生长到30c m 再施肥㊂c .免耕播种机播种㊂每穴1~2粒,播深在3~5c m ,播种量在37.5k g/h m 2㊂行距为60c m ,株距为10~15c m ,种植密度为67500~82500株/h m 2,达到均匀播种深度和行间距,可一次性完成开沟㊁播种㊁覆土和镇压作业㊂d .机械化植保㊂根据青贮玉米生长各阶段需要,采用机喷杀地虫农药㊁除草剂和防治玉米螟等农药㊂e .机械化适时收获㊂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与品种有关,营养品质与收割时间息息相关,所以青贮玉米收获期最佳时间为玉米籽发育蜡熟早期㊂在此推荐克拉斯青贮机,收获能力强㊂2 根据种植而定的技术路线a .小麦机收ң秸秆还田机秸秆还田ң撒肥机撒肥ң贴茬免耕直播夏玉米ң田间生产管理ң青贮机收获及试验示范ң小麦播种㊂b .黄豆机收ң撒肥机撒肥ң机耕ң机播春玉米ң田间生产管理ң青贮机收获及试验示范ң撒肥机撒肥ң机耕ң机播夏玉米ң田间生产管理ң青贮机收获及试验示范(黄豆在当年10月10~20日机收后休田,第二年4月前后机播春玉米,7月20日左右收获青贮,接着机播夏玉米至10月底左右收获青贮)㊂3 经济效益㊁产业效益㊁社会效益㊁生态效益显著a .经济效益 机械化收获效率是人工的250多倍,同时机械化收获比人工节约成本1050~2100元/h m 2,并极大程度上做到抢收抢种,保障了玉米青贮的品质㊂通过分析,1台克拉斯青贮机的购机价格为240万元,通过2年青贮收获作业即可收回成本㊂用玉米青贮料饲喂奶牛,每头奶牛1年可增产鲜奶500k g 以上,而且还可节省1/5的精饲料㊂b .产业效益 玉米青贮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改变启东当地畜牧业与人争粮的现状㊂ 海门山羊 在当地饲养可追溯到1932年,家家户户养羊成为传统㊂玉米青贮让山羊吃上了高质量的 绿色食品 ㊂上海市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养牛场紧邻启东市,为产业化玉米青贮注入了强心剂,促进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畜牧业健康发展㊂c .社会效益 随着玉米青贮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在当地形成了巨大的影响㊂对调整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特别是 环保式 农业发展起推进作用㊂尤其收获季,极具视觉冲击,1台克拉斯青贮机需配套15辆左右的卡车进行收获㊂当地人戏称 绿色黄金 在跑动㊂d .生态效益 因为青贮玉米秸秆具有经济效益,所以收获盘的高低决定了经济效益,农户愿意积极调整收货盘因割尽割㊂无秸秆的田地从源头上杜绝了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当地农业向健康㊁有序的方向发展㊂收稿日期:2020-12-24(008)㊃96㊃ 现代化农业 2021年第3期(总第500期)。
玉米机械化收割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技术摘要:玉米机械化收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不足的主要手段。
本文主要对玉米机械化收割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割;应用技术一、玉米机械化收割的现状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需要高强度的人工劳作,正因如此,大部分农民选择直接将秸秆焚烧,严重浪费资源且污染自然环境。
近些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地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玉米机械化收割越来越受到农户的青睐,成为继水稻、小麦机械收获后的又一发展热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出现了空前的高潮。
我国玉米机械收割的大体研制历程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1阶段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人员初步尝试研制玉米收割机械,但我国农业经济相对落后,暂未研制出定型的产品,不能够批量生产,应用并不广泛;第2阶段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机械化制造企业开始关注玉米机械化收割的发展前景,着手研制机械化设备,主要研制出牵引式、多行坡挂式和摘穗单行式收割机3种类型,但当前研制出的机械化收割机主要适合用于收割高湿玉米(即玉米籽粒含水量超过35%);第3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保证所研制的机型尽可能的适用于各个地区的玉米种植农田是我国发展玉米机械化收割的根本目的,在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自主研发,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主要研发了牵引式、自走式和悬挂式(背负式)等多种机械型号,能够更好的适用我国各地区的实际种植情况,尽可能的提高收割效率,加快我国的农业发展步伐。
二、机械化玉米收割的应用技术1.牵引式我国最早研制开发的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机型是牵引式,其主要包含牵引架、机架、起落、扒皮和升运装置及动力传动系统等,具有摘穗、扒皮及装车等功能,主要适合在大面积场地使用。
2.悬挂式(背负式)悬挂式(背负式)机型灵活轻便、设计合理简单、易于检修、适用性强,不受种植行间距的限制,可以一次性完成玉米收割和秸秆粉碎还田等系统性作业,是一种小型的、可拆卸的玉米收割机械。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指在玉米种植全过程中,利用机械设备和技术来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包括玉米的耕种、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
在玉米的耕种阶段,机械化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利用耕种机进行地面平整和犁地作业,使土壤质量更加均匀;利用拖拉机和耙机对土壤进行整地,使其更加适合种植玉米;利用秧盘播种机进行玉米种子的精确定植,提高种子的出苗率。
在玉米的生长阶段,机械化技术可以用于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可以利用喷雾机进行玉米的叶面喷施肥料和农药,以增加作物的养分供应和防治病虫害;利用机器人除草器进行玉米田的除草作业,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玉米的收获阶段,机械化技术可以用于玉米的收割、脱粒和储存。
利用玉米收割机可以快速而高效地将玉米的穗割断,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利用脱粒机可以将玉米的籽粒脱离穗,提高收获效率;利用玉米储存设备可以将玉米存储在仓库中,避免损耗和浪费。
通过采用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需要考虑合理利用农机具、严格进行技术培训和维护,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同时保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玉米果穗的收获质量和秸秆处理的效果,减少果穗及籽粒破损率,秸秆还田的合格率,根茬的合格率和秸秆切段青贮的要求,玉米收获应满足以下要求:1 实施秸秆青贮的玉米收获要适时进行,尽量在玉米果穗籽粒刚成熟时,秸秆发干变黄前(此时秸秆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利于青贮)进行收获作业。
2实施秸秆还田的玉米收获尽量在果穗籽粒成熟后间隔3—5天再进行收获作业,这样玉米的籽粒更加饱满,果穗的含水率低有利于剥皮作业。
秸秆变黄,水分降低更利于将秸秆粉碎,可以相对减少功率损耗。
3根据地块大小和种植行距及作业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作业前制定好具体的收获作业路线,同时根据机具的特点,做好人工开割道等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