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 1(Reading)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1.46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 1 Reading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是人教版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cs的第一篇阅读文章。这一单元主要涉及到与文化遗产有关的一些知识,如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如何更好地保护好文化遗产等。学生在学习了必修一五个单元的内容后,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对高中英语每个单元的构架、组织也有了一些了解,这些为这一单元的学习奠定了一些基础,学生在学习这一篇文章时就不是那么陌生和困难。这一单元的reading部分通过给学生介绍琥珀屋的历史,来增加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文化保护的重视,同时也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能力和利用已有资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词汇、短语;
(2)学习迅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3)学习流畅的朗读能力;
(4)学习查找工具书解决疑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琥珀屋的价值,进而了解怎样去评价一件文化遗产的价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学生能快速阅读并把握文章重点;
(3)学习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词汇。
教学难点:
(1)学生能理解文章中出现的人物与琥珀屋的关系;
(2)学生能合作复述文章内容。
四、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
五、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主要以提问、布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和学生讨论的合作性学习为主。课堂开始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来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站在广义的角度去认识阅读部分所讲述的文化遗产属于哪一类型。然后通过图片呈现和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此外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阅读技巧,了解文章段落大意。通过仔细阅读,把握文章中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和琥珀屋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琥珀屋存在的历史价值,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来巩固文章大意,进而为后面的开放式讨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时是想在大部分时间里让学生多说、多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实际上课时,导入部分开始的太突兀,也许先让学生看更多的有关文化遗产的图片后再提问能让学生更容易回答问题一些。在凸显文化遗产价值这一点上,应该设计更多的反义疑问句来强调它们的重要性和价值。学生对文章中的词汇和内容只通过快速阅读和听录音还达不到熟练的程度,所以学生在回答细节查找问题时需要彼此讨论一下来确定最终的答案。这一堂课的讨论除了分享细节题的答案外,还设计了两次,一次是讨论谁与琥珀屋有关,另一次是讨论文化遗产是否有重建的意义。第一次讨论着眼于整个班级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成六人一组,由于花时比较多,只展示了一组学生;这也影响到下一次的讨论。因此第二次讨论进行的很粗糙我就呈现了自己的建议,这样discussion和writing部分一起就做成了homework。我希望我的课堂上学生能主动积极快乐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没直接点学生,而是鼓励学生自己主动站起来回答,这一过程在课堂上花费了一些时间,这也是这堂课比预期的花时间要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