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某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及其安全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劣化扰动因素下尾矿库边坡地质灾害预警及边坡稳定性分析劣化扰动因素下尾矿库边坡地质灾害预警及边坡稳定性分析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尾矿库的建设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由于地质环境、长期郁闭、自然衰变等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尾矿库边坡稳定性面临严峻威胁。
尾矿库边坡的破坏不仅可能引发环境污染,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于劣化扰动因素下尾矿库边坡的地质灾害预警及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至关重要。
劣化扰动因素是指那些会导致尾矿库边坡稳定性下降的因素,如地震、降雨、地下水位变化等等。
这些因素的发生会给尾矿库边坡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荷,导致边坡体材料发生变形和破坏。
预警系统的建设是防范和减轻尾矿库边坡地质灾害的关键。
首先,尾矿库边坡的地质灾害预警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应包括地震监测、降雨监测、地下水监测等多个方面,以全面掌握尾矿库边坡的各项指标。
这些监测数据应及时传递至预警系统,实现边坡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同时,还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边坡的稳定。
其次,尾矿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借助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岩土力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对边坡的构造、岩性、坡度、坡高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还需考虑周围环境对边坡的扰动因素,如长期盛行风向、地震活动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判断边坡稳定性。
如果边坡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例如加固边坡、控制地下水位等。
尾矿库边坡地质灾害预警及边坡稳定性分析需要汇集多方面的专家知识和技术手段。
在预警系统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面,需要地质学家、工程师、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等多学科的合作和支持。
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实地观测和数据积累,以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劣化扰动因素下尾矿库边坡地质灾害预警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当前尾矿库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要防范和减轻尾矿库边坡地质灾害,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
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
尾矿库是储存尾矿污水的大型工程设施,而后期坝体是指尾矿库的坝体结构,在尾矿库的运营过程中,后期坝体的稳定性对尾矿库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进行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是尾矿库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后期坝体的稳定性计算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坝体受力分析:首先要对后期坝体所受到的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包括重力、水压力、土压力、地震力等。
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直接影响后期坝体的稳定性。
2. 坝体结构计算:根据后期坝体的具体结构形式,进行结构计算,包括强度和刚度计算。
计算得出后期坝体的强度和刚度指标,确定结构形式是否满足安全要求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结构改进。
3. 泥土的力学性质计算:后期坝体主要由土石材料构成,因此需要计算土石材料的力学性质,如抗剪强度、压缩性、弹性模量等。
通过这些性质的计算,可以分析土石材料的变形和破坏特性。
4. 坝体稳定性计算:在分析了坝体受力和土石材料性质之后,可以进行坝体稳定性计算。
主要包括计算坝体的抗倾覆稳定性、抗滑稳定性和抗突出稳定性等。
通过稳定性计算,可以评估坝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和抗力状况。
5. 安全评估和改进措施:根据坝体稳定性计算的结果,对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如果存在安全隐患或弱点,需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后期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水平。
为确保后期坝体的稳定性计算分析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大量的场地勘测和实验测试。
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后期坝体的稳定性,提高尾矿库的运营安全性。
也需要对相关计算方法和模型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尾矿库的实际情况。
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尾矿库是矿山生产所产生的废渣、污水等储存设施,由于尾矿的复杂性和存储量大,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目前,尾矿库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成为尾矿库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重点分析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的相关方法和内容。
1. 坝体结构形式尾矿库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为文字式直立和斜坡式。
文式直立是指坝体结构具有明显中央矩形轴线,挡墙直立贯通整个坝体。
此处挡墙的作用为稳定土体,使水坝在施工期和使用期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因此,文式直立结构是建设尾矿库的首选方案。
斜坡式坝体是以哪条坝体面为主要形式,蓄水面方向呈斜坡的结构形式。
斜坡坝面的稳定性主要由坝体表面结构和土体自身的特性来保障。
对于大坝,斜坡是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且其斜坡形式和坝跨宽度有关,且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其最大坝体高度和坝体稳定性。
(1)结构环境分析法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的第一步是进行结构环境分析,确定设计规范、材料规格、值的计算方法和参数等。
(2)坝体荷载计算在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中,荷载是坝体稳定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公式如下:F = γHV + γH',vV' + Wp其中,F为坝体总重力,γ为土称重,H为坝高度,V为坝体容积,H'为各个附属坝体高度,V'为附属坝体空间量,Wp为质量荷载。
(3)挡墙和附属构造的设计在进行坝体稳定性计算时,需要对挡墙和附属构造进行设计。
钢筋混凝土挡墙是最常用的尾矿库挡墙形式,其结构较为稳定、材料坚固,使用寿命较长。
附属构造包括泄洪口、隧洞、引水渠等,需要尽可能减小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其它因素。
(4)计算与分析进行上述设计步骤之后,需要进行计算与分析。
坝体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判断是否有滑坡、翻滚、坍塌等情况发生。
通过对坝体的稳定性分析可以得到其在原有设计条件下的稳定性指标,并根据其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建设要求和改进方案。
3. 监测和管理在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中,监测和管理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尾矿库渗流稳定性评价指标分析尾矿库是由矿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尾矿进行贮存和处理的地方。
尾矿库渗流稳定性评价是对尾矿库中渗流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旨在确保尾矿库的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
本文将对尾矿库渗流稳定性评价的指标进行分析。
首先,尾矿库渗流稳定性评价的指标可以从渗流路径、渗流通量和渗流压力等方面进行考虑。
1. 渗流路径指标:渗流路径是指尾矿库中渗流的主要传输路径。
评价尾矿库渗流稳定性的指标应考虑渗流路径的长度、宽度、渗透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渗流路径越长,渗流越容易发生,稳定性越差。
同时,渗流路径的宽度和渗透性也会直接影响渗流的速度和量。
因此,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渗流路径的长度、宽度和渗透性等。
2. 渗流通量指标:渗流通量是指尾矿库中单位时间内渗流的量。
渗流通量的大小可以反映尾矿库中渗流的速度和规模。
评价尾矿库渗流稳定性的指标应考虑渗流通量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渗流通量越大,渗流越活跃,稳定性越差。
因此,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渗流通量的大小和变化趋势等。
3. 渗流压力指标:渗流压力是指尾矿库中由于渗流导致的压力变化。
评价尾矿库渗流稳定性的指标应考虑渗流压力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渗流压力越大,渗流越强烈,稳定性越差。
因此,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渗流压力的大小和变化趋势等。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指标,还可以考虑其他与尾矿库渗流稳定性相关的指标,例如地下水位变化、渗流速度、尾矿库的封堵情况等。
这些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尾矿库的渗流稳定性。
总之,尾矿库渗流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分析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渗流路径、渗流通量、渗流压力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尾矿库渗流稳定性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尾矿库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尾矿库风险分析及管理解析概述尾矿库是矿山的重要部分,是储存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地方。
尾矿库的管理对于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尾矿库一旦出现危险,可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对于尾矿库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尾矿库的风险因素尾矿库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滑坡和泄漏尾矿堆放过高或超负荷导致的滑坡和渗漏,可能会破坏尾矿库的防护措施,使尾矿泄漏到周围土地和水域中。
洪水和降雨洪水和降雨可能对尾矿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尤其是在高山地区和季风雨季。
地震和风暴地震和风暴可能对尾矿库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地震可能导致土体松动和结构破坏,从而导致滑坡和坍塌。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尾矿库危险的一个重要来源。
不当的尾矿堆放和管理可能导致尾矿库的破坏和泄漏。
尾矿库的风险评估对尾矿库的风险评估是分析和管理尾矿库风险的重要步骤。
在风险评估中,应该考虑尾矿库的历史和现状、周围环境、气候和天气等因素。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尾矿库的管理措施为了预防尾矿库风险和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应该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堆放和排放的管理合理地设置和管理尾矿库的排放和库区内的堆放,以减少尾矿泄漏和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监测和报告制度应建立尾矿库监测和报告制度,监测尾矿库的状态和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以避免尾矿库危险产生损失。
人员和培训为尾矿库的管理和监测配备专业人员,并为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意识。
尾矿库是矿山的重要设施,对于其风险的管理和评估显得异常重要。
尾矿库的风险来自多个方面,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通过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可以降低尾矿库的风险。
尾矿库安全现状及治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03-10T04:23:17.774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1期作者:陈伟强徐文海[导读] 尾矿是矿山开采出矿石后经选矿厂筛选后排放的废石,尾矿往往数量较大且成分较为复杂,随意丢弃的话,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
尾矿库就是用来堆放尾矿的场所,是矿山日常生产的重要设施,也是矿山安全问题频发的隐患所在,一旦出现事故往往就是重特大事故,同时,就会对下游地区人们安全和环境造成影响,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应加强对尾矿库的安全管理,降低尾矿库安全事故发生次数。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尾矿是矿山开采出矿石后经选矿厂筛选后排放的废石,尾矿往往数量较大且成分较为复杂,随意丢弃的话,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
尾矿库就是用来堆放尾矿的场所,是矿山日常生产的重要设施,也是矿山安全问题频发的隐患所在,一旦出现事故往往就是重特大事故,同时,就会对下游地区人们安全和环境造成影响,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应加强对尾矿库的安全管理,降低尾矿库安全事故发生次数。
关键词:尾矿库;安全现状;措施1我国尾矿库特点(1)在现阶段,尾矿库的筑坝方式很多采用上游法进行筑坝,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尾矿坝体堆积密度比较低,坝体渗流稳定不好进行控制,导致尾矿库安全性比较低一些。
(2)在尾矿库设计中,设计标准不高。
由于我国的尾矿库建设比较晚,所以在尾矿库设计标准规范比较少,在尾矿库的防洪设计和抗震设计上还存在不足。
(3)在现阶段,我国的尾矿库数量比较多,分布比较广。
目前现有的尾矿库大部分是四等和五等小型尾矿库,这些小型的尾矿库相对说安全性不高,容易发生一些安全事故。
(4)在尾矿库管理中,如果发生事故后果比较严重。
一些尾矿库距离人们生活区比较近,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对下游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2尾矿库安全现状 2.1自然灾害在尾矿库安全管理中,其中自然灾害对于尾矿库安全具有很大影响。
尾矿库渗流稳定分析方法综述尾矿库是矿山开采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环境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分析是评估尾矿库安全性和防范洪水灾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尾矿库渗流稳定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以帮助研究者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1. 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分析的背景和重要性尾矿库的渗流稳定性是指尾矿库的堤坝、边坡等关键部位在不同渗流条件下是否稳定。
渗流稳定性分析对尾矿库的设计、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尾矿库的渗流稳定性是保证尾矿库安全运行的基础,对于防止尾矿浸出物泄漏、污染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了解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排水系统,以确保尾矿库能够承受降雨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分类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分为经验法、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三类。
2.1 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实际的尾矿库工程经验和历史数据总结而来的一种快速评估方法。
这些方法通常是基于统计分析和类比,总结了尾矿库渗流稳定与具体工程参数之间的关系。
经验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但其适用性和可靠性有一定局限性,不适用于复杂的工程情况。
2.2 解析法解析法是通过建立尾矿库渗流稳定的解析解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解析方法包括理论力学方法、渗流理论等。
这些方法基于一系列假设和方程,通过数学推导得到尾矿库渗流稳定的解析解。
解析法的优点是可以提供精确的结果,但其适用范围受到模型假设的限制。
2.3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
这些方法利用计算机建立尾矿库渗流稳定的数值模型,通过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模型得到相应结果。
数值模拟法可以考虑较为复杂的边界条件和工程场景,并能够模拟尾矿库内外的渗流场分布。
然而,数值模拟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并且模型的准确性受到参数及边界条件的影响。
3. 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案例尾矿库渗流稳定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尾矿库危险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尾矿库危险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尾矿库是贮存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尾矿或废渣的场所,是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业设施。
但是,尾矿库的服务年限和库容量达到一定时,将会是重大危险源和环境污染源,既对尾矿库下游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又易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在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中,我们必须对尾矿库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制定安全对策和措施。
一、尾矿库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一)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它可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库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尾矿库是重大危险源;它一旦发生事故,对下游区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及环境将造成巨大灾难,后果无法估量。
尾矿库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溃坝和尾矿泄漏。
导致尾矿库溃坝和尾矿泄漏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它可归纳为:自然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
直接导致尾矿库事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尾矿堆积坝边坡过陡,浸润线逸出,裂缝,渗漏,滑坡,坝外坡裸露拉沟,排洪构筑排洪能力不足,排洪构筑物堵塞,排洪构筑物错动、断裂、垮塌,干滩长度不够,安全超高不足,抗震能力不足,库区渗漏、崩岸和泥石流,地震等。
(二)有害因素1、废水超标排放。
尾矿废水中含有悬浮物、油类和有毒有害元素等,未经处理超标排放,导致谷物、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有毒有害元素超标,人长期食用将导致慢性中毒。
2、坝面扬砂。
尾矿是经破碎磨细选矿后丢弃的矿渣,粒度细,表面干燥无覆盖时,遇大风将导致尾矿飞扬,形成砂尘,污染环境。
二、安全管理对策和措施(一)安全管理对策和措施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及尾矿库技术管理人员。
各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尾矿库企业的督查检查:1、尾矿库排洪系统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和防汛工作的准备落实情况,尾矿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建立和落实情况;2、防垮坝、防漫顶、防自然灾害事故等措施,重大险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储备和演练情况;3、尾矿库最小安全超高、最小干滩长度是否满足设计与《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尾矿库滩顶是否满足生产、防汛和回水要求;4、尾矿库外坝坡比坝面保护设施、坝体浸润线埋深及其渗漏出逸点、排渗设施等是否满足设计与《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是否存在影响坝体稳定性隐患,坝面出现管漏、流土漏砂、高位渗漏及沼泽化等渗流破坏现象等隐患的整改情况;5、尾矿库排洪系统、防洪能力是否满足设计与《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对尾矿库排水(排洪)设施(如排水井、斜槽、涵管、隧洞、溢洪道、截洪沟、截水沟)出现的堵塞、坍塌、裂缝、变形、腐蚀或磨蚀、漏砂等现象是否进行整改;6、尾矿库周边是否存在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等情况;库区内是否存在从事爆破或采砂等危害尾矿库安全的隐患,以及整改情况;7、对非法建设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尾矿库关闭取缔情况;无主管单位的尾矿库闭库治理或监控情况。
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尾矿库是指用来存储矿山尾矿的人工或自然形成的构筑物。
尾矿库的稳定性对于防止尾矿外溢和坍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的计算分析进行阐述。
尾矿库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坝里面的尾矿和坝外的水体对坝体产生的压力以及坝体自重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尾矿的特性和堆积方式决定了其对坝体产生的压力。
通常,尾矿具有一定的内聚力和摩擦角,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尾矿的比重和摩擦角来确定其产生的压力。
不同的堆积方式也会对尾矿的压力产生影响,例如堆积角度的不同会使尾矿在坝体上产生不同的压力。
坝外的水体对于坝体的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水体对于坝体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水深和水面以上的尾矿高度。
通过计算尾矿库水深和水面以上的尾矿高度,可以确定水体对于坝体产生的压力。
还需要考虑水体周围的地下水位对于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长时间雨季或者水位下降的情况下。
坝体自重是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坝体的自重可以通过计算坝体的体积和材料的密度来确定,以及考虑到尾矿库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结构物的自重。
1. 收集尾矿库的相关数据,包括尾矿的特性、水体的水深和地下水位、以及坝体的结构和材料信息等。
2. 确定尾矿库中的坝体形状和堆积方式,例如坝体的堆积角度和坝体内部的尾矿分布。
3. 计算尾矿对于坝体产生的压力,可以通过计算尾矿的比重和摩擦角来确定。
6. 综合考虑尾矿压力、水体压力和自重对于坝体的影响,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的稳定性。
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的计算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综合计算。
这些计算可以帮助评估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的稳定性,为尾矿库的安全运行提供基础参考。
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勘察报告一、引言二、地质勘察1.区域地质:通过实地勘察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矿山所处地区属于地层较为稳定的地质构造,无明显的地质灾害现象。
2.岩土地质:矿山尾矿库区域主要由砂、石和粘土组成,其中砂和石层相对较稳定,粘土层存在一定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3.水文地质:本区域地下水位相对较低,地下水埋深约20-30米,目前未发现水源对尾矿库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
三、尾矿库稳定性分析1.重力稳定性分析:尾矿库的自身重力是维持其稳定的最基本因素。
通过对尾矿库体积、材料密度等参数的测算和分析,结合实际地质情况,确认尾矿库重力稳定性良好。
2.坡面稳定性分析:研究尾矿库边坡的稳定性,包括边坡的形态和倾斜度,以及边坡上的土壤特性等,通过对边坡稳定性指标的计算和分析,确认尾矿库边坡的稳定性良好。
3.底部稳定性分析:尾矿库底部是尾矿的主要蓄存区域,对底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是确保尾矿库整体稳定性的关键。
通过对底部土质的勘察和采样,以及对底部承载能力和渗流特性等的测算和分析,确认尾矿库底部的稳定性良好。
四、建议与措施1.加强监测:建议在尾矿库建设中加强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包括定期测量尾矿库的沉降、倾斜以及地下水位等参数,并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调整和处理。
2.强化排水:尾矿库周围的地面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大雨等恶劣天气导致地面积水,进一步保证尾矿库周围地质环境的稳定性。
3.定期维护:尾矿库建成后,要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边坡松动、裂缝和渗漏等情况,以确保尾矿库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营。
4.完善应急预案:建议完善尾矿库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详细的应急处理方案编制,并开展相关应急演练。
五、结论通过本次地质勘察和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可以确定目标尾矿库的各项稳定性指标均处于良好状态,具备安全运营的基础条件。
然而,为了进一步保证尾矿库的长期稳定性,建议在建设和运营阶段加强监测,强化排水,定期维护,并完善应急预案。
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尾矿库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渣石堆积形成的储存设施,其后期坝体稳定性分析是保证尾矿库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对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的计算分析进行讨论。
后期坝体稳定性的计算分析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土体力学性质、坝体结构、坝体形状、坝体高度、水位高度、温度等。
在进行计算分析时,需要根据这些要素制定相应的计算模型,并进行合理的假设和参数选取。
在计算模型中,一般可以将尾矿库坝体视为连续介质,采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等数值方法进行计算。
尾矿土体的材料参数是关键的输入参数,包括重度、压缩模量、剪切模量、摩擦角等。
这些参数需要通过实验室试验或现场测试获得,以准确反映土体的力学性质。
坝体结构对后期坝体稳定性的影响也需要考虑。
坝体结构的稳定性包括其自身的稳定性和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稳定性。
对于大型尾矿库,通常采用分段式建设,即按不同的阶段建设坝体,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
这需要考虑坝体在不同阶段的变形、应力和裂缝等特征,以评估坝体的整体稳定性。
尾矿库的坝体形状和高度也会影响后期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坝体的宽度越大,稳定性越好;坝体的高度越高,稳定性越差。
需要通过合理的坝体形状设计来保证稳定性。
尾矿库的水位高度和温度变化也会对坝体稳定性产生影响,需要考虑水压力和热膨胀等因素。
对于尾矿库中后期坝体稳定性的计算分析还需考虑可能出现的灾害及其影响。
流动性溃决、渗出水、托水等情况都可能对坝体稳定性产生破坏。
在计算分析中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风险。
矿业尾矿作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与应对措施矿业安全生产岗位风险辨识、风险分级汇总表——尾矿作业一、尾矿堆存风险尾矿堆存风险主要涉及尾矿库的建造、使用和闭库等环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风险因素:1.堆存设施设计不符合规范:尾矿库的设计和建设不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可能导致尾矿坝稳定性不足、防洪能力不足等问题。
2.堆存过程中异常情况:如尾矿坝出现裂缝、变形、渗漏等问题,可能导致尾矿坝失稳、溃坝等事故。
二、尾矿库安全风险尾矿库安全风险主要涉及尾矿坝的稳定性、防洪能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风险因素:1.基础沉降:尾矿坝基础不牢固,可能导致坝体变形、裂缝等问题。
2.库体滑坡:尾矿坝滑坡是常见的安全风险之一,可能导致尾矿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
3.泥石流:尾矿库所在地区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可能导致尾矿坝被冲毁。
三、尾矿输送系统风险尾矿输送系统风险主要涉及尾矿输送过程中的管道磨损、水力冲击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风险因素:1.输送管道磨损:尾矿输送管道长期受到尾矿的冲刷和磨损,可能导致管道破裂等问题。
2.水力冲击:尾矿输送过程中,水流的冲击可能导致输送管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四、尾矿水处理风险尾矿水处理风险主要涉及尾矿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不符合标准、处理工艺失败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风险因素:1.水质不符合标准:尾矿废水处理后水质不符合排放标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
2.处理工艺失败:尾矿废水处理工艺失灵或操作失误,可能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不佳。
五、尾矿坝稳定性风险尾矿坝稳定性风险主要涉及坝体裂缝、沉降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风险因素:1.坝体裂缝:尾矿坝坝体出现裂缝,可能引发尾矿泄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沉降:尾矿坝坝体出现不均匀沉降,可能引发坝体变形和失稳等问题。
六、尾矿库防洪能力风险尾矿库防洪能力风险主要涉及洪涝灾害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风险因素:1.洪涝灾害风险:尾矿库所在地区遭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可能导致尾矿坝被冲毁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尾矿库的渗流与稳定性分析【摘要】尾矿库是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是矿山开采的三大控制性建设工程之一,一旦失事,将影响矿山正常生产,严重时还破坏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本文即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基于渗流理论的尾矿库稳定性分析。
【关键词】尾矿库;渗流;稳定性;浸润线;参数一、尾矿库稳定性分析的现状尾矿坝作为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尾矿库的稳定,并对下游村庄及整个矿山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评价尾矿坝的稳定与否是防止尾矿库失稳溃坝、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并为尾矿库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关于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很多,边坡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稳定性计算方法是极限平衡法。
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原理简单、计算简便、易于理解。
首先,较为经典的方法是Bishop提出的Bishop 法;该方法提出了安全系数F 的定义。
同时,通过假定土条间的作用力为水平方向求出土条底面的法向力。
后来学者们又提出各种方法,如Spencer 法、Mogrenstme-Price 法和Janbu 法等。
其次,数值分析法(以有限单元法为代表,安全系数是采用强度折减方法来确定,其意义是指强度折减至尾矿坝体达到临界状态时的折减强度)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选择坝体的材料本构模型来模拟、求解坝体的应力图,再按照准则判断坝体的稳定性;概率分析方法则是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坝体失稳的概率。
二、矿山尾矿库稳定性分析流程(一)安全系数的确定尾矿坝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20号令《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2001年11月颁布)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程规范中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尾矿库(坝)稳定性分析中,一般先按照尾矿库的设计坝高和库容大小确定尾矿库的安全等级,再根据尾矿库的安全等级查表确定尾矿坝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
浅谈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摘要:本文介绍尾矿库的安全,主要是看尾矿坝是否稳定,不但是勤观察地表地面,还要对坝体进行抗滑稳定性分析、渗透稳定性分析、液化稳定性分析来确定坝体是否稳定。
关键词:尾矿坝;抗滑;渗透;液化1、前言首先我们要弄懂什么是尾矿,什么叫尾矿库,什么是尾矿库坝体,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下面将逐一解释。
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过选矿厂破碎和选别,选出大部分有价值的精矿以后,剩下的泥沙一样的“剩余物”我们称之为尾矿。
产生的这种尾矿数量较大,且还含有多种矿物,用目前的方法又难再进行选别。
根据国家环保的相关法规,又不能乱排放。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在山谷口或洼地的周围筑成堤坝形成尾矿储存库,将尾矿排入库内沉淀堆存,这种专用的储存库,我们简称为尾矿库。
尾矿库用来拦挡尾矿和水的维护构筑物就叫做尾矿坝。
尾矿库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要看一个已投入使用的尾矿库是否安全,不光要勤观看,勤检查周边及地表的情况外,还要查看时候按设计要求设计和投入使用,所有构筑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涉及到的干滩长度、库水位、防洪构筑物以及后期的管理是否规范等等。
还有其中一个因素是坝体是否稳定,因此针对坝体是否稳定就要作一系列分析研究。
2、尾矿坝的类型2.1初期坝尾矿坝建设期间用土、石头等其他材料修筑成的用来挡尾矿的坝体,然而初期坝又分为透水初期坝和不透水初期坝,顾名思义,透水初期坝就是永透水氢能较好的材料修筑而成的坝体;相反,不透水初期坝就是用透水性能差的材料修筑而成的坝体。
初期坝的材料要根据具体坝体的设计要求和地理因素等决定,修筑初期坝的时候可以用粘土、风化石、毛石、废石、混凝土等筑成。
2、2后期坝所谓后期坝是尾矿库投入使用后,排入库的尾矿堆积而成的坝。
后期坝通过人工筑坝,根据排尾矿量的大小,尾矿库的设计等的要求,又分为上游式尾矿筑坝、下游式尾矿筑坝、中线是尾矿筑坝。
随着生产的持续,排入尾矿库内的尾矿量就愈来愈多,通过多年的使用,达到尾矿库的服务年期,满足一定的坝体高度和库容时,我们将要对尾矿库进行巡查,或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监测尾矿库的坝体是否稳定,是否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
2024年尾矿库的安全注意事项尾矿库与水库有相似之处,库内有水。
因此关键问题是确保尾矿坝安全可靠,为此要注意下列事项:(1)尾矿库必须有防洪设施。
尾矿库内不仅存放有尾矿浆带来的水,而且尾矿库汇水面积内的水都会以地表迳流的渠道进入尾矿库。
在设计尾矿库时,应按设计规范计算洪水量。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由于洪水季节地表迳流水量大,则应修筑截流沟渠,把一部分地表迳流在上游截出库外。
在一些老尾矿库,沿尾矿库的纵坡方向修建一些排水井,井井相连,并通过井下排水管或排水沟渠把多余的澄清水排往库外。
尾矿堆到一定高度时则从尾矿坝端向上游顺次序封闭已经完成任务的排水井。
在设计和施工这种排水设施时,应充分考虑排水管道系统承受堆积尾矿的压力,以防排水系统被压垮,以免造成整个排水系统报废。
初期坝旁修筑防洪道,在尾矿库的中后部设主备用的浮动泵站。
(2)保证子坝的稳定性。
无论采用哪种筑坝方法,必须对堆筑子坝的尾矿的粒度组成按试验成果严加控制。
生产实践证明,小于37微米的细粒级尾矿所占比例过高时,将会影响子坝的稳定性。
(3)尾矿坝要有一定的安全高度。
尾矿库在生产过程中,尾矿坝的高度要高出实际排放在库内的尾矿堆积面1-2米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尾矿坝的安全。
如果尾矿堆积面的高度与尾矿坝的坝顶高度相差无几,这是危险因素,一场暴雨可能使尾矿溢出坝顶,尤其利用尾矿堆筑子坝阶段更要确保安全高度。
(4)尾矿坝应该是透水坝。
尾矿库中的水不断地经过坝体(坝墙)排走一部分,排水线以下的坝体均含水或被水润湿,通常称这一排水线为润湿曲线。
润湿曲线愈低,坝愈稳定。
如果润湿曲结已升高到最高一层子坝的坝顶,说明尾矿水已淹没到子坝的顶部,尾矿坝已是被水浸泡的砂堆,坝体随时可能崩塌。
为了确保坝体的安全,尾矿浆的排放应从坝顶均匀地向库内上游方向排放,把尾矿水尽量往库内压,使坝的内坡离积存尾矿水的位置有相当的距离。
尾矿库的纵坡长度通常为50-120米为宜,对小型尾矿库可相应变短,这段干坡(即表面无积水)的长度与润湿曲线的高度成反比。
179CASE区域治理作者简介:于泷博,生于1989年,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
尾矿库安全分析及综合治理措施辽宁省有色地质一〇四队有限责任公司 于泷博摘要:尾矿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消除事故隐患,消除或减少尾矿库安全事故。
只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才能实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文论述尾矿库的隐患安全隐患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安全分析;尾矿库;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TL3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8-0179-0001为了提高尾矿库的安全性,需要进行系统管理,并且系统评价和相应措施。
在今后的尾矿库建设中,有必要从以下方面提高尾矿库的安全性:坝体加固、拟建副坝、完善排洪设施、增设排渗系统、加强在线监测系统。
一、尾矿库安全隐患分析(一)地质灾害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尾矿库位于地质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因素如下:地震、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排水设施、库区坝体和其他防护设施造成的破坏,山体岩石中的节理、裂隙、断层以及地表的塌陷等,造成泥石流对下游村庄及农田的污染。
洪水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和防洪蓄水池的容量,导致泥浆泄漏。
(二)运营管理因素长时间不更换排放点会导致尾矿渣分布不均,并降低坝体的稳定性。
库区维护不善,雨水冲刷坡面和沟渠。
没有对泄洪结构进行长期检查和维护,它造成了诸如排洪建筑的堵塞和倒塌之类的隐患,造成重大事故;检查中未发现覆盖层破损,裂隙,未及时添加排水井预制板,造成泥浆流向最高预制板,造成泥浆渗漏。
(三)设计施工的因素在尾矿库的初期坝和边坡的处理过程中,可能有无法测量的岩溶洞或岩溶洞处理的施工质量问题。
另外,在压力下储存的泥浆会堵塞水池中的洞穴并在操作后使沟塌陷,导致泥浆泄漏。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材料质量差,基准线不能彻底清洗,施工质量差,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或混凝土强度不合格。
版纳某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及其安全对策
运用圆弧条分法法针对云南西双版纳州某尾矿库坝体堆积至1003~1013m
标高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坝体的安全性进行了计算,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尾矿
坝在安全生产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标签: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对策措施
1 工程概况
尾矿库库区属于中高山山地地形地貌区。尾矿坝选址于平掌箐沟段上,库区
平面上呈长条形,该沟段长约500m,沟谷方向由北向南,平均坡降15.4%,沟
谷底宽10~17m;尾矿库坝位为“V”型沟谷,底宽17m,两岸自然坡度为50°~
65°,两岸坡植被发育,主要为乔木。尾矿库初期坝采用库区内硬质岩风化料堆
筑,坝高23m,坝基主要座落在玄武岩④层,后期堆积坝原设计采用尾矿水力充
填筑坝,人工堆积。初期坝顶标高968.0m,设计堆坝坝顶标高1014.0m,坝高
69m,库容量66.8万m3,属于四等库。
2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特征
经勘测场区内主要分布下列地层,并将其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2.1 第四系人工填土(Qml)层
尾粉土①层:褐黄、深灰色,稍密状态,湿。间夹薄层尾粉质粘土。无光泽,
无韧性,干强度低,摇振反应不明显。分布于原初期坝地段,大部分尾矿砂土已
被清除,仅在局部地段有分布。
2.2 第四系冲洪积(Qal+pd)
含粘性土砾砂、角砾②层:褐灰色,深灰色,灰黑色,结构松散,砾砂、角
砾成分为玄武岩,强风化-中等风化,含量约为40-70%;砾砂、角砾次圆状,局
部夹有大块石,粘性土含量极少,分布于沟谷下部沟床内。在钻轴线5个点上均
有揭露,平均揭露厚度4.2m。
2.3 三迭系上统小定西组(T3Xd)
玄武岩层④层,紫红色致密块状、气孔状、杏仁状结构,厚层状构造,中等
风化~微风化,岩体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大多呈闭合状,整个场地均有揭露,
本层厚1189.41m。
3 库区水文
尾矿库库区属于中高山山地地形地貌区。可划分为山间沟谷及斜坡两个微地
貌单元,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其中:
(1)第四系孔隙水。沟谷段: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Qal+pl)
含粘性土砾砂、角砾②层中,孔隙水水位和水量随季节有一定的变化,主要靠大
气降水补给,排泄于平掌箐沟中。斜坡地段: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坡残积
(Qdl+el)含粉质粘土碎砾石③层中,水位极不稳定,水量小,主要靠大气降水
补给,顺坡向排泄于平掌箐沟谷。
(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三迭系上统小定西组(T3Xd)玄
武岩层④层中,岩石近地表节理裂隙较发育,但多为闭合状,含风化裂隙水,总
体富水性弱,水量较小,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并顺坡向向平掌箐沟谷排泄,但
沟谷中发现有明显的出水点。
(3)地表水。场区平掌箐沟为季节性沟谷,雨季时,地表水除少量被土壤
吸收或渗入补给地下水外,大部分经沟谷汇集于平掌箐沟,再流入下游的澜沧江。
旱季时,平掌箐沟内无地表水流。
库区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沟谷谷尾坡顶最高点为岩头寨后山的1823.7m高地
和2011.9m高地为库尾地表水分水岭。库区右岸的平掌村山脊和左岸的1684.2m
高地山脊为库两岸地表水分水岭,这一范围涵盖库区上游沟床及沟岸坡全部,其
范围不仅代表库区地表水汇水区域,而且也基本包络了库区地下水的补给及排泄
区。尾矿库内排水系统正常,尚未发现渗水情况。
5 结论及其对策措施
5.1 经坝体稳定核算后,正常工况:安全系数1.15;洪水工况:安全系数1.117;
特殊工况:安全系数1.04(8度地震烈度),满足要求。
5.2 对坝坡进行维护治理,以防雨水、地表水冲刷,应考虑防止由于坝体渗
流产生的渗流变形,确保尾矿库稳定安全运行。
5.3 规范放矿,尾矿排放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作业计划和安全规程进行。
5.4 随时对其尾矿库进行观察和监控,使其最小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满足设
计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尾矿库的安全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矿山环境保护工作
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尾矿库安全管理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防重于抢、有备无患”的方针,切实执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严
格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田文旗,薛建光.尾矿库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6.8.
[2]尾矿设施设计参考资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通信作者:杨永锋(1982-),男,云南斌测科技有限公司,地理信息与系统
专业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GIS开发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