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35.92 KB
- 文档页数:3
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方法改革及实践方法与效果分析在医学的学习中,微生物学及免疫学都是基础和必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学情和学习要求制定出相对应的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计划,这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中非常重要。
以往常规的教学计划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已经显现出了诸多不足,因此创新、科学、务实和高效的教学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依据过去的教学经验再结合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整理出具体可行新的教学改革计划,并进行了实践,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以本院校2017级的一班医学生50名为研究组,采用改革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而另一个班的50名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称为观察组,两个班级的男女同学比例相近,而且年龄也不存在太多差异,两组学生的基本资料和不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差异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和以往的教学计划,而研究组采1/ 4用教学改革的模式进行授课,具体的实行计划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重视绪论的重要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主动性是学习的首要条件,而绪论就是开始,是一本书的诠释,若能通过生动而丰富的讲解,焕发学生对于本书的探索欲,这便是好的开端。
可以与实际生活先结合起来,再引入医学,让学生意识到微生物对于生活和医学的重要性以及无限可开发的可能性,也可以结合历史,将历史中几次严重的疾病大爆发多用微生物的角度去解释,顺便带领学生去回顾微生物的发展史。
将日常的小疾病和抵抗力融合起来,讲解免疫力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机制,充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1.2.2改革教学理念和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让学习中本该是主角的学生反而被动而且被抑制,微生物和免疫学都是较为抽象的学科,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改革教学将采用启发性的模式,将提问和探讨变成课堂的一大内容,激发学生自主性的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有一定的主动性。
在讲述了微生物的课程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对微生物的类型进行划分,认识分布在自己身体中的微生物,从而达到对医学相关病原的了解,并且知晓每一种微生物的特性基本特性、致病机理、相关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考核方法等途径加强对实验课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07《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中实验教学占有一半的比例,可见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
然而,一直以来《免疫学检验》在实验内容上基本停留在验证理论、演示现象的水平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仅按实验教材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1];而在知识的应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却相对薄弱。
为此,我们教研室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个学科中,目前,医院检验科约2/3的项目由免疫学新技术完成,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免疫学技术不断出现,是医学检验发展最活跃的一项技术和研究领域。
但目前《免疫学检验》的教学实验内容多数还停留在经典免疫学技术,内容陈旧,有些项目临床上早就淘汰或被更先进的检测方法所代替,面对应对新世纪医学检验技术的挑战,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新增了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标本制备等新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检验系学生将来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和基础研究工作,因此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还要增加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项目。
另外,由于免疫学检验项目和仪器设备更新快,我们定期带学生去附属医院见习,让他们了解一些先进仪器的性能及应用,便于他们将基础学习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同时在见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有关免疫学新技术、新应用的信息传播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