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什么是经济学(1)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言:什么是经济学

参考资料【1】中国二千年前的资源“稀缺”观

资源有限论,或资源稀缺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出发点。其实,资源“稀缺”观点在中国历史上早就有了。2000年前的战国后期的韩非和荀况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资源稀缺论者。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一前233年),韩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荀况(约公元前296年一前219年),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和荀况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2000年前的中国古汉语里还没有“资源”一词。在韩非的著作里,和“资源”相当的词语是“货财”。尽管他用的是“货财”这样一个概念,不过其涵义却和现代经济学资源稀缺论中的“资源”概念几乎完全相同。他所说的“货财”既包括天然存在的自然资源,如“草木之实”、“禽兽之皮”,也包括人类劳动创造的产品。他也没有使用“稀缺”一词,而是用与“多”反义的“寡”字来表示稀缺之意。虽然他用的是“寡”字,但意思却和“稀缺”没什么区别。

但是,韩非所谓的“寡”即资源稀缺的经济思想涵义却和现代经济学的资源“稀缺”论有很大区别。现代经济学所谓的资源稀缺,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而韩非所谓的“寡”,则是相对于当时社会实际必需的消费品量而言的。当每个人实际必需的消费品量是一定的时候,人口的多少则决定着社会实际需要的消费品总量。所以,在韩非眼里,资源稀缺即“货财寡”只是相对于当时由于人口激增而引起的社会需要的消费品总量的急剧膨胀而言的,即由于“人民众”而导致了“货财寡”。

现代经济学认为资源稀缺是一个从来就有并将永恒存在的经济现象。韩非则认为“货财寡”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他认为上古人口很少的时候,货财就不是稀缺而是有余,只是因为后世人口激增,才产生了稀缺现象:“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而且韩非还认为,货财寡的现状绝不是人类不可改变的。只要遵循客观规律,讲究科学,搞好农业生产和各种经济活动,即使没有优越的自然资源,人们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获得更多的财富收入:“入多,皆人为也,——人事,天功,二物者皆人多,非山林泽谷之利也。”

不过,在对资源稀缺所导致的社会后果问题的看法上,韩非则和现代资源稀缺理论的观点一样。现代资源稀缺论认为,由于资源稀缺或有限必然导致人们“围绕着争夺资源而进行无情的竞争”。韩非也这样认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现在则因为“人们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严罚而不免于乱。”

荀况是韩非的老师。他也是一个资源稀缺论者。并且和现代经济学一样,是直接以人的欲望的无限来定义“稀缺”的。他认为,追求个人欲望的最大程度的满足,是人的本性:“人生而有欲”,“夫人之情,目欲綦(注:綦,极)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人们“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是,是人之情也。”在肯定人的欲望没有止境的同时,荀况认为满足人们需要的财物却是“寡”的即有限的、稀缺的,因此产生了人们之间为财富而进行的争夺:“欲多物寡,寡则必矣。”

但是荀况所说的“物”,只是指可以直接用来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并不包括自然物,不包括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那些资源。他认为天地间自然资源是十分充足的。“物寡”即可供人类享用的财物稀缺的原因,是因为人们没能组织好自己的生产活

动,人们的生产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而没能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为自己创造出充足的财富。只要人们组织好社会生产,调动起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开源节流,社会财富的源泉就可以充分涌流出来,财物就不仅不会稀缺,而且会大量过剩,甚至会多到无处储藏,人们不得不经常把剩余的财物焚烧掉的程度:“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只要调整好人类的社会生产关系,使“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臧之。夫天下何患乎不足也?”所以,荀况不仅不认为“稀缺”是永恒的经济规律,而且对消灭“稀缺”充满了信心,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唯物主义思想家所具有的那种人定胜天的精神。

韩非和荀况的“稀缺”观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观点,还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但不难看出,他们的许多观点是相当深刻、相当发人深省的。这些观点对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资源稀缺论,显然不无裨益。

——张守军《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7月16日。

参考资料【2】亚当·斯密的悖论

“理性人”假定认为社会成员时时刻刻都是在为自己谋福利,然而我们接受的道德教育却是应当助人为乐,为社会做贡献。这两者有冲突吗?早在200多年前,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其巨著《国富论》中就回答了这一问题。他写道:“个体生产者只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他这样做时,向其他许多情况下一样,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结果的出现,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他追求的东西。”(Smith,1937:423)也就是说,当人们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时,他们的行为最终共同使社会受益,虽然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亚当·斯密悖论。

亚当·斯密悖论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矛盾,多年来它一直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这一理论的效力不断受到宗教权威、经济学之外的理论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自身的挑战。虽然如此,“看不见的手”这一悖论使人类行为合理化,且在20世纪越来越多地指导西方甚至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

如何理解这一悖论呢?斯密认为,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将会导致竞争,竞争会给整个经济带来高额的产出和收入,并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斯密将这一过程视作上帝为社会和谐创造的一条自然规则。它指导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他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妨碍了市场为社会提供最适宜的产品。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最终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为每个人都是精于判断和计算的。斯密也承认人类动机的多样性与重要性,但他仍相信个人物质利益占支配地位会产生社会和谐。

——改编自杨长江,陈伟浩《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资料【3】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最早的经济学说是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1615年,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A·Montchrestien)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表明经济理论已从研究家产管理扩展到国家财富,成为政治经济学。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的财富来自对外贸易,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由此出发,它的基本政策主张是国家干预经济,即用国家的力量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通过多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