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结肠癌致肠梗阻效果观察.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5.68 KB
- 文档页数:4
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48例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阻梗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
方法选取患者48例,全部是结肠癌合并肠阻梗的患者,调取其临床资料,对其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
最后分析临床效果。
结果48例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死亡,死因是多种脏器功能的衰竭;其中1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患者总数的27%。
在这13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结肠造口瘘的脱出;有2例患者出现尿道感染;有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有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开裂。
这些患者虽然都出现了并发症,但是在治疗后全部康复并且先后出院。
结论在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时,手术手法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法。
但是在选择手术方式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结肠癌的治愈率将大幅度提高,也能减少手术后死亡患者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的数量。
【关键词】手术治疗;结肠癌;肠梗阻;临床效果观察恶性肿瘤内的细胞不仅增生极快,而且可能会发生扩散和转移。
结肠癌本质上是一种恶性肿瘤,十分常见,位于消化道上。
结肠癌发病率高达10%至15%,在40岁至50岁的人群中最为常见。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是结肠黏膜上的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而发生异常增生的原因则是患者受到的各种各样明显的或者潜在的致癌因素的影响。
结肠癌经常出现并发症,较为常见的有贫血、肠梗阻、乏力、虚弱等。
如果并发症是肠道梗阻,那么临床预后将十分差,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患者在手术后很容易再出现并发症,死亡率也十分高。
本文选取了48例患者,全部是结肠癌并发肠道梗阻,对其住院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
总结了这些患者的病理改变、所使用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症状特点和发病原因等,为以后对该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经验。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的患者48例,全部是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治疗方法全部是手术治疗。
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共有30例,女性患者共有18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小的是41岁,最大的是67岁,平均年龄是52.1岁;女性患者最小的是45岁,最大的是71岁,平均年龄是54.5岁。
外科急诊处理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效果观察目的对急诊外科处理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选择我院在2003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或者实施二期吻合术,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在手术之后,没有腹腔感染、肠瘘以及吻合口漏等情况出现在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当中,出现了1例切口裂开、4例肺部感染以及3例切口感染。
结论只要对患者进行合适的选择,同时将围手术期护理以及肠道灌洗等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相对于分期手术而言,一期切除吻合术效果要优。
标签: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效果观察作为全球最为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其在我国的常见肿瘤当当中仅次于肺癌以及胃癌,占到了第三位的位置。
大肠癌伴肠梗阻受到了临床上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其中的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更是受到关注[1]。
本文针对急诊外科处理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03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在本组患者当中有18例女性,22例男性,患者的年龄在33~82岁,平均年龄为61岁。
患者的具体肿瘤部位情况为:4例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16例乙状结肠,13例降结肠以及7例横结肠左半和结肠脾区;具体的病理分型为:4例未分化癌,8例粘液腺癌,28例腺癌;以Dukes分期作为参考依据可以分为,7例B期,29例C期以及4例D期。
1.2方法针对其中的34例患者实施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其中实施根治性切除的一共有29例患者,发现其中出现肝及淋巴远处转移的患者一共有5例,针对这些患者实施姑息性切除;针对其中的6例患者实施分期手术,采用一期造瘘二期肿瘤切除吻合的手术方式针对其中的2例患者进行治疗,另有3例患者实施Hartmann手术,实施结肠造口的共计有1例患者。
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方法及效果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4例患者中行限期手术者9例,行急诊手术4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31例,行ⅰ期结肠切除吻合26例、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术2例,单纯造口3例;左半结肠癌患者23例,ⅰ期吻合术8例、ⅰ期吻合横结肠造口8例,单纯造口7例。
31例行急诊手术的患者有15例发生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其他病情均痊愈;行限期手术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现象,患者均痊愈。
结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把握手术时机,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手术治疗;结肠癌;肠梗阻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6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47-02结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疾病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较慢,在发病的过程中可引发肠梗阻,据报道,结肠癌患者发生急性肠梗阻的概率大约在8%-31%,老年急性结肠梗阻患者约有半数以上是有结肠癌引起[2]。
为进一步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特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5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54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8.3±4.7)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与腹胀,17例患者伴有呕吐,44例患者停止排气,4例患者为低热,26例患者腹泻、便秘或者大便次数增多,33例患者出现便血,19例患者出现粘液便,腹部出现肿块的患者有18例,出现腹膜刺激征的患者13例。
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手术资料,以此来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及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结果本组104例患者治疗后,治愈96例,死亡8例;治愈的96例患者中有26例出现并发症(27.08%);生存质量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
结论临床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时,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肿瘤部位以及手中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手术术式,同时加强术后护理,以此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204-02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是一直比较高发的临床疾病,此病一般是结肠癌进入晚期的标志。
但是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征个体差异较大,不能制定出比较统一的治疗策略,对于不同的患者要讨论出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手术,并且治疗方法的选出会关系到患者的围手术期,现在对于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主要是进行癌变部位的切除手术,本研究选择104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了不同的手术治疗,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手术资料,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腹胀、腹痛等典型肠梗阻症状,男56例,女48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3.4±5.1)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在12h~2个月,平均(1.2±0.5)个月;左半结肠癌64例,右半结肠癌40例;51例患者为高分化腺癌,29例患者为中分化腺癌,16例患者为低分化腺癌,8例患者为黏液腺癌;在Duke’s分期方面,B期45例,C期126例,D期33例。
1.2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的现象,患者呈现水电解质紊乱等肠梗阻症状。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分析,研究患者术中、术后心理特点以及引起并发症原因,采用对应治疗以及个性化护理,保证所有患者均得到科学化治疗;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生存质量。
结果本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2例(30%),包括:切口开裂2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5例,尿路感染2例,结肠造瘘口脱垂1例。
采用抗感染类药物、重新缝合等对症治疗措施,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治愈。
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生存质量显著提高(P<001)。
结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与梗阻近端肠管病理情况对症治疗,术后加强观察与心理护理,不仅取得满意疗效,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并发症;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4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5~71a,平均年龄(435±35)a;本组患者入院前均由不同程度恶心。
呕吐伴排便困难,肠梗16~72 h。
患者按病理类型划分,黏液腺癌15例,乳头状腺癌11例,结肠腺癌9例,印戒细胞癌5例。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
护理人员术前做常规手术准备,建立静脉通道,严密检测患者心、肺、肾等各项生化指标。
手术时根据患者病灶部位不同采截石位或平卧位,去腹直肌切口。
肿瘤腹腔移动但可切除患者,尽可能实施切除手术,保证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部分患者因肿瘤移动造成不能安全切除,可实施合并造口手术,尽量使患者肠道畅通。
在实施手术过程中,注意避免对其他重要脏器污染,术后对腹腔进行仔细冲洗,置引流管。
122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 23 -结肠癌引发肠梗阻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任海涛 蒋 磊(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753000)【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引发肠梗阻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结肠癌引发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结肠次全切术治疗,观察组运用切除吻合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在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肠癌引发肠梗阻情况通过切除吻合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手术治疗结肠癌属于消化系统常见肿瘤,肠梗阻属于其常见并发症,在结肠癌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会加大治疗难度,术后并发症较多,同时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手术治疗是常见干预手段,同时需要以急诊情况快速应对,依据患者生理指标情况做对应手术方案选择,从而保证手术治疗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结肠癌引发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32岁至68岁,平均年龄为(45.2±3.1)岁;梗阻位置上,左半结肠为18例,右半结肠为22例;病灶部位中,升结肠为5例,盲肠3例,降结肠8例,横结肠7例,乙状结肠15例;结肠癌TNM 病理分期上,Ⅱ期16例,Ⅲ期为15例,Ⅳ期为9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为34岁至69岁,平均年龄为(48.1±4.7)岁;梗阻位置上,左半结肠为15例,右半结肠为25例;病灶部位中,升结肠为4例,盲肠3例,降结肠9例,横结肠8例,乙状结肠14例;结肠癌TNM 病理分期上,Ⅱ期18例,Ⅲ期为16例,Ⅳ期为6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57例。
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
17例患者选择右半结肠切除术并进行一期吻合,7例患者选择横结肠切除术并进行一期吻合,23例患者选择左半结肠切除术并进行一期吻合,10例患者选择左半结肠切除术并进行一期造瘘以及二期吻合。
结果:5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
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89.68±18.67)min;患者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172.68±12.75)ml;术后平均禁食时间为3~9 d,平均(5.27±1.13)d;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为4~6 d,平均(4.76±0.37)d;术后拆线时间为8~12 d,平均(9.76±1.37)d。
术后共有1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6例患者为切口感染,3例患者为肺部感染,2例患者为吻合口瘘,1例患者为腹腔感染。
结论:根据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可以取得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结肠癌导致的肠梗阻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急腹症,也是结肠癌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1]。
由于结肠的生理结构比较特殊,并且致病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患者的临床表现各种多样,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2]。
笔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结肠癌所导致的肠梗阻5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7例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
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28~76岁,平均(49.67±13.85)岁;病程7 h~7 d,平均(2.25±0.24)d。
所有患者均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钡餐检查、结肠镜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方法确诊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
浅析结肠癌致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肠癌导致的肠梗阻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中选出30例,对其均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有21例患者进行了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另外9例患者进行了分期手术治疗。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与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且记录和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了解后期患者死亡情况。
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利用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术后死亡率均低于分期手术患者,并且在随后的随访过程中,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生存几率也要大于分期手术患者。
结论:在对因结肠癌导致的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手术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其中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疗效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colon cancer.Methods 3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 to treat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colon cancer in our hospital.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surgical procedure,of which 21 cases were treated by one-stage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and 9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stage operation.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type and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were compared,and recorded and analyze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for a period of 6 monthsof follow-up,to understand the death of later patients.Results after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data of the two groups,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with one stage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were less likely to hav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taging operation,and in the subsequent follow-up process,th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one stage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were born.The survival rate is also greater than the staging operation.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colon cancer,the selection of surgical methods is very important.One stage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pera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Key words:colon cancer;intestinal obstruction;surgical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结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结肠部位癌病,其属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一般在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生的几率较大[1,2]。
外科治疗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观察外科治疗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探讨80例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其中右半结肠癌并发梗阻24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并梗阻56例。结果 80例均行外科治疗,其中64例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包括右半结肠癌并发梗阻24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并梗阻40例;12例采用分期手术;4例行一期造瘘、二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4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8/80)。随访统计0.5、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75%, 59%。结论 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临床疗效明显,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并梗阻是可行的,预后良好,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colon cancer, and observ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above it. Methods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colon carcinoma uni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1, Explored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Among the 80 cases,there were 24 cases of right colon obstruction and 56 cases of
left colon or rectal obstruction. Results All the 80 patients received operation,64 patients received one stage tumor resection and large intestinal obstruction,including 24 in right colon and 40 in left colon or rectal obstruction.12 patients underwent staging operation,4 patients underwent stage I colostomy,stage II tumor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ate was 10%(8/80)in this series,including anastomotie leakage in 2 cases,pneumonia in 2 cases, infection of incisional wound in 4 cases.The postoperative 0.5, 1,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89%,75%, 59% in this series.
手术治疗结肠癌致肠梗阻效果观察
左半结肠癌属于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其极容易诱发完全性闭绊
性肠梗塞[1]。由于左半结肠癌所致的急性肠梗塞患者的病情危重,
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措施[2]。研究显示,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
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存在差异[3]。为了明确左半结肠癌所致的
急性肠梗塞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7年12月入住该院的左半结肠
癌所致的急性肠梗塞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纳入标准:
(1)患者经腹部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符合左半结肠癌诊断标准;
(2)患者出现急性肠梗阻症状(腹胀、消化不良、粘液脓血便、后
期排便困难等)。剔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2)对手术能够耐受。手术类型分为一期切除吻合术、
二期吻合术:其中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共26例,男16例,女10
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8.40±6.82)岁;病
理结果分型:黏液癌10例,腺癌12例,未分化癌2例。行二期吻
合术患者共24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41~70岁,平均
年龄(58.15±6.28)岁;病理结果分型:黏液癌11例,
腺癌11例,未分化癌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结果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一期切除吻合术行全身麻醉,进行剖腹探查确定肿瘤位置及其临
近组织器官结构,进行肠管结扎,结扎部位在肿瘤近端及远端5cm
处,然后进行动静脉血管分离,位置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切断血管
的同时将邻近淋巴结进行清理,再将肠管周围的肠系膜分离并切除,
将周围组织结构游离出来让病变结肠组织充分暴露在手术视野中,于
远端结肠结扎处及距离肿瘤10cm处离断远端和近端结肠。切除患
者的病变结肠段,采用塑料袋将近端切口套扎,按照由近至远的顺序
将小肠和结肠内容物挤压至套扎的塑料袋之中,然后对近端的结肠从
腹腔拉出进行灌洗。灌洗方法:首先将阑尾切除,在阑尾的残端将导
尿管插入,用肠钳将回肠末端夹闭,自导尿管将37℃左右的0.9%
NaCl注射液6~10L注入阑尾残端,待清凉液体流出后,用
0.5%甲硝唑注射液300ml及16万单位的庆大霉素注射液6
00ml进行二次灌洗。结束后,将导尿管拔除,进行切口缝合,把
远端切口及结肠近端浸泡在甲硝唑注射液中约6min即可,然后采
用一期结肠端口吻合术。最后,在关腹腔前在吻合口放置引流管,采
用蒸馏水浸泡冲洗方式并注入氟尿嘧啶1g用以减少复发情况。患者
无活动性出血后进行逐层切口缝合。二期吻合术患者在一期肿瘤手术
切除后采用近端造瘘及远端关闭,采用二期造口还纳术式。
1.3观察指标
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
治愈率。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EXCEL导入SPSS2
2.0,进行统计学处理,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
时长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
发生率(%)表示,治愈率(%)表示,运用χ2检验。以P<0.0
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手术方式的相关指标情况对比
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住院时长(10.62±1.52)d明
显短于二期吻合术患者的住院时长(13.34±1.45)d(P
<0.01),见表1。
2.2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0%,显著低于对
照组19.20%(P<0.01),见表2。
3讨论
肠道肿瘤的大多数患者,首先出现的是肠梗阻的症状,肠梗阻也
是最常见的结肠癌的并发症[4]。由于肠内出现梗阻时引发肠道环
境密闭,继而肠腔扩张,易引发肠道缺血、穿孔,甚至坏死[5]。
左半结肠癌多为浸润性肿瘤,受到左半结肠的肠腔细及粪便干硬的影
响,易出现环状狭窄,临床表现出肠梗阻症状[6]。本研究结果显
示,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住院时长(10.62±1.52)d明
显短于二期吻合术患者的住院时长(13.34±1.45)d(P
<0.01)。在治疗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过程中,传统治疗方式
以二期吻合术为主,即先进行肿瘤切除,再行创面吻合,患者需要进
行两次手术,住院时间长。现阶段,已经有大量学者对左半结肠致肠
梗阻患者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获得了与二期吻合术相近的临床治愈
率[7~8]。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0%,
显著低于对照组19.20%(P<0.01);一期切除吻合术这
种术式能够有效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降低住院时间的同时,也
会节省住院费用,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一期切除吻合术
相对于二期吻合术来说,其主要增加了肠道灌洗次数,在手术进行中,
患者肠腔造瘘后,运用大量的生理盐水、甲硝唑、庆大霉素进行重复
灌洗,对肠道菌群进行清洗,避免切口及腹腔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
的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综上所述,左半结肠癌至急性肠
梗阻患者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风险
更低,临床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