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尔瓦·阿尔托弯木椅中的设计美学
- 格式:doc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3
对阿尔瓦·阿尔托作品与设计思想的理解对阿尔瓦·阿尔托作品与设计思想的理解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好的光线、通风、视野和安静的休养气氛。
建筑造型与功能和结构紧密结合,表现出具有理性逻辑的设计思想。
形象简洁、清新,给人以开朗、明快、乐观的启示。
造成这种突破的主要原因,是斯堪的那维亚国家的自然条件。
这里冬季漫长,日照短暂,令人感觉压抑。
北欧盛产的木材和红砖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大尺寸的顶部圆筒形照明孔,一方面是能够引入日光的天窗,另一方面是黑夜时的人造光源。
把日光与人造光源归于同一顶部来源,在心理上造成太阳未落的感觉。
这种设计,迄今还在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广泛应用。
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充分体现了阿尔瓦·阿尔托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疗养院的主要使用人群是病人,而疗养院简洁,清新,明亮的设计风格,则会给人以开朗、明快、乐观的启示,从精神上唤醒病人对于生活的希望。
而用天光与人造光相结合的照明方式,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回应。
而他设计思想中的芬兰名族精神,则体现在了他为祖国芬兰所设计的建筑——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上。
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采用简单的几何形式,但在材料的使用上具有斯堪的那维亚特点:使用红砖、木材、黄铜等等,既具有现代主义的形式,又有传统文化的特色,是把现代功能和传统审美结合得非常好的例子,在斯堪的那维亚地区受到广泛的注意和模仿。
阿尔托的首先是为芬兰人民的,具有史诗般的特征。
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不浮夸,不豪华,也不追随欧美时尚,创造出独特的民族风格,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民族精神,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
众所周知,芬兰相对美国来说是小国,但却能够在美国推动的国际主义风格运动中保持本民族精神,发展本民族的现代建筑,走出自己的道路,阿尔托是功不可没的。
从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思想中所延伸出来的一个理念,是“自然再现”。
他曾写到:“建筑师所创造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和尝试用线把生活的过去和将来编织在一起的世界。
从阿尔瓦?阿尔托的“地域性”设计理念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描写,第一,论述阿尔瓦·阿尔图的设计特点与“地域化”理念的表现;第二,介绍我国村落的设计研究现状;第三,从阿尔托的“地域性”启示中国乡村建设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地域性;人情化;启示近几年村落改造在国内掀起热潮,无数古建筑古村落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过度的重视经济效益或者是纯粹的追求现代化的形式主义却忽略了屬于村落的“地域化特点”。
面对这一难题不禁让我们联想到芬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
一、阿尔托的设计特点及理念雨果·阿尔瓦·亨里克·阿尔托是阿尔托的全名。
他的建筑作品很好的处理了其所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元素的关系;作品的空间构成自由而流动、建筑细部构造精致、建筑材料的选择精心等等。
吉迪翁曾在书中说“无论阿尔托走到哪里,都把芬兰带到哪里”1。
他设计的现代建筑作品很好的融合了芬兰特有的地理特征、自然文化以及建筑传统,形成了具有“人情化”、“地域性”的建筑设计风格。
阿尔托的“地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场所感由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建筑中的场所(Space)的概念,强调了人在场所中的作用2。
阿尔托的设计运用主要体现在他设计珊纳特赛罗市政厅竞赛时使用“—”和“凵”形的建筑围合而形成一个内向型的院落,为社区人们营造了适合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他重视人在空间的作用,利用围合的中庭营造地域感从而达到强调社交本能的效果。
2.建筑与地形、气候、光线等自然要素的和谐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作品充分考虑区域特征对建筑的影响,如,1937年世界博览会弯曲如波浪的芬兰馆的外立面,设计灵感与本国大面积的湖、岛曲线相关;维堡图书馆的设计考虑到本地日照投射角度、时长等情况,他在设计维堡图书馆的平屋顶中安装了漏斗状的圆形天窗,并在两块玻璃之间还安装了人工光源,以便于在芬兰漫长的黑夜里以及因为积雪无法射入太阳光的时候也能正常使用。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0820016203阿尔瓦・阿尔托建筑作品浅析收稿日期:2008211207作者简介:孟聪龄(19612),男,硕士生导师,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胡 刚(19832),男,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山西太原 030006孟聪龄 胡 刚摘 要:概述了阿尔瓦・阿尔托赋予诗意的建筑设计理念以及与诗意的缘份,通过对阿尔托几则经典建筑分析,从而进一步赏析阿尔托在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上对这些作品所赋予的诗意表达。
关键词:建筑,设计,诗意中图分类号:TU 286文献标识码:A 阿尔瓦・阿尔托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建筑大师之一,在设计理念上又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几位大师:他不同意柯布西耶的机器美学和建筑工业化,坚定于自己地域化和人情化的设计理念;他不同于格罗皮乌斯的活动频繁、理论卓著,只是默默的做着自己最精致的作品;他舍弃了密斯所热衷的钢和玻璃等现代工业产物,却把视线定格在与人联系最为久远、最亲密的木材和石料;和赖特那样热衷于自己理想的超脱诗人气质也不同,他更多是站在普通人的视角思考建筑、感知空间,是人民真正的建筑师。
在阿尔托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以二战为界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他实现了自己的人情化和地域性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独树一帜。
1 诗意的缘分阿尔托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时正值20世纪20年代现代建筑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
阿尔托在积极投身这场运动不久之后,在设计理念上就和极端现代主义者有了分歧,走上了自己人情化和地域性设计的理念。
这与伴随他一生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芬兰遍及疆土的北国森林,是阿尔托设计审美气质上的天然湾水库附近的宜居住宅建设区,主要包括宜居住宅区以及其西侧的生态林地保护带(色叶林观赏带)两个功能区,占地面积84.82hm 2。
生态休闲旅游区:指的是结合老熊湾水库形成突出色香味特色,强调游赏与休闲的一个区域,主要包括竹博园、滨水花卉游赏、山野休闲农庄和园艺景观林区四大功能区,占地面积83.54hm 2。
浅析阿尔瓦·阿尔托人情化设计及其借鉴意义【摘要】本文对阿尔瓦・阿尔托设计作品、设计思想进行分析与探讨。
阐述了阿尔瓦・阿尔托独特的民族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过程,及其如何构成标志性的建筑语言。
分析比对了近几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民族化”建筑,在此基础上,得出我们要进行人性化和民族化设计,在思维方式和在具体设计手法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词】人性化地域性民族化现代主义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大生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数便利,“标准化”一词也悄无声息的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1920年前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迅速向整个世界蔓延,成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
阿尔瓦・阿尔托作为一位现代主义设计师,“另类”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他的“人情化”建筑理念,蕴涵了对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深切关注1 阿尔瓦・阿尔托创作背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
阿尔托的建筑设计理论与他所处的国家和时代背景亦是密不可分的。
欧洲现代主义风靡之时,现代主义向北欧各国渗透,也影响到阿尔托的设计,最终导致他加入了现代主义设计的队伍。
而阿尔托生长在一个开明的国度,文化包罗万象,便于接受各种当时最流行的设计语言。
传统与流行相互发展、制约,导致在现代主义的道路上既没有随波逐流,保留了当地民族特色。
这便是阿尔托建筑设计最可贵之处处于同时代的中国,正是军阀混战的时期,“黄金十年”里虽然有部分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艺术和建筑设计方面收获甚微。
建国以后开始向西方学习,后来十年的特殊时期,又给国内的艺术设计行业带来不小的阻碍。
当时很多设计师把目光投向了西方,折中主义的建筑在中国大量涌现,好在后来人们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要保护和传承,才渐渐有了如今的“中式”和“新中式”。
但不伦不类的设计依然此消彼长,新技术和传统建筑元素没有得到有机结合。
阿尔托的设计风格特点恰好给当代中国设计提供了参考2 阿尔瓦・阿尔托的人性化理论和设计作品的地域性阿尔托的建筑作品融合理性和浪漫色彩于一身,与现代主义善用冰冷的混凝土相比,阿尔托的作品总能让人感到十分的亲切和温馨设计中的地域性和民族化是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
阿尔瓦·阿尔托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是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及艺术家。
1947年阿尔瓦·阿尔托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阿尔瓦·阿尔托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
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阿尔瓦·阿尔托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阿尔瓦·阿尔托外文名Alvar Aalto出生日期1898年2月3日逝世日期1976年5月11日职业设计者毕业院校赫尔辛基理工大学主要成就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家庭背景:1898年2月3日,阿尔瓦·阿尔托生于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
他的父亲约翰汉瑞克阿尔托是一名说芬兰语的土测量师,他的母亲珊丽马蒂尔德是一名邮递员,阿尔托5岁时,他们举家迁往阿拉哈比,又从那迁到了芬兰中心位置的韦斯屈莱市,阿尔托于1916年在韦斯屈莱市里克昂学校完成了他的基础教育,1916年登记进入在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专业学习于,1921年毕业。
1923年起,阿尔瓦·阿尔托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1924年,阿尔瓦·阿尔托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
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
人生生平:1928年,阿尔瓦·阿尔托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929年,阿尔瓦·阿尔托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
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
1931-1932年,阿尔瓦·阿尔托设计了芬兰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他的最初设计的现代化家具也在那里亮相,这是阿尔托的家具设计走向世界的更大突破。
阿尔瓦阿尔托人情化理念对当代家具的启示
鲁自雁;杨世明
【期刊名称】《艺术科技》
【年(卷),期】2022(35)1
【摘要】阿尔瓦·阿尔托是人情化理念的倡导者,主要强调人文主义和心理需求。
文章论述人情化理念,并通过人情化理念具体分析阿尔托的设计思想对当代家具设计的启示,进而结合理论与实例分析其对当代家具设计的借鉴意义,并为其传承与创新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3页(P132-134)
【作者】鲁自雁;杨世明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472
【相关文献】
1.阿尔瓦·阿尔托人情化地域主义作品中生态思想的探究
2.人情化与创新--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作品及其启示
3.阿尔瓦·阿尔托人情化创作之解读
4.浅析阿尔瓦·阿尔托的人情化理念
5.基于审美心理的阿尔瓦·阿尔托家具设计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段:横空出世、现代技术与艺术黄居正:在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
比如说在中欧、西欧,西欧是在法国勒·柯布西耶为主的,中欧是包豪斯格罗皮乌斯等等建筑师为主这些开创新的时期。
那么,阿尔瓦·阿尔托从年龄上来讲要比这些建筑师小个大概十几岁,他真正的第一个现代主义建筑是印刷厂兼报社楼,其实他从立面和整个的形式来讲基本上是按照柯布西耶新建筑五点来做的,那他后来一系列的演变像维堡图书馆,当然现在维堡现在已经是苏联划去了,在第二次实际大战后。
我个人是特别喜欢维堡,因为我在给学生上课时也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案例,也是他应该说在早期中间非常成熟的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当然他30年以后逐渐逐渐的跟我们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关于中性与边缘之间的关系,包括它的历史这些方面,在芬兰待的时间比较长,了解的应该比较多,我们能不能从地域性,从芬兰的地理位置展开,因为有了这种地域的叫边缘也好,一个森林的国家受…的国家,才产生了后面他认为比较特殊的形式,能不能从这些方面来陈述一番吧。
方海:他理解为边缘的含义就是从历史上讲,芬兰号称是欧洲的郊区,它就是边缘。
因为欧洲把俄罗斯划分到很边缘的地方,芬兰正好是介于俄罗斯,到了更东方这块了,在跟西欧,欧洲的中心这样相比较就边缘。
那么中心,它又是东西方交汇的这么一个点,实际上它是文化交流的中心,从这个方面讲它确实是一个新的理念、新的思想产生的碰撞火花的这么一个点,从这个地方讲我觉得可以成为现代主义,或者说因为芬兰出了阿尔托,前面出了老沙里宁,后来一代一代的虽然没有出什么大明星,但是每一代建筑师水平都是世界最高级或者是最高水准的,从这一方面讲实际上20世纪他已经产生了作为现代主义不管是建筑还是设计它都是一个中心,我们现代主义不管是西欧也好北欧也好,南欧意大利也好,美国是多中心本身它就是一个中心,我觉得这个不难理解。
另外芬兰这个地方它为什么会产生阿尔托这么一个很奇特的大师,在我们现在全世界那么大历史那么悠久财富那么发达的国家为什么阿尔托冒出来了,跟他的地缘有一定的关系,跟他的国家独立的很晚确立有一种激励。
阿尔瓦·阿尔托(AlvarAalto)阿尔瓦·阿尔托是20世纪最多产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同时也是北欧设计学派的领军人物。
他60多年硕果累累的设计生涯横跨建筑、产品与家具。
尽管阿尔托的设计影响到世界的每个地区,但其设计本身都与他的祖国芬兰密切相关。
芬兰的社会传统和气候环境使阿尔托对设计与人、设计与自然的关系极为敏感和关注,由此造就了他充满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设计风格。
阿尔瓦·阿尔托1898年生于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在从赫尔辛基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之后,阿尔托随即开始了他在芬兰的建筑设计实践。
1924年,阿尔瓦·阿尔托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两人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
他的第一件重要的家具设计帕米奥椅(Paimio Chair)正是该实验结果的一次实际应用,这把椅子是阿尔托为早期的成名建筑作品帕米奥疗养院设计的,卷曲的椅背和椅座全部使用阿尔托研制的层压胶合板制成,这种创新性的技术第一次让木质家具拥有了钢管那般任意弯曲的自由造型,同时又不失木材本身的质感与温度,因此被认为是对冰冷的国际主义风格的修正。
Paimio Chair此后,阿尔瓦·阿尔托继续探索胶合板在家具设计上的应用,并于1932年设计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层压胶合板悬臂椅,将木质胶合板的材料性能发挥到了新的层次。
1933年,阿尔瓦·阿尔托为Viipuri图书馆设计了著名的Stool 60,这种叠落式圆凳成功解决了椅凳设计历来的核心难题:面板与承足的连接,阿尔托因此于1935年获得专利,该连接方式也被后人称为“阿尔托腿”。
虽然阿尔瓦·阿尔托在技术上尤其是在胶合板运用上的成就令人瞩目,但他并不认为技术是唯一重要的因素,相反,他把艺术和技术的有效结合看成是设计创新中不可分离的因素。
他的设计风格虽然从属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但他设计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具作品从某种程度上使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内容更加丰富,也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机器时代人性化设计的代表。
浅析阿尔瓦·阿尔托弯木椅中的设计美学
作者:曹沁颖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2期
摘要: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著名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大师,有许多经典之作。
文章以他的家具作品中弯木椅系列为例,从技术、特征、体验三大方面对弯木椅中的设计美学进行分析和评论,探索一些对当今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阿尔瓦·阿尔托;弯木椅;技术;特征;体验
中图分类号:TU-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6-0200-01
一、技术之美
层压胶合板技术的应用.帕米奥椅是阿尔瓦?阿尔托为帕米奥疗养院设计的,也是他早期弯木椅系列的代表作品之一(如图1)。
这把椅子使用了阿尔瓦·阿尔托新研制的层压胶合板材料和他改进的弯木技术。
相较实木材料,层压胶合板因为没有明显的木纤维方向,具有更强的抗弯强度和硬度,比较能适应芬兰的寒冷天气。
而因为钢材过于冷漠,为了让医院的病人感到温暖,阿尔瓦·阿尔托潜心研究三年,通过对胶和弯木技术的改进,使木材也能像钢一样弯曲造型并具有同样坚固的特性。
二、特征之美
(一)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帕米奥椅(如图1)凸显了阿尔瓦·阿尔托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这把椅子整体用胶合板材料完成,形式优雅、充满雕塑美感,而且十分轻便,是形式和功能完美结合的产品。
在形式方面,整体采用流线型设计,用胶合板条弯曲成流畅的曲线,既实用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现代感。
椅面和椅背连成一体,统一性强,两端的弯曲不仅使边缘的过渡灵活、自然,而且与两侧连接,作为受力和支撑的区域。
在功能方面,椅背的弯曲造型符合人体工程学,使脊柱得到舒适的放松。
扶手部分也充分考虑了人体坐姿的特点,使手部能舒服的放在弯曲的扶手处。
椅背上部的三条开口也不是装饰,而是为使用者提供的通气口。
(二)其他弯木椅经典作品的形式与功能之美
悬挑椅(如图2)也是由桦木胶合板制成的,设计流畅,造型有种波动的韵律感和层次感。
技术方面突破很大,打破了传统上认为的只有钢材才能支撑悬挑结构的观念,整把椅子具
有较好的韧性和弹性。
既借鉴了包豪斯学派钢管弯曲支撑的优点,又有亲切柔和的质地,表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化生产观念的结合。
扇足椅(如图3)是阿尔托又一经典之作,微妙而精巧的技术有机地制造出一种扇形足,并直接与椅面相连。
这种扇形椅诠释了木材造型更多的可能性,并提供多种变换,三足、四足、五足、六足和材料、面料的变换等等,真正组成了一个家具大家庭,在形式方面统一性强。
三、体验之美
(一)弯木椅中探讨的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关系
在探讨设计者和使用者关系问题上,从阿尔托的弯木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虽然作为一个设计者,但经常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去感受他们需要怎样的产品,如何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温暖和满足。
他的作品多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其原因有两点:一方面,芬兰地处北欧,盛产木材,利用木材设计家具很好地做到了就地取材,节约了成本。
另一方面,他喜爱木材给人带来的体验,认为木材是能深深影响人们内心世界的材料。
芬兰人对森林有种强烈的依恋,它是芬兰人潜意识的所在,安全与平和、恐惧与危险的感觉同时存在。
阿尔托可以深深地体会这种感觉,他将芬兰人对森林的依恋寄托在木材上,用他的设计结合木材的属性给人带来一种自然、浪漫、返璞归真的体验。
(二)弯木椅中的“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选自《论语》,是讲君子的为人处世方式,在设计上也同样适用。
“和”的是产品的内涵、理念、文化底蕴,“不同”表现在产品的造型、材料、功能等外在元素。
弯木椅系列虽然造型各异,加工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阿尔瓦?阿尔托相同的设计思想。
阿尔托坚持认为设计应该是自然的和有机的。
他希望他的作品能捕捉到自然灵魂中的一些东西,所以他喜欢用木材,喜欢在木材中探索自然之美,而不愿用钢管这种人造材料。
他的家具不像同时代的那些看起来很有棱角、简洁、磨光的钢管家具作品,而像是由技术熟练的工匠使用自然的材料一个个手工加工而成的,让人感觉心里舒适。
“人情化”就是阿尔瓦·阿尔托的家具作品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杨建华.理性、浪漫与意境——阿尔托及其作品之解读[J].华中建筑,2011(05).
[2]欧亚利.人情化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卢朗.人情化与创新——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作品及其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2003(06).
[4]司徒娅.自然化倾向的三种维度——阿尔瓦·阿尔托建筑作品解读[J].安徽建筑,2006(01).
[5]刘森林.椅子设计百年史(三)[J].研究与探讨,198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