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及利用前景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5
百合的营养成分与保健作用赵秀玲【摘要】百合富含多种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止咳祛痰平喘,镇静催眠,降血糖,以及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特性.综述了百合的保健功能及营养成分.【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年(卷),期】2010(029)001【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百合;营养;保健;功能【作者】赵秀玲【作者单位】黄山学院旅游系,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4.1百合又称菜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中能形成鳞茎的栽培种群,多年生宿根草木植物。
百合原产于亚洲东部的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现主要产于湖南邵阳、江苏宜兴、江西万载、山东莱阳、甘肃兰州等。
百合的种类较多,广为栽培的有下列品种[1]:龙芽百合 (Lilium brouniivar.viridulum)(味淡不苦)、川百合 (L.davidii)、卷丹百合 (cifolium)(略有苦味)。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入药的3种百合中,细叶百合主要分布在东北,野生为主,鳞茎较少,市场少见 ,卷丹和百合在全国分布较广,为百合药材的主要来源。
百合不仅是较好的营养保健食品,而且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百合是我国卫生部审批通过的首批药食两用的植物。
现代分析表明,百合主要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和蛋白质,脂肪,淀粉,钙、磷、铁及维生素 B1,维生素B2,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有良好的滋补之功。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可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和肺痨久咳、咳血,肺脓疡等症。
百合作为常用的中草药,最早收录于《神农本草经》,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介绍百合用于治疗。
《本草述》中记载“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
在养正而更能去邪,故李氏谓其为渗利和中之类药也”。
认为百合有补气功效。
《本草纲目拾遗》曰:“百合清痰火,补虚损”可治支气管扩张,咯血及肺虚咳嗽等症。
三峰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屈志松;郭福忠;金长谦【摘要】三峰山森林公园分布有野生药用植物约78科165属233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7种、河北省保护植物12种.对药用植物的科、属、种、生活型及药材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本区有开发利用前景的13种药用植物进行了经济、资源量及环境可行性的分析,提出黄精、玉竹、鹿药、天南星和穿山薯蓣5种野生药用植物可适度采收利用,建议依托林地环境对人参、刺五加、黄精、玉竹和穿山薯蓣等进行栽培利用.【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48)003【总页数】5页(P57-61)【关键词】药用植物;植物多样性;药材;冀北山地【作者】屈志松;郭福忠;金长谦【作者单位】承德市滦平国有林场管理处,河北滦平068250;承德市滦平国有林场管理处,河北滦平068250;承德市滦平国有林场管理处,河北滦平068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药用植物是指含有药用成份,具有医疗价值,可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资源植物[1]。
中药学是我国古代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科学知识,中药的来源以植物类药材居多。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药用植物普遍存在过度采挖、资源枯竭的问题,导致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成为濒危物种,由此药用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在多个地区开展[2-6]。
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是进行野生植物保护的有效措施,通过自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可有效保护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和资源蕴藏量。
冀北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多种大宗药材的主产区[7]。
随着多年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位于本区的三峰山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植被保存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其中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分布有较多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药用植物。
开展药用植物多样性的调查与研究,对于促进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1 研究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三峰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滦平县西南部的于营子国有林场,地处首都密云水库上游,地理位置东经116°56′54″-117°03′03″,北纬40°41′24″-40°44′44″。
桂林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调查报告摘要介绍了广西桂林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中的31个重点种类的资源状况,包括所属科、药用部位、药用价值和资源蕴藏量等。
这些种类主要是指临床、科研或经济价值较大的种类,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桂林地区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017-02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包含资源、全州、灌阳、兴安、灵川、龙胜、临桂、永福、阳朔、荔浦、平乐、恭城等县及桂林市区,面积约占广西总面积的1/6,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物繁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笔者就近年来调查野生植物种类的结果报道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1)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pilger)和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 var. mairei)。
红豆杉科常绿乔木。
树皮、叶、枝、木材所含的紫杉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低毒、高效抗癌新药,价格达1 000美元/g。
我国现有红豆杉3种2变种,广西有其中的2变种,即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
前者分布于资源、灌阳,后者分布于融水、三江、资源、龙胜、全州、灌阳、兴安、灵川、临桂,资源较丰富,很有开发前景。
近几年兴安、龙胜、资源等地已开始人工栽培,并引入外地一些良种,但只是初成规模,效果有待观察。
(2)山苍子(litsea cubeba (lour.)pers)。
樟科落叶小乔木,为芳香型药用植物。
果实含芳香油5%,油含枸椽醛(70%~90%)、柠檬稀等成分,用于感冒、腹痛、呕吐、哮喘等症;根用于风湿、扭挫伤。
果皮和果仁含脂肪油分别为24.6%和58%,为医药工业重要原料。
分布于桂林各地,以资源、兴安、龙胜、全州、永福、临桂较多,常见于路边荒地的阳处灌丛,资源量约50t以上。
(3)罗汉果(momordica siraitia grosvenori swingle)。
常德市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摘要:采用踏查法对常德市的野生蔬菜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发现有野生蔬菜176种,隶属56科。
分析了常德市野生蔬菜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建议,为常德市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常德市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WildVegetableResourcesinChangdeCityAbstract:Thespecies,altogether56families,176speciesofwildvegetablesinChangdecitywasreported.Thecharacteristicandpresentconditionsonthecourseoftheutilizingtheresourcesofwildvegetableswasanalyzed.Thesuggestionon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wildvegetableresourcesinChangdecitywasproposed.Thisofferedsomescientificfoundationsfordevelopingwildvegetables.Keywords:wildvegetableresources;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Changdecity野生蔬菜是指至今仍自然生长在山野荒坡、林缘灌丛、田头路边、沟溪草地等地域、未被人工栽培或未被广泛栽培的、并且可供人们食用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嫩茎、叶、芽、果实、根以及部分真菌、藻类植物的总称。
因其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且具有极佳的药用保健作用,而深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被认为是理想的天然绿色食品[1-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大量的野生蔬菜和野生蔬菜保健品也成为了人们的消费时尚,日本、韩国、西欧、东南亚和香港等地每年要从中国及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的野生蔬菜。
百合杂交育种研究进展摘要百合作为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但是百合种性易退化,并存在严重的病害,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百合新品种已成当务之急。
而百合育种主要以杂交育种为主,现主要就杂交亲本的选配、育种目标及克服种间杂交不亲和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我国百合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期指导百合的育种工作。
关键词百合;杂交育种;亲本选配;育种目标;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百合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公布药食同源的食品,也可以作切花、盆景等观赏用。
但是百合主要靠鳞茎进行无性繁殖,种球容易退化,并存在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百合新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跃发展,分子育种、体细胞杂交、倍性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百合的育种工作中,目前百合育种仍然以杂交育种为主。
1亲本选配19世纪后期,由于百合病毒病害的蔓延,使大多数栽培种与商品种都面临灭绝的危险;20世纪初,欧洲人发现并引种了原产于我国的岷江百合,立即用于杂交育种中,培育出许多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从而掀起了百合育种的高潮。
Van Tuyl等认为[1]OA杂种(Oriental×Asiatic hybrids)是最有前景的杂交组合,两者均是商品种,但是商品种大多都是高度杂合的,其种间杂交未必有有利的基因组合,并提出利用野生种与商品种多代杂交以及回交,将野生百合的优良基因渐渗到商品种中,是完善商品种切实可行的育种之路,如细叶百合有较强的抗镰刀菌和抗叶枯病的能力,将其与欧洲百合杂交,将抗病基因渐渗入欧洲百合中,从而培育出新品种金橙花山丹[2]。
2育种目标百合杂交育种目标主要集中在观赏(如花色、花形、香味、株型等)及栽培性状(如抗病性,抗热、寒性,不同生长周期及无花粉型)的改良方面[3]。
2.1抗病育种百合主要靠鳞茎进行无性繁殖,而随着百合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百合病害和衰退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给百合的种植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黄冈市野生蔬菜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报告涂佑章;陈展鹏;王雄生;罗九玲【摘要】@@ 野生蔬菜是自然生长的可作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黄冈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日照充足,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差异大,兼有山地、丘陵、滨湖水网地貌,适合各类野生蔬菜生长,野生蔬菜资源比较丰富.为了掌握全市野生蔬菜品种资源和利用开发情况,黄冈市农业局于2010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展了野生蔬菜资源与开发利用专题调研,先后到除黄州、龙感湖以外的9个县(市),与县、乡农业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座谈,实地察看野生蔬菜产地和加工企业,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3页(P53-55)【作者】涂佑章;陈展鹏;王雄生;罗九玲【作者单位】湖北黄冈市农业局,438000;湖北黄冈市农业局,438000;湖北黄冈市农业局,438000;湖北黄冈市农业局,438000【正文语种】中文野生蔬菜是自然生长的可作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
黄冈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日照充足,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差异大,兼有山地、丘陵、滨湖水网地貌,适合各类野生蔬菜生长,野生蔬菜资源比较丰富。
为了掌握全市野生蔬菜品种资源和利用开发情况,黄冈市农业局于2010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展了野生蔬菜资源与开发利用专题调研,先后到除黄州、龙感湖以外的9个县(市),与县、乡农业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座谈,实地察看野生蔬菜产地和加工企业,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从调查掌握的野生蔬菜资源看,黄冈市已被开发食用的野生蔬菜有80种,资源面积13 067 hm2,年鲜菜产量约6.7万t,产值2.73亿元。
资源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有野竹笋、白花菜、藜蒿、野菱角、芡实、桔梗6种,资源面积67 hm2以上的有蕨菜、茭白、野葛根、马齿苋、黄花菜、水芹菜、地藕、雨花菜、荠菜9种。
野生蔬菜在全市各县(市、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高山、半高山地区和水网湖滨地区。
接收日期:2020-08-06 接受日期:2020-09-21基金项目:2017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7]66号) *通信作者。
E-mail:*****************武夷山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其民间传统应用分析吴爱琴1,李 欣1,李云麟2,杨成梓1,3*,黄旭东1,张家源1,王 乐1,庄怡雪1,孟 静1(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武夷山市岚谷乡卫生院,福建 武夷山 354311;3.福建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福建 福州 350122)摘 要:通过查阅文献、野外采集调查、民间走访及传统集市访查等方法,对武夷山市药用植物资源和民间传统用药的特点进行调查分析。
武夷山市药用植物有1842种,分属于253科923属。
其中,共收集到有实物的民间常用药用植物226种,整理鉴定后,明确其来源、入药部位、功能主治的有164种。
武夷山市药用植物种类多,民间医药文化知识丰富,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武夷山市;药用植物;民间用药;调查分析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4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20)06-0485-05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Folk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of MedicinalPlants in Wuyishan CityWU Ai-qin 1, LI Xin 1, LI Yun-lin 2, YANG Cheng-zi 1,3*, HUANG Xu-dong 1, ZHANG Jia-yuan 1, WANG Le 1,ZHUANG Yi-xue 1, MENG Jing 1(1.School of Pharmacy,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 Fujian China; 2.Health Center of Langu Township, Wuyishan 354311, Fujian China; 3.Fujian Provincial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fo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of TCM API, Fuzhou 350122, FujianChina)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and traditional folk medicines of Wuyishan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collection and investigation, folk visits and traditional market visits. There were 1842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Wuyishan City, belonging to 923 genera in 253 families. Among them, a total of 226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commonly used by the people were collected. After sorting and identification, the sources, medicinal parts and functions of 164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Wuyishan has many kinds of medicinal plants and rich knowledge of folk medicine culture, which has a good prospec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Key words: Wuyishan city; medicinal plants; folk medicin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我国自古以来对药用植物资源高度重视,对其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
润楠属主要树种的资源状况、研究现状和开发利用前景徐振东;杨曼;胡蝶;丁琼;费永俊【摘要】为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润楠属(M achilus Nees)植物,对润楠属主要树种特性进行了概述,并采用典型样方法,对鄂西南及西北部润楠属树种群落资源状况和生境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发现,润楠属树种的生境破碎化与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是制约其种群发展壮大的限制因素。
提出了建立润楠属种质资源圃、对润楠属种质资源实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与离体保存等措施。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6(013)003【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润楠属(Machilus Nees) 树种;资源状况;研究现状;开发利用【作者】徐振东;杨曼;胡蝶;丁琼;费永俊【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楠木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中心,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楠木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中心,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楠木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中心,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楠木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中心,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楠木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中心,湖北荆州43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747.5樟科(Lauraceae)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东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约有100种,中国记载有68种3变种。
中国是其分布的多样性中心,集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润楠属树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林木,大部分种类是热带及亚热带森林的表征种,在园林应用、药用、木材、香料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1,2]。
目前,由于润楠属树种多为珍贵用材和经济树种,自然植被不断遭到人为破坏,且幸存的资源也处于随时被破坏的境地。
因此,提高人们对润楠属树种的认知,调查分析野生润楠属植物资源,对未来引种栽培、繁殖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润楠属树种多为樟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我国集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野生太白贝母生境调查与根际土壤分析作者:丛晓峰陈昊李为民李丹李思锋来源:《农学学报》2022年第03期摘要:为了解野生太白贝母的生境及根际土壤状况,对太白县等4个县域的野生太白贝母进行了实地调查。
结果显示:太白贝母生于海拔2000~3300 m的山地草丛或林下,海拔是影响太白贝母生境适宜性最重要的生态因子,生境内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高海拔特征,乔木层多为落叶阔叶林,郁闭度较高,林下灌木层大多呈现稀疏状。
不同产地太白贝母根际土壤pH的变异系数变化较小,仅为1.84%,呈中性土壤,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及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其中碱解氮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7.53%。
野生太白贝母种群不连续、呈现破碎化零星分布。
关键词:太白贝母;生境;海拔;根际土壤中图分类号:Q949.95 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21-0133Habitat Investigation and Rhizosphere Soil Analysis of Wild Fritillaria taibaiensisCONG Xiaofeng1,2, CHEN Hao1,2, LI Weimin1,2, LI Dan3, LI Sifeng1,2(1Xi’an Botanical Garden,Xi’an 710061, Shaanxi, China;2Shaanx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for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Botanical Resources,Xi’an 710061, Shaanxi,China;3Sdic Biotech Investment Co., LTD., Shanghai 200082, China)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habitat and rhizosphere soil status of wild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a field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four coun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including Taibai Coun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was found under mountain grass or forest at the altitude of 2000-3300 m, and the altitud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ecological factor affecting the habitat suitability of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The plant distribution in the habitat had obvious high altitude characteristics. The tree layer was mostly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with high canopy density, and the shrub layer under the forest was sparse.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pH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changed a little, which was only 1.84% and showing that the soil was neutral.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and organic matters in the soil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alkali hydrolyzable nitrogen was the largest of 97.53%. The population ofwild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was discontinuous, fragmented and sporadic.Keywords: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habitat; altitude; rhizosphere soil0 引言太白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又名秦贝,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以干燥的鳞茎入药,用药历史悠久,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等症[1],2010年后被《中国药典》收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