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衰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47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1.21.027·论著·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研究宋文静 杜亚娜 杨君 单伟杰 李鹏飞 耿书翔项目来源:衡水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计划自筹项目(编号:2019014031Z)作者单位: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宋文静、杨君、单伟杰、李鹏飞、耿书翔),老年科(杜亚娜)通讯作者:杜亚娜 E⁃mail:1149207302@ 【摘要】 目的 评价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
对照组以西药为标准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12周为1个治疗周期,对比治疗前后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胱抑素C (CysC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6min 步行试验(6MWT )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NT⁃proBNP 、hsCRP 、CysC 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 <0.05)。
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提示:2组患者治疗后LVEDd 较前降低,LVEF 较前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LVEDd 、LVEF 改善更为显著(P <0.05)。
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可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 、hs⁃CRP 、CysC 水平和LVEDd ,显著提高LVEF ,降低呋塞米的剂量,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芪苈强心胶囊;慢性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 R 54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1)21-3307-03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Qiliqiangxin capsules combined with Qishenyiqi dripping pills in improving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linical study of Qiliqiangxin capsule combined with Qishen Yiqi dropping pills on improving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SONG Wenjing ∗,DU Yana ,YANG Jun ∗,et a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outh People ’s Hospital of Hengshui City ,Hebei ,Hengshui 053000,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Qiliqiangxin capsule combined with Qishenyiqi dripping pil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Methods A total of 100patients with CHF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9to May 2020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wh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s ,however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Qiliqiangxin capsule combined with Qishenyiqi dripping pills ,with a treatment course of 12weeks for both groups.The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cystatin C (CysC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echocardiographic parameters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6⁃minute walk test (6MWT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70.0%and 94.0%,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NT⁃proBNP ,hsCRP ,and CysC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treatment (P <0.05),moreover ,the improvement degre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05).The echocardiogram showed that the LVEDd levels were decreased and LVEF levels were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moreover ,the improvement degre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Qiliqiangxin capsule combined with Qishenyiqi dripping pills can reduce the levels of NT⁃proBNP ,hsCRP ,CysC and LVEDd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 LVEF ,reduce the dose of furosemide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heart function.【Key words 】 Qishenyiqi dropping pill ;Qiliqiangxin capsule ;chronic heart failure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室泵血及心脏充盈功能进行性下降演变的心脏疾病,通常是由于心肌组织发生损伤所致。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并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II-IV级)心力衰竭患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将7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4 粒/ 次,3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病情。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医院急诊以及心脏相关科室较为常见的疾病,是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1],病死率在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中高居首位[2]。
近些年,大量试验证明了祖国中医药在治疗CHF时疗效显著,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本实验通过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其疗效,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定2016 年9 月-2017 年8月期间收治的符合CHF 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40 例,男21例,女19 例,年龄51-78岁,平均(66.7±2.4)岁,病程5 个月-21 年,心功能Ⅱ级12 例,心功能Ⅲ级17例, 心功能IV级11例;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50-76 岁,平均(65.2±2.8)岁,病程6个月-20年,心功能Ⅱ级13例,心功能Ⅲ级16 例, 心功能IV级1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史、疗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强心剂、扩管剂、利尿剂)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4周为1 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和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刘志超;王哲;王保和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8(37)5
【摘要】芪苈强心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基础研发出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与药理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
囊在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进程中,具有改善心室重构、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保护血管内皮、控制能量代谢等作用。
本文整理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上述药理作用
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26篇。
【总页数】4页(P429-431)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志超;王哲;王保和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6
【相关文献】
1.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J], 胡军
2.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研究进展 [J], 贾晓雅;石立鹏;劳闻文;刘明怀;赵凤林;彭方毅
3.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研究进展[J], 杨娜
4.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J], 朱静华;吕洋;梁明;韩雅玲;王祖禄
5.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赵齐飞;李红蓉;尹玉洁;常丽萍;贾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芪苈强心胶囊用于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研究摘要: 目的:探究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5-2017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口服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心悸气短、面浮肢肿症状改善情况及LVEF、LVF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8.06%,对比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口服芪苈强心胶囊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心悸气短、面浮肢肿等病状,提高患者LEVF、LVFS评分,进而改善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慢性心衰;效果研究前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慢性心衰病发率也在病发率也在不断增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
因此,只有有效的解决慢性心衰带给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寿命,才能够促进现代医学的进步。
当前采用口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2017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2例,观察组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7±1.83),冠心病27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65.2±2.19),冠心病24例。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采用足量利尿剂等内科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之口服芪苈强心胶囊,3粒/次,每天3次,3个月为一疗程。
1.3评价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改善效果,具体指标如下:显效:NYHA数据显示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
有效:NYHA显示患者心功能改善。
无效:NYHA显示恶化 [2]。
在两组心功能对比中,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心悸气短、面浮肢肿等临床现象,并对两组LEVF、LVFS指数进行对比,以评价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
舒张性心衰患者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的效果分析目的分析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舒张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4例舒张性心衰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7例患者给予芪苈强心胶囊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方案。
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4.59%,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1.07%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组间疗效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舒张性心衰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综合疗效确切。
标签:芪苈强心胶囊;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本研究为有效强化舒张性心衰患者预后生存质量,针对性选取了我院2014年9月以来收治的37例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给予了芪苈强心胶囊药物治疗方案,为便于疗效观察,另纳入了我院同期37例舒张性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了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方案,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4例舒张性心衰患者作为治疗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典型心衰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乏力、呼吸困难,肺水肿,肺部可闻湿啰音,下肢水肿,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LVEF>50%,舒张功能异常征象明显,均符合舒张性心衰临床诊断标准[1]。
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观察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2.7±9.6)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级别,其中Ⅱ级23例,Ⅲ级14例。
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1.9±8.8)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级别,其中Ⅱ级24例,Ⅲ级1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芪苈强心胶囊配合通心络胶囊医治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效果芪苈强心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补脾益气、强心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衰、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通心络胶囊也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本文将从全面性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角度探讨芪苈强心胶囊配合通心络胶囊的治疗效果。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为特征的心肌病,常常表现为心肌松弛度增加、心脏容量增大、心室壁厚度减薄,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DCM的发病和进展与心肌细胞的损伤、心肌纤维的肥厚和纤维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而在中医认为,DCM的发病不仅与先天禀赋有关,更与后天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情志因素有很大关系。
中医治疗DCM的方法主要是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益气固本。
通心络胶囊含有丹参、三七、当归、赤芍、桑寄生等多种中药成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抗氧化等功效。
其中丹参和三七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赤芍能凉血止血,当归和桑寄生具有调经养血、强筋壮骨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通心络胶囊可改善心脏微循环,提高心肌的供血供氧,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
芪苈强心胶囊和通心络胶囊在治疗DCM心衰方面,可以协同作用,互补优势,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芪苈强心胶囊能够调和气血、益气固本、强心健脾,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功能,增强心脏收缩力和排血功能,从而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和修复能力。
而通心络胶囊则能够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肌损伤,促进心肌细胞再生,修复受损心肌组织。
临床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配合通心络胶囊治疗DCM心衰,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绞痛、气促、心悸、水肿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项针对DCM心衰患者的临床实验显示,辅助使用芪苈强心胶囊和通心络胶囊治疗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肌供血供氧功能均有所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均有所增加,心肌纤维化情况得到明显减轻。
患者在接受芪苈强心胶囊和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总体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心肌损伤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B型钠尿肽(BNP)均有所下降。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CHF)53例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芪苈强心胶囊为主要用药的治疗方法为实验组,以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方法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1%,平均疗程7天;对照组总有效率93.6%,平均疗程14天。
结论:以芪苈强心胶囊为主的治疗方法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胶囊疗效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简称慢性心衰,又叫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心脏由于心肌劳损和长期负荷过重,心肌收缩力减弱,早期通过加快心率,心肌肥厚和心脏扩大等进行代偿,调整排血量尚能满足身体休息和活动时需要,这个阶段为心功能代偿期,临床上不出现症状。
后期心功能进一步减退,上述代偿措施已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因而出现静脉回流受阻,体内水分潴留,脏器瘀血等,在临床上表现为心力衰竭,由于慢性心衰治愈困难,反复发作。
2009~2011年使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收到良好效果,病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00例患者中,53例采用以芪苈强心胶囊为主的治疗方法,其中女24例,男29例,年龄50~85岁,冠心病心肌缺血型32例,高血压心肌缺血型冠心病21例,病程7~14天,作为实验组。
47例采用常规疗法,其中女21例,男26例,年龄51~85岁,冠心病心肌缺血型27例,高血压心肌缺血型冠心病20例,病程7~14天,作为实验组。
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如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西地兰、呋塞米、硝酸甘油等药物及吸氧。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如静滴门冬酸钾镁和环磷腺苷,给予口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日,每粒0.3g,疗程7~10天,并适当使用少量强心、利尿、扩张血管药物。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疗显效:临床治愈者,气促、心慌胸闷明显缓解,咳痰消失、双下肢水肿消失,精神佳,饮食增加,可下床活动;②治疗有效:临床还需维持治疗者,症见气促、心慌胸闷有所缓解,双下肢水肿逐渐消失,咳嗽减轻,痰液减少,饮食略有增加,精神一般,可适当下床活动。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17 P<0.05)。
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有效的改善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无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095-02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主要治疗是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强心适当利尿等有时疗效并不理想;特别是大剂量抗生素的应用导致菌群失调;最终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特别是一些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为此,我们应用中药复方制剂药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益。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我院从2013年11月-2016年11月住院患者。
均符合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会议的诊断标准,急诊收治入院且诊断明确。
排除标准:⑴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⑵原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入选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5~8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肺心病合并心衰的常规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口服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等药物。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顽固性心衰4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顽固性慢性心力衰竭 (RHF)的临床疗效。
方法 78例R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0例)给予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48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用药的基础上加芪苈强心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
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均好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RHF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顽固性心力衰竭;慢性;收缩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预后差,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近。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应用于临床,明显降低CHF的病死率。
但仍有部分患者虽经优化的内科治疗,消除并发症和病因后,CHF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称为顽固性心力衰竭(RHF)。
该部分患者总体预后非常差,成为21世纪心血管病领域的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们采用纯中药制剂――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治疗RHF患者4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科共诊治RHF 78例,均符合顽固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36~65岁;冠心病21例,风心病4例,心肌病12例,肺心病11例。
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46~64岁;冠心病10例,心肌病7例,风心病6例,肺心病7例。
NYHA分级均为Ⅳ级[2]。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种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等西药治疗。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按随机双盲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
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标签:芪苈强心胶囊;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性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心脏功能性或结构性病变造成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很大影响。
我院对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发现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
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7.4±3.4)岁。
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休息、限盐,依据患者病情给予B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螺内酯以及硝酸酯类药物,如有必要可以给予多巴酚丁胺、洋地黄等正性肌力药物及抗生素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口服。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半年。
1.3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症状完全缓解,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②有效: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③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选择88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均治疗4w。
疗程结束后,观察心功能分级、血浆脑钠肽水平(BNP)、左室舒张末内压(LE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9%,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LEVDD、LVEF、BN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西醫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标签: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胶囊;心功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而使静脉回心血量未能充分排出心脏,从而导致静脉淤血和动脉缺血的临床综合征。
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也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主要死因。
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心肌重构是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方法,但临床疗效难以令人满意。
近年来,我院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52例,女36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64.9±8.3)岁,平均病程(27.7±12.5)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2例,Ⅲ级38例,Ⅳ级18例;原发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5例,肺心病2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
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急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疾病、对药物过敏、认知和情感障碍等患者均已排除在外。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衰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衰阳气虚乏、血瘀水停证临床疗效。
方法将28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每组14例。
对照组给予ACEI类(卡托普利片或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利尿剂(速尿片、安体舒通片)、小剂量倍他乐克片、地高辛片,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适当调整用量。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粒,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周。
结果对心功能、中医证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衰阳气虚乏、血瘀水停证效果较佳。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冠心病心衰阳气虚乏、血瘀水停证心衰在传统医学病名中没有专指,而是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胸痹”、“水肿”、“喘证”、“心悸”等病证范畴。
其临床症状可见喘息、不能平卧、心悸、气短乏力、咳吐痰涎、少尿水肿等症。
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因心病日久,心气受损,心阳虚衰,血运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而致。
心气虚弱是其本,血瘀水停为其标。
其病理体征与现代医学的心力衰竭非常吻合,冠心病心衰为长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较高。
笔者跟随范红玲教授运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56例冠心病心衰阳气虚乏、血瘀水停证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入选5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40~70岁,平均60±7.5岁;病程0.5~20年,平均2.8±1.6年;心功能Ⅱ级13例,心功能Ⅲ级15例。
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40~70岁,平均5.8±7.8岁;病程0.5~20年,平均2.6±1.8年;心功能Ⅱ级16例,心功能Ⅲ级12例。
2组一般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9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标准” 制定,心衰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颁布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及197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
芪苈强心胶囊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1-11-09T07:27:29.56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谢鸿鹰[导读] 研究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9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45例/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谢鸿鹰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1700摘要: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9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45例/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
对比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血浆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各指标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中LVEDD低于对照组,SV、LVEF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Ⅱ级和Ⅲ级患者的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案中,加入芪苈强心胶囊可以获得更好的近远期疗效。
关键词:心力衰竭;芪苈强心胶囊;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到最后阶段的临床表现,目前临床针对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可分为西药、中药,西药如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目前沙库巴曲缬沙坦,伊伐布雷定等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也很明显。
中药如芪苈强心胶囊等,还可配合心脏康复运动,改善患者心功能等指标。
本文从中医角度出发,分析芪苈强心胶囊的应用效果,心力衰竭在中医中属于“水肿”、“怔忡”等范畴[1],需从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等方面展开治疗,芪苈强心胶囊具有利水通便、理气和中等效果,此次研究共选择90例心力衰竭患者展开分组对照研究,具体内容见正文。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选择9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9年3月~2021年3月)。
纳入标准:①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且年龄18周岁以上;②左室射血分数在50%以下;③无其他重症心内科疾病;④对本次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⑤视听说功能正常;⑥临床资料完整且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并遵医嘱用药。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6例疗效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56例中、重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治疗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四周后对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的影响。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LVEF有所增加, LVEDd有所减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LVEF明显增加,LVEDd明显缩小。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心力衰竭充血性慢性[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7-0008-02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疑难病,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的后期表现,也是器质性心脏病最主要的病死原因。
CHF包括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常见的是以收缩性心力衰竭为主,单纯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少见,而且心力衰竭程度往往较轻,一般中、重度CHF常规治疗方案为去除心力衰竭诱因和病因,使用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等。
笔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中、重度CHF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入选标准:1.1.1 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以收缩性心力衰竭为主;1.1.2 原发病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或扩张型心肌病,年龄在40-78岁之间;1.1.3 未服用药物,或已服用西药者维持原来的治疗方案(所服西药限定为ACE抑制剂、利尿剂、强心甙、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五类),入选后不得再加量;原来已服用治疗心衰的中药,在停用所服中药1周后,进入观察治疗。
・1212・ 现代药物与临床Drugs&Clinic 第3O卷第l0期 2015年10月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张霞,马蕊香,赵艳梅,孙瑞青 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河北衡水053000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 2013年2月一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 基础上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两组 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衰生化指标肌钙蛋白T (cTnT)、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 型半胱氨酸(Hcy)。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的6MWD、LVEF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的cTnT、NT-proBNP、hs.CRP、Hcy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IGF一1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治疗后,治疗组的cTnT、NT-proBNP、hs.CRP、Hcy显著低于对照组,IGF.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改善慢性心衰的观察指标。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环磷腺苷葡胺;慢性心衰;肌钙蛋白T;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一1;高敏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515(2015)10—1212.05 DoI:10.7501/j.issn.1674-5515.2015.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