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建筑实力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66.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构主义建筑实力解析

——论Rem Koolhaas的葡萄牙波尔图音乐厅关键词:解构主义音乐公共空间

1988年3月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的关于解构主义学术研讨会,同年6月,在纽约的大现代美术馆举办了解构建筑展,展出了七位建筑师(或集体)的10件作品,Rem Koolhaas就是其中的一位。

Rem Koolhaas, 1944年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于1952至1956年間在印尼生活,之后定居于阿姆斯特丹,从事于Haagse邮报記者及电影剧本的创作,之后到伦敦的A.A建筑学院学习建筑。在1972年所得到的奖学金Koolhaas得以在美国停留,出版了追溯曼哈顿都市沿革之著作<狂谈纽约>(Delirious New York)。在此阶段,Koolhaas想將所发展的理论在实际上加以应用,於是他回到了欧洲。1975年于伦敦,与Zenghelis夫妇(Elia and Zoe)和Madelon Vriesendorp共同成立了OMA,其宗旨不但在定义理论上建筑与当代文化背景的新型态关系,并实际加以执行。1978年起,OMA陆续接获多件位于荷兰的案子,如位于海牙的议会建筑,使他逐渐將OMA

的主要业务集中於鹿特丹,在1996年出版的<S,M,L,XL>收录了有关于OMA至今的作品。

而葡萄牙的波尔图音乐厅则是Koolhaas近期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也许正是他多彩多姿的人生经历,让他有了结合一切,又放弃

一切的建筑设计手法——现在的人称它为解构主义。Koolhaas的作品不仅有着夸张的外表,盛气凌人的形态,更多的是对公共空间的功能重组和对建筑功能的全方位把握。每个建筑都具有它独特的生命力,透射着当地的气息,就如同有归属感的人们,哪怕走得再远,血脉之间的跳动还是属于那里。仿佛上帝的旨意,应地而生。波尔图音乐厅亦为其中的佼佼者。

波尔图(porto)是葡萄牙北部重要

的港口城市,也是整个国家第二大城市,

人口33万。波尔图的杜罗河口壮观的地

理景色以及一个保存完好的建筑遗迹,

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

界遗产,并且整个城市因为反对外国侵

略者和不平等条约而拥有一个未被征服

的城市的称号。

2005年5月,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remkoolhaas)设计的波尔图音乐厅——音乐之家开幕,一下子成为当地的明星建筑。

音乐之家这样的建筑,你不可能会错过它,更何况当它出现在一座古老的欧洲城市,和周边所见一切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而格格不入似乎就是库哈斯追求的一种建筑美学。库哈斯曾任报社记者,放下笔杆,却没有放下激情,转投建筑怀抱,用建筑来发声,打破

陈规,改善我们的生活。一栋建筑物,不单纯只有建筑的功能,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原来能有各种各样的角度。绕着音乐之家走一圈,这栋不规则、不对称,于某角度甚至有点“摇

摇欲坠”感的建筑,似乎在告诉

你一个目的地原来也有多种不

同的抵达方式。

建筑坐落于柔和粉红色的

石灰华石基上,其中一角微微隆

起,形成一不显眼的小斜坡,慢

慢地爬上斜坡,建筑就有了不同

的视野角度,斜坡下是停车场、

咖啡厅等。通过外观,无法猜测

内部收藏着怎样的空间。

入口:

音乐厅的主要入口为铝制梯级,这设计原是库哈斯为鹿特丹一户人家设计的房子,后来没建成,1999年参加音乐之家设计投标,设计师将原先的概念放大,并成功中标。入口的独特设计,让人感

觉到音乐的神圣和神秘感。犹如要步入外星人的飞碟般美妙而令人期待。解构主义的悬疑精神得到的诠释。

公共空间:音乐之家的外形充斥这Koolhaas的解构思想,内部亦是如此。连接各功能部位的通道都采用了异形几何体的处理手法,

让内空间给人一种动荡,跳跃的感

觉。建筑师巧妙地将周围的烦嚣,

适当地引入音乐厅的接待处。售票

处、储衣间和接待大堂是一处开放

式的空间,这里有几间排练室,观

众能通过墙上细小的洞孔看见音乐家练习过程,十分独特,借此,

音乐家和观众有了一种微妙的交

流。墙上贴满了巨幅的照片,全是

波尔图古城的街景。库哈斯无时无

刻不在提醒我们,艺术不是闭门造

车,更不应该和日常生活失去联

系。

打破传统,重新安排各个功能的布局,再将它们有机的整合,这是Koolhaas最津津乐道的事业。但并不意味搞破坏,而是不断思考到底还有没有一种更好更独特的表现方式。作为一个音乐厅,音乐之家不断挑战一般人对传统音乐厅设计的认知。比如说最好的音乐厅往往是封闭的鞋盒形的,而音乐之家的主要音乐厅却是一个高低不对等的长方形,对一个建筑师或声学师来说,音乐厅是什么形

状或许并不重要,他们的责任是确保音乐的品质,而不是去制造一个能发声的机器。“很多音乐厅设计师都尝试设计一个精彩的鞋盒,或者巧妙地把鞋盒隐藏起来,但我们却放弃鞋盒。”库哈斯说。

放弃惯性的康庄大道,自然要比别人花更多时间思考去路,无论是音乐或建筑都一样。过去从没有一个设计师敢于在音乐厅内采

用大量的玻璃。由声学的角度来

看,玻璃会把音乐“打散”得支

离破碎,也不会是最好的隔音材

料。音乐之家是全世界唯一拥有

两面玻璃围墙的音乐厅,因此波

尔图不算太猛烈的阳光能登堂入室,温暖整个空间,也模糊户外和室内的界限,让封闭得到透气的

空隙。当我们走进这个能容纳

1300人的音乐厅时,外面的车水

马龙马上被拒于门外。库哈斯巧

妙地采用了双层褶皱玻璃,模拟

折叠的幕布,既起了隔音作用,

也同时给音乐厅带来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

乍看之下,音乐之家似乎

前卫得和波尔图的传统毫无瓜

葛,然而再往细节瞧,我们还

是能听见敏感的建筑师和当地

文化进行的亲密私语。音乐之

家内的部分房间贴满了漂亮的

瓷砖,这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并让葡萄牙发扬光大的装饰建筑手法在波尔图的老建筑上到处可见;房间里的小凳子采用软木设计,而葡萄牙是软木最大的生产国;整栋建筑的主要建材为白水泥,那是波尔图建筑大师阿尔瓦多西瓦(alvarosiza)最喜欢的材料。音乐之家,不只精彩地示范了一次传统的蜕变,而是提醒着我们,改变原来都是由传统的基础上出发的。

这就是现代解构主义大师的又一力作。当然,对于Koolhaas在中国广州歌剧院的投标方案,我还是保留了一定的看法。解构主义可以颠覆过去的功能排部,可以颠覆过去的建筑构图法则,但对于建筑的属性还是需要坚持应有的原则。作为广州歌剧院最基本的使用原则是让人们欣赏美妙的歌剧艺术。假如将歌剧演出舞台和观众看台完全脱离。那么传统的歌剧是否要因建筑使用功能不同而得以改变。相对于那个方案来说,音乐之家显得既有解构主义冲突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