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63.38 KB
- 文档页数: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摘要盈利能力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洋家电品牌的涌入以及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国内家电行业消费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饱和状态,家电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
而家电行业作为技术相似度和产品相似度都很高的行业,仅依赖大规模的扩张、价格战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反而会让企业更加迷茫。
当前的家电行业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企业盈利能力优劣的较量。
企业的管理理念、市场份额及发展情况已经不再是判断一家企业成功与否的依据,盈利模式的好坏成为新的判断标准。
格力电器作为家电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企业发展的二十多年里,呈现相对稳定的发展上升趋势,这归功于它的盈利能力。
通过对格力电器盈利能力的研究分析,可以为我国家电行业盈利能力的构建完善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家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格力电器,盈利能力,家电行业1.绪论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洋家电品牌的进军,国内家电行业消费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饱和,国内家电制造行业竞争越发趋于白热化,而家电制造业作为产品相似性和技术相似性都很高的行业,仅靠大规模扩张和价格战,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反而让家电消费市场更加陷入挣扎的泥潭,造成了一些企业不同程度的利润下降趋势,甚至赔钱。
目前的企业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产品服务竞争,已经上升为企业商业盈利能力层面的优劣比较。
企业的发展市场占比和管理理念已不再是判断一家企业的经营成功与否的标准,企业盈利能力的好坏成为新的判断依据。
1.1.2研究意义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浪潮中,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 企业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竞争环境也越来越激烈。
格力电器是世界领先的家电行业,业务范围包括家电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部流程。
它同时是国内首先实现净利润和纳税过百亿的大型家电企业。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本章通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的分析,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海尔集团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中央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
中央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
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
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中央研究院——体系核心机构。
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
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
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
②产品开发中心——中短期产品的设计基地。
各事业部所属的产品开发中心,电冰箱研究所、空调器研究所、洗衣机研究所等14个新产品研究所,从事相应产品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为市场直接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企业创新案例分析【篇一:企业创新案例分析】成功企业创新案例篇1: 一、企业基本情况简介三星电子公司,三星集团创立于1938年,1969年投资成立三星电子公司,涉及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多个领域。
2005年, 世界财富500强企业评选中,三星电子以719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全球第39位。
在技术上,三星已成为了世界顶尖级的技术创新公司,它在众多的领域创造了一系列的尖端技术,包括移动电话、手持计算设备、平面显示器以及超薄笔记本等。
2002年,三星电子的专利数在全球排名第5,仅次于ibm、nec、佳能和micron公司,领先于matsushita、索尼、日立、三菱和富士通公司。
二、企业创新分析案例:三星电视产业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期,三星进军电子工业,制定了从日企引入技术的方针,整个70年代前半期都致力于模仿合资企业的先进技术。
技术具有隐含性的特征,有许多方面难以标准化进行传播。
如果不充分理解其系统性和隐含性,则无法进行成功的技术转移。
因此,最好的是直接到技术起源国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三星数次派出技术研究团到合资方的日本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三星在刚刚涉足电子工业的时候,就制定了构筑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企业内部生产的垂直系列化生产体制的基本方针,将资源集中配置于电视、冰箱等家电生产领域,最终得以实现赶超战略。
从生产初期开始即进行出口,这使企业早一步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使三星质量水平在短期内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星构筑了在日本也通用的质量水平和成本控制体系。
经过技术模仿阶段,企业劳动力构成与生产量同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技术适应已经成为可能,在吸收阶段则应该发挥技术的应用能力。
三星电子在导入黑白电视技术时,采取整套技术导入的方式,几乎所有技术资源都依赖合资方。
在引入彩色电视技术的时候,三星采用分离技术导入的方式,即只引入rca技术,其余采用自主开发方式,这种自主开发能力的培养是在黑白电视生产阶段即开始蓄积的。
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上市公司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摘要家电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是离不开家电的。
现阶段,人们对家电的需求已不局限于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更注重其所带来的服务和体验价值,传统家电纷纷向新兴智能绿色家电发展。
企业追求盈利、生存和发展,发展能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良好的发展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好坏,充分利用财务报表分析手段可以综合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因此基于财务报表进行发展能力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以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海尔电器”)为例,基于财务报表分析视角和方法,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阐述了国内外关于企业发展能力的相关文献。
其次,对财务分析和发展能力相关的理论进行概述,为分析海尔电器发展能力铺垫理论基础。
再次,结合海尔电器实际案例,运用相关财务分析指标,对其发展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研究。
最后,对海尔电器在前文中表现出发展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重视人才战略、提高创新技术、把控成本费用、提高产品性价比和资产利用率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发展能力;上市公司;海尔电器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based on Fundamental analysis ——Take Haier Electric Group Co. , Ltd. as an exampleAbstract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people's lives are closely related, a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household appliances.At present,People's demand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is not limi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daily life, but more attention to its brought service value.The traditional household appliances are developing to the new intelligent green household appliances.Enterprises pursue profit,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Development capability is a refle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an enterprise and a prerequisite for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refore, good development capability for an enterprise has a very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Financial statements can reflect the results of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the full use of Fundamental analysis means can b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apacity,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capability based o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This article takes Haier Electric Group Co. ,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aier Electric)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analysis perspective and methods.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briefly evaluates 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apabilit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Secondly, the financi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related to the theory is outlin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Haier's development capacity.Thirdl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ase of Haier Electric Appliance, using the relevant financial analysis indicators, to conduct an all-round eval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capacity.Finally,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Haier Electric Appliance in the development capacity shown in the previous articl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ing measures such a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alent strategy, improvi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ntrolling cost, improving product performance-price ratio and asset utilization ratio. Key words:Fundamental Analysis;Capacity Development; listed company; Haier El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引言 (2)(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研究背景 (2)2.研究意义 (2)(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研究内容 (3)2.研究方法 (3)二、文献综述 (3)(一)国外研究现状 (3)(二)国内研究现状 (4)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5)(一)发展能力定义 (5)(二)企业发展能力财务分析指标 (5)1.收入增长率 (5)2.资产增长率 (5)3.股东权益增长率 (5)4.利润增长率 (6)四、海尔电器发展能力 (6)(一)海尔电器案例背景 (6)1.公司简介 (6)(二)海尔电器发展能力相关指标分析 (7)1.单项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7)2.整体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9)3. 同行业分析对比 (12)五、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14)(一)问题 (14)1. 股东权益增长质量不高 (14)2. 资产利用率不高,销售收入不强 (14)3.资产规模大但是净利润增长慢 (14)(二)对策 (14)1.重视人才战略,提高创新技术,吸引股东投资 (14)2.严格把控成本费用,提高产品性价比 (15)3.加快新品推广力度,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刺激收入增长 (15)4.提高资产利用率,警惕资产扩张速度 (15)六、结论 (16)参考文献 (1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跨国企业并购在国际市场上屡见不鲜;企业并购的目的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起初中国跨国企业进行并购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提升企业效益,而现在跨国企业并购已然成为了企业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主要途径;本文就以海尔集团并购美国通用家电为例,对跨国并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途径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我国现阶段跨国并购现状、跨国并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其次,就本文所涉及到的专有名词、概念进行了解释,给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对影响跨国企业并购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在分析海尔并购美国通用家电的案例基础上,对跨国企业并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仅在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企业并购交易数量就已超过100例,交易金额高达826亿美元;2015年我国企业并购交易案例达到了346宗,交易金额达到了551亿美元;以上数据表明,无论从我国企业并购数量上看还是交易金额上看,我国跨国企业并购都在快速增长,发展前景良好;一方面,跨国企业并购,给我国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带来了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企业竞争加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逐步加快,谁掌握了企业创新谁就把握住了企业发展的命门,企业创新能力越发重要;当前企业除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外,但是许多企业无法承担自主创新的时间成本和技术成本,从而也越来越重视整合外部资源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一些界内人士对我国企业并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不看好,认为我国跨国企业并购获得的只是机器和设备,缺乏关键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继承;撇去继承关键技术和创新能力继承的种种障碍,单单从跨国企业并购对全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来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企业对于跨国企业并购后技术的绝对依赖,将企业并购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忽视企业内部创新能力的提升;跨国企业并购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负债,也会造成企业管理资源的浪费;因此,我国企业如何通过跨国企业并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已然成为了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海尔集团,1984年在青岛成立,与1993年上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海尔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目前已经成功转型,向开发的产业平台进发;在互联网时代,海尔致力于打造共创共赢的电商平台,成为了行业标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始创于1892年,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成长,不断并购其他外国企业,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器公司,也是世界上极为出色的跨国公司;其涉足领域很广阔,先后在意大利、法国、中国等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三十多万个岗位;对于海尔公司来说,此次并购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是绝佳时期;一是弥补了没有并购美泰克的遗憾;二是此次并购是海尔集团走出去,与世界同行竞争的机会;三是此次并购可继承美国通用公司的先进设备;在此之前,美国通用公司早在2012年就投入了近10亿美元的资金进行生产设备和产品的研发,而此次并购海尔公司就可以理所应当的将这些成果充分利用起来,来增进海尔集团产品的创新性;除此之外,此举也给海尔集团进军北美市场创造了机会,海尔集团可依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北美的市场,可迅速进军北美市场;对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来说,通用公司也将此次并购作为了一个机遇,借中国市场进军工业互联网行业;美国通用公司在2015年将Prediix云平台共享,Predix可将工业数据进行收集共享,从而给其他企业构建工业互联网提供数据支持;2016年1月,中国海尔公司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正式签署了并购协议,中国海尔公司并在1月15日晚拟以54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家电业务相关资产;2016年3月,海尔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家电相关资产已通过美国国家反垄断审查,为海尔正式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扫除了障碍;2016年3月14日晚,海尔召开了“重大资产购买报告”董事会,会中审议通过了“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据有关人士透漏,此报告书就美国通用公司家电业务2015年业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海尔公司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家电重组之后带来的效益进行了分析;2016年3月31日晚,海尔公司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商议并购美国通用公司家电事宜;经过审议表决,董事会几乎近全票通过了在通用电气公司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和资产购买协议之内的12项关键议案;海尔公司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家电已有眉目,准备工作也已经做好,最后只要提高墨西哥境外反垄断调查之后,在2016年6月可以完成收购;第一,此次收购可扩大海尔全球知名度;此次收购完成后,海尔集团在家电不仅将一举超越美国保洁公司和日本松下公司,跃居世界第五位,还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将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向全球企业传播;除此之外,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还将和海尔公司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合作,将会进一步扩大海尔集团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第二,海尔收购美国通用公司电气后海外市场广阔;收购完成后,海尔公司可迅速继承通用公司家电市场,有利于海尔海外市场的建立,以便于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研发、制造、销售工厂,从而进一步扩大企业的效益;第三,要注意企业重组风险的防范;海尔集团收购美国通用家电要重视重组后风险的控制,对双方产品销售系统的整合是风险控制的重点;例如,美国家电和中国家电在电源适配电压的不同,美国和中国家电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通用家电如何快速适应中国市场,销售、售后系统能否快速进行有机整合,这些都是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收购美国通用家电,是海尔集团提升产品的创新能力的一个新的途径;通用家电在白色家电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同时,这也将转变为海尔集团发展白色家电,产品创新的优势;1技术积累是一个公司、一个企业长久发展所沉淀下来的经验资源;技术积累可以保障企业健康的条件下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是企业健康成长的保障;在海尔集团收购美国通用电气之前,虽然海尔集团掌握了不少专利,但是仍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而通用电气拥有拥有家电业的核心技术,还有众多专利技术;收购完成后,海尔便拥有了核心科技,这对海尔集团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按照海尔集团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些技术是海尔集团至少10年才能掌握,无疑给海尔集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为海尔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动力;2海尔集团收购通用家电,不但可以将通用家电专利技术全盘接手,还可以将通用家电的研究机构和相关技术人员纳入集团;为海尔集团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供了客观条件;3海尔集团和美国通用电气的市场不同,海尔集团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打开了国内市场,并拥有了一套适合我国市场的管理销售体系,而美国通用电气注重开发全球市场,其销售网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通过收购,为海尔集团进军全球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尔集团可借此机会学习通用电气国际市场开发的经验,建立符合海尔集团的国际销售体系;这也给海尔品牌国家化提供了发展机遇;4在海尔集团收购通用家电之前,家电产品主要走大众路线,几乎不涉足高端家电市场;而通用家电涉足了高端家电市场,经过收购后,通用家电品牌自然归海尔集团所有,弥补了海尔集团的空白;而且,这也有利于海尔集团的品牌形成,从而使海尔集团家电市场更加广阔,加入高端家电市场;5综上所述,在跨国并购中,许多因素都影响着企业并购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只有在认真分析影响因素后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付诸行动,才能实现跨国企业并购后产品、技术创新的目标;跨国企业并购不同于国内企业并购,周期漫长,涉及到前期企业的选择、中期企业双方的谈判、并购后的产业重组,这些都存在着各种问题;而且,跨国企业并购所走的程序要比其他企业并购要多,它涉及到两个不同国家的政策,所以面临的困难也很大;因此,在跨国企业并购之前,要充分考虑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状况,做好准备;我国企业要进行跨国企业并购时,要重视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借鉴优秀国企的海外并购经验,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跨国并购;二是培养先进理念,跨国企业会无法避免的开发国际市场;所以跨国企业要重视国际经营战略的制定,放眼国际市场,培养全球化意识;企业技术和资源往往以信息的形式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阶层人员上,例如产品开发的工程师、程序员,公司管理的高管、中低层管理,甚至产品一线的销售人员;思科CEO在并购战略中曾讲到:“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储存在企业大部分的技术资本”;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之所以进行企业并购,就是为了将被并购企业的技术资本和资源吸收,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在跨国企业并购时,对被并购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要尤为重视,竭尽全力留住被并购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这对获得被并购企业资源技术有着决定性影响;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被并购企业外部资源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极为重要;任何一项技术和资源,单独发挥不了多大作用,都需要有效的整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跨国企业并购应重视整合有效资源的重要性,要对企业核心技术进行整合;在实施跨国企业并购之后,并购方会继承被并购方大量的技术和资源,如核心技术、技术人员、市场资源、研发设备、专利等等;如何发挥这些资源的最大效益,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对被并购企业留下的各种技术和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要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将被并购方的核心技术吸收,同时加大创新投入,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本文就跨国并购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为题,分析了海尔集团并购美国通用电气的案例,探求了跨国企业并购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实现路径,分析了影响跨国并购中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最终提出了一个适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管理模式;本文对我国跨国企业并购研究和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提供了思路以及跨国并购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论文【论文摘要】我国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造成这一情况既有出口企业缺乏创新意识、依赖于技术引进的原因,又有出口企业缺乏消化吸收能力、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
出口企业可以通过观念创新、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发核心技术、管理营销创新,以及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论文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出口企业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海关总署预计,200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可望达到1758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4%,净增3300多亿美元,其中出口约9630亿美元,增长27%,进口约7950亿美元,增长20%。
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加工制造水平稳步提高,部分商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份额,我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地位日益稳固。
但是,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出口增长质量不高也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本文拟对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出口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淡漠我国拥有数量众多而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
许多的出口企业就是以此为出发点,搞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装配业、一般产品制造业等,也就是说国外厂商要什么,出口企业就生产什么,挣的就是加工费和国家的出口退税。
相比较自己开拓国外市场来说,这样的出口方式风险小,利润比较稳定。
这就导致有些出口企业满足于现有利润,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意识。
2.对于引进技术无法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引进先进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手段,到2005年,累计引进国外技术合同金额近1100亿美元。
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10538项,合同总金额2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技术引进不但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出口企业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产生了依赖心理,不去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习惯于搞技术引进。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始建于1965年,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举办,中编办批准设立的中央事业单位。
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专业从事家用电器科研与开发的机构,专业从事家用电器科研、检验、认证、标准、计量、传媒、培训等业务,是国家家用电器行业重点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机构,拥有一支包括12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32名教授级高工、博士、120名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在内的由245名国内优秀的行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队伍,致力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并以专业和诚信标准塑造权威的公信力,切实维护顾客的利益,在国内外家电领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以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尤其是滁州地区家电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科研开发能力与技术水平为主要目标,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协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优势,为广大客户带来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未来主要业务和服务:(1)科研开发根据家电院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如噪声分析控制技术研究、变频控制技术、IGBT及功率模块IPM产业化开发、废家电回收利用技术、冰箱保温材料VIP应用技术等,结合企业需求,与企业以科技创新联盟的方式,开展联合研发,促进科研项目的产业化应用。
(2)教育培训家电行业劳动技能鉴定站的技能培训,依托中国家电院获得授权的中国质检协会实验室检验师培训机构以及全国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检验员培训机构的资质,针对企业实验室检测人员开展培训,促进企业实验室技术能力的提高。
(3)中国家电院中试基地中国家电院中试基地落户滁州,完成家电院承担的国家课题等科研项目达到中试阶段的任务;同时,完成检测设备的生产组装任务,就近服务企业。
(4)检测校准服务建设检测校准实验室,为科研、教育提供试验手段,开展对企业服务(尤其是企业检测设备的校准服务),方便快捷的满足企业需求。
《战略管理》课程论文题目“海尔”战略分析1 引言1.1“海尔”简单介绍“真诚到永远”——海尔,这是海尔的形象宣言,也是海尔企业形象深入人心的一句话。
它于1984在中国青岛创立,经过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它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2002年以来,“海尔”价值连续9 855.26亿元年以来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2010年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201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名单,50中国有5家企业上榜,海尔集团排名第28位,是唯一上榜家电品牌。
它发展的脚步一直在不断前进,从开始只单干“冰箱”一个产品,到走“多元化”战略,先是进入其他不同的家电行业,再到进入甚至完全陌生的金融和医药行业,近几年更是走“国际化”道路,再到现在的“全球品牌化”道路。
如今的“海尔”扩展为一个横跨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PC 等)、各种小家电以及制药、生物工程、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多部门公司。
但是由现状看来“海尔”的发展的脚步并不像预想的那么顺利,在很多方面都遇到了瓶颈。
例如:它打开国外市场的路十分艰辛,因为很难让国外人建立起对“海尔”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而且它的技术在更具有竞争性的国际市场几乎没有优势可言。
所以它在国外的销售业绩不是很理想。
如今偌大的一个“海尔”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走下去呢?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2.1一般宏观环境对于宏观环境,基于“PEST”进行分析1)政治和法律因素:国内:对于“海尔”的发展,在国家政策方面是很多方面给予支持,例如对于产品的研发的征收增值税时的税率优惠和对于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等这一系列扶持的政策。
但是在法律方面却存在着很多缺陷。
这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对此的相关法规不完善,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所以市场动荡,存在很多不规则的方面,如此的市场环境会影响“海尔”的稳步发展;二是对专利保护方面,虽有相关的立法,但是实施的效果却很差,因而产品很多被盗版和进行复制,也就是当下很流行的“山寨版”这一说,这对“海尔”来说就意味着很大的一笔损失。
创新无限利他利国——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8年第11期1994年,陈劲顺利拿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讲师。
这一年,年纪尚轻的他忙着继续参加一系列针对企业开展的调研活动。
这些企业极具代表性——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创建出中国电子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熊猫—PANDA”。
南京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台高压容器的“故乡”,也是我国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的生产基地。
与两位“老前辈”相比,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要年轻得多,但也逐渐成长为全球大型家电知名品牌。
调研过程中,陈劲发现,20世纪90年代,国内大部分企业还在严重依赖外来引进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处境十分被动,国际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
“长此以往,对中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
令陈劲感到兴奋的是,以熊猫电子等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在自主技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并因此脱颖而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结合调研的成果,陈劲首次在学术界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自主创新”。
他认为,自主创新将是技术发展的下一个特定阶段,呼吁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培育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
但陈劲不曾想到,12年后,“自主创新”这一措辞正式出现在《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纲要(2006—2020)》中。
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指向,在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必经之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术界提出“自主创新”概念的第一人,光环加持下,是陈劲对于技术创新管理这一方向的执着。
时隔多年,对于当年的大胆创举,他用了一句哲学范儿十足的话来回应:“人类最大的问题是恐惧,恐惧源自没有找到真理,所以只要不断接近真理,就不会有恐惧。
”走向创新时代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
这是一个被称为“科学春天”的时代。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起步,国外先进科技成果被大量引进,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全面接触并逐步掌握世界先进科技,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代际差距。
海尔的SWOT分析国贸10-3 林锦雄2011年6月23日目录海尔的SWOT分析 (2)行业分析 (4)海尔集团营销策略的调整和完善 (5)海尔的竞争优势 (6)海尔优势 (6)一.高科技质量占据市场制高点 (6)二.以无形盘有形,专吃"休克鱼" (6)三.国际星级量条龙服务 (7)四."三分天下"两分在外 (7)海尔营销策略 (7)(一).产品定价、定位及其品牌战略 (8)海尔产品核心竞争力 (9)海尔的SWOT分析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
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039亿元(128亿美元)。
下面是有关海尔的SWOT分析:优势:海尔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国际市场彰显出发展实力。
"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6189项(其中发明专利819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89项。
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海尔还主持或参与了近百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