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乳腺癌治疗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913.00 KB
- 文档页数:51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也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因此,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于2019年发布了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一、乳腺癌的诊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根据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指南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诊断要点: 1. 个人病史和家族史的评估:了解患者的个人病史和家族史,对于发现高风险人群和早期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2. 体检:提倡每年进行一次乳腺体检,包括乳房触诊和乳房超声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进行更频繁的乳腺影像学检查。
3. 乳腺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是乳腺癌的常用初筛工具,乳腺磁共振成像(MRI)适用于高风险人群和特定人群。
对于可疑病变,可进行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或者乳房穿刺活检确诊。
4.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指南明确了乳腺癌病理诊断的准则和方法,包括乳腺穿刺细胞学、乳腺针吸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
二、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分子分型,指南明确了治疗的策略和原则。
1. 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乳腺癌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同时,对于有可疑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2. 放疗治疗:乳腺癌的放疗包括术后放疗和保乳放疗。
指南明确了放疗的适应症和治疗剂量等。
3. 内分泌治疗:根据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状态,指南给出了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应用原则。
4. 化疗治疗:乳腺癌的化疗主要针对高危人群和晚期乳腺癌患者。
指南详细列出了化疗药物的使用和方案。
5. 靶向治疗:对于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指南明确了靶向治疗的选择和应用原则。
三、乳腺癌的康复和随访乳腺癌治疗后的康复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乳腺癌的防治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唐树彬主治医师一、世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发病率占全年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在世界各地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食物构成和工业污染等许多因素的不同,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区,其发生率为亚、非、拉美地区的5-6倍,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东欧、南欧地区是中等发病地区,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属低发区。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各国均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几乎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以乳腺癌高发的美国为例,发病率约以年均3%的速度上升。
70年代中期,乳腺癌每年的新患者为8万人左右, 1992年乳腺癌每年的新患者上升为18万人。
1980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为(10万),1987年上升到(10万)。
近年的资料表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构成比的32%,每年约有万人死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8%,居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在美国,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二大造成癌症死亡的病因。
在1998年,有178,700人患上乳腺癌,有43,500位女性死于该病症。
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在世界上属乳腺癌低发病国家,但存在地区差异,总的特点是:沿海城市高于内陆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城市高于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的城市。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已跃居首位或第二位。
据中国抗癌协会统计,每年我国有四万人死于乳腺癌,现在年发病率已经达到40/10万,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乳腺癌特点,除发病率逐年增长外,在发病年龄上,与西方国家有明显差别。
从30岁以后就开始增加,发病年龄高峰在40-49岁,比西方妇女早10-15年。
2024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晚期乳腺癌治疗更新2024全国乳腺癌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年会千2024年4月12-13日在北京盛大召开。
万众瞩目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后简称“《指南》“)于会议期间重磅发布。
本次2024版《指南》更新依旧坚持“基千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药物可及性和医保因素、结合中国专家意见“原则,对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三阴性乳腺癌三大分子分型的早期新辅助、辅助治疗及晚期治疗均进行了全面升级。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更新亮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德曲妥珠单抗(T-DXd)“取代'恩美曲妥珠单抗T-D M1Y'成为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唯一I级推荐的ADC药怓1A),·三阴性晚期乳腺癌:原解救治疗推荐表格调整为解救化疗和解救免疫治疗两个表格,将免疫联合方案进行单独推荐。
•HR阳性晚期乳腺癌:国内已获批CDK4/6抑制剂(CDK4/6i)全部纳入了一线治疗的1级推荐,同时新增“AKT抑制剂(AKTi)+内分泌作为CDK4/6i治疗失败患者的III级治疗推荐。
·新增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章节对千HR阳也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德曲妥珠单抗'作为CDK4/6i经治患者的首选II级推荐方案1A1 对千HR阴性/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线治疗失败后应首选ADC药物治疗,可以选择德曲妥珠单抗'或'戈沙妥珠单抗'0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持续追求精准治疗,德曲妥珠单抗成曲妥珠单抗失败后首选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仍强调基千既往治疗方案进行精准分层,分为H治疗敏感'、“H治疗失败”、“TKI治疗失败“分别推荐方案,以追求更精准治疗模式。
对千曲妥珠单抗治疗敏感的患者,基千临床需求和产品可及性,在新版《指南》中曲帕双靶推荐新增皮下制剂。
对千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的患者,“德曲妥珠单抗(T-DXd),取代'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成为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唯一I级推荐的ADC药物(1A),该项更新基千D EST I NY-Breast03研究中的突破性成果,德曲妥珠单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前所未有的28.8个月,同时近80%患者实现肿瘤缓解,21%患者实现肿瘤完全缓解。
乳腺癌:病理分型、靶向药物、系统治疗原则 在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2017年,美国新诊断的乳腺癌病例超过25万例,以一生来算,12%的美国妇女将被诊断为乳腺癌。
本综述总结三种主要乳腺癌亚型的系统和局部治疗方法:激素受体阳性/ERBB2阴性(HR/ERBB2−)、ERBB2阳性(ERBB 2)和三阴性乳腺癌。
美国一半以上的乳腺癌是在筛查乳房X光片时诊断出来的,大约三分之一被诊断为可触及的乳腺肿块。腋窝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倒置、乳房不对称、乳腺皮肤红斑,乳腺皮肤增厚是乳腺癌的较少见表现。
在美国,62%的乳腺癌诊断时为乳腺原位癌,31%的乳腺癌扩散到区域淋巴结。只有6%的乳腺癌在诊断时是转移的。
病理诊断及分型 乳腺癌标准的病理组织学诊断: . 最常见的乳腺癌组织学是浸润性导管癌(占患者的50%-75%) . 其次是浸润性小叶癌(占患者的5%-15%) . 其余的患者是导管/小叶混合癌和其他较少见的组织学
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两个主要分子靶点已被确定。 一种是雌激素受体α(ERα),它在大约70%的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ERα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受体和转录因子,当雌激素激活时,激活乳腺癌细胞的致癌生长途径。激素孕酮受体(PR)的表达也是ERα信号的标志。雌激素受体(ER)或PR在至少1%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被归类为HR+,使用内分泌药物下调ER信号是ER阳性或PR阳性乳腺癌的主要系统治疗方法。
第二个主要分子靶标是表皮生长因子2(ERBB2,以前称为HER2或HER2/neu)、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大约20%的乳腺癌中被扩增或过度表达,在没有系统全身治疗的情况下预后。具有ERBB2扩增或过度表达的肿瘤是ERBB2+,具有ERBB2扩增或过度表达乳腺癌的患者受益于ERBB2靶向治疗,包括抗ERBB2抗体(例如曲妥珠单抗和pertuzumab)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apatinib and neratinib)。
三阴乳腺癌治疗方案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三阴乳腺癌则更为罕见。
三阴乳腺癌是指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一种乳腺癌类型。
由于缺乏对这些受体的表达,传统的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对于三阴乳腺癌无效。
然而,针对三阴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新兴的免疫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手术是三阴乳腺癌治疗的首要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乳腺保留手术(breast-conserving therapy)和乳腺切除手术(mastectomy)。
对于早期三阴乳腺癌,乳腺保留手术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手术后还需要考虑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以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三阴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杀灭残留在乳腺中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对于乳腺保留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
而对于接受乳腺切除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减少乳腺癌复发的风险。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三阴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化学治疗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
目前,针对三阴乳腺癌的化学治疗方案多采用多药联合治疗。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类药物、紫杉醇、顺铂等。
化学治疗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
4. 靶向治疗由于三阴乳腺癌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和HER2,传统的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对于三阴乳腺癌无效。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靶向治疗方法。
例如,PARP抑制剂可以阻断DNA修复,在三阴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兴领域。
对于三阴乳腺癌,免疫治疗可以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当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抗体已经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结论三阴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类型,目前仍然缺乏特异性的靶向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指南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在女性乳房组织中。
内分泌治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不同的疾病阶段和临床情况下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指南和相关信息。
一、内分泌治疗的原理及适应症内分泌治疗是通过干扰或阻断肿瘤组织中的雌激素信号传导,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主要适应症包括:1.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约70%的乳腺癌患者为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在内分泌治疗中溢于言表。
这些肿瘤对雌激素依赖明显,通过给予内分泌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2. 更年期前后女性乳腺癌:更年期前后女性雌激素与卵巢功能相关的巨大变化,容易导致雌激素水平的波动,从而增加了乳腺癌的风险。
内分泌治疗在这一群体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和药物选择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卵巢、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内分泌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1.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丽珠维 (Tamoxifen)、托烷司琼(Toremifene) 等。
这些药物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在竞争性抑制雌激素结合,从而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效果。
2.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 (Anastrozole)、依那西普(Exemestane) 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体内产生的雌激素的合成酶,从而进一步降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三、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估与副作用管理内分泌治疗后,应通过一系列的疗效评估指标来监测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等。
通过及时准确地评估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效果。
同时,内分泌治疗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如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
在内分泌治疗中,我们应该注意对患者的副作用管理和年龄、病情以及患者自身状况的综合考量,有效地降低并缓解患者的副作用,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导言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病,也可发生于男性。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为提供最新的乳腺癌诊疗指南,本文总结了2022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权威的指导。
一、乳腺癌的分类与诊断乳腺癌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根据组织学分型不同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前期病变、特殊型乳腺癌等。
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乳腺钼靶、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结合组织学活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在大部分病例中,乳腺癌患者应接受内分泌受体、HER2表达情况等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检测,以指导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二、乳腺癌治疗策略2.1 早期乳腺癌治疗策略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可选择乳腺保留手术或乳腺切除术,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淋巴结清扫。
手术后的患者可以选择行辅助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此外,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具备进行乳房重建手术的条件,可以在手术后进行乳房修复。
2.2 原发性转移乳腺癌治疗策略对于原发性转移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前辅助化疗可以帮助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此外,全身治疗的选择主要依据分子特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物学特征、伴随疾病和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
三、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乳腺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辅助放疗主要用于减少局部复发风险,可采用常规放疗或局部加速放疗。
辅助化疗可控制血液和淋巴转移风险,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来降低复发风险。
四、靶向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
通过结合HER2受体,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效果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已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内分泌治疗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对雌激素的信号传导,阻断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减少复发和改善预后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常用药物和其治疗效果。
一、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SERMs是目前最常用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之一。
它们能够在不同部位结合雌激素受体,在某些组织具有雌激素拮抗作用,在其他组织则具有雌激素激活作用。
这种药物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减少骨质密度损失。
例如,丽舍敏是一种经典的SERMs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
2. 5α-还原酶抑制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雄激素在肿瘤细胞内的转化,从而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是芬克辛和度他雄酮。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阻断雄激素合成途径,减少肿瘤生长所需的雄激素供应。
3. 非甾体类雌激素受体拮抗剂(SERDs)SERDs是一类新型的靶向药物,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显示出极高的治疗效果。
它们作为强力逆转剂,不仅能够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且还能导致受体降解并减少其表达水平。
地索非尔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SERDs药物。
二、内分泌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内分泌治疗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法,副作用较轻。
相比于放化疗等其他治疗方式,内分泌治疗往往能够避免因药物毒性而引起的明显不良反应。
此外,内分泌治疗通常需要服用药物数年甚至更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
2. 局限性尽管内分泌治疗对许多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有效,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够从中获益。
某些患者可能具有耐药性或无效应。
此外,长期使用某些内分泌治疗药物也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关节痛、更年期样综合征等。
三、随访与评估在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访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临床检查、妇科超声、乳腺超声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等检测手段进行系统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恶变情况和药物反应情况。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前言三阴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与激素受体阴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位阴性有关。
对于三阴乳腺癌的治疗,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三阴乳腺癌的常用化疗方案及其作用、副作用等相关内容。
常用化疗方案方案一:AC-T方案AC-T方案是目前常用的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之一。
该方案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先行进行4-6个周期的AC方案化疗(阿霉素+环磷酰胺),然后继续2-4个周期的T方案化疗(紫杉醇)。
作用AC方案的阿霉素和环磷酰胺具有细胞毒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
紫杉醇具有抗微管作用,可以阻断癌细胞的分裂和蔓延,减少肿瘤的体积。
副作用AC-T方案的化疗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性的,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方案二:DD护理方案DD护理方案是三阴乳腺癌的另一种常用化疗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顺铂和多西他赛两种药物的序贯应用。
作用顺铂和多西他赛均具有细胞毒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达到治疗的效果。
副作用DD护理方案的化疗也会引起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周围神经病变等。
其中,周围神经病变是该方案的主要副作用之一,需要密切监测和处理。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基因检测结果、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心脏保护方案化疗药物对心脏可能造成一定的损伤。
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时,可以考虑采用心脏保护方案,例如使用心脏保护剂,以降低心脏毒性的发生。
基因指导的治疗方案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可以选择使用对患者的肿瘤更为敏感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结语化疗是三阴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了解常用的化疗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方案的作用和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