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探讨

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探讨

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探讨
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探讨

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7-04-21T15:00:51.83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作者:肖冬姐

[导读] 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老年综合科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措施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的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急救,对照组予以一般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抢救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概率数据为10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分别为(27.67±2.35)分、(28.86±3.0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利于疾病康复。

【关键词】护理;急救;高血压;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作为高血压常见并发症,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等特点,同时可引发急性肺水肿以及心源性休克,对患者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影响[1],故临床应对疾病特点进行了解,并予以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本文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措施及其护理方式。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80例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出汗、面色青灰、心率加快等症状,根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且同意加入此次研究。

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2:18,年龄最大80岁,最小61岁,平均(72.34±3.77)岁。

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1:19,年龄最大81岁,最小62岁,平均(72.50±3.91)岁。

两组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基线资料的比较方面,差异不显著,P值大于0.05,两者可以比对。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急救,将患者置于方便抢救的病房,保证温湿度适宜、安静,指导患者半坐卧,建立静脉通道后,予以快速降压措施。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利尿、强心、镇静等对症措施,穿刺部位应选择上肢,便于成功概率的提高,为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药液应直接通过针头连接管,推入静脉;降压药物使用非洛地平,使用吗啡(4至10mg)等镇静药物时则应注意心率过缓以及呼吸不畅的发生,静脉推注呋塞米(30至40mg),便于利尿、扩张静脉血管、缓解肺水肿,静脉注射乙酰毛花苷(0.4mg)以及GS(20ml)解除心律失常症状,为预防血栓予以辛伐他汀口服,使用50mg硝普钠可起到扩张血管作用,有助于心脏负荷的降低,对心衰症状起效,若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等症状,则应及时予以氨茶碱等平喘药物,促进血管扩张,还可发挥一定程度的利尿作用;及时予以吸氧,保证速度为每分钟9至10L,同时将40%至50%乙醇加入湿化瓶中,改善患者通气情况,便于疗效的提高,持续、低浓度、低流量吸氧应用于伴有二氧化碳滞留以及缺氧患者中,判断改善程度,及时调整参数。

对照组实施一般干预,遵医嘱实施各项操作。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包括体位护理及心理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抢救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况。

心理状况以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最高一百分,均以得分低位优势。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概率以及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包括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抢救成功概率,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的必要条件为两者之间P值小于0.05。

2结果

2.1两组抢救情况对比

研究发现,两组抢救成功概率均较高,其中观察组数据为100.00%,两组无明显对比性,P值大于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实施科学急救措施的同时[2~3],予以合理护理方法对疾病控制、预后改善均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收获效果较为理想,具体措施如下。

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常规与抢救流程

心力衰竭 一、病因 1.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临床上常见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2)心脏负荷过重如严重的瓣膜狭窄、心室流出道梗阻、心房内球瓣样血栓或粘液瘤嵌顿,动脉总干或大分支栓塞等。 2.诱因 (1)感染,呼吸道感染时最常见。 (2)心律失常。 (3)血容量增加。 (4)过度体力劳累和情绪激动。 (5)治疗不当。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 二、病理生理 (1)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左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肺循环压力骤然升高而出现急性肺水肿。 (2)急起的机械性阻塞引起心脏阻力负荷加重,排血受阻。 (3)急起的心脏容量负荷加重。 (4)急起的心室舒张受限制。 (5)心脏暂停排血或排血量显着减少。 三、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

(1)症状呼吸困难为最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肾损害。 (2)体征肺部湿啰音、心脏扩大、舒张期奔马律。 2.右心衰竭 (1)症状腹胀、恶心、呕吐为最常见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 (2)体征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右心室扩大。 3.全心衰竭 (1)全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体征和症状。 四、护理常规 1.对症护理 (1)体位立即取坐位或半卧位,让患者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2)氧疗以5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流量6~8L/min,如患者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间断给氧。危重患者可考虑面罩或气管加压给氧。(3)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咳嗽情况,注意痰液的性质和量,协助患者排痰。 (4)心理护理专人守护,安慰患者,避免其过分紧张。 (5)减少回心血量止血带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min换一个肢体,平均每个肢体结扎15min,放松5min,在上述措施无效而无低血压及明显贫血的情况下,可在30~50min内静脉放血250~300mL或稍多。 2.药物护理 (1)吗啡静脉缓慢注射吗啡5~10mg,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1次,共2~3次。年老体弱者应减量或肌肉注射。注意有无呼吸抑制。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一、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二、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在吸气时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般可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随氧气加入。如病人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间断给予。 三、吗啡5-10mg静脉缓注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老年患者可酌减剂量或改为肌肉注射。 四、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静注,于2分钟推完,10分钟内起效,可持续3-4小时,4小时后可重复一次,除利尿作用外,本药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缓解。五、血管扩张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静脉滴注。 (1)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静注后2-5分钟起效,一般剂量为12.5-25μg/min 滴入,根据血压调整用量,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 对原有高血压者血氰化物,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 (2)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是LVEDP及肺血管压降低。患者对本药的耐受个体差异较大,可先以10μg/min开始,然后每10分钟调整一次,每次增加5-10μg,以血压达到上述水平为度。 (3)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剂,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静脉用药以 0.1mg/min开始,每5-10分钟调整一次,最大可增至1.5-2.0mg/min,检测血压同前。 六、洋地黄类药物可考虑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首剂可给0.4- 0.8mg,2小时后可酌情再给0.2-0.4mg。对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二尖瓣狭窄所致肺水肿洋地黄类药物也无效。后两种情况如伴有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则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有利缓解肺水肿。 七、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八、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其他治疗措施尚未奏效时,也能对缓解前病情一定的作用。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应着手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试述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及护理配合

1、试述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及护理配合。 治疗抢救:一、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二、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压给氧。三、吗啡 5 ~ 10mg 静脉缓慢注射。四、快速利尿呋塞米 20 ~ 40mg 静脉注射,于 2 分钟内推完, 4 小时后可重复一次。五、血管扩张剂。硝普钠、 . 硝酸甘油。六、洋地黄类药物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有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首剂可给 0.4 ~ 0.8mg , 2 小时后可酌情再给 0.2 ~ 0.4mg 。七、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八、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其他治疗措施尚未起效时,也能对缓解病情有一定的作用。九、对极危重病人,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护理:合理安排作息。对心功能Ⅲ级的病人,一天大部分时间应卧床休息,并以半卧位为宜。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事稍事下床活动和自理生活,适当进行户外散步,减少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下肢栓塞、肺部感染和体力、精力日益衰退,有助于身心健康。心功能Ⅳ级的病人,必须绝对卧床,避免任何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1. 气急明显者,可给予吸入袋装氧气。 2. 重度心力衰竭、明显浮肿或年老体弱的病人,容易产生下肢静脉栓塞、肢体萎缩、 肺炎和褥疮等。原则上不能移动病人,必要时只能轻轻地调换床单及衣服。痰不易咯出时,可适当用侧体引流。 3. 心力衰竭病人要限制盐的摄入,强调低盐饮食,防止水在体内潴留,导致浮肿和心 脏负担加重。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少量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4. 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肥胖者宜用低脂及低胆固醇饮食。严禁烟酒和刺 激性食物。控制水份。 5. 严密监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检查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观察病人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温度及出汗情况,肺部啰音或哮鸣音的变化,记出入量。严格交接班。 6. 心力衰竭病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要节欲或避孕,病情严重者应遵医嘱暂 禁妊娠,以防止心力衰竭发作。 7. 气候转冷时要注意加强室内保暖措施,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发作诱因。 8. 做好病人心理辅导。医护人员自身在操作时保持镇静、操作熟练,使病人产生信任 与安全感。及时观察病人的心情,做好情感交流工作,保持病人身心尽量愉悦。

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916427674.html, 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竭 作者:贺耀宗 来源:《家庭医学》2007年第03期 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是很危险的急症。当因某种因素使血压急速升高或显著持续升高时,极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成为高血压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在血压持续较高水平或血压急速升高时出现急性肺水肿,气喘、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咯血、咯粉红色泡沫状痰、疲劳,特别是病人不能平卧,非坐着呼吸不可(医学上叫“端坐呼吸”),或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病人表现明显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肺部可布满水泡音;照胸片可见心影增大、心尖移位、肺水肿征。临床上,凡是血压很高特别是突然血压升高,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时,应立即想到合并左心衰竭,必须紧急处理。 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关键是选用有效的快速降压药,把血压在短时间内(数分钟至1小时内)降至安全范围,使衰竭的心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与恢复。必须注意,降压的目标是“安全”范围而不是“正常”!应根据靶器官的损害和功能程度,决定血压降到什么程度为安全水平。切记不能追求单纯快速降压,一定要全面考虑患者病情。 实际证明,迅速将血压降到安全水平比使用强心剂更为重要。首选的药物为乌拉地尔(优匹敌、压宁定)或硝普钠。 乌拉地尔有抑制交感神经、中枢性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在降压同时不增加心率,不影响心肌收缩力,不增加心肌耗氧量,降压作用明显。尤其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可降低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明显减轻肺水肿,改善心功能。特别对于高血压左心衰竭伴有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更适合。急性期应静脉滴注,在静滴过程中要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度降低,并根据血压水平调整用量和速度。 硝普钠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使心功能恢复。特别适合于高血压伴左心衰竭患者。应避光滴注,在滴注过程中要监测血压、心率,避免血压降低过度,并根据血压水平调整用量和速度,使用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 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或高血压伴有体液潴留的心衰病人,应加用螺内酯、依普利酮或托拉塞米。依普利酮是一种新的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不良反应小,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托拉塞米是一种新的髓袢利尿剂,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对代谢影响小,可较好改善心功能。

心衰的抢救及护理新进展

写在课前的话 心衰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60%~70%心衰是因冠心病引起。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临床对急性心梗(AMI)早期的诊断和有效干预,使更多的病人能够存活,因此也使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 一、心力衰竭概述 (一)心力衰竭的定义 心力衰竭就是指在静脉血液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脏泵血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所需的临床综合征。 所有心脏、大血管疾病晚期均可导致心力衰竭。原发性心肌损害和长期容量负荷和(或)压力负荷过重,均可以导致心肌功能失代偿,导致心脏射血功能下降,最终发展成心力衰竭。 (二)心力衰竭的分类 心力衰竭的分类是按照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按照受累部位,又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竭;按心排出量可分为高心排出量和低心排出量心力衰竭。按收缩和舒张分类可以分为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衰和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 二、急性心衰 急性心衰主要是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急性发作。急性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的收缩功能不全或是舒张功能不全以及心律失常、前后负荷过重,都可以使心脏功能不全,这就引起了急性心力衰竭。 (一)急性心力衰竭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血管病变,引起心排出量急剧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肺淤血综合征。 (二)急性左心衰 急性左心衰的表现:多以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为表现。 (三)心力衰竭的病因 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有很多,一是原发性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比如冠心病、心梗、心肌炎等原发性的心肌损害。二是心脏负荷过重,比如压力负荷或是容量负荷过重,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三是心脏舒张受限,比如原发性心肌病、心包积液等,都可以引起心脏的舒张功能受限。 (四)心力衰竭的诱因 心力衰竭的诱因可以有多种方面,第一方面是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第二是严重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的心律失常,可以诱发和加重心衰的发生。第三是妊娠和分娩。第四方面是心脏负担加重,过度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是输液过多、过快,都可以引起心脏负担过重。第五是合并症,比如甲亢合并的心力衰竭,还有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的贫血,都可以引起心力衰竭。最后一点是药物,比如洋地黄用量不足或中毒等。 (五)心功不全的分级与评价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心功不全的分级与评价。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会引起过度或不适应的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 II级:轻度体力活动受限,静息时无不适,日常体力活动可致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静息无不适,但低于日常活动量即致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的发作。 IV级:没有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可有心力衰竭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都可加重不适。 美国心脏协会对心功能的分级,还增加了用客观检查来评价心脏病变严重程度的内容。将心功能不全分为A、B、C、D四期。 A期有心衰的高危因素,但无心脏的结构功能异常,也称A级。 B期已出现心脏结构异常,但从没有过心衰的症状与体征。 C期有心脏的结构异常,现有或既往有心衰症状。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和机制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与高血压关联最密切的并发症之一。Framingham研究显示: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心衰的发生率递增;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是正常血压者的2~3倍;高血压是导致心衰最常见的原因。高血压患者心衰的发生率为28.9%,与脑卒中相当(30.0%)。中国心衰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率达54.6%。 长期血压升高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促使心肌细胞肥大和损伤,导致心室重构和舒张期松弛受损,后者又引起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激活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最终发生心力衰竭。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分类 诊断性评估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①确定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②确定心衰的诊断:对于疑似心衰患者,通过利钠肽(NT-proBNP≥

125pg/mL、BNP≥35pg/mL,低于此水平可排除心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心衰;③判断心衰的类型。 根据心衰发生、发展的速度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EF减低的心衰(HFrEF,LVEF<40%)、EF保留的心衰(HFpEF,LVEF≥50%)和EF中间的心衰(HFmrEF,LVEF 40%-49%)。高血压主要导致HFpEF,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者也常发生HFrEF。 LVEF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公认的指标。对于HFpEF和HFmrEF的诊断,除了LVEF标准外,还需要反映左室舒张功能(LVDF)受损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的证据。超声心动图是目前临床上唯一用于评价LVDF的影像技术,但尚无单一的指标得到公认,需要多参数综合评估。反映结构异常的指标包括: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34mL/m2)、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男性≥115g/m2、女性≥95g/m2);反映功能异常的指标包括: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平均<9cm/s)、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13)、三尖瓣反流速度峰值(TRV,>2.8m/s)。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

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 一、概述 (一)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指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恶化。急性左心衰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降低、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从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以及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心原性休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急性右心衰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 (二)流行病学 急性心衰已成为年龄>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15%~20%为新发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即急性失代偿性心衰[1]。 (三)病因及诱因 新发心衰的常见病因为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如急性冠脉综合征、重症心肌炎、心肌病等)和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如急性瓣膜功能障碍、高血压危象、心脏压塞、严重心律失常等)[2]。此外,中国心衰注册登记

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心肌缺血(30.1%)是引起新发心衰的主要原因,而在高血压引起的心衰中有74.5%为新发心衰[3]。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常有一个或多个诱因,中国心衰注册登记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是促使心衰患者住院的主要诱因(45.9%),其次为劳累过度或应激反应(指情绪激动、饱食及外伤等原因)(26.0%)及心肌缺血(23.1%),有25.9%的患者存在2种或2种以上心衰诱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因感染(83.2%)而诱发心衰[3]。 二、病理生理机制[4] 1.急性心肌损伤和坏死 2.血流动力学障碍 (1)心排出量下降。 (2)左心室舒张末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升高。 (3)右心室充盈压升高。 3.神经内分泌激活: 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兴奋。

最新心力衰竭的护理教学查房

精品文档 级护理学班第二组20111(一)心力衰竭——简介 1、心力衰竭是一组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冠心病引起的心肌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异常、甲亢都可引起心力衰竭。其临床表现反映了一种基本的异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同程度的心衰,即便是最轻的一种也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必须予以治疗。心力衰竭可分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2、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 3、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在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 (二)心力衰竭——临床分型 1、按心力衰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急性者以左心衰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2、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因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致收缩期排空能力减弱而引起的心力衰竭为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是心腔扩大、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和射血分数降低。绝大多数心力衰竭有收缩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舒张功能异常的重要性,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4、按症状的有无可分为无症状性(asymptomatic)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是指左室已有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至正常以下(<50%)而尚无心力衰竭症状的这一阶段。可历时数月到数年。业已证实,这一阶段已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三)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心脏功能分级对劳动力鉴定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年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法:1964)根据诱发心力衰竭症状(疲乏、心悸、1、NYHA气短或心绞痛)所需的活动量将心功能分为l-4级这一标准在临床上至今仍广泛应用。其分级方法为: 心功能一级(心功能代偿期)无症状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心功能二级(一度心功能不全)较重体力活动则有症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 心功能三级(二度心功能不全)轻微体力活动即有明显症状休息后稍减轻,体力活动大受限制。心功能四级(三度心功能不全)即使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亦有明显症状体力活动完全受限。 2、1994年美国心脏学会对NYHA的标准进行了补充即在原1-4级心功能中,根据心电图、 心血管造影等客观检查结果将每级心功能划分为AB、C、D四个亚级如果客观检查无异常为A级,较轻异常为B级,中度异常为C级重度异常为D级。然而必需认识到此种分级主观性强,仅仅反映血流动力学的症状变化不适用于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和右心衰竭 案例 许某,男,76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长期口服美托洛尔、华法林、呋塞米、胺碘酮、培哚普利等治疗。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喘加重,右侧高枕卧位入睡,伴咳嗽、咳白痰、痰量较多。纳差、腹胀,近期体重增加明显。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血压控制制良好。有吸烟史20余年,每天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者:蔡廼绳 2009-7-28 15:52:54 点击:次发表评论文字大小:大中小文章号:W030619 关键词:蔡廼绳高血压心衰 心力衰竭(心衰)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研究发现高血压增加心衰的危险2-3倍,而心衰患者2/3以上现存高血压或既往有高血压的病史。因此,临床上无论高血压是心衰的病因,或者心衰由其他原因引起而高血压只是心衰的并存疾病,高血压均需积极的处理。 高血压合并心衰的病理生理 高血压导致心衰的机制复杂,但主要的过程是心肌重构。这包括两个方面:①慢性压力负荷,使心肌张力持续升高,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肥厚,长期作用心肌间质细胞增生,纤维化和心肌舒张功能障碍。②心肌重构导致心肌功能障碍,伴随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后果是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心肌细胞的肥大和间质组织的增生,进一步引起心肌重构,并形成恶性循环。水钠潴留和心脏后负荷的增加最终导致肺血管床液体积聚,引起心衰。心衰、特别是急性心衰发作时,伴随的交感神经系统、RAAS的进一步激活使心肌收缩增强、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会导致血压急性升高。这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后负荷,加剧心衰的进展。 治疗 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共5大类药物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原则上说,这些药物均可以用于伴有心衰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但考虑到心衰的特殊性,其治疗不同于普通高血压人群,因此具有循证医学证据能减少心衰死亡率的药物,特别是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应在治疗时首先考虑应用。但在不同类型的心衰,选择的药物也存在不同。 一、急性心衰 一项心衰患者的注册研究发现,约30%的急性收缩性心衰患者收缩压>140mmHg,50%以上的舒张性心衰患者收缩压>140mmHg,可见急性心衰时血压升高是常见的现象。该注册研究随访发现心衰发作时收缩压>160mmHg的患者,不论心功能状态如何,院内和出院后随访死亡率均较低。该结果这一方面提示对急性心衰伴随的高血压,考虑治疗方案时还应考虑到血压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心衰的“血管反应”特性,提示临床处理应首先考虑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急性心衰合并血压升高时一线药物是硝酸甘油,通常采用持续静脉点滴的方法,滴速根据血压调整。通常情况下心衰时硝酸甘油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剂量要高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时使用的扩张冠脉的剂量。 硝普纳也是常用的药物,用法同硝酸甘油。有报道使用亚宁定(α受体阻滞剂),奈西立泰,血管加压素拮抗剂,腺苷拮抗剂,内皮素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急性心衰伴高血压的研究,但临床价值尚待证实。 二、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 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是目前研究最多且疗效最为明显的心功能不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可显著改善该部分患者的预后。由于心衰的临床研究入选病例不以血压升高为条件,而这些药物也可以同时降低血压,研究也未比较合并与不合并高血压心衰病人的疗效,因此临床很难确定这些药物降低血压对心衰获益的贡献程度。 不论高血压治疗对心衰获益的贡献程度如何,不可争辩的事实是高血压会损害衰竭心脏的充盈状态。有研究发现在心衰患者后负荷的小幅度增高即会导致心搏出量的显著降低,因此对该部分人群,2008 ESC心衰指南推荐的血压目标值是小于140/90mmHg以下,在伴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患者小于130/80mmHg以下。从理论上说,该目标值更低一点,可以进一步减轻心脏的负荷,有利于心衰患者预后的改善,但目前尚没有这方面的证据,但有研究发现心衰患者随访2年中,舒张压越高的患者心衰入院和死亡危险也越大。笔者认为在保证重要器官灌注的前提下,血压应尽可能的降低。ACEI和ARB ACEI和ARB和高血压治疗的2大类重要药物,在心衰患者可以减轻室壁张力、减轻或预防心肌细胞的肥大和纤维化,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大量研究表明,这2类药物可以减轻左室功能不全,包括心肌梗死后心衰和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的危险。

急性心衰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衰的急救与护理 一、急性心衰的流行病学 我国对42家医院1980、1990、2000年3个时段住院病历所作回顾性分析表明,因心衰住院约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16.3%一17.9%,其中男性占56.7%,平均年龄为63—67岁;心衰病种主要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病。 在这20年时间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分别从36.8%和8.0%增至45.6%和12.9%,而风湿性心脏病则从34.4%降至18.6%;入院时的心功能以Ⅲ级居多(42.5%~43.7%)。住院患者基本为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 二、定义: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 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 病理生理: 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 三、临床分类: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心源性休克 急性右心衰竭: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大块肺栓塞 非心源性心衰 四、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见病因: 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如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

梗死伴机械性并发症; (2)急性重症心肌炎; (3)围生期心肌病; (4)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如抗肿瘤药物和毒物等 3.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1)急性瓣膜大量反流和(或)原有瓣膜反流加重,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穿孔、二尖瓣腱索和(或)乳头肌断裂以及人工瓣膜的急性损害; (2)高血压危象; (3)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 (4)主动脉夹层; (5)心包压塞; (6)急性舒张性左心衰竭,多见于老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很常见) 五、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基础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和表现 诱发因素 1.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 2.心脏容量超负荷; 3.严重感染,尤其肺炎与败血症; 4.严重颅脑损伤, 大手术与应激; 5.心律失常; 6.心肌缺血; 7.负性肌力药物应用; 8.高心排血量综合征(甲亢,贫血);

急性左心衰抢救全记录

「强心、利尿、扩血管,镇静、吸氧、脚下垂」,实习医师都可以把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口诀倒背如流。当值班遇见一例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你是否真能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已经低至35%,如何着手抢救? 病例介绍 患者女,76岁,入院诊断「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入院时双下肢水肿,尿量400-500 ml/d ,Scr 400-500umol/L,BNP 1063pg/ml (参考值<100pg/ml)。利尿效果欠佳,入院后予血液透析治疗。 入院第5天的晨起7点,患者突发憋气,伴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查体:BP 202/115 mmHg HR 123bpm SpO2 78% RR 30bpm 神志清楚;双肺可闻及明显的吸气相湿啰音和呼气相哮鸣音;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双下肢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伴频发室上性早搏,未见ST-T段改变」。查体过程中,患者开始躁动不安,大汗,SpO2波动在70%-80% HR波动在120-140bpm。病情紧急,诊断是什么? 老年透析患者,突发憋气、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但此患者并不典型),伴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查体可闻及明显湿罗音和哮鸣音。相信很多同道能够快速和准确地做出「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0%-80%已经面临生命危险,如何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抢救经过 立即抬高床头,将患者由平卧位调整为坐位;储氧面罩吸氧,同时联系设备科借无创呼吸机。立即予患者静推呋塞米40 mg,皮下注射吗啡3 mg,泵点异舒吉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患者血压很高,每1-2 min 根据血压及时调整异舒吉微量泵剂量。心电监护,联系床旁胸片,急查血常规、生化+心肌酶+BNP 凝血全项、血气分析。 在抢救过程中,患者氧合不能维持,吸氧10L/min (储氧面罩)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降至35%,同时出现意识一过性丧失。立即予简易呼吸装置(507气囊)辅助通气,联系麻醉科同事紧急气管插管。 经过507呼吸装置辅助通气,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0%%同时意识恢复。 麻醉科同事也及时赶来,气管插管还是不插管? 由于患者血氧饱和度已经上升,无创呼吸机也及时到位,暂时未行气管插管。 予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S/T模式,IPAP 18 cmH2QEPAP10 cmH2Qf 12bpm 异舒吉已加量至16 ml/h = 16 mg/h ,但血压仍170-190/100-110 mmHg,予联合泵点硝普钠注射液,硝普钠逐渐加量至 6 ml/h = 60ug/min。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患者仍有明显哮鸣音,考虑存在气道痉挛,予静点氨茶碱0.125 g缓解气道痉挛。 经历了近1个小时的抢救:吸氧,体位,呋塞米利尿,吗啡镇静和扩张血管,硝酸异

高血压合并心衰如何用药

高血压合并心衰如何用药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和最终结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衰的主要病因之一。有高血压病史者发生心衰的危险比无高血压病史者高6倍。弗明翰心脏研究中心调查的5124名心衰患者中,91%在发生心衰之前有高血压。而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高血压心衰的发生率降低55%,同时死亡率也降低。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对于降低心衰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并心衰的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应降至130/80mmHg。 治疗高血压的多数药物都可以用于不同程度的心衰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既能降压又能有效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逆转已经发生的左室肥厚,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目前认为是治疗高血压伴心衰的首选药物,且需长期应用,除非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常用的有依那普利(依那林)、苯那普利(洛汀新)、福辛普利(蒙诺)、培哚普利(雅施达)等。应用时要注意防止突然过度地降低血压,并密切注意电解质平衡及排尿量,尤其是尿量明显减少引起的高钾血症,另外,要根据肾功能不全的程度调整剂量。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最近推荐应用的一类抗高血压药,可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但目前ARB仍主要用于因咳嗽或血管性水肿而不能应用ACEI者。常用的有氯沙坦(科索亚)、缬沙坦(代文)和厄贝沙坦(安博维)等。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病情稳定、已无液体潴留的全部心衰患者。可纠正交感神经支配不均引起的室壁局部异常运动,恢复舒缩协调性,改善心肌充盈与顺应性,抑制交感神经介导血管收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释放和继发效应,降低心肌耗氧,减少细胞外重塑及心肌纤维化。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还可降低心肌耗氧,控制心绞痛发作。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博苏、康忻)以及α、β受体阻滞药卡维地洛(达利全、金络)等。 利尿剂可轻度降压,是心衰标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的是控制心衰患者的液体潴留,减轻心脏负担,并保证ACEI、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及减少其不良反应。一般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心衰加重有体液潴留时可选袢利尿剂如速尿,而螺内酯(安体舒通)利尿作用较轻,因可改善心室重构,常与ACEI联合应用于重度心衰患者,可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及心得探析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及心得探析 发表时间:2016-02-16T15:41:17.7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作者:陈惠 [导读]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中医医院高血压是心力衰竭较为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血压高会加重患者心脏左心室的负荷,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陈惠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中医医院 652300 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显著降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老年;临床护理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较为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血压高会加重患者心脏左心室的负荷,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我院老年病科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抢救治疗的同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老年病科住院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72例,男45例,女27例;平均年龄(62.35±8.64)岁。高血压诊断符合WHO标准[1]。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良好对比。 1.2 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护理:测量血压、心率等;吸氧、吸痰等护理。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秉承我院老年病科坚持以病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具体内容如下: 预防护理:注重患者卫生,预防压疮;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康复护理:重视休息并进行活动指导; 健康指导护理:入院进行健康教育、保持良好病房环境;饮食低盐低脂、高营养、易消化食物; 心理护理:安抚患者烦躁、焦虑、恐惧等情绪,解除心理障碍; 监测护理:观察并监测心电、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临床症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护理前后心功能疗效。1.3.2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Ⅰ级或提高Ⅱ级[2],心衰症状或体征消失; 有效:心功能提高Ⅰ级,症状有改善; 无效:症状未有改善或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若p<0.05,则认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指标明显降低,大部分患者恢复正常血压范围或接近高血压临界值;心率基本在60-100/min之间。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显效(n)有效(n)无效(n)总有效率(%) 观察组(n=36) 13 21 2 94.44 对照组(n=36) 6 23 7 80.56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急性心力衰竭的基础性疾病之一。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发作的或是加重左心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心室负荷加重,引起急性心排血量骤然下降、肺循环的压力升高、周围的循环阻力增加,造成肺循环充血而引起急性肺水肿、肺淤血并伴有组织甚至器官灌注不足及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3]。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急、病情严重且复杂、并发症较多,由于老年患者组织器官功能减退等生理因素,使病程长、恢复慢,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临床护理的过程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4]。我院一直坚持以病人为本的原则,针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在其临床护理中体现集预防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指导护理、心理护理等全面一体的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院针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等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针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有效降低血压、心率等指标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整体护理模式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及临床处理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及临床处理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 Keywords Heart failure,congestive 进入新千年以来.急性心力衰竭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临床热点,相继有EHFI、ADHERE、EHF2三个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的公布及ESC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的推出。急性心力衰竭包括新现的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两种情况急性期处理原则是一样的。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分为4个阶段:紧急治疗期、院内治疗稳定期、出院前规划期及长期治疗期。早期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避免或限制进一步的心肌损伤,逐渐过渡到临床稳定,根据病因制定不酬的治疗方案并坚持长期的神经内分泌拈抗剂的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接诊后.应迅速明确病因或诱困,并进一步将急性心力衰竭分类: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心源性休克,高心排血量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右心衰竭。尽可能积极去除病因及诱因.如对高血压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降压治疗最重要。急性冠脉综合征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血运重建最关键,急性心力衰竭伴有甲亢危象时,应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及释放,对一时无法明确病因的患者,先减轻症状,有感染征象者,抗感染治疗。糖尿病伴有急性心力衰竭时,暂时停用口服的降糖药,通过滴定短效的腆岛素控制血糖等。 1 一般处理 保持气道通畅及吸氧:对神志清醒有自主呼吸的急性肺水肿或低氧血症的患者给面掣持续气道IF呼吸或无创正压通气(CPAP/NIPPV),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95%~98%)。如果经药物及CPAP/NIPPV治疗,仍有低氧血症,神志不清,或心脏停跳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 药物治疗要点 利尿剂:对存在液体潴留、肺淤血或肺水肿的患者,首先选用静脉注射攀利尿剂,减轻症状。根据液体潴留的程度,选择个体化的剂量,依照治疗后的反应,决定是否加量。密切监测血电解质和肾功能,补充钾镁的丢失。一旦出现利尿剂抵抗,应排除干扰因素,如限盐限水,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肾功能和肾脏灌注等,通常可采用大剂量利尿剂持续静脉滴注(速尿40mg,静脉注射,继之10~40rflg/h,静滴);或增加利尿剂使用的频度;两种或多种利尿剂合用;利尿剂与多巴胺或多巴蚧胺介川等法缓解。以上方法无效时,可考虑超滤。 吗啡:一且建立静脉通道,对在焦虑、气促的重症患者,尽早注射吗啡3mg,必要时,可重复。 根据血压的情况决定其他药物的使川原则,对收缩压大于l00mmHg(1mmHg=0.133kPa)者,选择血管扩张剂;对收缩压界于85~l00mmHg者。选择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剂;对收缩压小于85mmHg者,首先明确有无血容量的不足,有血容量不足者补容,同时使用药多巴胺[>5ug/(kg·min)]或去甲状腺素。上述治疗无效时,考虑机械辅助治疗或性肌力药。 血管扩张剂:对大多数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表现为低灌注,血压仍可维持正常,使用利尿剂后仍有充血的症状时,选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外周循环,减轻前负荷。急性肺水肿、严重的高血压时,推荐静脉给予管扩张剂、硝酸酯类或硝普钠。高血压危象时,选硝普钠。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无低血压时。可以在利尿的基础上静脉给予硝酸酯类、硝普钠或重组的B类利钠肽缓解状.并密切监测血压。硝酸酯制剂的使用应在监测血压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到能够耐受的大剂量.一般以平均动脉压下降10mmHg为宜,收缩压不宜低于90~100mmHg硝酸酯与小剂量的速尿联合优于单用大剂量的速尿。 严重的急性心力衰竭,九其是以后负荷加大为主,如高血压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二尖瓣反流时,推荐使用硝普钠.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l0.3ug/ (kg.min),l ug/ (kg.min)).5

高血压急症合并急性左心衰诊治策略

医师报2013-08-01分享 高血压是心衰的主要病因之一。长 期、持续血压升高可引起心脏病理生理 性变化,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增生, 导致左室肥厚。血压升高还与一系列神 经内分泌因子的激活有关,如肾素-血管 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过度兴 奋,加重和促进心肌重构,且互相影响。 1、发生机制 持续性血压升高往往有许多影响因素,如遗传基因、性别、肥胖、冠心病、糖尿病、过量饮酒等。这些因素与高血压相互作用,可加重心肌损害及心肌病变,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发展成为心衰。据Framingham 研究,校正年龄和心衰的危险因素后,男性高血压导致的心衰发生率是血压正常者的2倍,女性则高达3倍。据中国心血管病研究调告,急性心衰是心衰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约占59%),而高血压急症合并心衰是急性心衰的主要病因之一。 高血压急症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外周血管收缩、心室射血阻抗增加,加重原有高血压导致的左室肥厚并增加室壁张力。上述血液动力学变化使心脏负荷增加,心脏排血量下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肺毛细血管楔压(PWCP)≥ 18 mm Hg,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2、临床特点 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如对高血压或原有慢性心衰缺乏有效治疗、依从性差、心脏容量超负荷、感染、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等,导致血压突然、显著升高,并出现呼吸困难、高枕卧位、心率/呼吸频率增快,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哮鸣音,心前区可闻及奔马律、P2 亢进。 病情急剧进展可表现为极其严重的急性肺水肿,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有恐慌感,呼吸频率及心率加快,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为心原性休克。 3、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可显示心肌肥厚、心房或心室扩大及心律失常。胸部X 线可显示肺淤血或肺水肿,心影扩大。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动脉血气分析可显示有无氧血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急救后的护理管理研究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急救后的护理管理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急性心力衰竭急救后使用的护理管理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该院收治的69例急性心力衰竭小儿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探究护理结局。结果66例顺利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5.65%。有3例患儿抢救失败,其中2例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另外一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于小儿急性心力衰竭者,应在第一时间救治,在急救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用这种方式,可在最大程度上促进疾病转归,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标签:小儿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护理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management of children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fter emergency. Methods 69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dopted the targeted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 after admission,and the nursing outcome was studied. Results 66 cases successfully left hospitals,and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was 95.65%,and the rescue of 3 cases failed,including 2 cases died due to th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1 case died due to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Conclusion The children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should be treated in the first time,and the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fter rescue,which can promote the progression of disease to a large extent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and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Emergency;Nursing management 急性心力衰竭是儿科常见病症,其主要引致原因为各类心脏疾病综合征引发的心功能不全疾病[1]。该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如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治,可挽回生命。在对该疾病患儿进行临床救治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精准快速,尤其要重视急救后的护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该文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该院收治的69例急性心力衰竭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心力衰竭急救后护理管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该院收治的6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患者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制定的关于该疾病临床诊断标准,该实验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执行,患者监护人自愿参加实验调查,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在此同时签署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