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分析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常用VOCs废气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分析挥发性有机物(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以下简称VOCs,是指在室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91Pa,常压下沸点小于260℃的有机化合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对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定义是:熔点低于室温,沸点范围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1]。
现阶段,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常作为工业生产的溶剂使用,常出现在化工、印刷、烤漆和医药等行业领域。
这些有机溶剂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出来的物质,不仅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人体吸入被污染的气体后,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生态环境部在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 要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 VOCs)治理”。
1.常用VOCs废气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是指通过化学、热力学或其他技术分解或安全处置大气污染物,适用于以大气污染预防与控制方法无法消减的大气污染物。
当前,应用较广泛的VOCs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光催化氧化法、低温等离子法和燃烧法等。
本文针对常用的VOCs废气治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
1.1.冷凝工艺冷凝法主要是利用废气中VOCs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汽压的性质,采用加压或降低温度,使处于气态的污染物冷凝,从废气中分离出来。
在一定的温度下,VOCs的初始浓度越大,其脱除率越高。
冷凝法的优点:1)适合处理含有大量水蒸气的高温废气;2)自动化程度高、适合沸点较高的有机物,可回收有用组分,回收物质纯度高;3)适用于常温、高浓度的小风量有机废气的处理;4)可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降低处理装置的运行成本和处理负荷,提高处理效率。
缺点:1)设备要求较高、投资大、能耗高、运行费用大;2)对废气的温度、浓度、结露温度等均有较严格的要求;3)在实际溶剂蒸汽压低于冷凝温度下的溶剂饱和蒸汽压时,此法不适用;4)不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可回收物质价值较低的有机废气。
光催化降解voc光催化降解VOC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室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VOC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
由于VOC的挥发性和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降低VOC的排放已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能量和催化剂协同作用的环境治理技术,通过光催化反应可以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在光催化降解VOC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光能吸收、催化剂激发、活性氧物种生成和有机污染物降解。
光能吸收是光催化反应的关键步骤。
光能可以通过吸收VOC分子的电子跃迁,将其激发到高能级。
这一过程需要合适的光源,常用的光源有紫外光、可见光和太阳光等。
其中,紫外光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激发更多的VOC分子,但其应用受到限制。
可见光具有较低的能量,应用广泛,但其激发的VOC分子较少。
太阳光作为一种自然光源,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光能,但其强度和波长分布会受到天气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催化剂能够吸附VOC分子,提高其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锌(ZnO)等。
二氧化钛是最常用的催化剂之一,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化学稳定性。
二氧化锌也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但其光催化反应速率较慢。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催化剂,如半导体量子点、金属有机骨架等,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光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激发状态是实现VOC降解的关键。
催化剂吸收光能后,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电子空穴对能够与VOC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活性氧物种。
活性氧物种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可以将VOC分子氧化为无害物质,如CO2、H2O 等。
此外,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也会影响光催化反应的效果。
合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可以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和活性位点,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光催化降解VOC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光催化反应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处理技术,无需直接接触有机污染物,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可能。
催化燃烧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工程实例分析摘要:采用催化燃烧工艺处理江苏某化工企业 VOCs 废气,论述了该企业有机废气的收集和处理现状、催化燃烧装置工艺流程及运行参数。
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 1000 m3 /h,处理装置总投资 31. 5万元,年运行成本 4. 32 万元。
经催化燃烧装置处理后,废气中丙烯醛浓度 0.83 mg /m3,去除率达到 94. 9% ,非甲烷总烃浓度 2. 36 mg /m3,去除率为 93. 2% ,均满足《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DB32 /3151-2016) 表 1 标准。
化工行业是江苏的支柱性行业,根据《十三五规划全国分行业 VOC 排放基数-江苏》,江苏省工业源VOCs排放量为108.07 万吨,其中化学工业( 除石化外) VOCs排放量23. 20万吨,占工业源排放量的21. 47% ,成为江苏省VOCs的重要源头之一[1]。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全国排放总量下降10% 以上”[2],而化工合成企业作为 VOCs 的重要来源,对其废气的净化治理也迫在眉睫。
目前,处理含 VOCs 废气的方法主要有焚烧法、催化燃烧法、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等[3-4]。
其中,焚烧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时能耗较大[5],一般适用于处理较高浓度有机废气。
而冷凝法和吸收法对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效果较差,一般需与其他处理工艺( 如活性炭吸附等) 联用[6],而现有生物法则对高浓度有机废气处理效果有限[7]。
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但由于处理污染物单一、成本高等缺陷,应用较少[8]。
催化燃烧技术由于具有起燃温度低、可抑制 NOx 等污染物的形成、适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2,9],广泛应用于处理含 VOCs 废气。
催化燃烧是典型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其原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迅速被氧化成 H2O 和 CO2[10-12]。
光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有机污染物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
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彻底去除这些有机污染物,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其中,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是一种备受瞩目的方法。
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是指通过光催化剂使污染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氧分子被激发成活性氧种。
这些活性氧种会与污染物分子发生氧化反应,将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的物质,实现降解的目的。
可以说,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具有高效、无副作用、易操作、不会污染环境等特点。
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最初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当时科学家发现,将某些光催化剂暴露在紫外线下会产生一些活性氧种。
这些活性氧种可以使化学反应更容易发生。
然而,当时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有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一些光触媒的发现,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现在,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
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在有机污染物降解、色素降解、抗菌杀菌、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虽然被广泛应用,但是其研究与应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光催化剂的研究与改进。
光催化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光催化氧化降解的效果。
目前,许多学者正在研究如何合成出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光催化剂,以期将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发挥到极致。
除此之外,当前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还存在着成本较高、对光谱的依赖性较强等问题。
这些问题也制约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总之,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是一种前景非常广阔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继续探索其适用于不同领域、不同类型有机物的运用条件,以及找到更便捷、经济、高效的光催化剂,使其能够发挥最优秀的效果。
第5期2017年10月No.5October,2017第44卷 第5期Vol.44 No.5刘莹昕(新余学院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 新余 338000)摘 要:由于化工企业的生态意识不强,环保投资力度较小,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机污染物无法有效去除,破坏了自然环境。
文章对光催化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研究,提出纳米光催化技术改进措施和技术展望,以期有效去除工业污染。
关键词:光催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技术空气污染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且不利于日常工作和生活。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常用VOCs表示,其为空气污染的重要内容,室内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天然气产物、吸烟产生的烟雾、建筑家装材料排放物等;室外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工业废气、燃料燃烧产生的汽车尾气等。
近年来,人们遭受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侵害严重,时常出现疲劳、头痛,甚至癌症等病症,我国每年耗费大量财力物力缓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消极影响。
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新型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与推广。
光催化氧化法主要利用纳米半导体催化剂将空气中的VOCs转化成H2O和CO2,其具有反应条件简单、温和、安全等特点。
随着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对光催化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势在必行。
1 光催化剂的制备光催化剂是光催化技术应用的关键材料,其具有高活性特点,光催化剂常用材料为纳米TiO2,其降解能力强。
纳米TiO2尺寸小,表面键态与颗粒内部不同,增强颗粒表面活性,通过量子尺寸效应,颗粒的氧化能力提高,产生的光催化效率也将提升。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气相法、液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
气相法是指通过O2与TiCl4反应获得纳米TiO2;液相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和硫酸法,其中溶胶-凝胶法是指将钛的醇盐水解后为溶胶形式,利用缩聚等方法形成凝胶,再通过干燥等措施煅烧出纳米TiO2,该方法能够制备出具有负载涂层的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得到广泛应用;硫酸法是指粉碎含钛矿石,并通过硫酸溶解、煅烧出纳米TiO2;受反应时间、温度、媒介等因素影响,光催化剂制备的结晶过程易受到影响,水热法则可提高光催化剂制备的结晶程度,水热法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成不同的前驱体,后通过清洗干燥出纳米TiO2。
催化燃烧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工程实例分析催化燃烧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工程是一种常用的废气处理技术,通过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一起参与催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从而实现废气的净化。
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等优点,在各个行业的废气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化工企业为例,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丙烯腈,苯和甲苯等有机物。
由于这些废气具有较高的毒性、可燃性和挥发性,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该企业决定引入催化燃烧技术进行废气处理。
根据企业的废气特点和处理要求,设计了一套催化燃烧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工程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废气收集和预处理:通过管道将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收集起来,并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除尘和除油,以防止杂质对催化剂的污染和损害。
2.催化剂选择和装置设计:根据废气成分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常用的催化剂有贵金属催化剂和钼钛等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催化剂通常是以颗粒或泡沫的形式存在于催化床中,通过流通废气使其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燃烧反应。
3.催化燃烧反应和控制:废气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催化燃烧装置。
废气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有机物被氧化为CO2和H2O。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催化床的温度、氧气浓度和废气流量等参数,以保证反应的高效进行。
4.热能回收和废气排放:催化燃烧反应产生的热能可以通过换热设备回收利用,用于加热或蒸汽产生。
废气经过燃烧后,经过处理后的废气即可安全排放到大气中。
通过以上的催化燃烧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工程方案,该化工企业成功地实施了废气处理工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废气排放达标,企业实现了环境目标的同时,还得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此外,该工程还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可以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vocs光氧催化处理效果
光氧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下的光催化剂产生活性氧,从
而氧化分解有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技术。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化合物,因此光氧催
化处理VOCs受到了广泛关注。
首先,光氧催化处理VOCs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光催化
剂的选择、光照强度、温度、湿度以及VOCs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都
会对处理效果产生影响。
合适的光催化剂能够提高VOCs的降解效率,而光照强度和温度等操作条件的优化也能够促进光氧催化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其次,光氧催化处理VOCs的优势在于其高效、无二次污染和操
作成本低的特点。
相比传统的VOCs处理方法,光氧催化技术能够在
常温下实现高效降解,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此外,光氧催化技术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化学试剂,操作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光氧催化处理VOCs也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光催化剂的
稳定性、VOCs的混合物处理、反应器的设计等问题都需要充分考虑。
此外,对于特定的VOCs成分,光氧催化技术的处理效果可能会有所
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总的来说,光氧催化处理VOCs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也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vocs催化氧化法VOCs是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增多,VOCs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因此,寻找有效的处理VOCs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vocs催化氧化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VOCs治理领域的技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VOCs氧化分解成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一、vocs催化氧化法的原理VOCs催化氧化法是一种通过催化剂介导氧化反应将VOCs转化为CO2和H2O的技术。
在该过程中,VOCs首先与催化剂表面发生吸附,然后与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CO2和H2O。
催化剂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从而实现高效处理VOCs的目的。
二、vocs催化氧化法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物理吸附、燃烧等方法,vocs催化氧化法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
首先,由于是在常温下进行催化氧化反应,消耗的能量相对较低,能够节约成本。
其次,VOCs在催化剂表面直接发生反应,反应效率高,处理效果好。
此外,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循环使用性,可以减少处理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是一种环保型的处理技术。
三、vocs催化氧化法的应用vocs催化氧化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VOCs 是许多有机溶剂、涂料、胶粘剂等基础原料的挥发物,通过vocs催化氧化法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处理这些挥发性有机物。
此外,在汽车尾气处理、家具制造等领域也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相关的支持,vocs催化氧化法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四、vocs催化氧化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虽然vocs催化氧化法在VOCs治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催化剂的选取对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目前仍然存在催化剂选择不当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的情况。
其次,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和再生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光催化-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在许多行业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空气污染物。
它们可
以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需要开发有效的技术来处理这类污染物。
光催化-生物法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VOCs。
本研究旨在探讨光催化-生物法处理VOCs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
(1)探究光催化技术去除VOCs的效果;
(2)研究不同生物处理方法对去除VOCs的作用;
(3)建立光催化-生物法处理VOCs的实验模型;
(4)评估光催化-生物法处理VOCs的效果。
3.研究方法
(1)采用UV/TiO2光催化技术,对VOCs进行预处理;
(2)采用不同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通过生物法处理VOCs;
(3)对各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4)建立光催化-生物法处理VOCs的实验模型;
(5)评估光催化-生物法处理VOCs的效果。
4.研究计划
研究期限:6个月
(1)第1-2个月:文献调研和实验准备;
(2)第3-4个月:进行预处理实验和生物法处理实验;
(3)第5个月:建立实验模型和进行数据分析;
(4)第6个月:撰写论文并提交。
5.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光催化-生物法处理VOCs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本研究也将有助于推动光催化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有机挥发性废气处理中光催化氧化法的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的大量增加,企业环保投资力度的不够,导致了大量工业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排放,致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本文主要对有机挥发性废气处理中光催化氧化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有机挥发性废气;光催化氧化法;废气处理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的大量新起,企业环保投资力度的不够,导致了大量工业有机废气的排放,致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加大对有机废气的处理[1]。
对有机废气的治理,人们早就有研究而且已经开发出一些卓有成效的控制技术如广泛采用并且研究较多的有热破坏法、冷凝法吸收法等近年来形成的新控制技术有生物膜法、电晕法、等离子体分解法、光催化氧化法等[2]。
其中,在治理有机挥发性废气方面,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相对优良的方式,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1挥发性有机废气概述有机废气处理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净化的处理工作。
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主要是治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其做吸附、净化、过滤等处理,将原本的废气转化为无害无毒的小分子的过程。
现在我国化工工业领域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包括甲醛、乙酸乙酯、丙烯酸、漆雾、苯乙烯等等。
这些气体具有容易溶于有机溶剂、容易燃烧爆炸、不好处理、难溶于水等特点。
2光催化氧化处理有机挥发性废气的原理和技术特点而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新型处理有机挥发性废气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UV紫外光对光催化剂进行照射,使之产生高能电荷-电子空穴对,并在空气中的水、氧等物质的参与下,使附着于催化剂表面的有机挥发性气体转变为二氧化碳、水以及其他无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3]。
光催化氧化法具有选择性,其用料可以循环使用,反应条件要求低,经济成本低。
活性炭纤维作为载体的负载型的纳米Ti02光催化剂是一种非常便利的新产品,产品的比表面积大,稳定性高,抗光腐蚀性强,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光催化综合性能好,不需更换再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发生反应速度快,具有抗菌效果。
光催化技术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照下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来降解污染物的环境净化技术。
它具有高效率、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因而在环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催化技术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有机废气处理方面的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
首先,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光催化技术被广泛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等污染物。
研究表明,光催化技术能够高效降解VOCs,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对于NOx和SOx的处理,光催化技术能够通过光催化反应将其还原为氮气和二氧化硫。
实验结果显示,光催化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具有高效处理能力,可以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其次,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光催化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光催化技术可以降解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等污染物,从而改善水质。
研究发现,光催化技术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包括化学氧化需氧量(COD)和苯、甲苯等有机物。
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光催化技术能够将其还原为金属颗粒,并沉积在光催化剂表面,从而实现去除。
此外,光催化技术还可通过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有效净化水资源。
因此,光催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和效果。
另外,光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有机废气是一种污染物排放源,包括VOCs、氨气、硫化物等。
利用光催化技术可以将有机废气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研究发现,光催化技术能够高效降解VOCs并将其转化为CO2和H2O。
对于氨气和硫化物的处理,光催化技术能够将其氧化为无害物质。
实验数据显示,光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能够降解污染物的浓度,从而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综上所述,光催化技术在环境净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无论是在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还是有机废气处理方面,光催化技术都能够高效去除污染物,实现环境的净化。
当然,光催化技术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光催化剂的再生和固定化、废物处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光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有机废气的排放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存在高能耗、高成本和低效率等问题,为寻求一种更加环保和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光催化技术应运而生。
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光能激发光催化剂,通过催化剂与废气中有机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本文将重点探讨光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一、光催化技术原理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催化剂(一般为纳米级的二氧化钛 TiO2)吸收光能,在光照的作用下,产生电子-空穴对的光生载流子。
这些光生载流子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够与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
具体来说,当有机污染物接触到光催化剂表面时,光照下产生的阳极空穴(h+)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而阴极的电子(e-)则将氧气还原成活性氧物种(如O2-, HO-),进一步参与氧化反应。
二、光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优势光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具有多重优势:1. 高效性:光催化技术具有高度选择性,能够使有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被高效转化为无害物质。
研究表明,采用光催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气,废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2. 低能耗:与传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相比,光催化技术具有较低的能耗。
光催化反应不需要外部能源的输入,只需通过光源提供光能,因此能耗较低。
3. 无二次污染:光催化技术在废气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化学试剂,废气经过光催化反应后,大部分有机污染物会被氧化转化成无害物质,无二次污染物产生。
4. 操作简便:光催化技术的设备结构相对简单,操作维护方便,不需要频繁更换催化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三、光催化技术在不同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印刷行业废气处理:印刷行业常见的有机废气主要来自油墨溶剂挥发和印刷废水蒸发。
采用光催化技术处理印刷废气,可以高效将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甲苯、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光催化技术在VOCS废气治理领域的应用实践发布时间:2023-02-17T01:55:06.94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9期作者:张亮[导读] 光催化技术具有环境优化、安全高效等优点,目前在在大气环境治理领域有广泛应用张亮枣庄市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枣庄277000摘要:光催化技术具有环境优化、安全高效等优点,目前在在大气环境治理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文结合实际,基于文献法、调查法等对光催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文章第一部分简要分析VOCS废气特征、危害与光催化技术治理VOCS废气的原理;第二部分探讨光催化技术在VOCS废气治理中的具体运用,提出几项观点与建议,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光催化技术;VOCS废气;治理原理;技术应用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
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借助这种反应,能使一些污染物得到净化,或部分物质得以合成与转化【1】。
目前应用的最多的催化剂是半导体催化剂,这种催化剂以光为能量,能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基于以上认知,下面对光催化技术在VOCS废气治理领域的应用做具体分析。
1VOCS废气特征、危害与光催化技术原理简析1.1VOCS废气特征、危害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自然排放与人为排放,自然排放主要包括自然中的植物活动与生物分解活动;人为排放包括化学品制造、汽车尾气、工厂生产等。
如塑料生产中,塑胶等粒子受热后会挥发出有机废气,废气中含苯乙烯、丙烯、乙烯等多种污染物质。
在喷漆活动中会产生喷漆废气,喷漆废气含乙酸乙酯、二甲苯、甲苯、丁醇及丙酮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入到大气中使大气污染成分更加复杂,污染浓度更高,造成大气质量大大下降【2】。
挥发性有机废气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如废气中的乙酸乙酯、二甲苯、甲苯、丁醇及丙酮等挥发性物质长期与人体接触,或随人的呼吸道进入人体,将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照下催化剂的作用,实现气体净化和污染物降解的技术。
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具有高效、环保、无毒等特点。
本文将探讨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一、光催化技术原理光催化技术基于催化剂对光照的敏感性,催化剂能够通过光照激发电子跃迁,形成活性的电子空穴对。
这些活性电子和空穴对能够与周围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反应,产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降解有机物、氧化有害气体。
二、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VOCs的降解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空气中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降解和氧化VOCs,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研究表明,使用合适的光催化材料,并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可以将VOCs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
2. 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去除除了VOCs,空气中还存在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空气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光催化技术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这些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发现,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可以显著降低这些有害气体的浓度。
3. PM2.5的降解PM2.5是目前空气污染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危害。
传统的空气净化方法对PM2.5的去除效果有限。
而光催化技术可以通过氧化和光解作用,将PM2.5颗粒降解为较小的颗粒,从而提高其去除效率。
三、光催化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优势光催化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无需添加过多化学药剂等优势。
通过光照下的催化反应,可以有效降解污染物,减少二次污染。
2. 挑战光催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催化剂的选择和催化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催化剂对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存在差异。
其次,光催化反应需要适量的光照,而光照强度和时间对反应效果有一定影响。
有机废气治理中的光催化氧化法有机废气治理中,市场上经常听道的还有一种治理方案是UV光解处理方式。
这里说说它,什么叫光催化氧化法(UV光解)呢,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一定波长光照射下,光催化剂(常用的有FiO2)使H2O生成-OH,然后-OH将有机物氧化成CO2、H2O。
由于气相中具有较高的分子扩散和质量传递速率及较易进行的链反应,光催化剂对一些气相化学污染物的活性一般比水溶剂中高得多,一些气相反应的光效率接近甚至超过水相反应。
使用光催化氧化法有如下几点特点.(1)由于光解反应中直接参与氧化还原,所以没有损耗,寿命较长,基本上不需要更换;(2)通过光解氧化可直接将空气中的有机废气完全氧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不留任何二次污染;(3)光解氧化利用人工紫外线灯管产生的真空波紫外光作为能源来活化光催化剂,驱动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光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不消耗,利用废弃臭气表面中的水分和氧气作为氧化剂,有效的降解有毒有害有机废气成为光催化高效净化、节约能源的最大特点;(4)光解氧化对从烃类到羧酸的种类众多有机物都有效,即使对原子有机物如卤代烃、染料、含氮有机物、有机磷杀虫剂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只要达到一定的反应时间和反映环境配比即可达到完全氧化,可以说氢氧自由基的氧化对象几乎没有选择性,能跟任何现有物质反应。
(5)光解氧化适合在常温下降废气臭气等他有毒有害有为成分完全氧化净化成无毒无害味的低分子成分,适合处理高浓度、气量大、分子结构稳定性强的有毒有害气体。
以上特点,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染物选择使用。
有机废气治理之生物过滤法简述在多年广州怡森环保公司工作过程中,听到有人问生物过滤法。
结合企业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原辅料、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对厂区内VOCs产生排放情况的监测、预测分析,当存在很大接触表面和和可确定的过滤介质的适宜pH值范围,体积大、停留时间长,可以使用生物过滤法。
生物过滤法的原理生物过滤法的VOCs通过加压预湿,在过滤塔内与填料层表面的生物膜相接触,挥发性有机物从气相转移到生物膜,进而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并且被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的分子物质,然后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
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消除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种对环境和健康有害的气体污染物,因其易挥发和难以被降解而备受关注。
VOCs来源广泛,包括化学工业、汽车尾气、印刷、涂漆和清洁剂等。
当VOCs排放至空气中时,它们可以与氮氧化物和其他化学物质一起致使光化学污染物的形成。
因此,有效的VOCs控制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紧迫需求。
传统的VOCs控制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和净化等技术,这些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成本高、能耗大、效率低等。
相对而言,催化燃烧技术已成为解决VOCs污染问题的重要方式,具有高效、可持续、环保等优点。
因此,对VOCs催化燃烧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开展VOCs催化燃烧消除的研究工作。
具体包括:1. 确定适合催化燃烧的VOCs污染物及其成分特征,确定催化燃烧反应条件。
2.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探究催化剂类型、负载物种、催化剂前驱物浓度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3. 通过催化剂热稳定性测试和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
4. 在定量检测催化燃烧产物的基础上,对催化燃烧消除VOCs的机理进行分析和探究。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索一种新型的VOCs控制技术,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具体意义在于:1. 提高VOCs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和质量,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2. 探究催化剂物性及组成对反应活性的影响,为催化材料的设计提供参考。
3. 为开展VOCs催化燃烧消除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四、研究方法1. 选择合适的VOCs污染气体,设计催化燃烧反应体系。
2. 通过不同合成方法,制备不同成分和活性的催化剂。
3. 利用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4. 在锥形反应器中进行VOCs催化燃烧反应,并通过质谱等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于2022年开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2年1月-2022年6月):设计实验方案,制备催化剂及检测。
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分析研究
摘要:近来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分快速,大量化工企业的数量如雨后春笋。但
在化工企业的发展中,各类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其中一部分是
由于企业自身的问题而造成,企业对环保投资力度未达到要求,导致许多化工企
业排放的有机废气得不到治理,从而使大气环境质量急剧下降,这不仅给我国经
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还给人们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对于有机废气的处理需
要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针对光催化氧化的方式去处理有机废气,深入分析其处
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我国当前环境质量。
关键词:光催化氧化;有机废气;分析研究
在我国当前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占据重要的地
位。而另一方面,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在人民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压力下,
企业环保投资力度需要得到不断的加强,才能缓解当前环境的问题。由于工业有
机废气的大量排放,大气环境的质量逐渐开始走坡路,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
害,还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有机废气的处理势在必行。
一、催化燃烧对废气处理的方式
催化燃烧是有机物在气流中被加热 ,在催化床层作用下 ,加快有机物化学
反应 (或破坏效率的方法 ) ,催化剂的存在使有机物在热破坏时比直接燃烧法
需要更少的停留时间和更低的温度。催化剂在催化燃烧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用
于有机废气净化的催化剂主要是金属和金属盐 ,金属包括贵金属和非贵金属。目
前使用的金属催化剂主要是 Pt、 Pd,其使用技术成熟 ,而且催化活性高 ,但价
格比较昂贵而且在处理卤素有机物 ,含 N、 S、 P等元素时 ,有机物易发生氧
化等作用使催化剂失活。非金属催化剂有过渡族元素钴、稀土等。近年来催化剂
的研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进行都的比较多 ,而且多集中于非贵金属催化剂,
并取能得了很多成果。例如 V2O5 +MOX (M:过渡族金属 ) +贵金属制成的催化剂
用于治理甲硫醇废气 , Pt + Pd + Cu催人剂用于治理含氮有机醇废气。
由于有机废气中常出现杂质 ,很容易引起催化剂中毒 ,导致催化剂中毒的
毒物 ,抑制剂主要有磷、 铅、 铋、砷、 锡、 汞、亚铁离子、锌、 卤素等。
催化剂载体起到节省催化剂 ,增大催化剂有效面积 ,使催化剂具有一定机械强
度 ,减少烧结 ,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作用。能作为载体的材料主要有
AL2O3、 铁、钒、 石棉、 陶土、活性炭、金属等,最常用的是陶瓷载体一般制
成网状、 球状、柱状、峰窝状。另外近年来研究较多且成功的有丝光沸石等。
对催化燃烧而言 ,今后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仍将是探索高效、高活性的催化剂及其
载体 ,催化氧化机理。
二、光催化氧化法研究
光催化氧化法是近20年才出现的水处理技术,在足够的反应时间内通常可
以将有机物完全矿化为CO2和H2O等简单无机物,避免了二次污染,简单高效而
有发展前途。所谓光催化反应,就是在光的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
需要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受激产生分子激发态,然后会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新的物质,或者变成引发热反应的中间化学产物。光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源
于光子的能量,在太阳能的利用中光电转化以及光化学转化一直是十分活跃的研
究领域。由于以二氧化钛粉末为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法存在催化剂分离回收的问
题,影响了该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将催化剂固定在某些载体上以避免或更
容易使其分离回收的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
三、光催化氧化的处理原理
在我国工业废水中,印染废水因其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水质复杂、排放
量大而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卤化物、硝基物、氨基
物、苯胺、酚类及各种染料等有机物,主要来自纤维、纺织浆料和印染加工所使
用的染料、化学药剂、表面活性剂和各类整理剂。其COD浓度达数千至数万mg/L,
色度也高达数千至数万倍,可生化性差,很多废水还含有高浓度无机盐:如氯化
钠、硫化物等,严重污染水环境。国内处理染料废水普遍以生物法为主,同时辅
以化学法,但脱色及COD去除效果差,出水难以稳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光催化氧化法是近年来水处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实验证明,此方法对印染废水有
较好的处理效果。当进水CODCr为1300 mg/L左右,色度为800倍时,经本法处
理的废水,出水CODCr达 188 mg/L,色度为0~10倍,CODCr 去除率达92%,
脱色率几近100%。主要水质指标达到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
染料工业的二级标准。本法可取代常规的生物法,适合中小型印染厂的废水处理。
光降解通常是指有机物在光的作用下,逐步氧化成低分子中间产物最终生成
CO2、H2O及其他的离子如NO3-、PO43-、Cl- 等。有机物的光降解可分为直接光
降解、间接光降解。前者是指有机物分子吸收光能后进一步发生的化学反应。后
者是周围环境存在的某些物质吸收光能成激发态,再诱导一系列有机污染的反
应。间接光降解对环境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更为重要。利用光化学反应降
解污染物的途径,包括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参与的光化学氧化过程。前者多采用
氧和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污染物氧化分解;后者又称光催
化氧化,一般可分为均相和非均相催化两种类型。均相光催化降解中较常见的是
以Fe2+ 或Fe3+ 及H2O2为介质,通过photo-Fenton反应产生•HO使污染物得
到降解,非均相光催化降解中较常见的是在污染体系中投加一定量的光敏半导体
材料,同时结合一定量的光辐射,使光敏半导体在光的照射下激发产生电子-空
穴对,吸附在半导体上的溶解氧、水分子等与电子-空穴作用,产生•HO等氧化
性极强的自由基,再通过与污染物之间的羟基加和、取代、电子转移等使污染物
全部或接近全部矿化。
结束语:
在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对于有机废气的处理早有研究,并且已经研发
出了相关具有可行性的控制技术,例如当前应用较广泛的热破坏法以及冷凝吸收
方法等,另外,我国研究出的另一新型控制技术,例如电晕法、生物膜法以及光
催化氧化法等。
热破坏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也是研究较多的有机废气治理方法 ,特别是对
低浓度有机废气 ,有机化合物的热破坏可分为直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直接火
焰燃烧是一种有机物在气流中直接燃烧和辅助燃料燃烧的方法。多数情况下,有
机物浓度较低 ,不足以在没有辅助燃料时燃烧。直接火焰燃烧在适当温度和停留
时间条件下 ,可以达到 99%的热处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濮一顺. 有机挥发性废气处理中光催化氧化法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
应用, 2014(33):25-25.
[2]张鹏. 阻挡放电——光催化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试验研究[D]. 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 2004.
[3]段晓东, 孙德智, 胡松涛,等. 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 35(5):55-59.
[4]吴祖良, 谢德援, 陆豪,等. 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新技术的研究[J]. 环境工程,
2012, 30(3):76-80.
[5]崔琦. 催化氧化法处理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D]. 广东工业大学, 2011.
[6]霍鹏伟. 基于有机废水降解的表面修饰型空心微珠负载TiO_2复合光催化剂
的制备及降解行为和机理研究[D]. 江苏大学, 2011.
[7]段晓东, 赵南霞, 孙德智,等. 光催化氧化法降解气相中的苯[C]// 第九届
全国大气环境学术会议.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