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家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6
贝多芬故事简介贝多芬,德国著名的音乐家,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影响深远,被誉为音乐史上的巨人,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音乐承载着他的生命与情感,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因此贝多芬从小就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
年幼的贝多芬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他很快就开始在音乐领域崭露头角。
然而,贝多芬的童年并不幸福,他的父亲酗酒,母亲早逝,家庭的不幸让他的童年充满了阴影。
年轻的贝多芬前往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成为了他一生的创作之地。
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音乐家和文化名流,开始了他辉煌的音乐生涯。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以其宏伟、深沉、充满激情和力量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包括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协奏曲等,无一不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代表了他的人生轨迹和情感体验。
他的早期作品充满了豪放、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而他晚年的作品则更加深沉、内省,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挑战。
《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等作品成为了他音乐生涯中的代表作,也是世界音乐史上不朽的经典。
贝多芬一生饱受疾病的折磨,但他的意志坚定,对音乐的追求从未停止。
他的聋症使他在晚年几乎完全失去了听觉,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创作,反而创作了一系列深沉、内省的作品。
他的《晚期钢琴奏鸣曲》、《晚期弦乐四重奏》等作品,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挣扎和对生命的思考。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音乐作品永远定格在音乐史的巅峰。
他的音乐承载了他的生命与情感,成为了世界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贝多芬的音乐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
他的音乐作品,如同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矗立在音乐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
贝多芬的音乐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
音乐的艺术家与音乐家介绍音乐是一门美妙的艺术,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传递思想和感受。
而在音乐的背后,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音乐家,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创造出了许多经典之作,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艺术家——贝多芬。
贝多芬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作曲家,他被公认为是古典音乐的巨匠之一。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他的交响乐、钢琴曲和室内乐都成为了经典之作。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独特,既有古典音乐的庄严和规范,又融入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创新思想。
他的作品《命运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至今仍被广泛演奏,感动着世界各地的观众。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位杰出的音乐家——莫扎特。
莫扎特是18世纪的奥地利作曲家,也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优雅和灵动,旋律优美动人,技巧高超。
莫扎特的作品涵盖了交响乐、歌剧、室内乐和钢琴曲等多个领域,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安魂曲》和《小夜曲》。
莫扎特的音乐天赋早在幼年时期就显露出来,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至今仍然被世人所喜爱。
除了贝多芬和莫扎特,还有许多其他的音乐艺术家和音乐家也为音乐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例如,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对宗教的虔诚和对人类情感的探索。
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钢琴曲充满了激情和浪漫情怀,被誉为“钢琴诗人”。
还有贝尔利奥兹和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他们的音乐作品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妙。
除了作曲家,还有一些杰出的音乐家通过演奏和指挥,将音乐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例如,贝聿铭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他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
卡拉扬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的指挥风格独特,能够将音乐的精髓传达给观众。
还有伦纳德·伯恩斯坦和赫伯特·冯·卡拉扬等音乐家,他们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音乐界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创新。
中外著名音乐家世界音乐家排名榜冼星海(1905-1945)名言: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予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冼星海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原籍广东番禺。
非常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较多战斗性音乐作品的群众歌曲,有《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
他还写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被授于“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聂耳(1912-1935)名言:青年如果知道青春岁月的光阴易逝而珍贵爱惜,不作无谓的伤感,并向着自己应科学事业做的事业去努力,尤其是青年时代一点也不把时光滥用,那我们可以武断地说将来必然是会成功的。
——聂耳聂耳,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
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共产主义的生命中创作的数十首革命歌曲,正是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人民革命的产物。
代表作品有《卖报歌》《大路歌》《毕业歌》《金蛇狂舞》《义勇军进行曲》等。
聂耳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自行车道,是中国革命领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音乐先驱。
贝多芬(1770—1827)我要扼住境遇的咽喉,把我中所的爱和热情都投入到音乐中所去。
——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是“集古典主义之明德,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创作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被尊称为乐圣。
肖邦(1810-1849)名言:爱祖国高于一切。
——肖邦肖邦,波兰作曲家。
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讲授音乐,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艺术创作的钢琴作品,以此流露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他通过钢琴内心来表达内心的意象,被誉为“钢琴诗人”。
代表作有《钢琴协奏曲》,《叙事曲》。
齐白石(1863─1957)名言: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
简述黄自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黄自的个人背景和生平简介
2.黄自的艺术成就
3.黄自的贡献和影响
正文
黄自,原名黄嘉谷,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
他出生于清朝末年,自幼对音乐充满热情,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德国柏林国立音乐学院学习音乐。
学成归国后,他致力于音乐教育和创作,成为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一、黄自的艺术成就
黄自在音乐创作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融合了中西方的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有《天净沙·秋思》、《牡丹亭》等,这些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的经典之作。
二、黄自的贡献和影响
1.音乐教育方面:黄自在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如贺绿汀、刘雪庵等。
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音乐创作方面:黄自的作品丰富了我国现代音乐的内涵,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创新发展。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被誉为“东方的贝多芬”。
3.音乐理论研究方面:黄自致力于西方音乐理论的研究,将其与中国
传统音乐相结合,为我国音乐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黄自在音乐教育、创作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我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音乐家简介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
1704年在汉堡作了第一出歌剧欧米亚(Almira),获得巨大成功.1706年游历至意大利,在意大利写了不少歌剧、清唱剧、康塔塔(Cantata)包括著名的歌剧阿格利批拿(Agrippina)。
1710年亨德尔移居伦敦,在汉堡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1711年的歌剧作品利努度(Rinoldo)获得巨大成功。
在川度斯(Chandos)公爵的资助下写了清唱剧艾斯特(Esther)和11首川度斯圣歌。
1717年定居英国,1719年得到国王的支持,开始在皇家音乐学院演出他的歌剧。
这个时期有他最出色的歌剧作品利达米士图、骄里奥.些萨(Giulio Cesare)、泰米拉露(Tamerlano)、路得连达(Rodelinda)。
1726年加入英国籍。
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亨德尔作了大量英语清唱剧和为清唱剧而作的乐器音乐,其中包括不少伟大的协奏曲,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余均在伦敦创作。
后因反对势力迫害,作品遭禁演,剧院被迫倒闭。
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没有舞台表演的清唱剧创作。
共写了三十二部清唱剧,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于英国的音乐发生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里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1742年弥塞亚(Messiah)首演。
继后以大概每年两首的速度创作清唱剧,一直持续到1751年,因为那时他的视力太差了而不得不放弃。
1742-1751年这段时间的著名作品有森逊(Samson)、所罗门(Solomon),1759年病逝于伦敦。
巴德·舒尔伯格简介
巴德·舒尔伯格是一位著名的德国音乐家和作曲家,生于1925年。
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电影音乐等。
他的创作风格多样,富有创意,常常结合了现代音乐和传统音乐元素。
舒尔伯格在德国长大,二战期间曾在纳粹集中营中度过一段时间。
战后,他开始学习音乐,并成为了一名作曲家。
他的作品经常被用于电影、电视剧和广告等方面。
舒尔伯格的代表作品包括交响乐《流浪者之歌》、歌剧《魔笛》、电影音乐《鬼妈妈》、及电视剧《凯旋门》等。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强
烈的情感表现力和戏剧性,广受欢迎。
舒尔伯格是20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音
乐上的价值,还能够反映出当今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
他的音乐作品对于后世音乐家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 1 -。
我国现代著名音乐家我国近代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们都有哪些故事呢?yjbys 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我国现代著名音乐家,欢迎大家阅读!演奏家:傅聪、殷承宗、鲍惠乔、周广仁、刘诗昆、李云迪、朗朗、许中、盛中国、俞丽拿、吕思清、马友友等作曲家:贺绿汀、时乐蒙、雷振邦、瞿维、王莘、马可、晓河、李焕之、瞿希贤、刘炽、朱践耳、沈亚威、唐珂、葛炎、晨耕、龚志伟、黄准、吴祖强、生茂、吕远、郑秋枫、吕其明、何占豪、陈钢、秦咏、羊鸣、傅庚辰、施光南、王酩、谷建芬、王立平、谭盾、徐沛东等民乐演奏家:张锐、陆春齢、刘明源、王国潼、王慧然、刘德海、闵惠芬、宋飞、王昌元、俞逊发等指挥家:李德伦、郑晓瑛、滕矢初、陈燮阳、聂中明、彭修文、尹升山等钢琴小提琴等歌唱家:郭兰英、王昆、才旦卓玛、刘淑芳、郭淑珍、罗天蝉、朱逢博、俞淑珍、叶佩英、马玉涛、邓玉华、关牧村、彭丽媛、宋祖英、张也、德德玛、胡松华、郭颂、李光曦、李双江、蒋大为、贾世骏、吕文科、寇家伦、刘秉义、马国光、何纪光、李谷一、吴雁泽、阎维文、王宏伟等1.李叔同(1880年--1942年)本世纪中国学堂乐歌著名作者,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一个进士、盐商家庭,自幼聪颖,少年时便以诗画、篆刻闻名。
1901年入上海南洋公学,1905年--1910年就读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科学校,研习美术、音乐,在此期间与欧阳予倩等人创立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并成为名噪一时的《茶花女轶事》、《黑奴吁天录》的主角。
1906年春,以个人之力编辑出版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一生经历传奇,集新旧文化为一身。
创编歌曲达70多首,对后世影响甚巨。
12.肖友梅(1884年--1940年)本世纪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奠基人,作曲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广东中山人。
1912年赴德国学习音乐,以论文《中国17世纪前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获哲学博士。
1927年在蔡元培等人支持下于上海创办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上第一所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即后来的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赵思越秋风词作曲介绍赵思越(1936年-2021年)是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他的作品以广泛涵盖了诗词、器乐、歌曲等多种形式而闻名于世。
他的《秋风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沉的情感吸引着广大听众,并成为了中国音乐作品的经典之一。
《秋风词》作曲于1980年代初期,是赵思越在中华传统音乐基础上的创作成果。
这首曲目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秋风意象,通过音乐的表达将秋风的浪漫和深沉感受传递给听众。
它具有独特的音调和和谐的旋律,将民间音乐的韵味与现代音乐的创新元素相结合,展现了赵思越卓越的音乐才华和创作技巧。
作品中,赵思越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古筝等,使得《秋风词》带有浓重的中国传统音乐色彩。
音乐中还融入了一些西方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使得整个曲目更加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
通过运用不同乐器的独特音色和技巧,赵思越成功地诠释了秋风的奇幻与浪漫。
此外,赵思越在《秋风词》的创作中,还结合了诗词元素。
他邀请了一些当代文人共同参与,他们共同创作了一些优美、抒情的词句。
这些词句通过配乐的方式融入到曲目里,使整个曲目更加饱满和有故事性。
这也让《秋风词》在音乐创作中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作品。
《秋风词》是一首宏大而又精致的乐曲,不仅具备了浓厚的中国传统音乐特色,还展现了赵思越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创作技巧。
这首曲目在演奏中需要乐手们充分发挥技巧和情感,通过对旋律的精准把握和细腻的演绎,表达曲目中的情感和秋风的意境。
《秋风词》首演后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
它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赵思越作曲生涯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曲目被多个音乐团体收录并演奏,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乐坛的发展和推广。
总而言之,赵思越的《秋风词》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精湛的创作技巧,成为了中国音乐界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又运用了现代音乐的创新元素,使得整个曲目丰富多样且引人入胜。
通过《秋风词》的演绎,人们可以感受到秋风的旋律和情感,领略到赵思越作曲的艺术魅力。
我国现代著名音乐家
2.肖友梅(1884年--1940年)
本世纪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奠基人,作曲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广东中山人。
1912年赴德国学习音乐,以论文《中国17世纪前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获哲学博士。
1927年在蔡元培等人支持下于上海创办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上第一所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即后来的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先驱,在创办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和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方面功不可没。
3.黎锦辉(1891年--1967年)
本世纪近代专业音乐创作儿童歌舞音乐代表人物和作曲家。
湖南湘潭人,曾创办“中华歌舞专科学校”、“中华歌舞剧团”等音乐团体。
追随五四运动精神,热衷于改革普通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作品极好地继承了学堂乐歌的优秀传统,反映出五四时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其剧作广泛传唱全国,收入当时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影响甚巨。
4.王光祈(1892年--1936年)
本世纪中国现代音乐历史中音乐学研究领域先驱。
四川温江人,自幼受到较深的封建文化熏陶。
1927年入柏林大学主攻音乐学。
研究范围宽泛,传世17种论著。
不仅是当时东亚最早实践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并提出颇具开创性见解的学者,更是中国近代音乐历史上第一个以外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的音乐学家。
有特殊称谓的音乐家巴赫德国,18世纪上半夜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
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音乐之父”《布兰登堡协奏曲》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第三部《英雄》、第五部《命运》、第六部《田园》、第九部《合唱》韦伯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即《魔弹射手》,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音乐中的剑桥)。
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序曲》《无词歌》舒曼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的典型代表勃拉姆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
代表作《德意志安魂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摇篮曲》海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第一大钢琴协奏曲》、清唱剧《创世纪》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深受巴赫、海顿等人影响,代表作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博马舍)、《唐·璜》(拜伦)《魔笛》舒伯特浪漫主义创始人,奥地利作曲家,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
《魔王》《鳟鱼》《舒伯特小夜曲》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圆舞曲之父,《拉德茨基进行曲》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肖邦钢琴诗人,波兰,浪漫主义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
《降bA大调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玛祖卡舞曲》《圆舞曲》李斯特匈牙利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有《帕格尼尼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德沃夏克19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自新大陆交响曲》德彪西法国,印象主义,《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水中倒影》,管弦乐《大海》《夜曲》狄盖特法国,《国际歌》柏辽兹作曲家《19世纪幻想交响曲》威尔第意大利作曲家,“歌剧大师”,代表作歌剧《麦克白》《奥赛罗》《茶花女》《阿依达》帕格尼尼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女巫舞曲》普契尼意大利歌剧作家,音乐语言丰富、旋律优美明媚,具有极强的歌唱性。
56位古典音乐作曲家简介及其入门作品推荐=================================================1.巴赫1685-1750Johann Sebastian Bach入门必备作品名称录音数目管弦乐作品:双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BWV1043 31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BWV1047 20键盘作品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d小调BWV565 61声乐作品清唱剧:第一四○号,醒来吧(Wachet Auf)☆弥撒曲:弥撒曲,b小调,BWV232 26巴赫J·S·BACH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
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由于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他的作品是历代著名作曲家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的埃森纳赫城的一个音乐世家。
大约从十六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
在这个家族所出的二十多代音乐家中,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成就最高。
巴赫的父亲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风琴师。
他早年丧父后,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音乐。
幼年的巴赫对音乐兴趣浓厚,学起音乐来异常刻苦,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也开始在作曲方面暂露锋芒。
他在上中学时就开始广泛地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以后又在吕奈堡的教学里担任歌手。
这个时期,他在吕奈堡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著名的音乐作品,大大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知识。
中学毕业后,巴赫开始了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
从1708年开始,他一直在魏玛、阿恩斯塔特和谬尔豪森的宫庭和教堂里担任乐师。
当时他的身份和地位都很低下,生活困窘。
巴赫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当时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风貌与特点。
在这一点上,他和另一位巴洛克音乐大师亨德尔大相径庭。
1.巴赫——西方艺术的巨人2.莫扎特——最杰出的天赋音乐奇才3.贝多芬——强烈而激情的不朽咆哮者4.瓦格纳——最伟大的戏剧作曲家5.海顿——近乎不朽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父6.勃拉姆斯——最纯正的浪漫主义交响曲和最顶尖的德国艺术歌曲作曲家7.舒伯特——古典/浪漫主义的钢琴和旋律的抒情天才,德国歌曲之王8.舒曼——浪漫主义的化身,歌曲、钢琴曲和交响乐的诗一般的大师9.亨德尔——巴洛克旋律专家,清唱剧天才10.柴科夫斯基——俄罗斯卓越作曲,旋律大师11.门德尔松——浪漫主义神童,优美、典雅的钢琴曲和交响曲作家12.德沃夏克——在3位列入排行榜中居首位的捷克人,旋律家13.李斯特——最优秀的钢琴家,交响诗的发明人14.肖邦——钢琴之王15.斯特拉文斯基——20世纪最优秀的作曲家,先锋派领头人16.威尔第——最受爱戴的歌剧作曲家17.马勒——9首交响曲和歌曲作者18.普罗科菲耶夫——20世纪不协和音的俄罗斯人19.肖斯塔科维奇——苏维埃头号作曲家20.理查·施特劳斯——“新音乐”的先驱,9首着名交响诗的作者21.柏辽兹——急进的浪漫主义者,交响曲问题专家22.德彪西——第一位印象派作曲家,歌曲、钢琴和管弦乐作品23.普契尼——威尔第以后的意大利歌剧大师24.帕莱斯特里纳——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教堂音乐大师25.布鲁克纳——维也纳7位交响曲作曲家中的第6位26.泰勒曼——巴洛克时期有3000部作品的大师27.圣·桑——法国极具魅力的歌剧和交响诗作者28.西贝柳斯——最早的芬兰作曲家,不仅是民族主义者29.拉威尔——优雅而严谨的法国人,通常与印象派德彪西合作30.罗西尼——威尔第前与唐尼采第同为意大利歌剧大师31.格里格——挪威头号作曲家、民族主义者32.格鲁克——后巴洛克/古典主义歌剧改革家33.亨德密特——20世纪5位“新音乐”不协和音作曲家之一34.蒙特威尔第——巴洛克时期和声学的“现代主义者”、第一位歌剧作曲家35.巴托克——匈牙得20世纪不协和音作曲家36.弗朗克——和蔼、心灵美,歌曲、清唱剧、交响曲等的作者37.维瓦尔第——巴洛克时期小提琴多产作曲家38.比才——《卡门》等少数几部作品的作者39.穆索尔斯基——最彻底的民族主义和最无畏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40.拉摩——法国早期头号拨弦古钢琴天才、理论家和歌剧专家41.福雷——怡人的法国歌曲和室内乐作者42.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中最有艺术素养的人43.唐尼采第——威尔第之前意大利歌剧界中仅次于罗西尼的人44.沃恩·威廉斯——20世纪英国民族主义者45.斯美塔纳——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奠基人46.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47.韦伯——第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者,联接格鲁克和瓦格纳的德国歌剧作曲家48.亚那切克——20世纪捷克人,3位入捷克人中最有现代色彩者49.库普兰——法国巴洛克时期拨弦古钢琴大师50.鲍罗丁——音调优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世界着名音乐家简介2006年11月25日星期六11:35 .一、卡尔非利浦埃曼纽巴赫:卡尔非利浦埃曼纽巴赫:生于德国魏玛,是着名的约塞巴赫的第三个儿子。
西方音乐家简介一、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
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
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
欣赏作品: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二、韩德尔(Handel,GeorgFrideric1685—1759)德国作曲家。
出生于德国哈勒城。
他自二十七岁起定居英国,对英国的音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英国人亦把他看作是自己的音乐家。
韩德尔在西欧音乐史中与巴赫占有相等的重要地位,对后世音乐影响极大。
欣赏作品:合唱曲《哈利路亚》、小提琴曲《广板》三、约瑟夫·海顿(1732一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派奠墓者之一。
他出身贫困,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成年后长期任乐队队长,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
1791、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备受欢迎。
他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故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
欣赏作品:室内乐《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交响乐《惊愕交响曲》四、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
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
1678年生于威尼斯,1741年逝世于维也纳。
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克·亨德尔是十八世纪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是世界音乐史上一位少见的天才多产作曲家之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
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由于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
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
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沃尔夫冈·阿·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1791年12月5日逝世于维也纳,十八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音乐史上少有的“神童”和多产作曲家。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
罗伯特·舒曼于1810年6月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一个出版商家庭。
他的父亲是个小说翻译家,小舒曼自幼便受到父亲在文学方面的影响。
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是十九世纪欧洲重要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
在世界音乐史中,门德尔松占据着十分显赫的地位。
他和舒曼同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
“钢琴之王”李斯特,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他和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同为欧洲“标题音乐”的倡导者和创立者。
艾克托尔·柏辽兹于1803年生于法国的柯特·圣·安得烈市。
父亲是医生,家庭希望他继承父业,可是他对医学毫无兴趣,却专志于学习音乐,最后终于与家庭决裂。
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于1810年生于华沙。
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
歌曲之王”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教师家庭。
理查德·瓦格纳是十九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
他一生所作的大量艺术探索与实践,给后代作曲家带来了不可泯灭的影响。
尼克洛·帕格尼尼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
他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和浪漫主义作曲家。
他毕生刻苦努力,将小提琴演奏技术发展到了惊人的高度,并因此获得了“小提琴之王”的称号。
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生于莱托米希尔,1884年5月12日逝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终年六十岁。
在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发展史中,勃拉姆斯是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继贝多芬以后的德奥古典音乐的直接继承者,同时也是浪漫主义和德国民间音乐的杰出代表。
亚历山大·波尔菲里耶维奇·鲍罗廷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作曲家,“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
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还是一位卓越的化学家。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最早获得广泛世界声誉的俄罗斯作曲家,在俄罗斯文化史和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安东·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爱德华·格里格是十九世纪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作曲家。
他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主要创立者,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钢琴演奏家。
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杨·西贝柳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芬兰最伟大的作曲家。
在世界音乐史册中,西贝柳斯的地位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之子,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
其创作以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
马勒(1860-1911),1860年7月7日出生於波西米亚,是个酿酒场老板的儿子,10岁那年他在家乡举行一场钢琴独奏会
乔治·比才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
他的创作,特别是他的歌剧创作,在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史中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杰出的钢琴家。
他的创作与演奏活动,都在世界音乐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其中更为突出的成就,则体现在他的作曲方面。
贾科莫·普契尼是十九世纪意大利继威尔第之后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的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
普契尼于1858年12月22日出生在意大利路卡的一个音乐世家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
霍尔斯特祖籍瑞典,他的曾祖父于1807年移居到了英国。
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于1874年9月13日出生在维也纳,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是二十世纪苏联最优秀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
由于在音乐创作方面的超人才能和杰突出贡献,他被誉为二十世纪苏联音乐的三大巨星之一。
乔治·格什文是美国现代作曲家和钢琴家。
1898年9月26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37年6月11日逝世于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
弗特·格罗菲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钢琴家。
他对美国现代音乐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创作风格上,他与另一位美国现代作曲家格什文相近,他们二人同为美国现代杰出的民族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