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1)
- 格式:docx
- 大小:22.75 KB
- 文档页数:10
2013年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2012年7月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批准)一、毕业生要素分(一)基本要素 1.最高学历博士 27分硕士 24分本科 21分 2.毕业学校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1)15分其它“211工程”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2)12分 8分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 3.学习成绩(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 8分 6分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 4分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 2分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4.外语水平8分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 7分 7分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 5.计算机水平 7分毕业研究生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7分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 6分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 6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 6分艺术、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二)导向要素 1.荣誉称号(校级及以上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经认定的国家级 10分 5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 2分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 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获奖)⑴经认定的国际性比赛或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一等奖 10分二等奖 8分三等奖 6分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一等奖5分二等奖 3分三等奖1分(1.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高校最高学历就读期间所获奖励表彰;2.同类奖励取最高分;3.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2023年双一流大学在浙江省投档分数线是多少2023年双一流大学在浙江省投档分数线综合类序号学校名称招生批次投档线投档线位次20清华大学平行录取一段704754北京大学平行录取一段7039432中国科学院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9921354复旦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9728060上海交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9726926中国人民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8710498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82177467南京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77278763同济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65666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5625210北京理工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5623412北京师范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466981浙江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3693734南开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3676156华东师范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3685957上海财经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3700892武汉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37070108中山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36776127西安交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3688916北京邮电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2728064东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27209115电子科技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2724652哈尔滨工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1756384厦门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1751089华中科技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17849104华南理工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1785035天津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6079791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98536 13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98475 28中国政法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89058 29中央财经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69970 86山东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410793 116四川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410885 129西北工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410937 25中国农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311228 61上海外国语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311257 112重庆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311296 12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311085 101中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112219 118西南财经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112106 14北京外国语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012827 98湖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5012929 22中国传媒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913057 58上海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813748 6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814020 31中央民族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714181 43大连理工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714296 5北京工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614918 8北京交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615109 44东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615094 87中国海洋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515729 9北京科技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415936 47吉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416299 37天津医科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316803 53东华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316926 55华东理工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316770 69南京理工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316542 9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316851 79中国药科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217444 107暨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217465 19华北电力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117653 30中央美术学院平行录取一段64117960 65河海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117731 77苏州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4118248 21首都师范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919527 131兰州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919149 136海军军医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8198037北京化工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720704 125陕西师范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720600 51哈尔滨工程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621176 80安徽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621312 93武汉理工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621170 72南京师范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422733 2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平行录取一段63323295 71南京农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323564 81合肥工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323139 119西南交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323187 128西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323175 11北京林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224368 2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平行录取一段63223758 91华中师范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224329 111西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224335 13北京体育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125079 62上海中医药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124492 75南京邮电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125066 13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124856 42大连海事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025372 83福州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025436 99湖南师范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3025337 33河北工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2926186 8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平行录取一段62926169 66江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2826705 78中国矿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2727966 106华南师范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2727545 124长安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2628602 15北京协和医学院平行录取一段62529555 97郑州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2529123 90华中农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2430213 9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平行录取一段62231550 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平行录取一段62132441 85南昌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2132587 17北京中医药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2033733 109广西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2033675 7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1835728 2中国美术学院平行录取一段61537809 74南京医科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1538208 50东北农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143863276南京中医药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143862570南京林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124047545辽宁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114218140太原理工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844434120西南石油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844212103广州中医药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646310117四川农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64671746东北师范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54777749东北林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4485303宁波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349565122云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34920159上海海洋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250446133宁夏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25053648延边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151481105华南农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052648110海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6005207841内蒙古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9953038100湘潭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9953433102广州医科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9953914114成都中医药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9953266121贵州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9854133132青海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9755878113成都理工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955762296河南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916224838天津中医药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886507136天津工业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876581339山西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8370234135新疆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8271175123西藏大学平行录取一段56984995134石河子大学平行录取一段491171319注:以上涉及数据均为普通类招生信息,不含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分校区等特殊情况。
附表1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第二课堂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内蒙古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内大发【2014】84号)和《内蒙古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内大发【2015】51号),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阔学术视野,发展自身潜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开展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平台,是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拓展,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增强自主发展动力的有效载体。
第三条第二课堂由学校团委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第二课堂内容第四条第二课堂分为A类(包括学术竞赛、科研训练、创新创业)、B类(包括文艺活动、体育比赛)、C类(包括公益活动等)。
第五条第二课堂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实行累计计分制,学生在毕业审定前选修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活动内容累计达到100分及以上,视为获得第二课堂的4学分,成绩记为合格。
A类、B类、C类中,每类至少修10分。
第六条第二课堂涉及所有内容中,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励者,计100分;获得自治区级(赛区)奖励者,计75分;获得校级奖励者,计50分;获得院级奖励者,计25分。
除特殊项目外,以团队形式参加项目者,分数按照团队组成人员排序依次递减10%。
第七条同一学年,同一学生参加多项不同类别的学术竞赛或创新创业项目所获得的分数可累加;同一学年,同一学生参加同一类别学术竞赛或创新创业项目所获得的分数,只计最高级别分数,不累加;分阶段的竞赛中,必须完成全部阶段给予计分,中途放弃者计0分。
以团队形式参加竞赛或项目者,团队主持人得分加权25%,被评为优秀的项目,团队成员得分加权10%。
第三章第二课堂学分的申请与审核第八条每年4月第3—4周,学生填写《内蒙古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分数申请表》,连同佐证材料一同报学院团委审核。
审核结果在学院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内蒙古大学经管学院培养计划内蒙古大学经管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文件,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生规划学习、学校管理教学、院系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制定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反映科学研究新成果、更加科学合理、具有时代特征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学校研究,决定对现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制定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第一,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规律,深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科专业类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跨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成长成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1.明确目标,整体优化。
根据《标准》和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规格,及学科专业性质、特点和优势,科学合理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据此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使人才培养结构和过程达到整体优化。
2.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成长成才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将德智体美劳要求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强化能力培养,创新培养模式。
内蒙古民族大学第十二届《学生手册》知识竞赛复习题一、个人必答题1、考试当中偷看所带资料或他人试卷者,给予什么处分?答:记过处分2、在学生公寓、教学区影响他人学习或休息者应给予什么处分?答:给予警告处分,不听劝阻或屡教不改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3、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校训是什么?答:博学明理,崇德至善。
4、全校本科课程类别分为?答: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
5、校级优秀毕业生必须在累计获得几次以上什么称号中选拔?答:曾获两次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
6、对于擅自在校外租房居住者给予什么处分?答:记过处分,经批评教育不改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7、学生未经批准擅自离校不归发生意外事故的,学校承担责任吗?答:不承担责任。
8、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怎么办?答:应当向学校请假。
9、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主要采取什么方法?答: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10、考核分哪两种?答:(1)考试(2)考查11、学校对于饮酒者给予什么处分?答: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12、在宿舍内使用酒精炉或点蜡烛者,应给予什么处分?答: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造成后果者,加重处分。
13、学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学生的学籍怎样处理?答:学校应当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14、学生休学期间,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吗?答:不享受。
15、校外人员在校内犯罪或有违法、违纪、打架斗殴现象,对带进学校私自提供食宿的学生,应给予什么处分?答: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16、.对盗窃作案价值在50元以下者应给予什么处分?答:给予警告处分17、.对擅自在校外租房居住者给予什么处分?答:给予记过处分。
18、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主要包括基本素质、课程学习成绩、实践与创新能力三部分。
19、学位分为哪几个等级?答: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等级。
20、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多少学时计1学分?答:24学时计1学分。
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的步伐,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和学科群,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研究实力,凝聚、稳定和培养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人才和创新团队,参照国家创新团队建设的办法和模式,结合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实际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二条 学校拟打造学术创新团队和学术创新培育团队。其中学术创新团队分第一和第二两个层次;第三层次为学术创新培育团队。
学术创新团队是学校科研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重要贡献的主体力量,其所依托的平台一般是经由国家、省部批建的重点学科、哲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学术创新培育团队是培育自治区乃至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创新培育团队的建设,使其产生辐射与带动作用,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的培育和生成、研究基地的建设或升级奠定基础。
第三条 创新团队和培育团队都是重点支持校内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学术研究群体,要聚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并通过承担省部级和国家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基地项目、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官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以及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各类科研课题,产出具有重大理论和社会价值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第四条 创新团队和培育团队均实行学术带头人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并实施动态管理。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创新团队应根据自身形成的学科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事业的需要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一般应为国家和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的重点领域或重大前沿问题,其成果对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事业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对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六条 创新团队的组成必须由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的人员自然形成和组合而成,团队带头人和成员有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团队的研究工作;鼓励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人员进行跨学院和跨学科的联合申报。
第七条 第一层次学术创新团队申报条件: 1. 团队组成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已经形成一致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被同行认可的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2)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或博士授权点或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一般由5—7名我校在编人员组成; (4)团队组成人员要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合理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5)团队成员中至少应有2人为40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 (6)团队成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完成国家重大课题攻关。 2.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在职博士生导师或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 (2)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人员,年龄不超过55岁。 (3)国家或教育部、自治区各类人才支持计划一、二层次入选者;国家或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的主持人;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的负责人;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完成者;
(4)主持并完成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专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定数量、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获得过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或国家级奖励的第一完成人;或有被省部级以上采纳的调研和决策咨询报告。
第八条 第二层次学术创新团队申报条件: 1. 团队组成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已经形成一致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被同行认可的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2)依托教育部或自治区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或博士授权点或自治区重点学科;
(3)一般由5—7名我校在编人员组成; (4)团队组成人员要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合理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5)团队成员中至少应有2人为40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 (6)团队成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完成国家重大课题攻关。 2.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在职博士生导师或者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 (2)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人员,年龄不超过55岁; (3)国家或教育部、自治区各类人才支持计划一、二层次入选者;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的主持人;自治区重点学科的负责人;
(4)主持承担并完成过省部级重点项目;有公开出版的专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获得过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的第一完成人;或有被省级政府采纳的调研和决策咨询报告。
第九条 学术创新培育团队申报条件: 1. 团队组成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推动学科发展、基地平台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推动作用;
(2)依托至少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3)由5—7名我校在编人员组成,鼓励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人员或群体进行跨学院和跨学科的联合申报;
(4)团队组成人员要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合理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5)团队成员中至少应有2人为40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 (6)团队成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完成省级重点课题攻关。 2.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专业技术职称; (2)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人员,年龄不超过50岁。 (3)主持承担并完成过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有公开出版的专着;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有被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的调研或决策咨询报告;获得过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及以上奖励的第一完成人。
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十条 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申报,坚持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和项目研究的有机结合。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不得同时作为两个及以上团队带头人申报,但在担任一个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同时,可以作为相近研究方向的另一个团队的成员;团队学术成员只能归属一个学术团队。
第十一条 团队以学术带头人所在学院、中心(所)为依托单位组建,由团队学术带头人提出并填写《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申请书》,《申请书》一式6份。
第十二条 学术创新团队(包括培育创新团队,下同)实行公开选拔,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选拔方式。由所依托的各学院、中心(所)的学术委员会初审,初审合格后,提交学校社会科学处,由社会科学处组织专家组成评议组进行评审,提出是否支持和资助额度的意见。获得专家组评审通过的学术创新团队,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的创新团队按程序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批准,公布创新团队名单及资助额度。
第十三条 获资助的学术创新团队在接到资助批准后,按照学校安排正式签订《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任务书》。 第四章 组织与管理 第十四条 创新团队实行“3﹢1”的评价管理模式,前三年为启动和运行阶段,然后进行中期评估验收,验收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合格的继续运行,不合格停止资助,并追究学术带头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团队由校、院两级共同管理。 学校设立有利于创新团队建设发展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为学术创新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应完成所在单位的工作。
学校的文科学术创新团队的管理由社会科学处负责,包括组织审核团队的研究计划、检查年度工作进展、组织评估验收等。各依托的单位必须对学术创新团队的工作予以重视,要积极协助和支持创新团队做好日常管理、年度考核和聘期总结等工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团队与所依托单位的关系等,学校将把对学术创新团队的管理成效纳入相关依托单位年终目标考核范围。
第十六条 团队学术带头人负责编写团队建设计划,组织制定年度研究计划、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等;按照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要求,经费须由团队学术带头人和社会科学处负责人共同签字支出。
第十七条 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责时,应及时向社会科学处提出报告,社会科学处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审批。
第十八条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按照《申请书》设定的建设任务和研究计划于每年年底前向社会科学处和所在学院提交团队建设和研究工作的年度计划执行和进展报告;中期评估验收时提交中期验收报告;建设周期完成后提交团队建设和研究工作的总结报告。 第十九条 学校以团队所提交的《申请书》设定的建设目标任务、研究计划和总结为基准,由社会科学处组织专家进行考核。
第二十条 经费资助与使用 1. 资助经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科研活动、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资助经费。
2.学校在“211工程”三期专项经费内根据不同层级的团队建设及研究的实际需要拨付;第一层次学术创新团队资助期内资助金额在80万元左右,第二层次学术创新团队资助期内资助金额在50万元左右,第三层次即学术创新培育团队资助期内资助金额在10至20万元之间。
3. 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避免重复投入和浪费,如团队学术带头人或成员已经获得学校“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的,学校将在资助总额基础上核减这部分经费。
第二十一条 获资助学术创新团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情形分别采取通报批评、缓拨经费、停止拨款、撤销资助等措施:
(1)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2)执行研究计划不力,未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3)未按要求及时上报研究工作执行和进展情况,无故不接受学校对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与审计;
(4)资助经费的使用不符合财务制度; (5)评估结果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