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果沙棘的重要意义及前景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159.34 KB
- 文档页数:2
第36卷第6期 2013年l1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vot.36.No.6 November.2013
文章编号:1006—6993(2013)06—0032—02
发展大果沙棘的重要意义及前景展望
汪清慧
(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油坊林场,右玉037200)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了发展大果沙棘的重要意义、重要价值以及大果沙棘的繁育情况和引种情况。从3个方 而概述了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简单地谈了几点技术思路。 关键词:大果沙棘;生态效益;技术思路
中图分类号:¥793.6 文献标识码:B
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为雌雄异株的灌木或
小乔木。沙棘果、叶、皮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 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物质,
具有广泛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同时,沙棘枝叶茂密、
根子发达,生长迅速、抗干旱风沙,耐盐碱瘠薄,御 严寒酷暑,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改 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中国的沙棘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但棘刺多,
难采摘,果实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现有野生 沙棘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市场需求,因而,迫 切需要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
1 发展大果沙棘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零
星引进了俄罗斯培育的沙棘优良品种。这些优良品 种普遍表现出了枝条无刺或少刺、果实大、果柄长、
单株产量高等优良性状,人们习惯上将具有上述特 点的沙棘优良品种称为大果沙棘。
下面将从3个方面对大果沙棘在我国的发展 现状和发展大果沙棘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1 大果沙棘引种
我国开展大果沙棘引种栽培工作已有20余
年。近lOa,我国各地引种繁育和栽培大果沙棘的工 作迅速发展。但严格地讲,目前,处于扩大引种范
围,小规模育苗和小面积栽培阶段,其特点表现为: ①引种范围从东部和北部向西部和南部扩展;
②引进的品种和数量在增加;③多数引进种园的大 果沙棘刚进入结实期盛果期,大果沙棘的特性和性 状刚开始显现;④大果沙棘苗木繁育几乎与引种栽
培同步进行;⑤尚未形成以生产原料为目的的大果 沙棘规模化种植园;⑥尚未形成以生产原料生态建
设为目的的大果沙棘规模化生态经济林;⑦沙棘业 还没有开始获得大果原料。 1.2 大果沙棘繁育情况
目前,我国已有大果沙棘品种40个,其中,从 俄罗斯引进38个,蒙古引进2个。全国大批量引进
繁育大果沙棘的单位是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园林研 究所,从1992—1998年引进38个大果沙棘品种。
1997年繁育出一个大果沙棘新品种“齐棘一号”,其
次是内蒙古水利科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引进了20 个大果沙棘品种和品子。其中,部分品种从齐齐哈 尔市园艺研究所引进。
从大果沙棘苗木繁育情况看,目前,存在繁育 园地面积小,繁育数量不多,母树少等问题,远远满
足不了各地对大果沙棘种苗的需求。全国范围内只 有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和内蒙古水利科学院沙
棘园等地实现了育苗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格局,目 前,每年生产优质广扦插苗木100万株。由于采用
新技术育苗,使嫩枝扦插成活率稳定在80%以上。 1.3 山西省开展大果沙棘引种和繁育的情况
山西省在大果沙棘的引种、繁育和栽培方面尚 处于起步阶段。全省只有少数地方在进行这项工
作,规模和数量有限,有待加快这项工作。
2 发展大果沙棘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
主题,大果沙棘作为重要的环保植物,具有多种价
值,开展前景十分广阔。 2.1 大果沙棘的生态效益
2.1.1 保持水土、拦洪淤沙
收稿日期:2013— 1~26 作者简介:汪清慧(1979一),女,IlI西省大同市灵丘人,
助理1程师 汪清慧:发展大果沙棘的重要意义及前景展望 ‘33’
大果沙棘生长迅速,枝叶茂密,根系发达。大片 沙棘林既保土、保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据观 察,沙棘树冠载雨率一般为40%~49%,沙棘林地抗
冲行和抗蚀性随树冠的增长而提高;落叶层持水量 相当于自重的3倍。山西省右玉县苍头河流域营造
的沙棘护岸林,使地表径流减少80%。表土水蚀减 少75%,风蚀减少85%,仅苍头河流域每年黄河泥
沙300~500万hmz沙棘林可把6hm 地表径流变为 地下水储存起来,这对于日益面临水资源枯竭的我
国北方是很好的保水工程。 2.1.2 防风固沙,改良土壤
沙棘林可降低风速,阻挡风沙流入侵,调节林 内温度。据辽宁的观察资料,沙棘纯林可以使风速
降低2~4倍,沙棘杨树混交林可减少风速4~7倍。
在山西省右玉县调查的结果显示沙棘林带防风固 沙的有效范围一般为株高的20—25倍,沙棘林内每 年积沙厚度达5~lOcm。沙棘有较好的固氮能力,因
而,沙棘改良土壤效果显著。lhm 13~16a生的沙棘 每年可固氮180kg,相当于375kg尿素。 2.1.3 美化生态环境
大果沙棘树冠整齐,到了果实成熟期,橘红色 的累累硕果附着果枝上。如玛瑙一般,煞是好看,来 年3月绸谢,枝茎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
2.2 大果沙棘的经济效益。
大果沙棘由于果实大,单株产量高,因而,经济 效益明显高于普通沙棘4-5倍。市场上0.5kg大果 沙棘种子能出1万株标准苗。而种植lhm 大果沙棘
大约需要75kg种子。每斤种子可出售500-1000元 左右。所以,大面积推广和种植大果沙棘,能增加农 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发展大果沙棘的技术思路
从目前沙棘的发展情况看,扦插苗优于实生 苗,嫩枝扦插是沙棘繁育的重要途径。
①首先引种试验,采取边引种、边观察、边育苗 的技术路线,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健壮的优良植株
采条、采种,在育苗棚中繁育种苗。②建立良好的沙 棘示范园,为大面积推广良种积累经验。
4 发展大果沙棘的前景展望
大果沙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 十分显著。除此之外,还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根据
传统医学理论,沙棘主要有利肺、壮阴、升阳、养胃、 健脾、活血、化瘀、减肥等药理功效,还有抗衰老、美
白肌肤的作用。大果沙棘生长在大自然,是绿色环 保产品,无任何色素、添加剂、可适合了当今社会人
们对绿色产品原料的要求。除上述特点外,还具有 产量高,易采度高等行天独厚的特点。所以,在未来
社会,大果沙棘在种植与产品开发上有着光明的前 途、前程广阔。
(上接第31页)的3个生长指标均有影响,而且差异 极显著(p<O.O1)。此外,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 胸径、树高和生物量有显著影ll ̄(p<O.05)。 表3 坡位和混交处理对红松人工林胸径和树高影响
4 结论
对25a生的红松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和生物量
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种与红松混交, 并没有促进红松人工林的胸径与树高的生长,仅红 松一水曲柳林分生长与纯林接近;坡位对红松中 龄林林分生长影响较复杂,红松——水曲柳林分平
均胸径和树高均以坡上最大,其余林分胸径则以坡 下为最大,而树高则随混交处理而发生改变;这和 宫伟光等对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进行了研究, 找出了影响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生长的3个主导因 子,即土壤类型、A层(腐殖质层)厚度和坡向l 3l一致, 除坡位对树高影响不显著以外,混交、坡位及其二
者的交互作用对红松胸径、树高和总生物量均具有 显著的影响。这些结果,将为了解红松混交林的生 长提供有益的参考,为选择适宜培育红松混交林的
坡位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l】任宪威,杨昌友,黄普华,等.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462—463. [2】郭海燕,葛剑平,李景文.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5,23(3):57—62 【3】宫伟光,等坤 L山红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叨冻北林业大学学报,1992,11(6):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