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治疗猪病疗效好
- 格式:pptx
- 大小:60.16 KB
- 文档页数:8
中药穿心莲的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镇痛•暗疮疮疡•刺激皮肤再生•润肺化痰主治•冠心病•心脏病•白血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穿心莲,又称锦囊参、膜囊参、豹纹参等,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本文将从以上角度来详细介绍穿心莲的功能和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体内热毒引起的症状。
它可以通过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毒素,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散结消肿穿心莲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等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消除体内的炎症和积聚,减轻局部疼痛和不适感。
止痛镇痛穿心莲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可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例如头痛、牙痛、骨伤等。
它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递和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感。
暗疮疮疡穿心莲具有良好的暗疮疮疡治疗效果。
它可以调节皮肤的代谢功能,促进毛囊的排毒,改善皮肤的营养供应,从而减轻疮疡的发炎和愈合过程。
刺激皮肤再生穿心莲可以刺激皮肤的再生能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皮肤的修复。
它可以提高皮肤细胞的更新速度,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改善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润肺化痰穿心莲具有润肺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
它可以改善肺部的湿气排泄功能,促进痰液的排出,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和充血。
主治冠心病穿心莲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循环和血管张力,减轻心脏负担,增强心肌的供血和氧气供应,从而改善冠心病的症状。
心脏病穿心莲对心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节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提高心脏供血,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病的症状。
白血病穿心莲对白血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正常细胞的生成,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白血病的症状。
高血压穿心莲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通过调节血压、降低血液黏度和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血管的压力和抗炎反应,从而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穿心莲药的功效与作用穿心莲(学名:Polygonum multiflorum)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被称为何首乌、续断草等。
在中医学中,穿心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被认为有很多功效和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衰老作用穿心莲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抗氧化能力:穿心莲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可抑制DNA氧化,减慢细胞老化。
2. 保护肝脏: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减少肝脏氧化损伤。
3. 改善记忆力:穿心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脑内神经元的生长,改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延缓智力衰退。
二、促进头发生长和黑发穿心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脱发和白发。
穿心莲中的有效成分,特别是大黄酮类物质,可以促进毛囊的血液循环,增加毛发的营养供应,从而促进头发生长。
同时,穿心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还能够提高黑色素的合成和分泌,使白发变黑。
三、保护肝脏穿心莲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肝功能:穿心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增加肝脏的解毒能力,改善肝功能异常。
2. 抗肝纤维化:穿心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减少纤维组织增生,保护肝细胞免受纤维化的损伤。
3. 抗肝衰竭:穿心莲中的化学成分可以改善肝细胞的代谢功能,增加氧气供应,减少肝衰竭的发生。
四、抗肿瘤作用穿心莲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对于乳腺癌、肺癌、肝癌、结肠癌等的治疗效果较好。
穿心莲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五、改善心血管功能穿心莲被认为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血脂:穿心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血浆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代谢,减少它们的合成和吸收,从而降低血脂水平,保护血管。
2. 扩张血管: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管平滑肌的松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
穿心莲的药效和功能主治简介穿心莲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又名穿心藤、翠菊、金莲花等。
它是菊科穿心莲属的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
穿心莲有着丰富的药效和功能主治,是传统中医药中重要的药材之一。
药效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药效。
清热解毒穿心莲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具有强烈的清热解毒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促进新陈代谢,减轻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
活血化瘀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加血小板聚集,增强血管弹性,有助于消散瘀血,减轻淤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消肿止痛穿心莲具有一定的消肿止痛功效。
它可以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缓解组织水肿,减轻疼痛感,特别适合用于关节炎、牙痛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功能主治基于穿心莲的药效,它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在中医理论中,热毒是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穿心莲的清热解毒功效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急性咽喉炎、麻疹、痈疽等。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瘀血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穿心莲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瘀血的积聚,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痛经、跌打损伤等。
消肿止痛穿心莲具有一定的消肿止痛功效,对于各种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扭伤等疾病。
抗心脑血管疾病穿心莲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降低血脂、防止血小板凝聚,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使用方法穿心莲可以制成药物,也可以作为食材使用。
药用方法常见的穿心莲药用方法包括:鲜品入汤剂、煎汤、烊化剂、浸渍剂、研粉剂、制剂和外用贴敷等。
具体使用方法需根据疾病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食用方法穿心莲鲜品可以作为食材使用,常见的食用方法有煮汤、炒菜等。
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不宜过量食用。
注意事项尽管穿心莲具有丰富的药效和功能主治,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了解剂量和适应症。
化骨莲的功能主治穿心莲简介化骨莲,又称穿心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化骨莲的功能和主治穿心莲。
功能化骨莲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 清热解毒:化骨莲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
2. 消肿止痛:化骨莲可以通过消肿止痛的作用帮助缓解疼痛和肿胀。
3. 散淤止血:化骨莲有散淤止血的功效,在治疗淤血相关疾病时具有一定的作用。
4. 润肺止咳:化骨莲可以润肺止咳,对于咳嗽、咯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主治化骨莲的主要药用功效主治如下: 1. 热病炎症:化骨莲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炎症,包括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
2. 痈肿疮疡:化骨莲对于痈肿疮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以帮助消肿排脓,促进伤口愈合。
3. 创伤出血:化骨莲可以用于治疗创伤出血,如外伤、内伤引起的出血等。
4. 肺病咳嗽:化骨莲对于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咯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方法化骨莲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内服:通常可以将化骨莲煎汤或泡水,每日可服用2-3次,每次10-15克。
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2. 外用:化骨莲可用于外敷,直接将研磨后的药粉或药浸液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
注意事项使用化骨莲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用量: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可自行增减用量。
2. 孕妇禁用:孕妇应慎用化骨莲,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 过敏反应:对化骨莲过敏者慎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 存储:化骨莲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
总结化骨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淤止血和润肺止咳等功能。
其主治范围广泛,包括热病炎症、痈肿疮疡、创伤出血和肺病咳嗽等。
使用化骨莲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穿苦颗粒【主要成分】穿心莲、黄芪、吴茱萸、大黄、白芷。
【方解】方中穿心莲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黄芪能缓解气虚衰弱、水肿等病症。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
白芷味辛、性温,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的功效。
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逐瘀通经至功效。
【主要药理作用】1. 抗菌作用穿心莲对巴氏杆菌、沙门氏菌、丹毒杆菌、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链球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黄芪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大黄的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已证明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均有抗菌作用。
2. 抗病毒作用穿心莲中的穿心莲内酯等具有抗病毒作用,对多种病毒均有良好效果。
可拮抗香港病毒、埃博拉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有灭活作用。
黄芪多糖能使动物体诱生内源性干扰素,作用于细胞,使产生抗病毒蛋白而抑制病毒蛋白合成,产生抗病毒感染的作用,其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强度随中药浓度升高而增强。
3. 止泻作用吴茱萸可减少蓖麻油引起的腹泻次数,且随着剂量增大作用持续时间延长,但作用产生缓慢。
此外对抗番泻叶引起的腹泻作用随剂量增大而提高,作用产生虽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大黄中的二蒽醌类衍生物在肠道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黄酸蒽酮,大黄酸蒽酮可刺激大肠粘膜,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
【主治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防治畜禽湿热泻痢。
家畜:防治家畜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副伤寒等细菌性、病毒性疫病等病症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家禽:防治家禽因热毒引起的下痢(如禽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
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
穿心莲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
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之一,其有多种药用功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吧。
一、抗菌
体外试验,穿心莲水煎剂及从其中分离出之粗结晶,均对钩端螺旋体的某些型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煎剂对肺炎球菌、甲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穿心莲中所含新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上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较氯
霉素与痢特灵为优,且无副作用和毒性。
二、抗病毒
目前已经证实穿心莲煎剂对孤儿病毒ECHO11引起的人胚肾细胞的退变有延缓作用。
在体外试验中,穿心莲煎剂对HIV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一定程度上抗HIV。
三、清热消炎
对实验性发热均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对实验性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穿心莲的消炎作用与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
临床上曾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外伤感染、疖、痈、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
等。
四、抗过敏
穿心莲对人体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复杂。
水煎剂、内酯注射液、甲素注射液均篚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和外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穿心莲抗感染的临床疗效可能与此有关。
穿心莲内酯能使小鼠胸腺萎缩,外周T细胞减少,能降低血清中抗体效价,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表明穿心莲内酯对T细胞和B细胞均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免疫抑制剂。
穿心莲的功能主治什么病穿心莲的概述穿心莲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科学名称为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属于唇形科植物。
它在亚洲地区广泛分布,尤其在中国的中部和东北部省份非常常见。
穿心莲的药用部分主要是其地下的根茎。
数百年来,穿心莲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以治疗各种疾病。
穿心莲的功能穿心莲是一种多功能的草药,常被用于中药制剂和传统草药中。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抗菌作用:穿心莲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它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耐药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抗炎作用:穿心莲中的黄酮类成分还具有抗炎作用。
它可以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并促进伤口的修复和愈合。
3.抗氧化作用:穿心莲富含黄酮类抗氧化物质,可以对抗自由基的损害,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的伤害,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4.抗过敏作用: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它可以减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症状。
5.利胆作用:穿心莲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胆固醇的排出,从而帮助调节血脂,降低血脂水平。
穿心莲的主治疾病穿心莲在中药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它的主要临床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上呼吸道感染:穿心莲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咳嗽、鼻塞、喉咙痛等症状。
2.消化系统疾病:穿心莲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调节肠胃功能,对于胃肠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肝脏疾病:穿心莲具有一定的利胆作用,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排出胆固醇和脂肪,对于脂肪肝、胆囊炎等肝脏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过敏性疾病:穿心莲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症状。
5.神经系统疾病:穿心莲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缓解神经过敏、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穿心莲虽然具有多种功能,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对于孕妇、儿童以及具有特殊疾病或过敏史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年第02期猪疝气病是养猪业易发的常见病症,按照疝气部位主要分为阴囊疝、腹壁疝、脐疝三种类型,按照病程分类主要分为:自动复位型、炎症坏死型和梗阻坏死型。在猪疝气病治疗中,由于不同类型的疝气病情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疝气病部位不同、时间长短不同以及疝孔直径不同等,肠道系统和疝气内组织发生较大变化,一些疝气病会在猪生长过程中慢慢消失,或者面积变大以及缩小,一些疝气病会导致肠系膜和肠道黏膜黏连,诱发组织坏死、组织黏连以及炎症,严重会导致猪死亡。因此,对猪疝气病的治疗方法和病情确定进行研究,对提升养猪效益具有积极意义。1病因分析与临床症状猪疝气病发生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过高具有直接关系,而腹内压力高的原因较多,例如腹部被挤压、被踩踏、腹水、便秘、排尿困难、饱食后嘶叫挣扎、妊娠、慢性咳嗽等,都有可能诱发腹压升高。腹壁强度降低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后天性原因和先天性原因,其中后天性原因包括炎症、感染、外伤以及手术切口;先天性原因包括腹壁白线缺损、腹股沟宽大、脐环闭锁缺陷、腹膜鞘状突闭合缺陷等。如果猪的阴茎部、腹股沟以及脐部出现明显的下垂肿大,就可判断该猪为疝气。如果病情较轻,疝气部位体积较小,如同乒乓球大小,如果病情严重,疝气部位体积较大,甚至接近排球大小,对走动、食欲以及健康生长会造成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病猪的呼吸、脉搏、体温基本正常,体型较小的猪如果获病,容易发生便秘,并且随着天气变化和小肠气体流动,疝气大小也出现相应的改变。随着病猪的生长发育,疝气体积也会不断增加,严重甚至拖地,如果疝气皮磨烂会出现感染,导致病猪死亡。部分疝气组织会对肠道造成压迫,食物不能顺利通过,病猪腹腔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会在短时间死亡。2不同病程类型猪疝气病诊断和治疗2.1自动复位型该型临床表现为:疝气病情时有时无,静止时会加大病症、活动时会缩小疝气面积,食潲之后疝气面积变大、食潲之前疝气面积较小,在触摸病疝时,没有硬块状或者硬砣,触觉较为软绵,用力按压可以将肠道复位。该类型疝气属于良性疝气,肠道系膜、黏膜和疝内组织没有发生坏死、水肿以及炎症。该类型的治疗需要纵向切开病疝皮肤,分离粘膜组织和皮下组织,将错位肠道复移到腹腔内。在完成结节缝合后,将磺胺结晶粉或者青霉素粉撒在腹腔内,将皮肤妥善缝合,使用络合碘消毒,并配以青霉素、穿心莲等注射液,根据猪的重量确定药量大小。2.2炎症坏死型该型的疝轮边缘结实、疝轮口径较小,肠
鱼腥草、芒硝等药物的用量控制在20~90g 左右,石膏、板蓝根、蒲公英、穿心莲等药物用量控制在10~50g 左右,而其他药物要根据情况适当降低用量,控制在8~30g 左右。
同样以5~100kg 病猪日用量计算,对于猪感冒可以使用组方,连翘、二花、滑石、大黄、杭菊花、黄芩各30g 、川贝母、木通各15g 、薄荷、藿香、荆芥穗、石菖蒲各18g 、白豆蔻、神曲各12g ;对于猪丹毒可以使用组方,当归尾10g 、甘草5g 、红藤、金银花各15g 、连翘25g 、白酒适量;对于猪传染性胃肠炎,按照20kg 猪用量计算,可使用组方,白头翁、黄柏、黄芩、金银花、泽泻、木通、山楂各10g ,大黄、滑石粉、苍术、白术、陈皮、甘草、麦芽各5g [2]。
3结语综上所述,中草药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能够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对猪传染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养殖户对于动物的健康意识有所强化,促使中草药研究力度有所加大,对于中医的认可度较以往也显著提升。
所以,对于适度规模以上的生猪养殖户要合理运用中草药进行疾病防治,科学选择配方,制定有效的应用方案,以免病情恶化对畜牧业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使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1]袁优明,袁满娇.防治猪传染病的中草药种类选择、组方及使用[J].养殖技术顾问,2011(6):206-207.[2]郭世栋.猪病的中药防治研究[J].农家参谋,2017(19):74.以中医手段来治疗猪消化不良有很长的应用历史,不但疗效显著且药剂残留少,因此,最近几年,中医在各类猪病治疗中的应用愈发普遍,唯有做好整体性考量、做到针对性治疗,方能最大化规避消化不良的负面影响,相关要点如下:1按部就班抓好中医诊断要想对症下药,便要基于病猪病因、病情、病症做好整体性分析,继而明确用药细则和用药疗程,基于中医视角来看,首先要做的是将引发消化不良的病因找出来。
调研发现:该病病因繁多。
穿心莲有什么功效作用?穿心莲的种植技术【常见问题】穿心莲有什么功效作用?该怎么种?【专家解答】穿心莲又名春莲夏柳、四方莲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清热解毒、消毒止痛等,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因而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种植价值高。
现将穿心莲的功效作用和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穿心莲的功效作用1.抗菌作用:穿心莲中所含新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上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较氯霉素与痢特灵为优,且无副作用和毒性。
体外试验,穿心莲水煎剂及从其中分离出之粗结晶,均对钩端螺旋体的某些型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煎剂对肺炎球菌、甲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2.抗病毒功效:穿心莲煎剂对孤儿病毒ECHO11引起的人胚肾细胞的退变有延缓作用。
穿心莲在体外试验有一定的抗HIV作用。
3.解热消炎作用:对实验性发热均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对实验性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穿心莲的消炎作用与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
临床上曾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外伤感染、疖、痈、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4.清化湿热功效:用于湿热泄泻、湿热黄疸、热淋带下。
湿热泄泻,症见急性肠炎、腹痛、泻下急迫、势如水注、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可与黄连、滑石、白扁豆等同用;湿热黄疸,症见目睛皮肤俱黄、小便黄赤、脘腹胀满、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可与黄连、栀子、茵陈、赤芍等同用;湿热下注、热淋、小便涩痛,可与黄连、滑石等同用;湿热带下,症见带下黄白黏稠或黄水样、阴部烧灼、瘙痒,常与芡实、金樱子、黄柏、苦参同用。
5.免疫抑制作用:穿心莲对人体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复杂。
水煎剂、内酯注射液、甲素注射液均篚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和外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穿心莲抗感染的临床疗效可能与此有关。
穿心莲内酯能使小鼠胸腺萎缩,外周T细胞减少,能降低血清中抗体效价,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表明穿心莲内酯对T细胞和B细胞均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免疫抑制剂。
穿心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简介穿心莲,学名黄花穿心莲(Scientific name: Ludwigia edulis),是由著名植物学家林奠官命名的水生植物。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地区。
穿心莲的花朵呈黄色,非常美丽,因此广受喜爱。
除此之外,穿心莲还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功能与作用1. 抗菌作用穿心莲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真菌都有抑制和杀灭的效果。
研究表明,穿心莲中含有活性物质,能够干扰细菌和真菌的正常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因此,穿心莲常被用于制备药物以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2. 改善心血管健康穿心莲富含多种活性化合物,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和多元酚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能够减少血管内壁的炎症反应,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因此,长期食用穿心莲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抗肿瘤作用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研究表明,穿心莲中的某些化合物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起到抗肿瘤的效果。
此外,穿心莲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能力。
因此,穿心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辅助治疗。
4. 缓解焦虑和抑郁穿心莲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
研究表明,服用穿心莲能够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情绪状态,并提高睡眠质量。
因此,穿心莲常被用于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状。
5. 保护肝脏穿心莲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穿心莲中的一些化合物能够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并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肝脏细胞的氧化损伤。
因此,穿心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病、肝炎和肝纤维化等肝脏疾病。
6.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的作用。
研究表明,穿心莲可以增加胃液和胆汁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改善胃肠道功能。
因此,穿心莲常被用于缓解消化不良、胃酸过多和胃胀等症状。
主治适应症穿心莲的主治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感染性疾病:穿心莲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穿心莲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科学名称为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
穿心莲在民间医学中广泛应用,拥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
一、促进伤口愈合穿心莲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这是其最著名的作用之一。
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包括多种三萜皂苷和四萜皂苷,这些化合物能够增强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伤口的修复和结缔组织的重建。
此外,穿心莲还能抑制炎性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二、改善皮肤健康穿心莲被广泛用来改善皮肤健康。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对皮肤具有保湿、滋润的功效。
穿心莲还能调节皮肤的水油平衡,减少皮脂的分泌,改善油性皮肤和痤疮等问题。
同时,穿心莲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够防止自由基的损害,延缓皮肤的衰老过程。
三、抗炎作用穿心莲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其含有的多种三萜皂苷和四萜皂苷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
这使得穿心莲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和炎症相关疼痛的理想草药。
此外,穿心莲还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四、改善抑郁与焦虑穿心莲在传统医学中被用来改善抑郁和焦虑。
研究表明,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提高脑内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含量,改善神经递质的代谢。
这有助于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
此外,穿心莲还具有镇静、安抚神经系统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
五、增强记忆力穿心莲被发现对提高记忆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发现,穿心莲中的化合物可以增加脑内神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促进脑细胞的再生和增殖。
同时,穿心莲还能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脑功能和记忆力。
六、抗氧化作用穿心莲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损害。
自由基是引起多种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因素,穿心莲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够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减缓细胞老化过程,同时还可以预防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205干扰素在猪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运用初探刘家彬(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费县 273400)摘 要:干扰素是一种适用于动物病毒性疾病防治的生物制剂,本文从阐释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入手,围绕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三个层面,探讨了运用干扰素治疗猪病毒性疾病的具体方案,并针对应用干扰素的注意事项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生猪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猪养殖;干扰素;病毒性疾病0 引言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特性的生物活性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可激活免疫细胞、调节免疫系统,起到抗病毒、抗菌、抑制寄生虫繁殖以及免疫调节等多重作用。
将其应用于动物疾病的临床治疗领域,在专一性、靶向性上具备显著性能优势,可提高生猪的机体免疫力,为规模化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1 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分析1.1 抗病毒作用当干扰素进入生猪体内后,将直接作用于干扰素受体细胞,通过识别受体、信号传导、启动基因等生物化学反应合成抗病毒蛋白,抗病毒蛋白能够在病毒多肽链合成的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阻断病毒在生猪机体内的繁殖与复制,以此发挥抗病毒作用。
1.2 抗菌作用γ-干扰素又称为Ⅱ型干扰素,通过利用干扰素下调TfR 的表达、降低生猪体内铁的浓度或诱导催化内源性NO,起到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并且还可通过增加单核巨噬细胞中的吞噬小体,由溶酶体发挥溶解细菌的作用,借助上述化学、生物反应有效杀灭细菌。
1.3 抑制寄生虫繁殖干扰素中的IFNγ具有杀菌作用,通过使巨噬细胞活化,发挥对病原体的破坏和杀灭作用,以此抑制寄生虫的繁殖。
1.4 免疫调节作用当动物机体受到外部因素刺激时将自动分泌生物活性蛋白,参与到免疫系统功能完善的过程中查找出致病原、发挥抑制作用。
同时,运用干扰素后能够激活吞噬细胞,增强细胞吞噬作用与对致病原的销毁能力,有效发挥机体的免疫自稳与免疫应激功能,抵抗不良反应、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2 运用干扰素治疗猪病毒性疾病的有效策略2.1 干扰素的治疗机理干扰素是一种构成防御体系的重要细胞因子,针对以生猪为代表的脊椎动物可在其体内发挥免疫调节、抑制病毒繁殖等作用,提高机体的生物活性。
畜牧兽医Xu m u s h o u yi 在生猪疾病的诊治方法等方面,国家和养殖场都格外重视,临床上采用西药方法进行诊治经常会导致生猪产生耐药性,并且残留药物会长久停留在生猪体内,进而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这种副作用过大并且含有化学物质的西药唯一的治疗好处在于见效快,与中草药在预防治疗猪病上的疗效相比,运用范围更加广阔。
不过采用中药制剂治疗猪病的保健作用更明显,应当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培训,对中草药在猪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分析,使其更好的作用在猪病的防治中。
1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及作用1.1多糖类多糖类主要指的是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出的活性多糖物质。
依照其组成成分来分类,可以将多糖类中药分离成离子型多糖和非离子型多糖等。
多糖类可以直达网状内皮系统,T 淋巴细胞及B 淋巴细胞,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对抗原的识别能力有所提升。
属于兽医临床上常见的中药制剂有:黄芪多糖、人参多糖等。
1.2生物碱生物碱是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它在中药中分布较广泛,属于植物化学成分。
目前在中医界已经有一千多种生物碱药物被成功分离出来,并且被广泛应用在猪病的防治工作中。
生物碱的作用有镇痛、麻醉、止咳等,属于生物碱类型的中药有马钱子、乌头等。
1.3有机酸有机酸可以和钾、钠以及钙离子等结合,形成盐类物质。
含有有机酸,并且具备抗风湿和抗血凝作用的植物有乌梅、山楂等。
1.4挥发油挥发油是一种混合物,由几种或十几种不同性质的化合物组成。
挥发油有镇痛、祛痰等疗效,可以抵抗病毒的侵袭力以及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力。
2中药在防治猪病中的应用生猪养殖的规模庞大,环境复杂,常见疾病多以病原体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并伴有综合病症的形式表现出来,病毒细菌变异,伴随免疫抑制等症状,给疾病的治疗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为了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养殖人员尽量使用中药制剂。
中草药在防治生猪疾病等方面早就经过实验得出了治疗效果非常好的结论,只不过现今没能被大范围推广运用。
穿心莲的养殖方法及其功效穿心莲的养殖方法1、生态习性:穿心莲喜高温湿润气候。
喜阳光充足、喜肥。
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适温为25~30℃气温下降到15~20℃时生长缓慢;气曙降至8℃左右,生长停滞;遇0℃左右低温或霜冻,植株全部枯萎。
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和中性砂壤土栽培为宜,pH8.0的碱性土仍能正常生长。
2、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法或直播法,龙以育苗移栽法为主。
当9~10月果实呈共同褐色时,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分批采摘,放在荫凉处后熟几日,用罩子盖住,以免种子弹跳损失,待果荚全部开裂后,筛去果皮,取得种子。
穿心莲种子细小,千粒重0.93~1.52g,种皮坚硬,外包有一层蚶质,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
苗床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耙平整细,种子在播种前要用细砂纸或砂磨去种皮蜡质再用温水浸种,再放在30℃温箱中催芽,然后播种,在广东、福建等地春季2月下旬~3月上旬;秋季在7月播种在高畦苗床上。
江、浙、四川则用温床育苗于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于4月。
华北、西北地区温室宜在3月上、中旬,温床于4月上旬、阳畦于4月中旬,塑料大棚以4月15~20日播种为宜。
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知当的温度和湿度。
出苗前要经常保持苗床湿润,畦内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
苗出齐后,应控制土壤湿度,以防猝倒病发生。
苗高6~7cm,有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
直播在江、浙不宜早于4月中、下旬,四川4月中旬~5月上旬,北京以5月中旬为宜。
栽培时最好分种子田专供采种用和商品田专门收割全草供药用两种。
种子田应有5月~6月上旬移栽,行距50~65cm,株距30~35cm。
商品田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栽种,行距25~33cm,株距16~20cm,每平方毫米栽105000~195000株。
3、浇水方法:及时浇水,以利幼苗扎新根,以后每隔15~20d中耕除草、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流人畜粪水、尿素等,特别在6、7、8三个月田间管理十分重要,要多施氮肥,经常浇水等。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的应用分析作者:张子刚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5期张子刚众所周知,进行猪养殖工作的过程当中,经常出现病毒性疾病的现象,此类疾病非常顽固,所以开展猪疾病防控管理工作的时候,将病毒性疾病作为重中之重。
而实施猪病毒性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不过一般难以获得良好的成效。
由此使猪病毒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得以不断推进,并且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经过多年以来的研究,从中可知,科学利用干扰素,能够增强最终的疗效。
所以,将干扰素运用到猪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工作过程当中,需要做到科学用药,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最近几年,黑龙江省地区的养猪业发展速度不断变快,不过各种猪病也随之形成,整体的预防和管控难度非常大,严重阻碍了当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的有效应用措施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的优势与劣势1、优势分析运用干扰素治疗的时候,相应的药物残留率很低,同时具有广泛的运用范围,借助此类治疗方式,避免带给周围养殖环境的破坏影响,满足了猪病防治过程当中的无抗生态控制要求,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2、劣势的分析作为常见的生物制品,干扰素的活性非常强,对于病毒的初期扩散、繁殖期间均发挥出一定的抑制功效,同时可以避免病害进一步蔓延。
不过,假如呈现出很大的传播形势之后,必然干扰到最终的治疗成效。
因为干扰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特征,无法保护其他种属,以接触同属动物治疗为主,所以,应该加以关注。
鉴于干扰素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应对解冻稀释时间加以管控,假如解冻之后进行稀释,必然干扰到最终的药用成效。
单独运用干扰素无法获得良好的成效,将其运用到疾病治疗的时候,应该与其他的药物搭配加以治疗,达到增强治疗效果的目的。
二、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的作用原理说明对于干扰素而言,属于多功能细胞子的类型,指的为生物细胞受到干扰素诱生剂作用影响并加以诱导后形成的糖蛋白。
中草药治疗猪丹毒处方一:大青叶120克,生石膏40克,贝母40克,板蓝根40克。
用于治疗猪丹毒。
按处方配药,粉碎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
处方二: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地骨皮12克,黄芩12克,大黄12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木通10克,滑石12克,生石膏30克。
用于治疗猪丹毒。
按处方配药,水煎取汁,供体重25千克猪只1次灌服,连服2~3剂。
处方三:①清热解毒汤:黄连、黄芩、山栀子、丹皮各25克,金银花、紫花地丁、板蓝根、玄参各45克,马鞭草、赤芍各24克,大黄30克。
②活蚯蚓300条,白糖550克。
用于治疗猪丹毒。
按处方①配药,每剂2煎,合并煎液,供2头中等体重猪只分2次灌服;按处方②配药,活蚯蚓置于干净玻璃缸中,加入白糖,放置12~15小时,待蚯蚓化成液体后,用三层纱布过滤2次,取上清液肌肉注射,每天1次,每次每头10毫升,连续3天,蚯蚓渣涂擦疹块,一般联合用药3~4天可痊愈。
处方四:大黄25克,黄芩12克,甘草30克,马勃10克,薄荷25克,酒玄参30克,牛蒡子15克,升麻12克,柴胡30克,桔梗25克,滑石60克,板蓝根30克,青黛30克,陈皮20克,连翘30克,荆芥30克。
用于治疗猪丹毒。
按处方配药,水煎灌服,每天1剂,连服3~4剂。
另用黄柏、苍术、马齿苋、蒲公英各25克,水煎取汁洗刷疹块。
处方五:寒水石5克,连翘10克,葛根15克,桔梗10克,升麻15克,白芍10克,花粉10克,雄黄5克,金银花5克。
用于治疗猪丹毒。
按处方配药,煎汤灌服,每天2剂,连用2天。
处方六:穿心莲注射液10~20毫升。
用于治疗亚急性猪丹毒。
1次肌肉注射,每天2~3次,连用2~3天。
处方七:地龙30克,石膏30克,大黄30克,玄参16克,知母16克,连翘16克。
用于治疗猪丹毒。
按处方配药,水煎分2次灌服,每天1剂,连用3~5剂。
处方八:柴胡15克,木通9克,甘草9克,陈皮15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大黄30克,芒硝60克,苍术15克,白术15克,麦芽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