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7
中药穿心莲的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镇痛•暗疮疮疡•刺激皮肤再生•润肺化痰主治•冠心病•心脏病•白血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穿心莲,又称锦囊参、膜囊参、豹纹参等,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本文将从以上角度来详细介绍穿心莲的功能和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体内热毒引起的症状。
它可以通过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毒素,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散结消肿穿心莲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等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消除体内的炎症和积聚,减轻局部疼痛和不适感。
止痛镇痛穿心莲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可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例如头痛、牙痛、骨伤等。
它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递和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感。
暗疮疮疡穿心莲具有良好的暗疮疮疡治疗效果。
它可以调节皮肤的代谢功能,促进毛囊的排毒,改善皮肤的营养供应,从而减轻疮疡的发炎和愈合过程。
刺激皮肤再生穿心莲可以刺激皮肤的再生能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皮肤的修复。
它可以提高皮肤细胞的更新速度,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改善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润肺化痰穿心莲具有润肺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
它可以改善肺部的湿气排泄功能,促进痰液的排出,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和充血。
主治冠心病穿心莲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循环和血管张力,减轻心脏负担,增强心肌的供血和氧气供应,从而改善冠心病的症状。
心脏病穿心莲对心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节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提高心脏供血,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病的症状。
白血病穿心莲对白血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正常细胞的生成,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白血病的症状。
高血压穿心莲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通过调节血压、降低血液黏度和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血管的压力和抗炎反应,从而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为爵床科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属清热解毒药。
本文就其解热抗炎,抗病毒感染,治疗心血管疾病,免疫调节作用,抗癌作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抗生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穿心莲;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为爵床科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
又名一见喜,苦草,四方草等。
又因本品原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草。
它为一种常用中药,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泉州本草》记载其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属清热解毒药。
穿心莲的主要作用成分有穿心莲内酯,甾醇,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
穿心莲有多种制剂,有片剂,注射剂,滴眼剂,涂膜剂等。
本文就其解热抗炎,抗病毒感染,治疗心血管疾病,免疫调节作用,抗癌作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抗生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解热作用 穿心莲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主要有效成份穿心莲内酯对同时感染肺炎双球菌和溶血型链球菌所致发热家兔能延迟体温上升时间,能降低体温上升的程度,还能抑制和延缓肺炎双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人体温上升。
150,300 mg kg-1脱氧穿心莲内酯磷酰化钠(DAPNa)对干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及内毒素所致的家兔发热均有良好的解热作用[1]。
2抗炎作用 穿心莲的有效成分穿心莲甲,乙,丙,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能抑制急性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阻断渗出。
陈国祥等[2]发现穿心莲胶囊灌服对大鼠蛋清性和角叉菜胶足跖肿炎模型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从注射30min后开始,可维持8h,其中大剂量组作用略强于阿司匹林。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及高热,属清热解毒类药。
就其解热消炎、抗病毒感染、治疗心血管疾病、免疫调节作用、抗癌作用、治疗中暑、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抗生育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穿心莲;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021-02穿心莲为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苦、性寒、归心、肺、胃、大肠、小肠膀胱经。
又名一见喜、榄核莲、斩蛇剑、印度草、苦草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及抗癌作用。
常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咽喉肿痛、温热下痢、毒蛇咬伤、疮痈疔毒、外伤感染等。
临床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系统疾病等。
1穿心莲的主要成分穿心莲的主要成分含有二萜内酯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甾醇皂甙、糖类、生物碱等。
目前研究较多的为内酯类,有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等。
王国才等[1]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从穿心莲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甲基新穿心莲内酯苷元(8-methylandrograpanin,i)、3-脱氢脱氧穿心莲内酯(3-dehydrodeoxyandrographolide,ii)、新穿心莲内酯苷元(andr-ograpanin,iii)、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iv)、谷甾醇(v)和胡萝卜串(ⅵ)。
其中化合物ⅱ和ⅲ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ⅳ和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3]。
2药理作用2.1抗菌作用刘如玉等(2004)试验表明,穿心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0.062 5g/ml。
化骨莲的功能主治穿心莲简介化骨莲,又称穿心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化骨莲的功能和主治穿心莲。
功能化骨莲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 清热解毒:化骨莲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
2. 消肿止痛:化骨莲可以通过消肿止痛的作用帮助缓解疼痛和肿胀。
3. 散淤止血:化骨莲有散淤止血的功效,在治疗淤血相关疾病时具有一定的作用。
4. 润肺止咳:化骨莲可以润肺止咳,对于咳嗽、咯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主治化骨莲的主要药用功效主治如下: 1. 热病炎症:化骨莲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炎症,包括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
2. 痈肿疮疡:化骨莲对于痈肿疮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以帮助消肿排脓,促进伤口愈合。
3. 创伤出血:化骨莲可以用于治疗创伤出血,如外伤、内伤引起的出血等。
4. 肺病咳嗽:化骨莲对于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咯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方法化骨莲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内服:通常可以将化骨莲煎汤或泡水,每日可服用2-3次,每次10-15克。
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2. 外用:化骨莲可用于外敷,直接将研磨后的药粉或药浸液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
注意事项使用化骨莲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用量: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可自行增减用量。
2. 孕妇禁用:孕妇应慎用化骨莲,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 过敏反应:对化骨莲过敏者慎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 存储:化骨莲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
总结化骨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淤止血和润肺止咳等功能。
其主治范围广泛,包括热病炎症、痈肿疮疡、创伤出血和肺病咳嗽等。
使用化骨莲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穿心莲简介及其现代研究进展穿心莲,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唇形目、爵床科、爵床亚科、覆瓦族、穿心莲属。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味极苦。
茎直立,多分枝,具四棱,节稍膨大。
叶对生,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披针形,长2~11cm,宽0.5~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侧脉3~4对;叶柄短或近无柄。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深裂,外被腺毛;花冠淡紫白色,唇形,上唇外弯,2齿裂,下唇直立,3浅裂,雄蕊2,药室一大一小,大的被髯毛,花丝一侧有柔毛;子房2室。
蒴果长椭圆形,长约1.5cm,两侧呈压扁状,中央具一纵沟。
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于湿热的平原、丘陵地区。
主产广东、福建。
现长江南北暖地区均引种栽培,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有野生。
习性:穿心莲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如果长时间干旱不浇水,则生长缓慢,叶子狭小,早开花,影响产量。
种子最适宜温度25~30℃和较高的湿度,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
苗期怕高温,超过35℃,烈日暴晒,出现灼苗现象,故苗期注意遮荫,降低土壤温度。
苗床通风,植株生长最适温度25~30℃,温度27℃左右有足够的雨水植株迅速生长,枝叶繁茂,当气温下降15~20℃,生长缓慢,0℃或霜冻植株枯萎。
成株喜光,喜肥,在生长季节,多施氮肥,配合好浇水、排水是丰产的关键。
鉴别:(1)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上、下表皮均有含圆形、长椭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并有腺鳞,有时可见非腺毛。
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贯穿于主脉上方;海绵组织排列疏松。
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凹槽状,木质部上方亦有晶细胞。
叶表面制片: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直径约至36μm,长约至180μm,较大端有脐样点痕,层纹波状,下表皮气孔密布,直轴式,副卫细胞大小悬殊,也有不定式。
腺鳞头部扁球形,4、6、8细胞,直径至40μm ;柄极短。
穿心莲作用穿心莲,又称为穿心草、虎刺草,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也是一种草药植物。
穿心莲的学名叫Tradescantia spathacea,属于天南星科天南星属,原产于墨西哥。
它的茎柔软,叶子肥厚,生长在半阴湿的环境中,适宜生长在温暖的地区。
穿心莲有很多作用,下面我介绍几个主要的作用:首先,穿心莲具有观赏作用。
穿心莲的叶子呈鲜艳的绿色,叶片上有明显的白色条纹,非常美丽。
而且穿心莲的叶片肥厚且富有光泽,颇具质感。
因此,它经常被人们种植在庭院、阳台等地方,用来装饰环境,增添生活的美好。
其次,穿心莲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据科学研究,穿心莲是一种优良的净化空气的植物。
它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由于现代生活中很多家具、装修材料等都含有有害物质,所以种植一些穿心莲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再次,穿心莲具有药用作用。
穿心莲的叶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有机酸、维生素C、植物碱、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消肿等药理作用。
因此,穿心莲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炎症、肌肉疼痛等问题。
另外,穿心莲还有降血压、降血脂、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
最后,穿心莲还具有护眼作用。
穿心莲所含的维生素C能够保护眼睛健康。
维生素C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眼睛疲劳,并预防眼部疾病。
因此,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人可以适当地食用些穿心莲,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综上所述,穿心莲具有观赏、净化空气、药用、护眼等多种作用。
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非常适合在家中种植。
种植一些穿心莲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有益处。
同时,它的药用价值和护眼作用也不容忽视。
因此,穿心莲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植物。
【每日一药】清热解毒,燥湿——穿心莲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
【临床应用】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寒,头痛口渴,以及肺热喘咳、肺痈、咽喉肿痛等。
温病初起或咽喉肿痛者,常与薄荷、金银花、枯梗等疏散风热,解毒利胭药同用。
肺热喘咳,痰稠色黄,常与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黄岑、贝母、杏仁等同用。
肺痈咳吐脓痰,常与鱼腥草、冬瓜仁、桔梗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药同用。
用于湿热泻痢、热淋、湿疹等。
湿热泻痢,可单用或与黄岑、黄连、马齿觅等解毒燥湿止痢药同用。
热淋,小便短赤涩痛,常与车前子、海金沙、石韦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湿疹,可研粉用甘油调涂。
穿心莲为近年临床应用的新品种,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抗感染的作用,可广泛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及皮肤化脓性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不宜多服久服,以免损伤胃气。
【临床搭配】配薄荷薄荷善散上焦风热,穿心莲清热解毒,得薄荷辛散之助,外疏风温之邪,内清肺经之火,治疗风温犯肺之证。
配桔梗桔梗善于升提肺气、去痰排脓,二药配伍,桔梗借穿心莲苦寒清热之力,穿心莲得桔梗去痰之助,共治痰热咳喘、肺痈脓肿,相须为用。
配石膏生石膏外解肌表之热,内清肺胃之火,穿心连清热解毒,二药合用,共清气分实热,用于高热、汗出、烦躁口渴、脉洪大之症。
配生地生地滋阴凉血,与穿心莲合用,清热、凉血、滋阴,既治热入营血、神昏烦渴,又治热邪迫血妄行之各种血证。
配茯苓茯苓甘淡补脾利湿,且性味平和,与穿心莲配伍,一清热,一利湿,湿去则热除,热清则湿去,相须为用,用于湿热之证。
配茵陈茵陈清热燥湿,且渗湿利尿,二药性味功效相近,共有清利湿热功用,治疗黄疸,疗效更好。
配石韦石韦上清肺热,下利膀胱,与穿心莲相伍,既可治肺热咳喘,又能疗膀胱热淋,且清热凉血、止血,可治血热吐衄及下血等证。
【禁忌搭配】牛蒡和穿心莲牛蒡是可以帮助胃对肠胃很好,但是穿心莲是伤胃的,长期吃对胃会虚寒,也会导致肠胃功能混乱。
穿心莲的功能主治1. 编写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穿心莲的功能主治,包括其药用价值和针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穿心莲的全面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药材。
2. 穿心莲概述穿心莲,又名石花、蛤蟆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属于睡莲科。
穿心莲叶片圆形,鳞片紧密排列,花朵具有独特的颜色和形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除此之外,穿心莲还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3. 穿心莲的功能主治3.1 改善心脏功能穿心莲被广泛用于调节心脏功能和治疗心脏病。
其所含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心肌收缩,提高心脏泵血能力,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心脏病症状。
3.2 降低血压穿心莲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其活性成分可以扩展血管,减轻血管收缩,降低血液流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3.3 抗炎和消肿穿心莲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消肿作用,可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
穿心莲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疼痛和红肿。
3.4 清热解毒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症状,如发热、咽喉红肿、口腔溃疡等。
其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还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3.5 改善睡眠质量穿心莲被用作改善睡眠质量的中药药材。
其所含的物质可以起到镇静和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失眠和焦虑等问题,促进良好的睡眠。
3.6 养肝护肝穿心莲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肝病和肝损伤。
其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修复。
3.7 抗癌作用研究表明,穿心莲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其所含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
然而,穿心莲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不可替代传统癌症治疗。
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穿心莲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一般来说,穿心莲可以制成药饮或应用外敷。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穿心莲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 使用穿心莲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自身体质和病情是否适合使用。
中药材穿心莲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和毒性中药材穿心莲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和毒性中药材穿心莲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和毒性主要成份叶含二萜内酯化合物:穿心莲甲素即去氧穿心莲内酯0.1%以上,穿心莲乙素即穿心莲内酯1.5%以上,穿心莲丙素即新穿心莲内酯0.2%以上;及高穿心莲内酯,潘尼内酯。
还含穿心莲烷,穿心莲酮,穿心莲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
根除含穿心莲内酯外,还含5--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7,8,2'--三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芹菜素--7,4'--二甲醚、α--谷甾醇等。
全草尚含1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另据初步分析,还含甾醇皂甙、糖类及缩合鞣质等酚类物质。
又从叶、嫩枝、胚轴、根和胚芽所得的愈合组织,经培养分离,得三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榄核莲内酯A、B和C。
药理作用解热作用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均具有抑制和延缓肺炎双球菌和溶血性乙型链球菌所引起的体温升高的作用,而后者的作用强度不及前者。
对于伤寒副伤寒菌苗所致发热的家兔或 2,4--二硝基苯酚所致发热的大鼠,去氧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均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其中以脱水穿心莲内酯作用最强。
以去氧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混悬腹腔注射给药,对同时皮下注射肺炎双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培养物所致发热家兔能延迟体温上升时间,减弱体温上升程度。
抗炎作用采用二甲苯、醋酸所致小鼠皮肤或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灌胃去氧穿心莲内酯或脱水穿心莲内酯均能减少毛细血管壁的渗出,与对照比较P0.05或P0.01。
对大鼠用巴豆油所致出血性坏死性渗出,去氧穿心莲内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去氧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在100mg/囊的大剂量下7.5小时对大鼠CMC囊中白细胞游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穿心莲的功能主治1. 简介穿心莲,学名Leonurus japonicus Houtt.,又称中麻黄、火穿心、胭脂莲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掌状,花朵呈唇形,非常美丽。
穿心莲在中医药理论中具有多种功效主治,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2. 功能主治2.1 舒肝理气穿心莲具有舒肝理气的功效,可以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相关症状。
肝气郁结是指肝脏功能受阻,导致气血不畅,容易引发疼痛、烦躁等症状。
服用穿心莲可以帮助舒缓肝气,改善相关症状。
2.2 补血安神穿心莲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多种活性物质,能够起到补血安神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改善贫血等相关问题。
同时,穿心莲还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问题。
2.3 活血止痛穿心莲还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它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加快伤口愈合,减轻疼痛感。
此外,穿心莲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
2.4 温经止带对于女性而言,穿心莲具有温经止带的功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问题。
它能够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子宫收缩,从而改善相关症状。
此外,穿心莲还具有收敛作用,可以减轻带下病的症状。
2.5 改善心血管健康穿心莲中的活性物质可以起到降血脂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含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同时,穿心莲还具有抗凝血作用,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3. 使用方法穿心莲可以制成药物,也可以直接饮用。
以下是使用穿心莲的常见方法:•冲泡饮用:将适量的穿心莲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上盖子,静置片刻即可饮用。
建议每日饮用1-2次。
•煮汤食用:将穿心莲与其他药材一起煮汤,可增加其药效。
根据个人需要和药物配伍,煮制时间因人而异。
•炖煮食用:将穿心莲与其他食材一起炖煮,如猪骨炖汤、鸡汤等,可以增加其口感和药效。
4. 注意事项使用穿心莲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适量使用:使用穿心莲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不宜过量使用。
穿心莲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穿心莲穿心莲,中药名。
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
一年生草本植物,长4~8厘米,宽1~2.5厘米。
药用植物,味苦,性寒。
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
穿心莲图片穿心莲植物图片穿心莲图片穿心莲图片穿心莲简介药材名:穿心莲拼音:Chuān Xīn Lián别名:榄核莲、一见喜、斩舌剑、苦草、苦胆草、四方草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圆锥须药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
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
气微,味极苦。
化学成分:含二萜内酯化合物:穿心莲甲素即脱氧穿心莲内酯0.1%以上,穿心莲乙素即穿心莲内酯1.5%以上,穿心莲丙素即新穿心莲内酯0.2%以上;及高穿心莲内酯,潘尼内酯。
还含穿心莲烷,穿心莲酮,穿心莲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贮藏:置干燥处。
禁忌:阳虚证及脾胃弱者慎服。
穿心莲的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穿心莲的作用1、抗菌作用穿心莲中所含新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上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较氯霉素与痢特灵为优,且无副作用和毒性。
体外试验,穿心莲水煎剂及从其中分离出之粗结晶,均对钩端螺旋体的某些型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煎剂对肺炎球菌、甲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2、抗病毒作用穿心莲煎剂对孤儿病毒ECHO11引起的人胚肾细胞的退变有延缓作用。
3、其他作用煎剂及水提取物(煎剂加酒精除去沉淀者)对离体兔心无明显作用,水提取物在大鼠后肢血管灌流试验中有显着舒张血管的作用。
清热解毒中草药之穿心莲穿心莲为爵床科草本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全草或叶。
味苦,性寒。
入心、肺、大肠、膀胱经。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医家论药之穿心莲“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
”(《岭南采药录》)“清热解毒,消炎退肿。
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穿心莲的药理作用: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穿心莲中所含新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上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较氯霉素与痢特灵为优,且无副作用及毒性。
煎剂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穿心莲煎剂对孤儿病毒 ECHO11 引起的人胚肾细胞的退变有延缓作用。
水煎剂及从其中分离出之粗结晶,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穿心莲内酯及新穿心莲内酯均有抑制和延缓肺炎双球菌或溶血性乙型链球菌所引起的体温升高作用,但穿心莲内酯比新穿心莲内酯的作用较强。
但亦有报道指出,穿心莲的各种提取物,除黄酮部分有明显的抗痢疾杆菌作用外,其余均未见有意义的抗病原体效果。
体外实验表明:穿心莲有一定抗HIV作用。
2. 解热作用穿心莲内酯、穿心莲甙对家兔内毒素发热、肺炎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发热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
穿心莲丁、甲、丙、乙素对伤寒、副伤寒菌苗所致发热家兔或2,4-二硝基苯酚所致发热大白鼠的解热作用依次减弱。
3. 抗炎作用穿心莲甲、乙、丙、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1g/kg 灌服能抑制二甲苯或醋酸所致小鼠皮肤或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少Selye肉芽囊中巴豆油所致急性渗出液量,但对肉芽组织增生无明显影响。
能抑制蛋清性大鼠脚肿的发展,但切除肾上腺后作用消失。
丁素的抗炎作用最强,丙素、甲素、乙素次之。
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穿心莲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损伤和实验性心肌梗死缺血性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穿心莲提取物对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中药抗病毒之王—穿心莲穿心莲,又名,印度草。
相传很久以前,达摩祖师跋山涉水从印度来到中国弘扬佛法,走遍我国的大江南北。
一天,达摩祖师及其弟子游历至广东岭南山区时,路遇一位倒在路边的老农正痛苦呻吟,便上前关切地问道:“老乡,你这是怎么了?”老农微弱的语声答:“我-被-蛇-咬伤了,请-大师-救-我。
”达摩祖师看到老农虚弱痛苦的表情,查看了伤口后,便从随身携带的背囊中拿出小刀,划开伤口,用嘴帮老农吸出毒血,又从背囊中拿出些草药,嚼碎后敷在伤口上并包扎好。
随后,把老农送回家,很快,老农的蛇伤便被治好了。
他很感激救他的这些人,便把他们留下的草药种植在自家后山上,给草药起名叫“印度草”。
后来,一些居民也拿来种植,用于疗蛇毒伤等。
并且,用过草药的村民都感觉,这草药味极苦,只要含入一小片叶子,立马感到那种刻骨铭心苦直入心中,于是,又称作穿心莲。
由此可见,穿心莲一定是归位心经的,故其消炎、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等,疗效显著!穿心莲,味苦,归心肺、大肠、膀胱经等。
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之功效。
尤长于清热解毒。
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喘、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等病症。
相当于西医的病毒性感冒、急性咽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等。
成人用量3-6g每日,煎服或泡茶,分2-3次服用。
苦能清热燥湿,苦能燥湿解毒,结合观察此次新冠病毒肺炎之病变,以湿(疾)为特征,故需燥湿,以毒入心脏为重症,以侵犯心脏为凶险,可致猝死!故可考虑和应用穿心莲这味药代替病毒唑作用(它的作用受体更准)。
从西医的角度,穿心莲含有穿心莲内酯等成分可部分溶解病毒或蛇毒成分,解构其生物活性基团。
它不仅可有效扼制病毒,解除肺热,还可直达心经,针对心脏之病毒进行精准打击。
又因考虑新冠病毒之特殊,既不能被完全杀死,又缠绵难祛,故一般配合使用发汗解毒药,如西药的安乃近或巴米尔等,逐毒外出。
或者配伍中药柴桂龙骨牡蛎汤或再加五苓散(看水肿情况)等同时应用,治重症衰竭,效果显著!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并尽快开展临床研究和应用,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穿心莲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介绍穿心莲(又名金心莲、金花莲、穿心莲)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
穿心莲的花朵呈现出鲜艳的金黄色,具有独特的香气,因此也常被人们用来做花束或装饰花坛。
除了其美丽的外表,穿心莲还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下面将详细介绍。
功能主治穿心莲具有许多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民间医学中。
以下是穿心莲的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排除体内的毒素,净化血液。
它常被用于治疗发热、口腔溃疡、痈肿等症状。
2.利尿通淋:穿心莲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废物物质的排泄,减轻水肿和排尿困难。
它常被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水肿等问题。
3.缓解痛风:穿心莲在传统中医中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缓解痛风的药物。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穿心莲可以通过抑制尿酸的合成和促进尿酸的排泄来缓解相关症状。
4.抗菌消炎:穿心莲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炎症的发生和扩散,有助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它常被用于胃肠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5.提高免疫力:穿心莲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多糖、维生素等,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疾病。
长期食用穿心莲可以提高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6.镇静安神:穿心莲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症状。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的方剂,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
使用方法穿心莲的使用方法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症状进行选择。
以下是常见的使用方法:•饮片煮水饮服:将穿心莲饮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将其过滤,取汁液饮服,每日2-3次,每次10-15克。
•炖汤煮食:可以将穿心莲与其他食材一同炖煮成汤,既可以食用,又可以发挥其药用价值。
•泡茶饮用:将穿心莲花朵和叶片晾干后,放入茶杯中加入热水,泡制片刻后即可饮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蜂蜜或柠檬汁等调味品。
•外敷治疗:将穿心莲研磨成粉末,与适量水或植物油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可以帮助缓解炎症和止痒。
中药美容奇效穿心莲调理肌肤改善肤色中药美容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中药的独特疗效和天然草本的好处。
其中一种中药植物,被誉为“美容圣品”,它就是穿心莲。
穿心莲不仅被广泛用于中药治疗,还具有调理肌肤和改善肤色的奇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穿心莲在美容领域的应用和功效。
一、穿心莲的概述穿心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对肌肤有益的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黄酮醇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肌肤质地和提亮肤色。
另外,穿心莲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
因此,穿心莲被广泛应用于美容领域。
二、穿心莲在调理肌肤中的作用1. 抗氧化作用穿心莲中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自由基是导致皮肤衰老和色斑形成的主要因素,而穿心莲的抗氧化成分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的伤害,延缓皮肤老化过程。
2. 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穿心莲中的黄酮醇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胶原蛋白是维持肌肤弹性和紧致度的重要蛋白质。
随着年龄增长,胶原蛋白的含量会逐渐减少,导致皮肤松弛和皱纹的产生。
而穿心莲的黄酮醇可以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提升肌肤的紧致度和弹性。
3. 减少肌肤炎症穿心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肌肤炎症反应,缓解肌肤敏感和红肿现象。
长期使用穿心莲能够减少肌肤过敏和湿疹的发生,使肌肤更加健康和舒适。
三、穿心莲在改善肤色中的应用1. 淡化色斑穿心莲中的黄酮醇和维生素C等成分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减少色斑的形成。
同时,它们还可以促进黑色素的分解和代谢,帮助淡化已经形成的色斑,使肤色更加均匀和明亮。
2. 提亮肤色穿心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氧气和营养的供应,改善肤色暗沉问题。
长期使用穿心莲可以使肌肤呈现出自然健康的光泽,提亮整体肤色。
3. 收缩毛孔穿心莲中的黄酮醇具有收敛作用,可以收缩肌肤毛孔,减少油脂分泌。
使用穿心莲护肤品能够紧致毛孔,使肌肤更加光滑细腻。
穿心莲活血化瘀消痛止痒穿心莲,又称蛇舌草,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
在传统中医中,穿心莲被广泛应用于活血化瘀、消痛止痒的治疗上。
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针对穿心莲的药用特性进行介绍和探索,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穿心莲的功效和应用。
一、穿心莲的特点穿心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单一花朵且群花排列在花顶状的花序中,呈红色或粉色。
它分布广泛,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如水边、林缘等地。
而其药用部位主要是干燥的地下茎,含有大量活性成分。
二、穿心莲的药理作用1. 活血化瘀:穿心莲富含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川芎糖苷等,这些物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避免血液停滞、瘀积。
因此,穿心莲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是治疗瘀血症状的理想选择。
2. 消痛止痒:穿心莲中含有多种镇痛成分,这些物质能够缓解疼痛感受,达到止痛的效果。
同时,穿心莲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病变组织的肿胀,缓解红肿症状。
此外,穿心莲还具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瘙痒感。
三、穿心莲的应用范围基于穿心莲的药理作用和药用特性,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下所示:1. 外伤损伤:穿心莲能够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创面的愈合,对于淤血、瘀肿、疼痛等症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 周围血管疾病:穿心莲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稳定性,改善微循环,有效预防和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如静脉曲张、血栓形成等。
3. 妇科疾病:穿心莲具有调经散血的作用,对于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4. 皮肤病:穿心莲具有消炎、抗菌、抗过敏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皮肤炎症、湿疹、过敏性皮肤病等的治疗。
四、穿心莲的用法用量穿心莲的用法用量主要根据疾病的不同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应用:1. 冲剂:将适量穿心莲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冲服,既能够吸收有效成分,又能够减少对消化系统的刺激。
2. 水煎剂:将穿心莲切碎,加入适量水中煎煮,煮沸后慢慢煎煮10-15分钟,然后过滤取汁,分次服用。
穿心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简介穿心莲,学名黄花穿心莲(Scientific name: Ludwigia edulis),是由著名植物学家林奠官命名的水生植物。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地区。
穿心莲的花朵呈黄色,非常美丽,因此广受喜爱。
除此之外,穿心莲还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功能与作用1. 抗菌作用穿心莲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真菌都有抑制和杀灭的效果。
研究表明,穿心莲中含有活性物质,能够干扰细菌和真菌的正常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因此,穿心莲常被用于制备药物以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2. 改善心血管健康穿心莲富含多种活性化合物,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和多元酚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能够减少血管内壁的炎症反应,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因此,长期食用穿心莲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抗肿瘤作用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研究表明,穿心莲中的某些化合物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起到抗肿瘤的效果。
此外,穿心莲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能力。
因此,穿心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辅助治疗。
4. 缓解焦虑和抑郁穿心莲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
研究表明,服用穿心莲能够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情绪状态,并提高睡眠质量。
因此,穿心莲常被用于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状。
5. 保护肝脏穿心莲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穿心莲中的一些化合物能够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并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肝脏细胞的氧化损伤。
因此,穿心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病、肝炎和肝纤维化等肝脏疾病。
6.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的作用。
研究表明,穿心莲可以增加胃液和胆汁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改善胃肠道功能。
因此,穿心莲常被用于缓解消化不良、胃酸过多和胃胀等症状。
主治适应症穿心莲的主治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感染性疾病:穿心莲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穿心莲的药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摘要】穿心莲为常用中药,临床上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痢疾、胃肠炎、感冒发热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本文对穿心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穿心莲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穿心莲[ (Andrographispaniculata(Bum1.f.) Nees]为爵床科穿心莲属植物,别名一见喜、斩蛇草、苦草、橄榄莲,穿心莲原产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国;生于湿热的平原、丘陵地区。
主产广东、福建。
现长江南北暖地区均引种栽培,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有野生。
印度用作苦补健胃药,载于1954年《印度药典》。
中国于五十年代在广东、福建南部民间有引种栽培,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及毒蛇咬伤。
近年来中国各地对穿心莲的栽培、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穿心莲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
临床上多用于呼吸道感染、急性菌痢、肠胃炎、感冒发热及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
随着抗生素滥用及不良反应的增加,开发具有良好抗菌效果的中药的呼声越来越高。
穿心莲作为抗菌作用显著的中药,越来越受到医药界关注。
本文就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研究1. 1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含于穿心莲根中,系多甲氧基黄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相继从穿心莲中分得多种黄酮类活性成分。
王金兰等报道,从穿心莲中分离得到一种主要存在于根部的黄酮类化合物,从叶中也分出两种黄酮类成分。
据报道从爵床科植物罗思穿心莲(Andrographisrothii)中分离得到并鉴定出四个黄酮成分。
陈丽霞等从穿心莲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 8-二甲氧基黄酮, 5-羟基-7, 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 5-羟基-7, 8,2’,3’-四甲氧基黄酮,2’-甲氧基黄芩新素,5-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5,4’-二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二氢黄芩新索, 5, 7, 8-三甲氧基二氢黄酮, 5, 2’-二羟基-7, 8-二甲氧基黄酮,andrographi-dineC,5,7,4’-三羟基黄酮,5,7,3’,4’-四羟基黄酮。
王林丽报道,穿心莲黄酮类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根部,现已分离出6种,分别为5-羟基-7,8, 2’,3’-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7, 8, 2’,2-三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芹菜素7,4’-二甲醚;5-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3, 7, 8, 2’-四甲氧基黄酮。
此外,穿心莲叶中还分离得两种黄酮化合物5,7-二羟基-6-甲氧基甲酮和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即汉黄芩素)。
1. 2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内酯化合物主要含于穿心莲叶中,主要成分有:穿心莲内酯( andrographolide)、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去氧穿心莲内酯(deoxyandrographolide)、脱水穿心莲内酯(dehydroandrographolide)。
王国才等报道,从穿心莲中可分离得到8-甲基新穿心莲内酯苷元(8-methyl-andrograpanin)、3-脱氢脱氧穿心莲(3-dehydrodeoryandrographol2ide)、新穿心莲内酯苷元(andrograpanin)。
王金兰等-利用柱层析及HPLC法对穿心莲地上部分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分离,共得到9种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和1种主要存在于根部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利用核磁碳谱(C-NMR)分析,对各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陈丽霞等从地上部分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穿心莲新苷(neoandrogra. pholide,1),3,4-二去氧穿心莲内酯(3,14-dideoxyandrographolide,2),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3),14-去氧-1, 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14-deoxy-11,12-didehydroa- drographolide, 4) , 19-hydroxy-8(17) , 13-labdadien-15, 16-olide(5),14-去氧穿心莲内酯(14-deoxy-andrographolide, 6) ,3-oxo-14-deoxy-andrographolide(7) ,异穿心莲内酯( isoandrographol-ide,8),双穿心莲内酯(bisandrographolide, 9, 10, 11),去氧穿心莲内酯苷(deoxyandrographiside, 12),14-去氧-11, 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苷(14-deoxy-11, 12. didehydroandrogra. phiside,13),穿心莲内酯苷(andrographiside, 14)。
其中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5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2药理作用2.1心血管系统2.1.1抗心肌缺血:吴基良等发现穿心莲注射液和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And能明显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偏移,降低心肌及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二羟丁酸脱氢酶2-HBD的活性,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用。
2.1.2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郭志凌等报道穿心莲APN根提取液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其机制与减轻氧自由基损害有关。
APN提取液可改善或阻止心肌IRI过程中发生的离子紊乱和比例失调,是其防治心肌IRI的重要表现和作用机制之一。
APN有效成分之一AP10134穿心莲有效成分之一也有抗心肌IRI的作用,再灌注前静脉注入AP10134可明显减少再灌注心率失常的发生,减轻心功能的恶化,缩小心肌梗塞的范围。
2.1.3降压作用:给穿心莲注射液4mg/kg静脉注射后,麻醉狗的血压迅速下降,10~30min降至最低点;平均动脉压MAP由给药前的17±1.1kPa降压至12.5±1.1kPa降至给药前的74%;降压作用维持时间达1h以上,降压时呼吸加快,细胞活化因子ECG无明显影响。
但是不能翻转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的升压反应,说明该药可能没有α-受体阻断作用。
2.1.4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王宏伟等观察到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内皮细胞EC显著增高猪主动脉EC培养液中的内皮素ET和MDA含量,降低环鸟环苷酸cGMP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oxLDL的上述细胞毒作用可被AP10134所清除,提示AP10134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拮抗oxLDL所致的EC损伤。
2.1.5抗氧化作用:吴衡生建立兔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研究AP10134对家兔血脂、SOD及MDA的作用以及对肾脏组织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
结果表明,AP10134用药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于模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C/LDL-C高于模型组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P<0.01,而MDA正常。
用药组肾组织损害较轻。
研究证实,AP10134能够预防兔的高脂血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系膜及基质的增殖,保护肾组织。
2.1.6抗动脉硬化AS和预防血管成形后再狭窄: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是决定AS及血管成形后再狭窄的关键因素之一。
熊一力等观察发现AP10134能抑制高脂血清HLS引起的猪主动脉SMC增殖,使3H-TdR掺入量减少,拮抗SMC 的DNA合成、增殖及HLS造成的形态改变。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物LPO,使前列环素PG12、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多,脂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酶PLA活性降低有关,因而认为AP10134是穿心莲中有前途的抑制血管SMC 增殖的活性成分。
2.1.7对血流流变性的影响:①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功能。
熊一力等以体外培养的猪主动脉EC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AP10134可使EC分泌PG12增加,血栓素A2TXA2减少,cGMP增加,并使纤溶酶原激活物PA活性升高,PAL 活性下降,均呈剂量效应关系。
②抗血小板聚集与释放作用。
张瑶珍等用穿心莲提取物对6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服药3h及1周后进行临床观察,发现穿心莲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用药时间延长疗效更显著。
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与激活血小板膜系统的腺苷环化酶提高血小板内cAMP有关。
2.2对环磷酰胺抗肿瘤的增效作用用APN提取物对小鼠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APN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肉瘤180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与环磷酰胺Cy合用时APN能明显增强Cy的抗肿瘤效应。
此外,APN还能减缓Cy所致白细胞降低的速度和减轻白细胞降低的程度。
2.3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彭光勇等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生物活性法和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用有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的莲必治注射液处理过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血清中的干扰素αIFN-α,IFN-γ,TNF-α,白介素-8EL-8含量;用单核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来研究其促吞噬功能及用LDH释放法检测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和空白对照组比,莲必治注射液作用外周血单核细胞能显著诱导IFN-α,IFN-γ,TNF-α产生,但对IL-8诱生无明显影响,甚至轻度抑制,莲必治注射液能提高豚鼠腹腔单核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P<0.05及提高人外周血中NK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P<0.05。
穿心莲内酯是一种具有调节机体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免疫刺激剂,通过对NK、巨噬细胞Mφ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2.4抗发育用50%APN煎剂0.4mL每只腹腔注射,对小鼠妊娠各期包括着床期和妊娠早、中、晚期均有终止妊娠的作用,不同给药途径也均有效,但以腹腔注射、静脉注射与宫内注射效果为好。
2.5抗炎作用陈国祥等采用大鼠蛋清、角叉菜胶足跖注射致炎法,发现穿心莲胶囊0.25,0.75,2.25g/kg对两种致炎模型均有明显抗炎作用,于30min开始起效,可维持8h之久;3种剂量间存在量效关系。
结果表明:穿心莲胶囊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3结束语穿心莲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上主要侧重于抗菌消炎方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穿心莲显现的广泛的生理活性及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保肝利胆、增强免疫等多重功效将被人们所重视,穿心莲将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中药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王金兰,张树军.穿心莲地上部分生理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结构分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1997, (2):50.[2]Goud TV,SrinivasuluM, ReddyVL,et al. Two new bromoty some derived meta bolites fromthe sponge Psammaplysilla purpurea[J ].ChemPharmBull(Tokyo) , 2003, 51(8):990- 993.[3]陈丽霞,曲戈霞,邱峰. 穿心莲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 5(31):391.[4]王林丽,愈稼. 穿心莲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 2003, 12(10):72.[5]王国才,胡永美,张晓琦,等. 穿心莲的化学成分[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5, 36(5):405.[6]陈丽霞,曲戈霞,邱峰.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19):1594- 1597.[7]徐珞珊. 中国药材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8]陈国祥,丁伯平,陈斌,等. 穿心莲胶囊的抗炎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10(11):1004- 1005.[9]孟津平. 穿琥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首都医药, 2003, 10(18):29- 30.[10] 全国中草药汇编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M]. 1983:573.[11] 京江. 穿心莲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近况[J]. 中医药导报, 1998,4(1):13.[12] 刘国利,刘永琼.穿心莲内酯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6, 25(1) : 482501[13] 徐浩,黄文龙,张惠斌,等.穿心莲内酯硝甲基衍生物的合成[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5, 15(4) : 21222161.[14] 徐浩,王新扬,黄文龙,等.乙酰基-1-2氨基亚甲基-14-脱氧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5, 36(6) : 49624991[15] 孙红祥. 一些中药及其挥发性成分抗霉菌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1, 26(2):992102.[16]徐立春,陈牧,孙振华,等.莲必治对肿瘤细胞直接杀伤与协同作用的研究.见:中国实用临床医药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9:457.[17]孙振华.莲必治促进人淋巴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见:中国现代实用医药[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108.[18]王新杨,徐浩,吴晓明,等.异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学大学学报, 2005, 36:504.[19] Lupberger J, Hildt E. Hepatitis B virus-induced oncogenesis[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 13 (1): 74-81.[20] Yang L, Pei Z. Bacteria, inflammation, and colon cancer[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6, 12 (42): 6741-6746.[21] Fox J G, Wang T C. Inflammation, atrophy, and gastriccancer[J]. J Clin Invest ,2007, 117 (1): 60-69.[22] Brody J S, Spira A. State of the art.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 inflammation, and lung cancer[J]. ProcAm Thorac Soc, 2006, 3 (6): 535-537.[23] Modugno F, Ness R B, Chen C, et al. Inflammation and endometrial cancer: a hypothesis[J].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5, 14 (12): 2840-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