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肝转移治疗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58.57 KB
- 文档页数:3
2024CSCO胃癌诊疗指南目录•胃癌概述与流行病学•诊断方法与评价标准•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并发症处理与康复管理•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与展望PART01胃癌概述与流行病学胃癌定义及分类定义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
分类根据病理形态和生物学行为,胃癌可分为腺癌、鳞癌、腺鳞癌等类型。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胃癌总数的90%以上。
发病原因与机制发病原因胃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发病机制胃癌的发生涉及多个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异常,如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DNA损伤修复障碍等。
这些异常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最终形成胃癌。
全球及中国胃癌现状全球现状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东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是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中国现状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面临严峻挑战。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危险因素胃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等胃部疾病,以及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预防策略针对胃癌的危险因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策略:积极治疗胃部疾病,改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等;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胃癌前病变;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胃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PART02诊断方法与评价标准临床表现及早期筛查临床表现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消瘦、呕血、黑便等症状。
早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早期发现胃癌。
通过口服硫酸钡造影剂,观察胃壁黏膜皱襞的形态和胃的轮廓,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X 线钡餐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可显示胃癌的累及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对胃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
SATB1在消化系统癌症中的研究进展SATB1是一种与染色质重塑和转录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已被证实在多种癌症中起关键作用。
在消化系统癌症中,SATB1的研究进展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SATB1在消化系统癌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SATB1的功能和机制在癌症中,SATB1被发现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不良相关。
SATB1的过度表达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调控多个癌症相关基因,包括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等,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二、SATB1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SATB1在胃癌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多项研究表明,SAT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SATB1不仅调控了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还与胃癌干细胞的特性紧密相关。
实验研究发现,抑制SATB1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同时也会影响胃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
这表明SATB1可能是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
在临床方面,一些研究也证实了SATB1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重要作用。
患有高SATB1表达的胃癌患者通常具有较差的预后,包括生存期较短和易发生肿瘤复发转移等。
除了胃癌,SATB1在肝癌中的研究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而SATB1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已有的研究证实,SATB1可以通过多个途径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在肝癌细胞中,SATB1的过度表达导致了多个癌症相关基因的异常活化,同时也影响了细胞的增殖周期和凋亡调控,从而促进了肝癌的发展。
近年来,一些研究还发现SATB1参与了肝癌干细胞的调控。
SATB1通过调控肝癌干细胞的特性和功能,影响了肝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
这为临床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SATB1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肝癌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靶点。
中华医学会胃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 局部复发或单一转移因素胃癌的治疗局部复发或单一转移因素胃癌是一类需要特殊关注的胃癌群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随着药物治疗有效率的提高,这类患者仍然具有局部治疗乃至根治的机4.Hf这类患者的治疗缺乏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证据大多来源于回顾性或样本量较小的文献数据;转移部位不同,接受的局部治疗策略也不同,预后也不同,每个患者都接受的是相对个体化的治疗;包括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介入科及营养科等的MDT团队在这类胃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主要包括局部复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卵巢转移以及腹膜转移的治疗(1)术后局部复发胃癌的治疗:胃癌根治性术后局部复发包括手术野复发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对于此类患者,基本治疗策略按复发转移性胃癌处理。
如果局部病灶及区域淋巴结可根治性切除,优先推荐MDT讨论,进行个体化的局部治疗,包括手术或者放疗等。
相对于单纯化疗而言,同步放疗联合化疗的OS也显著延长(13.4月与5.4月)。
(2)初诊单一转移因素胃癌的治疗: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6a2∕b1):REGATTA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6a2∕b1)转移,手术联合化疗具有良好疗效。
JCOG0405研究报道SP化疗2周期后序贯D2+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手术,有效率为64.7%z R0切除率82%,3年生存率为58.8%;国内前瞻性研究亦显示,对于胃癌孤立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有效延长患者的DFS(1类推荐证据)推荐意见18:按复发转移性胃癌处理,全身系统治疗是其基本治疗策略,术前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是可选策略②肝转移:肝脏单一远处转移是指肝单发转移病灶直径≤5cm,转移灶局限于一叶且不累及血管和胆管。
研究表明,接受肝转移灶切除术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未接受手术的患者(中位OS:23.7个月与7.6个月)。
此外,与系统化疗相比,系统化疗联合射频消融(RFA)处理肝转移灶可明显延长生存,中位OS达22.9个月。
2024侵犯邻近脏器的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有超过7成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入进展期。
对于侵犯邻近脏器的局部进展期胃癌而言,不仅诊断、手术困难,而且预后差,严重威胁着中国民众的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侵犯邻近脏器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诊疗,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聚焦国内外目前对于进展期胃癌侵犯邻近脏器的诊疗进展,以目前已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研究结果为线索,探讨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模式等多个方面,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等级评价、证据综合,并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法,对进展期胃癌侵犯邻近脏器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所共同关注的诊断方法、围手术期治疗、手术治疗及疗效评估等具体问题和热点,通过多学科专家会议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经过4次对10多个不同地区、24家医院共计37名专家意见的调查汇总、归纳、梳理和总结,依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形成了《侵犯邻近脏器的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以期为侵犯邻近脏器的进展期胃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提供帮助,并为一线医务人员临床实践等提供证据借鉴和规范依据,进而为后续的相关行业指南制定奠定基础。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胃癌;侵犯邻近脏器;专家共识;诊断;治疗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5位和第4位[1]。
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2]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的胃癌病例约占全球总例数的50%。
且与日本、韩国等邻国截然不同的是,中国有高达70.8%的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局部进展期,严重影响中国胃癌患者的预后[3]。
但目前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特别是侵犯邻近脏器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具体诊断方法、围手术期及手术方案的选择,尚未达成一致。
因此,进一步规范侵犯邻近脏器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诊疗方法,对于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感觉到不适一定要及时检查积极配合治疗。
胃癌转移肝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疾病。
虽然传统中药有着其独特的治疗优势,那胃癌转移肝还能中药治疗吗?能治好吗目前,中药治疗胃癌转移肝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
中药在治疗胃癌转移肝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阻止肝癌细胞生长、降低癌细胞的运动能力、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等方面。
在肝癌治疗过程中,中药还可以缓解胃癌患者的疼痛、改善肝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所以可以在化疗、手术等现代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使用。
在通过中药降低肝癌转移的风险时,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中药材的治疗效果来选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才会更有效。
其次,中药的治疗效果需要长期用药,而且需要注意剂量和药物组合等方面的问题。
中医治疗在短时间内减少肿瘤的效果不那么明显,但药物相对温和,副作用小,基本不会损害患者的身体,适合身体相对较弱、免疫力较低的转移患者。
中医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概念,从患者的全身特征考虑,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身体特征,综合治疗,同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也会调节患者的身体,补充正气的损失,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此外,对于选择放疗和化疗的患者,也可以与中医结合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减少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增强身体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放疗和化疗的疗效。
中医治疗能够将治疗与调理同时进行,注重补充患者的元气,应及时配合治疗,三联平衡抗癌理论是袁希福老中医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三联平衡”学术理论。
指出“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状态,并以此为目标,采用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三大对策,纠正癌症患者机体内正邪失衡的状态,恢复脏器、气血的运化协调,促使正气的生发,从达到“养正邪自除”的功效。
因此,尽管中药治疗胃癌转移肝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案。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胃癌这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当今是常见的,它发病率很高,给人们带来的威胁很大。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其中肝转移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之一。
而胃癌化疗后肝转移放疗是目前的治疗方案之一,那胃癌化疗后肝转移放疗8次效果如何?能控制病情吗第一,肝转移胃癌是什么肝转移是指胃癌细胞侵入了肝脏,形成肝内多个或单发结节的病变,是胃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一旦出现肝转移,治疗难度会增加,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也会更大。
第二,胃癌化疗后肝转移的治疗对于胃癌化疗后肝转移的治疗,一般需要结合放疗和化疗来进行,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放疗治疗放疗是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使肿瘤细胞受到较大的损伤或死亡。
放疗常常用于不适合进行手术的患者,而对于肝转移的治疗,放疗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放疗可以破坏肝内的癌细胞,缓解患者的症状。
2.化疗治疗化疗是通过静脉注射药物的方式,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化疗对肝转移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缓解症状。
第三,胃癌化疗后肝转移放疗8次效果怎样胃癌化疗后肝转移放疗8次的治疗效果,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放疗次数越多,对癌细胞的破坏也就越有效。
放疗治疗周期长短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一般需要进行数周或数月,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检查,评估治疗的效果。
在放疗治疗的同时,患者也需要坚持治疗期间的全身营养支持,保持身体良好的状态。
同时,患者还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保持心情稳定,积极备战治疗,增强治疗信心。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放疗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胃癌患者通过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有助于扶正元气,调节机体,减轻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使治疗顺利完成:通过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中药,有助于抑杀残存的癌细胞,巩固放疗的疗效,预防病情反复,延长患者生命。
论 著 基础研究 噬菌体多肽peptide20抗胃癌细胞肝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呼圣娟1,2,郭新宁3,赵 进1,樊代明2T he an ti-m et ast asi s effect of a phage d i sp layed p ep ti de aga i nst li ver m et ast asi s of gas2 tri c cancerH U Sheng-juan1,2,G UO Xin-ning3,ZH AO J in1,F A N Dai-m ing21The F irst People’s Hospitalita l of Yinchuan,Yinchua n750001,China;2Institute of Gastroint estina l D i seases Resea rch,X ijing Hospita l, F o urth M ilitaryU niversity,Xi’an710032,China;3D ep a rt ment of Geriatric Ga stroenterol ogy,Affilia ted H o spita l o f N ingxia M edica lU niv er2 sity,Yinchuan750004,China.【Ab str a ct】 O bject i ve:T o identifywhe t her selected peptide20had the ability t o affect t he live rm eta stasis po t enti a lof gastric cancer cells XG C9811-L.M e thod s:Cell gro w t h a ssay,inva si on ass ay,motilit y ass ay and adhensi on a ssaywere perf o r med t 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selected pepti de20affect t he biol ogical behavior of ta rget cells.Re sult s:peptide20can reduce the motility and inv a sion ability of XG C9811-L.It als o p layed a role i n reducing the ce lls t oadhere to collagen I V.B ut it can not inhibit the tu mor cell prolifera tion.Con clusio n:Phag e20as we ll as its congna tepeptide can inhibit the potentia l of liver m eta stasis ability of g a stric cance r ce ll line,XG C9811-L.But it can n ot af2fec t the gro wth of targ e t cells.【Key word s】peptide20;XG C9811-L;ga stric cance r;liver meta stasisModern Oncol og y2008,16(11):1847-1849【摘要】 目的:探讨噬菌体多肽pep tide20对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 C9811-L肝转移能力的影响。
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丁德权;崔方博;陈媛媛【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选取胃癌肝转移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TACE 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替吉奥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甲胎蛋白(AF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LT、AST、AF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发生了骨髓抑制、肝功能不全和胃肠道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经相应的对症治疗后均好转.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肝功能不全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8.00个月(95%CI:14.10~22.0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00个月(95%CI:11.02~16.50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优于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方案,且大多数患者对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9(017)004【总页数】4页(P431-434)【关键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奥沙利铂;替吉奥;胃癌;肝转移【作者】丁德权;崔方博;陈媛媛【作者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0;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化疗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0;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化疗科,安徽马鞍山2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在晚期胃癌患者中,肝脏是胃癌远处转移的常见器官之一[1]。
胃癌转移到肝脏会不会传染,治疗方法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发生在胃的癌变,通常表现为肿瘤组织的快速生长和侵袭周围组织以及对周围器官进行扩散。
一旦胃癌发生转移,通常会先转移到周围淋巴结、腹膜或远处器官(如肝、肺等)。
胃癌转移至肝脏后,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但并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以下是与胃癌转移至肝脏有关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一、胃癌转移到肝脏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转移到肝脏的有效方法之一,早期肝癌患者可采用肝切除术,将转移瘤进行切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手术之后,还需要进行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性治疗,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可用于胃癌转移至肝脏的患者。
该方法通过插入导管和药剂进入肝动脉,并将肝癌部位进行栓塞,从而切断肿瘤的血液输送,达到缩小和控制肿瘤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器官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术后容易恢复。
3.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生长分化过程的抗癌治疗,可用于胃癌转移到肝脏的患者。
该方法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相关的分子或信号途径进行干预和调节,从而阻止癌细胞增生和扩散,提高治疗效果。
一些常见的靶向药物包括利妥昔单抗、替吉奥等,但这些药物的耐药性不足以被忽视。
4.放疗放疗是一种肿瘤治疗方法,可用于胃癌转移到肝脏的患者。
该方法可以通过放射性波束照射患者的肝组织,杀死癌细胞,从而缩小和控制肿瘤的效果。
然而,放疗对健康的影响比较大,对肝脏造成的创伤较高,需要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进行全面评估。
二、注意事项1.积极治疗胃癌转移到肝脏后,患者需要积极治疗,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调整饮食饮食对于胃癌转移至肝脏的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过多的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增加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食物。
3.定期检查胃癌转移到肝脏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如超声、CT、肝功能等检查,及时发现肿瘤的扩散情况,以及身体的病情变化。
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10月第2l卷第10期 MODERN ONCOLOGY—Oct.2013,VOL.21,NO.10 ・2373・ ted transformation[J].Mol Cell Biol,2012,32(19):3913— 3924. [28]You YJ,Chen YP,Zheng XX,et a1.Aberrant methylation of the P,rPR0 gene in peripheral blood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in e- 胃癌肝转移治疗研究进展 于先强 ,郑志超 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J].Cancer Letters 2012,315:138—144.
Treatment strategy of gastr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es (编校:闫沛)
Yu Xianqiang ,Zheng Zhichao Graduate Schoo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Liaoning Dalian 116000,China; The Stomach Surgery Department,Liaoning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Liaoning Shenyang 1 10042,China. 【Abstract】Liver metastasis is a late event in gastric cancer.It results in the failure of curative gastric cancer surgery. Now standard clinical treatment strategy is impending.The aim of GCLM treatment sh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but prolong survival period.Properly selected indication is the key of successful treatment.Sole methods of treatment is hard to get good effect,and therapeutic alliance is widely adopted in the clinic.Muhidisciplinary treat— ments make it possible for GCLM patients of long survival period. 【Key words】gastric cancer;liver metastasis;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odern Oneology 2013,21(10):2373—2375
【指示性摘要】胃癌肝转移(gastr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es,GCLM)是胃癌进展到晚期发生的不良事件,亦 是胃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难以达到根治目的,目前临床上始终无法给出规范的治疗策略。现普遍认 为GCLM的治疗应该把提高病人生存,延长生命作为主要目的。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严格把握适应症,根 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单一的治疗方法都难以得到良好的疗效。临床上采取联合治 疗的方式,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成为可能。 【关键词】胃癌;肝转移;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3.10.78 【文章编号】1672—4992一(2013)10—2373—03
胃癌是中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中国的胃癌死亡率居世界 首位…,主要原因是多数胃癌患者发现时已达到进展期,甚 至出现远处转移。肝转移是导致胃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之一,同时肝脏也是各种恶性肿瘤血行转移最易发生的部位 之一。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通过联合化疗的5年生存率是 30%一50%,然而胃癌肝转移的预后极差,其5年生存率低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20l3—06—03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102110) 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00 辽宁省肿瘤医院胃外科,辽宁沈阳110042 于先强(1988一),男,山东即墨人,硕士,主要从事胃 癌的转移机制研究及术前辅助化疗相关研究。E— mail:yuxianqiang302@126.corn 郑志超(1964一),男,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主任医 师,主要从事胃癌综合诊治工作,开展胃癌转移相关 机理及化疗敏感性相关基础研究。E—mail:gastric@ 】26.com 于10%[2 3。胃癌有超过40%的患者在其病程中会发生肝转 移 J。转移灶的切除仅适应于部位局限及病灶较小者,有报 道称仅约有10%一25%的转移患者是潜在可切除的 ,因 此手术治疗并不作为GCLM的治疗首选。有日本学者报道 把全身化疗作为治疗GCLM的标准,同时遴选符合条件的病 人进行化疗联合局部治疗的方式 J。最近更多学者推广射 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病灶,因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越来越多应 用于临床实践中 。临床通常需要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学 特征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陈凛等 指出GCLM病人的最 佳治疗策略应建立在每一例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基础之 上,利用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通过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 plinary team,MDT)讨论制定个体化方案。 治疗之前首先需要明确GCLM同时性和异时性两个概 念,学者对两者有不同的解释,Hwang SE等 将同时性 GCLM定义为术前及术中发现的肝转移,或胃癌术后1年内 发生的肝转移,而Thelen等将其定义为胃癌术后6个月发生 的肝转移。异时性指发生于术后2年内的肝转移。目前临 ・2374・ 床通常采用同时性概念进行表述。目前从GCLM治疗方法 上主要有全身化疗,手术切除,消融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 疗,分子靶向治疗,肝移植及最佳支持治疗(best suppo ̄ care,BSC)E9]等。在严格控制适应症的情况下,联合应用以 上治疗策略通常可以使病人获益。本文对目前胃癌肝转移 的治疗作以下综述。 1全身化疗 全身化疗作为胃癌肝转移治疗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新 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术后辅助化疗, 姑息化疗。前者是通过化疗使病灶减小,达到减期的作用, 从而更有利于病灶的切除,术后辅助化疗主要针对术后复发 的化疗方式,以上两种化疗方式均通过配合手术而提高病人 生存,而姑息化疗则是针对难以外科手术切除的晚期胃癌病 人来提高生存。转移性胃癌的化疗方案不断在发展,但标准 的化疗方案仍未确立。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氟尿嘧啶 类及其前体药物的口服药(卡培他滨,替吉奥),紫杉类(紫 杉醇,多西紫杉醇),铂类(顺铂,奥沙利铂),拓扑异构酶I抑 制剂(伊立替康)。日本临床肿瘤组进行的S一1 III研究证 明,S一1单药疗效不低于5一Fu单药疗效,伊立替康+顺铂 的疗效不优于5一Fu单药疗效。但亚组分析表明伊立替康 +顺铂治疗有目标病灶(淋巴结,转移)的病人PFS和OS优 于无目标病灶的病人。此研究提示胃癌肝转移病人的化疗 以联合用药的方式为佳。目前除经典的DCF及ECF方案 外,NCCN指南中国版暂不推荐以上方案。当然,不同地区对 于胃癌肝转移化疗有不同推荐,例如美国力推DCF方案,欧 洲以ECF和EOX方案为主,而韩国则主张xP方案 ,统一 的晚期胃癌化疗方案需要规范。 2外科手术 由于胃癌发生肝转移时起病隐匿,转移灶常跨叶生长甚 至呈多灶弥漫播散,并且常合并腹膜及广泛淋巴结转移,发 现时多数患者因病灶多发从而难以手术切除。Bines SD 等 曾报道术后5年生存率为11%一19%,Saito A等 也 报道过他们的研究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19%一34%。目前 认为,GCLM患者获得根治的唯一手段为外科手术彻底切除 胃癌的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灶。胃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治 疗的条件有严格规定,即原发病灶可行胃癌D2切除;肝转移 灶局限于单叶,并且单发灶小于等于4cm或者多发灶小于3 个;无腹腔种植转移或者其他肝外转移病灶;另外要求具备 肝转移切除的丰富技术并且保证残余肝脏功能。也有学者 报道GCLM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为单发肝转移灶, 病灶直径小于5cm并且无其他转移情况 。然而,GCLM 病人术后复发率高达47%一73%,通常术后肝复发病人再次 行肝切除的效果极差,术后联合全身化疗,消融等治疗方式 是必要的。 对于无法施行根治性手术的胃癌肝转移病人,通常采取 姑息手术联合化疗的方案,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存质量,延 长生命。Tsujimoto H等 的研究证明对于单个不可治愈因 素的晚期胃癌病人进行姑息手术,可以延长病人生存期,其 中位生存期为8.0—16.3个月,而未进行手术病人的MST为 2.4—6.8个月。然而如果胃癌出现肝转移以外诸如腹腔种 植转移及其他器官转移,那么姑息性手术并不使生存获益。 Kwok 也证明了这一点。姑息性手术包括姑息性胃非切除 手术和胃切除手术,前者包括胃空肠吻合术,胃造日术以及 于先强,等 胃癌肝转移治疗研究进展 空肠造口术等,后者又可根据肿瘤的位置不同分为近端胃大 部切除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因此单纯的手 术切除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联合治疗的治疗策略 尤为重要。 3消融治疗 胃癌肝转移的射频消融技术属低侵害性治疗方式,相对 于手术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还降低了治疗风险,大 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因其简单易行的操作方式逐 步引起重视。现阶段,应用于临床的射频消融方式主要有无 水酒精,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激光消融, 冰冻消融,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等。目前应 用于临床的消融方式主要为射频消融,该方式应用于原发肝 癌及转移性的治疗已经有1O年的历史 ,因其安全性及有 效性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临床上消融并不作为单纯治疗 的方式应用,通常基于在胃癌病灶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对肝 转移灶进行术中消融,术后联合全身化疗可以取得良好效 果。整个过程在影像学仪器如超声或者CT引导下经皮,经 腹腔镜途径或者开放手术途径进行操作。2010年,Kim HR 等 报道过胃癌肝转移患者经RFA治疗和全身化疗治疗的 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手术+RFA”治疗组的患者1,3,5年 存活率分别为66.8%,40.1%,16.1%,MST为3O.7个月,明 显优于后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发现转移灶的大小及数目共同 决定RFA的治疗效果,直径<5cm的病灶可以完全被f肖融, 此时病灶数目便成为决定预后的主要因子,然而当病灶直径 >5cm时RFA治疗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不过也有学者认 为,随着RFA治疗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成熟,消融治疗的病灶 大小和数目也在扩大。 4介入治疗 肝动脉栓塞(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最初用于治 疗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肿瘤,近些年也不断应用于转移性肝 肿瘤的治疗,单纯使用对生存期无明显延长,它通过缩小转 移灶从而为手术切除病灶创造机会。肝动脉灌注化疗(he— patic a ̄efial infusion,HAI)利用化疗药物的首过效应,使肝转 移灶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消除了全身化疗的毒 副反应。有研究称HAI的有效率为62.5%一83.0%,MST 为16.5—36.1个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TACE)通过血管栓塞物阻断肿瘤血供,报道 称 驯肝转移瘤血供以肝动脉为主,使局部获得较高的化疗 药物浓度,可使60%的肝转移灶缩小” 。目前应用于临床 的栓塞物有胶原,明胶海绵,聚乙烯醇,碘普罗胺等。 5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通常参考Smalley SR 等 提出的胃癌根治术辅助放疗共识而定。但目前尚无确 切的证据说明放疗疗效对预后的影响,因此不作为常规使 用。需要注意,单纯的放疗并无效果,多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共同应用才有可能提高生存期。由于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 和机体损伤较大,需定期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 标。有学者指出,对于高龄,全身转移,以及组织类型为黏液 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病人不主张放射治疗。 6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作为胃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 靶点(EGFR,HER2,VEGF等)明确的胃癌治疗。2010年 Lancetl2 报道了著名的ToGA试验结果,这是第一个证明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