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9
冬虫夏草的深层培养及代谢产物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冬虫夏草的深层培养及代谢产物研究一、研究背景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补强壮、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然而,野生冬虫夏草资源愈来愈匮乏,一些地区已经濒临灭绝。
深层培养是一种有效利用冬虫夏草资源的方法。
同时,利用深度发酵技术可使冬虫夏草合成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其药效。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对冬虫夏草进行深层培养的方法,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发酵条件等,并分析代谢产物的类型及含量,为深度利用冬虫夏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1. 采集冬虫夏草菌丝体作为深层发酵的菌种。
2. 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pH值、温度、氧气等。
3. 通过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化学成分分析、生化鉴定、生理生化检测等方法,分析深层培养的冬虫夏草的代谢产物的类型和含量。
4. 筛选出具有药用价值和开发价值的代谢产物,并对其性质和功能进行研究。
四、研究意义1. 开发新的利用冬虫夏草资源的方式,为冬虫夏草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方案。
2. 分析深层培养的冬虫夏草的代谢产物并筛选出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为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3. 提高冬虫夏草的药效,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种选择。
五、研究方法1. 采集冬虫夏草菌丝体作为菌种,进行深层发酵。
2. 利用GC-MS等方法对发酵液的化学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分析。
3. 对代谢产物进行性质和功能的研究。
4. 通过比对不同深度发酵条件的代谢产物种类和含量来优化深度发酵的条件。
六、研究进展1. 目前已完成冬虫夏草的菌丝体收集和初步实验设计。
2. 正在进行冬虫夏草的深层发酵与代谢产物分析。
七、研究计划1. 2021年6月至8月:对冬虫夏草菌丝体进行深度发酵,收集发酵液,并对代谢产物进行分析。
2. 2021年9月至11月:通过比较不同深度发酵条件的代谢产物种类和含量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3. 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对筛选出的重要代谢产物进行性质和功能的研究和开发。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年2月第1期(总第123期)4水试法和火试法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某些特殊的现象。
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
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
海金砂在燃烧时会有清脆的爆破音。
这些特殊的现象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亦是常用的鉴别方法。
中药饮片的经验鉴别是非常快捷实用的方法,尤其在我们临床调配中受环境、设备条件等局限性的制约,理化与显微鉴别无法开展时,经验鉴别法对临床中药饮片的鉴别具有不可替代性。
但是,要能正确熟练的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还需要不断地磨练和积累经验,需要不断地充实中药知识,才能长成一对“火眼金睛”,才能得心应手,做好药品的临床鉴别工作,以换得广大患者的用药平安。
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属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植物,为虫草菌的子座与其寄主蝙蝠蛾(Hepialusarmoti-canussoberthiir)幼虫尸体的复合物,俗称虫草,最早记载于唐代(公元863年)。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冬虫夏草性味甘、平,入肺、肾经,功能益肺肾,止咳嗽,补虚损,益精气。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冬虫夏草性温,补精益髓,此物保肺气。
《本草从新》也记载,虫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嗽。
所以,冬虫夏草是一种滋补强壮药,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等功效。
近年来,研究者用不同的方法对冬虫夏草及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及其活性成分药理功能十分广泛,现代研究表明冬虫夏草的作用机制与免疫功能有关,并在此基础上涉及抗肿瘤、抗氧化、抗器官纤维化等方面。
现就近三年的文献综述如下:1免疫调节通过对冬虫夏草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有虫草多糖、麦角甾醇、D-甘露醇、腺嘌呤等化学物质,对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NK细胞都有刺激活化作用,是一种作用面较广的免疫增强剂,且对淋巴细胞的转化有一定的作用。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新研究进展概述作者:黄会詠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3年第10期【摘要】冬虫夏草,因其冬季为虫,夏季为草而得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衰老,抗疲劳,肝保护,肾脏保护等药理作用,由于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国内外的学者一直对其不断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冬虫夏草近几年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
【关键词】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研究冬虫夏草,因其冬季为虫,夏季为草而得名。
该药常用于补肺益肾、化痰止血,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喘,劳嗽痰血,自汗盗汗[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衰老,抗疲劳,肝保护,肾脏保护等药理作用,由于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国内外的学者一直对其不断的研究,现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进行综述如下。
1抗移植排斥反应它是在细胞免疫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移植器官后的排斥反应。
虫草菌丝的抗移植和虫草发生的排斥作用,表示其体内对细胞免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
相比于单独使用激素,虫草头孢菌可将排斥发生率降低,还能提高角膜植片透明率,这样不断增加视力超0.3以上的人数[3]。
于惠元[4]进行了体外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将硫唑嘌呤用人工虫草Q80替代,在肾脏移植中,联合采用CsA和强的松,一年可达到85.7%移植存活率为,其反应效果类似常规三联用药组抗排斥反应,认为常规应用硫唑嘌呤进行肾移植术后,大致白细胞降低的Q80是替代硫唑嘌呤的首选药物。
2降血糖作用冬虫夏草降血糖的作用不是通过促进人体分泌胰岛素来进行的,它是通过对糖的代谢过程进行改善。
所以,它对具有患有糖尿病的具有较高血糖值的人,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贾保祥[5]等采用对环孢素进行口服和注射的方式,来降低胰岛素浓度和增高小鼠血糖浓度模型。
人工虫草对环孢素造成的胰岛素分泌和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升高抑制作用非常显著。
若对虫草菌丝体单独使用,则不会对血糖浓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冬虫夏草口服和注射,会抑制和降低环孢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降低,但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
学术研究2272018年6月下 第12期 总第288期“dbyar rtswa dgun vbu”即冬虫夏草的藏语表述方式,其中“dbyar”,即“夏”,“rtswa”即“草”,“dgun”即“冬”,“v b u ”即“虫”。
它最珍贵的成分是虫草素,由蝠蛾幼虫在适宜的条件完成冬虫夏草菌的寄生,生长在雪域高原,尤见于积雪厚,排水良好的雪甸里,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高寒地带便是虫草的主要生产地[1]。
其中,又以青藏高原盛产地最负盛名,而青海产地主要集中于玉树,西藏便以那曲、昌都、林芝为主要的生产来源[2]。
虫草利润相当可观,而虫草的供应却有限,特别是在减产的年春中,产量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如何提高西藏冬虫夏草的交易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就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1 西藏冬虫夏草交易的现状分析1.1 流通现状一是从采挖者直接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流通途径决定了虫草的交易面狭窄,主要面向游客,或是进过熟人提前预定。
这种不需要经手其他中间机构的交易,既保证了虫草的新鲜程度,又价格实惠。
然而,这种一对一的交易方式,限制了虫草的交易规模,尤其是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游客的需求远远低于农牧居民采挖的虫草的产量[3]。
二是从采挖者手中,经过层层的转手,间接的过渡到消费者手中。
这种延长了的产业链,使得最终消费者承担了所有的流通过程的成本费用,利益链越长,最终的成交价格也越发的昂贵。
1.2 供需现状(1)虫草的供给。
首先,虫草产量供给不稳定。
虫草的生长习性决定了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极大,积雪厚,雪线低,虫草就丰收。
然而如今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高原雪山融化,雪线节节升高,适宜虫草生长的环境不断恶化,产量也就随之越低。
研究表明,近十年来,虫草的分布海拔上移了1000多米,并且这种伴随着不可阻挡的气候变暖的趋势,虫草的生长环境也越发的恶劣[4]。
此外由“拉尼娜”或“厄尔尼诺”引发的气候反常现象,致使每年西藏的降雪程度不一,虫草的盛产基地产量波动巨大[6]。
冬虫夏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漆伟;雷伟;严亚波;张扬;刘帅;曹鹏冲;樊勇【摘要】冬虫夏草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富含了虫草多糖、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肽、麦角甾醇等多种单体活性成分.现代医学发现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等广泛的药理学功能.目前的研究已证实冬虫夏草及其单体活性成分可以有效的治疗多种疾病.本文在检索近几年来有关冬虫夏草及单体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冬虫夏草的单体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及冬虫夏草的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对目前冬虫夏草及单体活性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冬虫夏草提供帮助.【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4(007)003【总页数】6页(P227-232)【关键词】冬虫夏草;单体活性成分;药理学作用【作者】漆伟;雷伟;严亚波;张扬;刘帅;曹鹏冲;樊勇【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解放军第520医院外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骨四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是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一种麦角菌科真菌,后与幼虫尸体结合形成的复合体,“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
早在1757年,清代的医学家吴仪洛在其所著的《本草从新》中就对冬虫夏草有过详细的描述,指出其具有保肺、益肾、止血、祛痰、止喘之功效。
后来,清代的另外一名学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也对冬虫夏草进行过记载,称其“味甘性温,益气秘精,专补命门,功同人参”。
而国外学者对冬虫夏草的研究最早始于1947年,Mains教授首次分析并验证了冬虫夏草相关成分及药理学作用[1]。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李如意;宋厚盼;魏艳霞;余黄合;李鑫;蔡雄;黄惠勇;刘平安【摘要】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子实体和幼虫尸体的结合体,是中国传统的珍稀名贵药材,具有益肺肾、补精髓之功效。
其化学成分主要包含多糖、核苷酸、甾醇等,具备多种药理作用,因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价值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
本文主要综述了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并展望了冬虫夏草的应用前景。
%Cordyceps sinensis is a combination of Cordyceps sinensis fruitbody and larva body of Cordyceps sinensis ( Berk. ) Sacc. As a rare and valuable herb in Chinese medicine, it has been medicinally used for lung and kidney tonic and replenishing essence. Cordyceps mainly consists of polysac-charides, nucleosides and sterols, and has a variety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Cordycep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because of the great value to human health. Here w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cordycepsin in recent years, and looks ahea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Cordyceps sinensis.【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6(009)010【总页数】5页(P1284-1288)【关键词】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综述【作者】李如意;宋厚盼;魏艳霞;余黄合;李鑫;蔡雄;黄惠勇;刘平安【作者单位】410007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410007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10007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10007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410007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10007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10007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10007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冬虫夏草(Cordyceps),又名夏草冬虫、虫草,属于麦角菌科虫草属,是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1]。
冬虫夏草菌药理功能研究进展胡征1,2,李华屏1,叶茂青1,于怀东1,邹国林1*(1.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2.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武汉430068)摘要:名贵药用菌冬虫夏草有十分广泛的药理活性,可用于高血糖、高血脂、呼吸系统疾病和肾衰的治疗。
近来的研究显示冬虫夏草可用于自体免疫系统疾病和癌症的治疗。
冬虫夏草的研究正在迅速取得许多新进展。
关键词:冬虫夏草;药理作用;抗肿瘤;免疫活性中图分类号:Q96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376(2003)04-0020-03冬虫夏草(CS)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1694年清朝汪昂的5本草备要6。
1723年欧洲传教士尚加特例茨库把中国的CS带到法国,1727年CS被收入巴黎科学院院士会议纪。
1843年,英国真菌学鼻祖Ber-keley将中国的C S定名为中华球果菌(Sphaeria sinen-sis)。
1878年,意大利学者Saccardo将我国的CS的学名定为Cordyceps sinnesis(Berk.)Sacc.意指中国虫草,从此,冬虫夏草的研究在国内外引起重视。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CS资源开发利用的科研遍及全国,其人工培养物制剂已广泛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效益[1]。
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为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 Fr.Link)真菌。
CS寄生于海拔3000~4200m高山草甸地带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上,冬天被CS菌侵害的尺蠖钻入土内,菌核就在它的体内形成,外表仍然维持原来的虫形;到夏季从菌核生出有柄的子座,形似草苗,因而得名,子座从病虫头部生出,头部近圆筒形,内部初实后空;顶尖瘦削,不孕;子囊壳基部埋于子座中卵形,子囊细长,含孢子2个;子囊孢子无色,隔膜多,不断裂[2]。
冬虫夏草(C S)是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传统中医认为CS有补肾、镇静、平喘、祛痰、提神、强心壮血之功效。
药学毕业论文冬虫夏草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发现冬虫夏草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提高免疫力、调节血糖、血压和心血管系统等方面。
本研究认为,冬虫夏草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但也需要加强其药理作用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冬虫夏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引言: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在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保健品和中草药的需求不断增加,冬虫夏草作为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天然保健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对冬虫夏草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文将综述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以期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1.抗疲劳作用冬虫夏草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疲劳能力。
同时,其所含的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减少乳酸积累,缓解肌肉酸痛等不适感,从而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和耐力。
2.抗氧化作用冬虫夏草中的蝉蜕素、麦冬酰丙胺酸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减轻身体对环境污染和自身代谢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3.抗炎作用科研人员发现,冬虫夏草中所含的三萜类化合物、多糖等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如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二、冬虫夏草在临床上的应用1.提高免疫力冬虫夏草中多糖、蛋白质等成分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临床研究表明,在冬虫夏草的作用下,肝脏中的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且每个白细胞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调节血糖冬虫夏草可降低血糖,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具有缓释胰岛素分泌和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
关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以青海冬虫夏草为例一、青海冬虫夏草的市场概况青海冬虫夏草是生长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宝贵中药材,被誉为“中草药之王”,是珍贵的中药材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青海冬虫夏草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市场前景广阔。
二、青海冬虫夏草网络营销策略研究1.构建品牌形象在网络营销中,品牌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冬虫夏草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品牌形象的传播与树立是网络营销的核心。
可以通过打造高端品牌、推出特色产品等方式来提升品牌形象。
2.选择优质平台选择优质的网络销售平台是成功的关键。
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天猫等。
此外,可以选择一些专门经营中草药材的电商平台,如京都药业、药房网等。
3.网络宣传通过网络宣传的方式,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冬虫夏草的益处,增加产品的可信度和知名度。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发布文章、做视频等方式来推广产品。
4.与实体店合作青海冬虫夏草的销售不仅限于网络销售,还可以与一些实体店合作,如大型连锁药店、健康食品连锁店等,将产品推向更广泛的市场。
5.优化销售体验在网络销售中,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非常重要。
优化销售体验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促进消费行为的延续和重复购买。
可以通过优化网站页面、提供手机客户端、扩大在线支付方式等方式来提升购物体验。
三、总结青海冬虫夏草网络营销策略的成功,离不开品牌形象的树立、优质平台的选择、网络宣传的落实、与实体店的合作以及优化用户购物体验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研究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销售效果。
冬虫夏草的真伪鉴别及临床应用学习指导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
自古以来为我国人民心中视为与天然人参、鹿茸相媲美的传统名贵滋补中药材,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能和独特的保健作用。
药性作用温和,既可药用又可食用,享有极高的声誉,得到许多中医名家的推崇。
近年来由于冬虫夏草的野生资源逐年减少,药用、保健及食品用量增加,有“软黄金”之称的冬虫夏草价格暴涨,以致伪品泛滥、真假难辨;而传统的服用方法和应用不尽科学,造成极大的浪费。
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冬虫夏草的真伪鉴别、科学的服用方法及正确地应用等知识是药剂工作者的一门必修课。
学习的重点建议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冬虫夏草的真伪鉴别、功效、临床应用、食用方法、保存方法、服用注意事项及研究开发现状等。
第一节冬虫夏草简介一、冬虫夏草的来历(见图)冬虫夏草的发现和认识历史悠久,饶有趣味、颇为曲折。
虫草产于我国西南高寒地区,藏胞称之为“牙什托根布”,其名始见于吴仪洛《本草从新》(1757),在明、清两代笔记体小说中,更是充满了传奇性的描述:“冬虫夏草,一物也。
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蚕,色微黄,草形似韭,叶较细。
入夏,虫以头入地,尾自成草,杂错于蔓草间,不知具为虫也;交冬,草渐萎黄,乃出地蠕蠕而动,其尾犹籁籁然带草而行。
盖随气化转移,理有然者。
”冬虫夏草的那种幻人耳目、秘不可测的生活习性,无疑更加引起了人们谈论的兴趣。
1723年,法国人巴拉南在中国采集生物标本,发现了冬虫夏草,把它带回了巴黎,以后又由英国人利维当作世外珍奇带往伦敦。
直到1842年,经过真菌学家伯克利的研究,才发现所谓“冬虫夏草”,乃是一种叫虫草菌的子囊菌寄生于蝙蝠蛾的幼虫上所形成的,才初步弄清虫草菌的庐山面目。
在青藏高原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线地带,阳春三月,蝙蝠蛾便在草丛间翩翩起舞,寻求配偶,并把卵产在土块中。
高寒地区的隆冬,酷冷异常,孵化出来的蝙蝠蛾幼虫便蛰伏在潮湿而温暖的土内越冬。
冬虫夏草摘要:本文介绍了冬虫夏草的古今历史的地位,介绍了冬虫夏草的产地,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冬虫夏草的成分,虫草食用方法购买冬虫夏草的一些误区,鉴别冬虫夏草的方法,以及对冬虫夏草未来的展望。
前言:鉴于自己对冬虫夏草比较感兴趣所有差了一些资料,比较浅显的研究了一下冬虫夏草,大概对冬虫夏草有了一个了解。
特意在网上,图书馆查了一些资料。
清代的《本草备要》对冬虫夏草的形态已有详尽的描述:“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冬虫夏草的形态具有非常显著的昆虫特征,有8对足,其中腹部的4对足较为明显;虫体表面呈土黄色至黄棕色,断面为白色;虫体头部顶端长出子座,表面呈棕褐色,外形似长棒,子座断面纤维状,白色至黄白色。
冬虫夏草还带有一种特殊的甘香之气。
● 古谈冬虫夏草,藏语称为“牙儿札更布”。
在现存最早的藏医药学经典名著――公元8世纪的《月王药诊》中,就有牙儿札更布的记载,称其能“治肺部疾病”。
随着藏汉文化的不断交流,药用冬虫夏草的经验也传入了中原地区,并被中医认可和应用。
公元1757年,清代名医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首次用中医术语记载了冬虫夏草的性能功效,称它“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药性考》一书说它能“秘精益气”。
从此,冬虫夏草成为中医临床的常用药。
在中国传统医学看来,冬虫夏草是一种滋补强壮药,其味甘,性平,入肺经、肾经,具有益肺肾、止咳嗽、补虚损、益精气的功能,主要用于治肺肾两虚、精气不足、咳嗽、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自汗盗汗(注:自汗指不论睡着还是清醒时,无端出汗;盗汗指睡着出汗,醒来汗止)、腰膝酸痛等症。
又因其性平力缓,能平补阴阳,为中老年体衰、病后体弱、产后体虚者的药食调补佳品。
● 今论现代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虫草素、虫草酸、多种氨基酸及铁、磷、钙、锌、锰、硒等人体必需的元素。
药理试验证实,冬虫夏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延缓衰老、增强耐缺氧能力、抗肾损伤、抗病原微生物、平喘祛痰、升高白细胞等作用。
冬虫夏草的研究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神奇的冬虫夏草。
你说这玩意儿吧,名字听起来就特别奇妙,冬天是虫,夏天就变成草啦,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先说说这冬虫夏草是怎么形成的哈。
其实啊,它的形成过程那可是相当复杂又神奇的。
这得从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幼虫说起。
这小虫子啊,在土壤里悠哉游哉地生活着,吃着草根啥的。
可没想到,有一种真菌,名叫冬虫夏草菌,就盯上它啦。
这真菌就像个狡猾的“侵略者”,通过各种途径钻进蝙蝠蛾幼虫的身体里。
然后呢,它就在幼虫体内安营扎寨,慢慢地把幼虫的身体当成了自己的“培养皿”,不断地生长、繁殖。
到了冬天的时候啊,这被真菌感染的幼虫就会钻到土里,进入休眠状态。
这时候的它看起来还是一条虫的样子,所以叫“冬虫”。
但是,奇妙的事情还在后面呢!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春天来临,气温逐渐升高,冬虫夏草菌就开始在幼虫体内大显身手啦。
它会不断地分解、吸收幼虫的组织,然后从幼虫的头部慢慢长出地面,形成了特有的草状子实体,这就是“夏草”啦。
那这冬虫夏草有啥厉害的呢?它的功效可多啦!好多人都把它当成宝贝。
据说它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就像给咱们的身体派了一支“护卫队”,让那些病菌啊、病毒啊都不敢轻易来捣乱。
对于一些体弱多病的人来说,吃点冬虫夏草,说不定就能让身体变得更硬朗呢。
而且啊,它还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虽然不能说它能直接把肿瘤给消灭掉,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给那些正在和肿瘤作斗争的患者带来一丝希望。
在市场上啊,冬虫夏草那可是相当抢手的。
价格也不便宜,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贵得离谱”。
这就导致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赚钱,想出各种歪点子来造假。
有的用其他的虫草来冒充冬虫夏草,有的甚至用一些人工合成的东西来忽悠人。
所以啊,咱们在购买的时候可得擦亮眼睛,千万别花了冤枉钱还买不到真东西。
不过呢,冬虫夏草虽然好,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吃的。
比如说,有些人身体比较燥热,吃了冬虫夏草可能会让身体更加上火。
1 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靳朝霞 杨少辉 李明刚 姜洪州*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天津 300071)
摘要: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由于其自身独特的药用价值而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对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深层发酵、无性型的分离与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研究趋势。 关键词: 冬虫夏草;无性型;深层发酵;药理作用
0 引言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又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是一种虫生真菌,属麦角菌目Clavicipitales、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的虫草属Cordyceps。冬虫夏草具有多种药理功能,并含有抗癌活性物质,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珍贵的中药和藏药,享誉全世界,特别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广泛。市售的冬虫夏草多为该真菌有性阶段的成熟子实体,由真菌寄生(后期腐生)在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eanus)幼虫体内生长繁殖,占据整个虫体,形成僵虫,在5-6月份由头部长出子座,形成子囊孢子。成熟的子囊孢子喷出后,子座逐渐枯萎,地下的僵虫空虚,干燥后形成虫草复合体。 由于冬虫夏草特殊的药用价值,使国内外对其需求量与日俱增,但受生长条件的限制,天然冬虫夏草产量很有限,且因过度采挖使天然虫草产量逐年下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在冬虫夏草菌种分离、无性型鉴定、天然虫草与人工菌丝体的药理研究、人工培养以及菌丝体的深层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冬虫夏草无性型的研究 冬虫夏草是一种子囊菌,其生活史可分为分生孢子阶段(无性型)和子囊孢子阶段(有性型)。在人工培养、液体发酵等实际生产中通常运用冬虫夏草菌的无性阶段,因此其菌种的正确鉴定至关重要,引起科学家高度关注。 1.1冬虫夏草菌种的分离 冬虫夏草菌前期寄生后期腐生,加之生长缓慢,分离获得冬虫夏草的纯菌株较为困难,因此获取纯菌种是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及无性型研究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分离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从子囊孢子分离菌种。首先在产地挖取新鲜虫草,尽量在无菌条件下收取较纯净的子囊孢子,接种于琼脂培养基上,在不污染的情况下能生长出菌落;或者在子座上套一个纸袋,*责任作者Email::**************.cn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3616511) 第一作者:靳朝霞(1978-)女,天津市人,硕士研究生,目前从事冬虫夏草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工作 2
收集成熟的子囊孢子,经洗涤、净化、发芽后,在显微镜下挑取单个孢子接种至长出菌落[1]。 从僵虫组织分离菌种。取新鲜虫草,洗净、消毒,切取僵虫小块置琼脂平板上培养,一般1~2个月能长出菌落[2]。 从子座分离菌种。选择子座饱满、完整的冬虫夏草标本经酒精表面消毒后,用无菌刀片切取子座可孕部及内菌核(注意不要触及虫体肠道及体壁),取绿豆大小的组织块置于平板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菌落[3]。 1.2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鉴定 近年来,冬虫夏草的人工发酵培养成为研究热点,国内报道与冬虫夏草有关的菌种达10个属的30多种。曾报道的无性型主要有虫草多毛孢Hirsutella hepiti、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中国拟青霉Paecilomyces sinesis、蝙蝠蛾被孢霉Mortierella hepiali、虫草头孢霉Cephdosporium sinensis、蝙蝠蛾柱霉Scytalidium hepiale、中国弯颈霉Tolypocladium sinensis、中国金孢霉Chrysosporium sinensis、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等[4]。但这几个菌种中中国拟青霉和蝙蝠蛾被孢霉经验证发现不可能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5]。 面对如此众多的菌种和名称,引发了关于冬虫夏草无性型的标准、无性型的种类以及如何确定冬虫夏草的无性型等问题的争议。目前已有证据表明,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X. J. Liu, Y. L. Guo, Y. X. Yu & W. Zeng)确属冬虫夏草无性型[6-10]。但其他报道的无性型与冬虫夏草的确切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鉴定。冬虫夏草的鉴定方法很多,早在1941年小林义雄(Kobayase)就提出了确定无性型判定的五条标准:①具有虫草子座的一部分或分枝产生的无性产孢结构;②在形成虫草子实体的菌丝体上同时形成无性产孢结构;③在长出虫草子实体的同一寄主昆虫体上出现的无性产孢结构;④在同一地区长虫草子实体的同种昆虫的不同虫体上同时观察到无性产孢结构;⑤虫草的子囊孢子接种在培养基上能形成无性产孢结构。无性型分离比较传统可靠的方法是子囊孢子分离,但对于一些难以人工培养的虫草菌则不适用。对于子囊孢子难以萌发的种,可以试着利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得无性型,但此方法难以排除误定的可能;同时工作量大,需多批次多途径的进行分离。 利用子囊孢子的微循环产孢(microcycle conideation)现象鉴定虫草无性型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微循环产孢是丝状真菌中分生孢子萌发后无(或仅有极微弱的)菌丝生长阶段的一种重复产孢现象。利用微循环产孢鉴定虫草无性型,简便可靠,实用性强。但不同虫草菌次生子囊孢子萌发和微循环产孢的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在只获得少量子囊孢子的情况下未必能实现微循环产孢操作。另外,在未能用无性型菌株培育出批量完全形态的冬虫夏草以前,很难真正确定其是虫草的无性型[11]。 王伟等总结出一套鉴定虫草无性型的方法,主要包括:①多批次多途径分离培养后相互 3
验证;②挑取萌发的单孢子进行纯化培养;③同时进行组织分离和子囊孢子分离,培养物相互验证;④发酵培养产物与天然虫草比较,具有相似的功能和化学组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呈相同的蛋白区带,火箭线状免疫电泳(rocket line immunoelectrophoresis)证明两者具有相同的抗原性和交叉血清学关系;⑤纯培养物与天然虫草在药理上具有一致性[12]。这些间接的方法尽管不能最终鉴定冬虫夏草有性、无性的真实关系,但这些方法交替使用并严格相互验证,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错判。 DNA指纹图谱鉴定法。李增智等从青海的冬虫夏草子实体上分离到中国被毛孢,并以RAPD为分子标记,获得了冬虫夏草和中国被毛孢相应的基因组DNA指纹图谱,两者相似率高达96%,从而证明冬虫夏草的无性型为中国被毛孢[10]。赵锦等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以rDNA ITS区为分子指标,对采自西藏冬虫夏草的有性和无性阶段进行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证明中国被毛孢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 [7]。 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基因水平进行鉴定是目前较为先进可靠的方法之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应用于真菌的种质鉴定,无疑给冬虫夏草的无性型鉴定提供了更客观的科学证据,但中国被毛孢是否为冬虫夏草真正的、唯一的无性型,还需深入研究。
2 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 为满足人们对虫草的需求,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人工培养虫草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沈南英等(1981,1983)是国内外在人工条件下,首次成功培养出冬虫夏草有性子实体。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用中国被毛孢的孢子在室内接种于贡嘎蝠蛾的幼虫,于1988年首次获得了与天然冬虫夏草形态特征完全相同的人工冬虫夏草。俞永信等从天然虫草中分离得到冬虫夏草菌,并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生长,使其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取其孢子接种于寄主昆虫,在模拟天然环境条件下长出子座,培养出与天然完全相似的冬虫夏草[5]。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必须掌握4项基本技术:①菌种用真正的无性阶段菌株(含无性孢子)或用成熟的天然子囊孢子作接种体;②寄主蝙蝠蛾的饲养技术;③侵染途径;④模拟产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土壤和大气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影响因素[13]。 在完全人工控制条件下,将冬虫夏草菌感染寄主幼虫使之产生与天然冬虫夏草相同的子实体的研究方面,云南、四川等地已在高海拔地区取得了小面积培育有性型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周期长,高海拔地区无推广对象,投资大,效益不如自然采集等多种因素限制,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然而,在低海拔地区人工培育出有性冬虫夏草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3 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液体深层发酵 由于冬虫夏草特殊的生态环境和严格的寄生性及人工培育技术不成熟,造成产量低、资 4
源紧缺,价格昂贵。因此,现在多采用人工培养其菌丝体作为替代物。目前很少有人报道利用固体培养基培养虫草菌丝体。因为虽然相对于液体深层发酵,固体培养具有设备简单、发酵条件易控制、培养物中全部营养和保健成分均可充分利用等优点,但它不能分离纯菌丝体且培养周期较长,所以利用液体深层发酵培养获得冬虫夏草菌丝体、提取物或发酵液,是解决冬虫夏草药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液体发酵培养产物经药理和毒理研究,证明与天然冬虫夏草化学组成,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可代替天然虫草生产虫草制品,以弥补自然资源的短缺。 到目前为止,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产品市场竞争的原因,有关工业化虫草菌菌丝体发酵技术还未曾有人报道。根据已发表的液体深层发酵试验结果,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的最适条件是: 中国被毛孢:最适生长温度为18-20℃ ,20℃以上菌丝猛涨,25℃以上则抑制生长,最适pH值为5-6,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适量配合,在有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存在下生长旺盛[14]。 蝙蝠蛾拟青霉:最适培养温度为18-20℃,培养基装瓶量为10%,发酵时间72h最佳,但具体培养基配方未发表[15]。 被孢霉属: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6℃,发酵时间72h,培养基装瓶量为60ml/250ml,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2;酵母浸汁0.5;花生饼3;蚕蛹粉0.5;奶粉0.2;磷酸氢二钠0.1;磷酸氢二钾0.15;VB11mg;VB61mg;磷酸钙0.4;硫酸镁0.025。采用此配比,发酵液的菌丝相对浓度可达54.3%[16]。 北虫草菌Y3:以土豆汁20%,蛋白胨0.8%,蔗糖2%,磷酸氢二钾0.15为主的发酵培养基,温度25-26℃,转速125r/min,接种量5%,培养96-120h,可获得较高的菌丝得率[17]。 头孢菌改良菌株A10:发酵培养基(%)葡萄糖4,酵母粉l,蛋白胨0.5,磷酸二氢钾 0.1,七水硫酸镁0.05,pH值6.0;发酵温度为26-28℃;装瓶量为20ml/150ml;接菌量为5%;发酵30h可得菌丝体最大量[18]。
4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4.1 化学成分 冬虫夏草真正的潜在价值或许是它们所形成的各类代谢产物,迄今人们已从虫草及其无性型中检测或分离到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冬虫夏草除了含粗蛋白25.32%,粗纤维18.53%,碳水化合物28.9%,灰分4.1%,水分10.84%外,还含有8.4%的脂肪。在脂肪中,饱和脂肪酸13.0%(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82.8%(油酸占31.29%、β-亚油酸占68.31%)。此外,还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D-甘露醇、尿嘧啶、腺嘌呤、腺嘌呤核苷、蕈糖、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和胆甾醇软脂酸酯,以及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癌作用的虫草菌素(3ˊ-去氧腺苷) [19]。此外,从虫草发酵菌丝中分离鉴定出L-甘-L-脯环二肽等,具有抗癌(KB细胞)和增强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