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轨道灯在学校图书馆的阅读环境照明中的设计与效果学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为了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阅读环境,灯光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轨道灯作为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在学校图书馆的照明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轨道灯在学校图书馆的阅读环境照明中的设计与效果展开讨论。
首先,轨道灯具备可调节照明角度的特点,这是其在学校图书馆照明设计中的一大优势。
学生在图书馆内阅读时,往往需要特定角度的光照来避免眩光或反射等问题。
轨道灯可以通过改变灯具的角度和位置,根据具体阅读位置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最佳的照明条件。
这种可调节的灯光设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舒适度,还能有效减少视觉疲劳和眼部不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轨道灯的照明设计能够提供均匀的光照效果。
学校图书馆往往是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传统的照明设计可能无法达到整体均匀照明的效果。
轨道灯通过设计合理的灯具布局和光照分布,可以实现对整个图书馆空间的均匀照明,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得到足够的照明。
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学生在任何位置都能享受到清晰明亮的阅读环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效率。
同时,轨道灯的设计还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
学校图书馆的照明设计不仅仅要满足阅读的功能需求,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图书馆内的心理体验。
合理的灯光设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色温和光色,营造出舒适宜人的阅读氛围。
温暖的光线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
同时,柔和的灯光也能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专注学习的环境。
除此之外,轨道灯还可以通过调节亮度的方式,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
学校图书馆的照明需求可能因不同的时间和使用情境而变化,传统的固定亮度设计无法灵活满足需求。
轨道灯的智能调光功能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实现灯光亮度的自动调节,提供最适宜的照明效果。
在白天或光线充足时,可以降低亮度节约能源;而在天黑或需要聚焦阅读时,可以增加亮度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
这样的灯光智能控制设计不仅方便学生使用,还能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实现绿色环保的照明效果。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学习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室内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将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对其室内设计进行实例分析。
一、设计理念该高校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习惯,力求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二、空间布局该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十分合理,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图书馆分为借阅区、阅读区和自习区三个部分。
借阅区设有借书台、书架和检索终端,方便读者借阅图书;阅读区设有舒适的座椅和桌子,供读者阅读和学习;自习区则设有独立的隔间和电脑桌,方便学生自习和上网查阅资料。
三、色彩搭配该高校图书馆的色彩搭配非常和谐,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和冷色调,营造出舒适、安静的学习氛围。
同时,色彩的运用也起到了很好的视觉引导作用,引导读者进入不同的功能区域。
四、照明设计该高校图书馆的照明设计非常人性化,充分考虑了自然光和人工光的配合使用。
在白天,图书馆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了人工光的用量;在夜晚,则通过柔和的灯光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家具选择该高校图书馆的家具选择非常考究,选用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桌椅和书架,保证了读者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同时,家具的材质和颜色也与整个设计风格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六、绿化设计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该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绿化设计。
在图书馆内部摆放了大量的绿植和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和缓解读者的疲劳感。
七、智能化设计该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智能化设计,配备了自助借还书机、检索终端和智能化安全系统等设备,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读者的使用体验。
同时,图书馆还提供了无线网络和充电设施等便利条件,方便读者使用电子设备查阅资料和学习。
八、总结该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非常成功,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习惯,营造出了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2013年第28卷第3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其它收稿日期:2013-02-20作者简介:赵 青(1968-),女,上海人,从事历史文献学向的研究。
全球的绿色浪潮在涌动,低碳、节能、环保的建筑理念已成为共识。
图书馆是学校用电大户,这对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从过去空间、功能的单一目标转变为以空间、功能、资源、环境共同发展为目标。
在照明领域里,LED 发光产品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正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未来必将进入以LED 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时代。
如果我们把这种产品应用于图书馆的智能化照明,必将带来节能、环保的全新改变,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将图书馆内的图书按照使用频率分区摆放,根据师生的需求合理布局灯光,在保证充足的光线前提下,在书架上安装LED 智能灯具加强书架中的光线,以满足广大师生来图书馆查阅图书的需要。
以下对这一设想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高校图书馆安装LE D 智能灯的必要性图书馆室内空间视觉环境的质量和水平是评价一个图书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按照我国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图书馆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图书馆书库的照度标准值最低20LX ,最高50LX ,高度应在0.75m 水平面,图书馆人工照明应选择高的照度标准,在不降低照度的情况尽可能采用高效节约电能光源。
图书馆作为承载书籍、知识的地方,默默地为学子们提供学习的方便,成为他们知识的源泉,学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表现在阅读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图书馆理应提供人文关怀的阅览环境。
某大学在对图书馆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中提到:91.43%的学生愿意捧着一本真实的书来看,仅仅8.57%的学生表示喜欢上网看书,虽然网上资源更新速度快,数量多,而且不用钱买就可以看到。
同时,在问卷中提到是否认为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合理时,有71.43%的学生认为晚上太早关,看书看得意犹未尽就要闭馆了。
同学们在对图书馆照明的抱怨中,有较多人提出了光线不足使眼睛产生不舒适问题,而且灯具损坏严重,排列杂乱无序。
基于非视觉效应的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天然采光设计研究作者:马毓来源:《河北科技图苑》2020年第03期摘要:随着对人体非视觉通道研究的深入,天然光与人体生理节律的密切关系被更多地证实,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中天然光环境设计亟需重新审视和思考。
文章对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天然采光设计进行展望:在考虑外部环境的天然光条件下,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应优先考虑设计东朝向的采光口,其次为南朝向;应充分利用采光中庭,多选用正方形的空间形状;分区式和夹层式空间布局更利于提高侧窗天然光线的射入量;多立面采光幕墙、天窗采光和室外阅览区域能让阅读环境天然光线丰富立体;考虑到读者的个人感光史可利用遮阳系统和采光辅助系统进行微调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非视觉效应;天然采光中图分类号:G258.9 文献标识码:ADOI:10.13897/ki.hbkjty.2020.00521 研究背景自2002年Berson[1]发现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人们开始关注人体对光的非视觉生物性反应,即非视觉效应(Non-visual Effect)。
这种反应对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和与之关联的生理节律系统有着直接影响,即生命体征波动、警觉度、紧张感、睡眠质量、情绪等。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作为读者在图书馆内利用书刊资料学习研究的主要场所,其服务效果自然与空间的天然光环境密不可分。
当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天然采光设计的研究绝大部分从天然采光的视觉效应出发,以实地调研、计算机模拟、读者主观评价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天然采光环境进行定量评价。
刘孟哲[2]对山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天然采光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窗墙比例小、天然光照利用率低、靠窗阅读眩光严重等问题,提出对于开间进深较大的内部空间可采用中庭或天窗采光方式,为避免眩光使用窗帘及以天然光影配合合理的人工光源等采光优化办法;倪蔚超[3]依据采光系数(DF)、全天然采光百分比(DA)等衡量视觉功效的采光环境评价指标,以Desktop Radiance和Daysim为光环境模拟软件对图书馆典型阅览空间的天然光环境进行实地的典型时刻静态模拟和全年采光时段(8:00-18:00)动态模拟,分析得出高校阅览空间合适的朝向、不同侧窗采光方式下的空间尺度、窗地面积比及玻璃透射比;尚葛婧[4]以深圳市八所高校图书馆为样本,对读者和管理员针对阅览空间光环境的舒适性、使用偏好、照明灯具使用情况进行深度访谈,提出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天然采光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使用情况,注重满足读者差异化需求的建议。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布局的优化与设计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生们对知识的需求增加,高校图书馆作为主要学习场所之一,其阅览室布局的优化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良好的阅览室布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术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
首先,一个优化的阅览室布局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图书馆内设置多样化的阅览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喜好,有的喜欢在靠窗的位置阅读,有的则喜欢在拥有个人空间的独立小隔间内阅读。
因此,应该设置大桌子和个人小桌子的组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此外,为了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在阅览室内设置小型的研讨室,供学生组团讨论和交流。
这些不同的学习空间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一个良好的阅览室布局还应该考虑到灯光和空气的问题。
图书馆是一个需要长时间阅读的地方,因此应该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进入阅览室。
合理布置窗户和采用透明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减轻学生的眼睛疲劳。
另外,阅览室内的灯光也需要适度的亮度和柔和的色温,以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此外,阅览室应该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空气污浊,这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疲劳感,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阅览室的布局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休息需求。
学生们在长时间学习之后需要放松一下,因此,可在阅览室内设置休息区域,供学生休息和交流。
这些休息区域可以配备舒适的座椅和桌子,方便学生们放松身心。
同时,为了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环境,还可以在休息区域放置一些绿植和景观元素,以增加阅览室的美感。
另外,还可以在阅览室内设置一些娱乐设施,例如电视、音响等,供学生们放松娱乐。
这些设施应该与学习环境相互独立,避免娱乐声音对其他学生的干扰。
通过提供这些娱乐设施,可以帮助学生们释放压力,更好地面对学习。
最后,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阅览室布局的优化和设计。
例如,可以利用智能化系统对图书馆内的座位进行管理和预约,以便学生更方便地选择自己的学习位置。
图书馆阅览室环境的设计与改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图书馆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一个收藏书籍的场所,而是成为人们学习、读书、思考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
而阅览室作为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区域,其环境设计和改进将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学习体验和阅读的质量。
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图书馆阅览室环境的设计与改进。
一、空间布局与座位设计阅览室的空间布局和座位设计是影响读者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阅览室常常采用长桌和椅子排列的方式,对于个体学习的读者来说,这种设置可能会显得拥挤和不够私密。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不同的座位排列方式,例如:单独的独立书桌或者分隔开的小型学习空间,以提供更加舒适和私密的学习环境。
此外,合理设置座位数量和座位之间的距离也是必要的。
过于拥挤的座位可能让读者感到压抑和不舒适,而过于分散的座位又会降低阅览室的利用率。
因此,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座位数量,并确保座位之间的距离既不拥挤又不过于分散,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二、照明与采光设计阅览室的照明与采光设计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提供足够明亮的学习环境,减少视觉疲劳并提高阅读效果。
而充足的自然采光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舒适,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照明设计上,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柔和的光线,避免刺眼和过度耀眼的情况发生。
此外,合理的灯光布置和照明角度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以确保每个座位都能得到适当的照明。
在采光设计上,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天窗来增加自然光的进入。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多的日光直射,以免干扰读者的视线。
此外,适当利用遮光窗帘或调光设备也是必要的,以满足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照明需求。
三、噪音管理与隔音设计图书馆阅览室需要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噪音管理和隔音设计成为了关键的考虑因素。
为了控制室内噪音,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隔音材料来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
例如,在天花板、墙壁和地板等位置使用隔音板或隔音砖,可以有效减少噪音的传播。
论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
大学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资源,其技术设备和空间设计都可以为学生、教师和研究者提供良好的研究和工作环境,而为了更好地满足图书馆的使用者需求,高校图书馆在环境设计上也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要注重安静环境的建设,要求阅览室的温度、湿度、声音等环境参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要保证学习空间空气洁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消除室内污染。
同时,为了方便学习者和研究者,图书馆要求其环境设计亮度合适,合理安排座位,让大家可以正常阅读、学习和研究,并充分量身定制个性区域,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
其次,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需要注重艺术构筑,以使学习空间充满活力与欢乐,改善学生们工作、学习的情绪和态度。
因此,让艺术元素在图书馆空间中完美融入,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以提升阅读者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还可以运用有趣的游戏元素,激发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热情。
另外,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可能地通过节能减排、可回收利用等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要采用环保材料,采用低碳的施工技术、节能设备等环保技术,这将有助于降低图书馆的能耗,有效减少污染,为高校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前景。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设计要注重安静环境、艺术构筑、可持续发展,以提供一个轻松、舒适和绿色的学习环境,及时响应当
地用户的需求,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更多如安全、安心、温暖的阅读服务。
论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美化对读者的影响及改善措施作者:崔岩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14期摘要: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已不再囿于为读者提供一个基本的阅读空间。
基于图书馆室内环境优化和改善,契合读者阅读需要,提升阅读氛围,本文就导向标语,绿色环境,室内光线等几个方面浅谈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对读者的影响及美化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环境美化;阅读氛围科学合理地美化图书馆室内环境对读者阅读兴趣的影响不容小觑。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文化活动中心之一,是读者获取文献信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教师科研活动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而言,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除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还着力于提升并改善内部环境,力图打造一个即具有本馆特色又满足读者需求的现代化图书馆。
1 图书馆室内环境对读者的影响1.1 功能区导向标识设置对读者的影响图书馆功能区呈现多样化,读者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包括传统的借阅服务、自习室服务、电子资源检索服务,还有现代化数字图书馆服务、休闲体验区服务、音像资料视听服务、服务台咨询等。
因此,高校图书馆对室内功能区域划分和导向标语应用必须合理且清晰有序,并按照不同功能区设置有效提示讯息为读者提供便捷。
导向标识具有视觉传达信息功能,发挥着交流沟通的作用,使读者避免盲目和错乱。
通常导向标识由文字和图形组成,简化过于复杂繁琐的信息,视觉更为直观,所以在设计上要兼顾功能性和艺术性。
最终,高校图书馆导向标识实用与否直接影响读者利用资源效率的高低。
1.2 室内自然环境对读者的影响现代化图书馆室内环境趋于简约、形式新颖,但随着电子资源、数字化信息进入图书馆以后,图书馆环境越来越受到科技设备的影响。
读者长时间置身于图书馆环境中,隐形接触到电子辐射、空气污染,很容易让读者失去阅读兴趣,减少读书热情,甚至使其感到头晕烦躁。
为了改善科技对人体带来危害,提高阅读质量,塑造图书馆形象,高校图书馆室内需要添加绿色植物以构建清新舒适、优雅安静的阅读环境。
国家教育照明标准要求照度
根据国家教育照明标准,不同类型的教育场所有不同的照度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的教育场所的照度要求:
1. 学校教室:普通教室的照度要求为150-300 lux,特殊用途教室(如实验室、美术室)的照度要求为300-500 lux。
2. 图书馆:通常要求照度为200-500 lux,但阅览区要达到500-1000 lux。
3. 体育馆:视觉要求较高,要求照度达到300-750 lux。
4. 餐厅和食堂:一般要求照度为200-300 lux,但厨房和食品加工区域需要更高的照度,通常要求达到500-1000 lux。
5. 办公室和行政区域:一般要求照度为300-500 lux。
6. 实验室:根据实验需求的不同,照度要求可以有所变化,但一般要求为300-750 lux。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性的照度要求,并且不同地区和具体的教育机构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具体的照明设计时,应该根据相关的标准要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其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氛围和阅读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应体现出创新性。
作为学校的重要部门之一,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可引入现代化的元素,如创意灯光、科技设备等,使图书馆的装饰更加前卫和时尚。
可以增加艺术装饰品,如绘画、雕塑等,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应注重功能性。
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场所,因此室内环境的设计需要符合学习和阅读的需求。
在布局上,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阅读空间,如静谧的独立阅读区、交流学习区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应考虑到环境的舒适性,如采用舒适的座椅、合适的照明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应注重人性化。
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可以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喜好,充分展现人性化的设计。
在座椅的选择上,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的座椅以适应学生的不同身高和体型;在照明设计上,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可调节光照的灯光,以满足不同学生对光线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
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应考虑到环保因素,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
在照明和空调系统的设计上,可以采用节能的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这些措施,既可以保护环境,也可以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氛围和阅读体验非常重要。
设计应体现创新性、功能性、人性化和可持续性,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喜好,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时尚的学习环境。
这样的设计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48文|董 雨浅析高校图书馆室内灯光设计摘要:照明设计是图书馆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从简单照明到双光环境艺术照明设计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氛围,加强了空间感和立体感。
照明设计应该基于两个大学图书馆阅读区,休闲区,茶水区、卫生间不一样的功能分区来进行区分设计,为创造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大学图书馆环境。
本文介绍了照明设计在图书馆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灯光设计;图书馆设计;照明设计;空间感光与我们的平时生活活动密切相关,光是图书馆空间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是视觉感知的中心。
在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中,在自然光下有一些限制。
人造光和自然光,人造光满足不同光环境的要求,以及照明灵活性,可变场景设计,光源和灯种的多样性等,与自然光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图书馆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图书馆空间的光环境设计中,图书馆的照明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在大学图书馆的照明下,学校通常希望设计照明设计,并创造个性化的效果。
一、光的重要性由于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影响以及太阳的变化和交替的光的亮度的影响,光的性质是有限的,自然光的照明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因此人造照明变得特别重要。
1、图书馆灯光照明的物理作用1)光源的分布为了满足空间功能,要发挥设计风格,加强图书馆环境的良好光照系统,图书馆应该满足光源3:5:1设计的黄金法则。
所谓的“5”是光强度最强的光线集中;'3'是给人们柔和的辅助灯光的感觉;'1'是提供光源的整个空间的最基本的照明。
3:5:1的组合使用,是非常值得借鉴与运用的。
发光源通常是主灯枝形吊灯类似灯具,也称为背景灯,它可以提高图书馆照明的一定亮度,为整个房间提供均匀的灯光,降低对比度空间光的明暗差异严重程度,避免眩光或者阴影。
光源是最低的,必须与其他光源一起使用。
根据环境设计学,界面关系应结合光环境的不同区域空间要求,选择适当的照明照度比较不同的图书馆室内空间,改变图书馆空间的一定程度和范围。
高校图书馆照明设计与阅读效率提升一、高校图书馆照明设计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研究和知识获取的重要场所,其照明设计对于提升阅读效率和学习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照明不仅能够减少视觉疲劳,提高阅读舒适度,还能够营造一个有利于思考和学习的环境。
因此,图书馆照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光线的亮度、分布、色温等多个因素,以满足不同阅读和学习需求。
1.1 照明与视觉健康长时间在不适宜的光线下阅读会导致视觉疲劳,甚至可能引发近视等视力问题。
因此,图书馆照明设计首先要确保光线的充足和均匀,避免产生眩光和阴影,减少对眼睛的不良影响。
此外,合理的照明设计还能够降低阅读材料的反射,减少眼睛的调节负担。
1.2 照明与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光线的亮度和色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显著影响。
例如,较高的色温能够提高人的警觉性和注意力集中度,而较低的色温则有助于放松和减少压力。
因此,图书馆照明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区域和时间段,调整光线的亮度和色温,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活动和个人偏好。
1.3 照明与环境氛围图书馆不仅是阅读和学习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空间。
照明设计可以通过光线的强弱、方向和色彩,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激发读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柔和的光线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而明亮的光线则能够营造出充满活力和动力的学习氛围。
二、高校图书馆照明设计的原则在进行高校图书馆照明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照明系统的有效性和舒适性。
2.1 功能性原则照明设计首先要满足图书馆的基本功能需求,包括阅读、学习、研究和交流等。
这要求照明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亮度,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和活动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控制。
2.2 舒适性原则舒适性是图书馆照明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照明系统需要避免产生眩光和阴影,减少视觉不适。
同时,照明设计还应考虑到光线的分布均匀性,避免产生明暗对比过大的区域,影响阅读体验。
2.3 节能性原则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已成为图书馆照明设计的重要目标。
图书馆阅览室环境的管理与改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的普及,图书馆阅览室成为了人们重要的学习和休闲场所。
然而,图书馆阅览室的环境管理却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噪音扰民、座位紧张、空气质量等等。
为了改善阅览室的环境,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和阅读体验,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的管理与改进。
首先,噪音扰民是阅览室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读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意识,要求他们保持安静。
其次,建造有声音隔绝和吸音效果的墙壁、门窗,有效地减少外界噪音的传入。
再次,设置个别区域的安静区和交流区,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环境。
最后,加强管理,对于噪音扰民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其次,阅览室的座位紧张问题也需要得到改善。
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首先,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阅览座位的数量。
其次,合理规划座位布局,确保空间的利用率最大化。
例如,可以将座位安排成靠窗的形式,也可以设置干净整齐的书桌和舒适的椅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另外,可以鼓励图书馆用户合理利用阅览室,避免长时间占用座位而不用,以便给其他读者留出更多的机会。
此外,图书馆阅览室的空气质量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加强针对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监测,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空调系统产生异味或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其次,定期清洁、消毒阅览室的墙壁、地板、桌椅等,保持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
另外,可以适时开窗通风,增加新鲜空气的流通。
最后,鼓励读者自觉保持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图书馆阅览室的环境,需要进行管理与改进。
我们应该加强噪音管理,减少噪音扰民;合理规划座位布局,缓解座位紧张问题;注意空气质量的保持和改善,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境。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相信图书馆阅览室的环境将会更加宜人,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和阅读体验。
图书馆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图书馆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的信息。
合适的照度标准值可以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时节能减排。
照度标准值
根据图书馆建筑的不同区域和功能需求,照度标准值可能会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区域的照度标准值范围:
1.书架区:150-300 lux
2.阅览区:300-500 lux
3.办公区:300-500 lux
4.公共空间:150-300 lux
5.会议室:300-500 lux
6.研究区:300-500 lux
需要注意的是,照度标准值的选择应根据图书馆的具体情况进
行调整,包括图书馆的面积、天花板高度、窗户位置以及使用者的
需求等因素。
节能减排措施
除了选择适当的照度标准值,图书馆还可以采取以下节能减排
措施:
1.使用节能灯具:选择LED灯具或荧光灯具等节能型照明设备,减少能耗。
2.定时控制:设置照明设备的定时控制系统,按需开关灯光,
节约能源。
3.光感控制:使用光感传感器控制照明设备,根据自然光的强
弱自动调整照明亮度。
4.空间分区:合理划分图书馆的照明区域,根据不同功能需求
选择适当的照明方式和亮度。
总结
图书馆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对于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
在选择合适的照度标准值时,需要考虑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和使用者的需求。
同时,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也是图书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以上是关于图书馆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的简要介绍,如有需要,请参考。
图书馆阅览室环境的设计与改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似乎有些动摇。
然而,作为知识的殿堂和学术文化的象征,图书馆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吸引更多读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图书馆阅览室的设计与改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图书馆阅览室环境的设计原则和改进措施。
一、舒适的座椅和桌面布局座椅和桌面的设计是图书馆阅览室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读者能够长时间集中精力阅读,舒适的座椅是必不可少的。
座椅应该具备良好的腰部支撑,能够调节高度和角度,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
桌面的布局应该灵活,允许读者自由调整书籍和笔记的位置,方便他们进行学习和写作。
二、优质的光照和通风系统光照和通风是阅览室环境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充足的自然光可以提高读者的工作效率和阅读体验。
因此,图书馆应尽量增加采光窗户和天窗,确保阅览区域的充足阳光。
另外,合理的通风系统也是必要的,保持空气清新,避免过度拥挤和不适宜的温度。
三、安静的环境和降噪措施图书馆阅览室要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以帮助读者专注。
减少噪音对于提高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设计师可以运用吸音材料来减少内部声音的传播,例如在地板和墙壁上使用合适的材料。
此外,可以设置一些安静的学习区域,给那些需要更加安静环境的读者提供有利条件。
四、创造有活力的环境实现图书馆阅览室的设计与改进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基本的读书和学习功能,还应该创造一个有活力的环境。
设计师可以通过在阅览室内摆放艺术品、绿植或者展示书籍的方式,使图书馆充满生机。
此外,为了满足年轻读者的需求,可以设置互动区域,鼓励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各种活动中来。
五、灵活的空间和多功能设施阅览室的设计应该注重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为了适应不同活动和需求,可以将部分区域作为多功能区域,例如可用于小组讨论或研讨会的空间。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个体学习区域和集体学习区域,满足不同学习模式的需求。
六、安全与便利设施为了确保图书馆阅览室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需要设计一系列的设施。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自主阅读的场所,其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和阅读的体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材料选择、颜色运用、布局设计和灯光效果等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装饰创新性。
材料选择是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书馆常用木质材料来打造书架和座椅等功能设施,但现代高校图书馆在材料选择上更注重创新性。
可以在书架的材质上选择使用金属或塑料材料,使整个图书馆呈现出现代感和科技感。
座椅的材料也可以选择舒适性更好的绒布或皮质材料,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颜色运用是创新性装饰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图书馆常采用沉闷的色彩,如深色木质和浅色的墙面。
而现代高校图书馆可以运用更多元化的色彩,例如选择明亮的色彩如蓝色、绿色或橙色来装饰室内环境。
这样的色彩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体验感。
布局设计也是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创新性元素之一。
传统的图书馆常采用传统的阅读区域和借还书柜台的布置,而现代高校图书馆则可以进行更多元化的布局设计。
在阅读区域可以设置不同功能区域,如小组讨论区、休闲区和沉思区等,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学习和阅读活动。
借还书柜台也可以采用自助借还设备,提升借书的效率和便利性。
灯光效果也是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的创新性元素之一。
传统的图书馆常使用柔和的照明灯光来保护书籍和营造安静的氛围。
而现代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更多样化的灯光效果,如酒吧式的彩色灯光、灯带和灯光艺术装置等,以增加室内的活力和创意性。
在阅读区域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的需要调整灯光亮度,例如在晚上可以使用柔和的黄色灯光,而在白天则可以使用自然光线来提升室内的亮度。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
一、概述
本次研究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黑
龙江大学图书馆,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等进行光照度测试,
并进行光曲线分析、室内光环境分析,希望可以提出改进方法,解
决同学所关心的照明问题,同时为以后的各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低
碳环保的角度考虑建筑设计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想法。以下就以黑龙
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楼、8楼阅览室为例进行说明分析。
二.室内光环境数据分析
以黑龙江科技学院为例:
2.1、桌面照度分析:以下是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层和8
层的自习室的桌面照度分析。
2.2、测试条件:分天然采光,白昼辅助照明,夜晚人工照明,三种
情况的水平照度。并尽量达到全阴天要求, 选择光气候为阴, 多
云。数据有可分析性及参考性。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8层 位置1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8层 位置2
注:[ ]:20000lx天然采光, 未开灯,时间:2011.9.7am: 9:05 天
气:晴 室外照度: 12600lx;
( ):2000lx, 昼光辅助照明,开灯,时间:2011.10,27 pm: 15:27
天气:阴 室外照度:8400lx;
{ }:200lx, 夜间人工照明,开灯,时间:2011.9.7 pm: 19:30天
气:晴室外照度:12600lx。0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7层
注:[ ]:200lx,天然采光,未开灯,时间:2011.9.9 am: 8:00 天
气:晴 室外照度:12600lx;
( ):2000lx,昼光辅助照明,开灯,时间:2011.10.27 pm: 16:13
天气:阴 室外照度:8400lx;
{ }:2000lx,夜间人工照明,开灯,时间:2011.9.9 pm: 20:45 天
气:晴 室外照度:12600lx。
三.测量评析:
自习室平均照度
3. 1 天然采光
计算点实测值与设计采光标准比较:实测平均照度:89.35( lx ),
采光标准照度:150( lx)
注: 室外临界照度取5000 lx, 哈尔滨可为4000- 4500 lx
3. 2昼光辅助照明
昼光辅助照明的照度水平通常应不低于300~ 500 lx 。据此以低
标准为参考, 所测结果统计:大于300 lx 的点小于300 lx 的点
达标与未达标比例
大于300lx: 自修室32(个) 小于300lx:自修室55(个)
3. 3 夜间人工照明
照明方式为一般照明, 主要应满足:
( 1) 照度水平( 2) 分布质量
照度水平参考照明设计照度标准, 可为低标准, 中等标准, 较
高标准。分布质量考虑照明均匀度, 即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
情况对照如下:
实测平均照度:58.86( lx )
实测照度最小值:1( lx )
实测照明均匀度:0.01
照明设计照度标准:200-300-500( lx)
要求照明均匀度:>0.7
对上述检测数据的分析表明,未达到最低标准。明显原因是日光
灯安装密度不够大,灯的距离过大,且坏损的灯管比较多。
3. 4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图书
馆自修室数据分析表明,天然采光都达到了标准,昼光辅助照明能
达到最低标准,但夜间人工照明的平均照度基本都达不到最低标
准。由此可发现在图书馆建筑中良好的朝向是获取自然光线的一个
重要前提。
四:结论
学习场所的光环境未达到应有的标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
“功能第一”为重,却忽视了人的因素, 忽视对光照度的需求。
管理问题: 使用管理未能保证光环境的正常稳定。随意拆卸日光
灯管, 改变安装。灯具破损严重。采光罩积尘污染严重。
对于当今图书馆数字化理念指导下的大跨度建筑空间来说仅靠
侧窗采光是不够,需要灯光的辅助照明。因此强光下的位置常常无
人坐或是需要挂上窗帘中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受强光照射的时间
段中阅览室内全部采用人工照明是一种浪费能源的做法因而在照
明设计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控。
五.建议
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阅览桌的位置、高度,灯的布置以及阅览
室的空间大小,按照使用者阅读时所能获得的最佳照度设计高校图
书馆,从而为使用者构建一个科学的、适宜的照明环境。
定期检查是否有破损的灯管并即使更换及清洗灯罩。
读者在阅读中容易产生眼疲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桌面颜色过深
所致。对于选用桌面颜色较浅的阅览室日来说则获得了更理想的效
果。因此在阅览桌面的选择上宜选用反射系数大约为30%的暖灰色
作为背景色,可采用颜色不要过深的亚光漆桌。
尽量采用混光照明,即日光灯或节能灯与白炽灯或卤钨灯混合使
用,做到光色合理搭配,这样能够降低光源的频闪效应,有助于保
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