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 格式:pdf
- 大小:199.75 KB
- 文档页数:2
当在大学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就像是开始寻宝第一步是确定审计的范围和目标,类似于为我们的冒险设定地图。
我们将潜入大学的财务报表,预算编制过程,和采购程序,寻找任何隐蔽的宝石关注或风险。
但是,等等,这还不是全部——我们还需要考虑大学的总体目标,任
何管理要求,以及正在发挥作用的行业标准。
这是对金融责任的追求,我们准备揭开经济责任的隐藏宝藏!
一旦我们了解了我们所看到的以及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审计小组就
可以开始挖掘大学的财务责任。
这意味着和关键人物交谈,检查所有的钱,检查大学是否有适当的控制来管理风险。
我们还需要确保大
学遵守所有规则,用他们的钱做正确的事情。
我们不能忘记大学是如
何影响它周围的世界的,比如利用资源,帮助地方免疫,以及尝试绿色和对社会负责。
在完成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审计小组将提出全面报告,阐述其调查结
果和结论。
本报告将全面评估大学的经济业绩和问责制,并评估大学
遵守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情况。
该小组的任务是提供旨在加强大学经济
管理的文件,包括强化内部控制、促进透明度和问责制,以及推进可
持续和符合道德的财务做法。
该报告将正式提交大学的管理层和理事
机构,审计小组将积极与大学领导层接触,以便实现任何必要的改变
或改进。
财经纵横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作为监督评价机制的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但高校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业务较广,工作量大,复杂性和风险比较高,使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概念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与常规审计不同。
常规的审计的目的主要是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出发点是被审计单位以及国家的经济秩序。
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或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有关参考依据。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学校财务、基本建设、后勤管理部门和院、系、所的主要行政负责人及校办企业法人代表任职期间、任职期满或因调动、退休、离职等原因离开现职岗位前在管理职贵范围内展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监督鉴证、评价[1]。
二、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征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高校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其他审计相比,有自身的特点。
(一)审计内容的综合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型的内部审计相比,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内容综合了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以及财经法及审计等,对象不仅涉及学校党政负责人,还包括了学校下属的经济实体与校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主要针对经济责任目标的实现情况;任期经济责任人在管理单位经济活动中对财经法规的履行情况,以及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廉洁自律情况等,所以,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内容和方法具有综合性。
(二)审计对象具有双重性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兼有人和事物的双重方面,即经济责任人和其所在部门或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反映的经济责任[2]。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既要对单位或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价,也要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评价。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程1.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程包括制定审计计划和调查准备。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ing includes the formulation of audit plans and investigation preparation.2.确定被审计单位的范围和审计对象。
Determine the scope and object of the audited unit.3.收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
Collect financial data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the audited unit.4.进行数据分析和审计准备。
Conduct data analysis and audit preparation.5.确认审计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
Confirm the distribution of audit tasks and schedule.6.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调查。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audited unit.7.检查财务账目和相关凭证。
Examine financial records and related vouchers.8.记录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Record problems and abnormal situations found during the audit process.9.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核实审计发现的问题。
Communicate with the audited unit to verify the issues found during the audit.10.梳理审计发现的问题,形成初步审计意见。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摘要: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操作性等方面分析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137-01根据审计法第25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自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以来,经过了逐年的摸索和实践,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加强高校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维护财经秩序、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高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逐渐正规化、制度化,形成了自身的工作方式和特色,并逐渐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后简称《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出台后,我们有必要结合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点、内容、作用,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较差目前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是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或由内部审计单位委托外部审计进行。
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与被审计领导干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避免地被本单位的复杂利益关系及人际关系所影响。
特别是在对领导干部问题和责任进行确定的时候,审计人员则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从被审计领导干部、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校领导的态度和言辞,势必会影响到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职业判断的准确性。
这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影响较大,因此从根本上无法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浅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已经脱离了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办学状况,步入了多渠道筹资的办学模式,高校自主权逐步扩大,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还开展基本建设、对外投资、合资、租赁、创办校办企业等经济活动,资金使用已经涉及教学科研、物资采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产品生产等方方面面。
高校大量的经济活动,要求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而建立完整的任前把关、任中监督、届中届满审计的干部管理制度,促使其认真履行经济职责,保障高校良好的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近几年,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取得了进展。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所有部属高等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
各校为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和规范化,都结合实际,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并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办法或规定。
审计覆盖面不断扩大,审计对象的职级逐步提高,审计力度明显增强,已逐步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重点。
但从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来看,这项工作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
目前,大部分学校只开展了届满(离任)审计,而未开展届中审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目前我国高校审计部门是辅助高校内部管理的机构,通常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同时,过甚密切的行政关系更难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因此,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被审单位或被审计人作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
特别是当涉及学校领导层违纪或参与违纪时,审计人员则无能为力,无法对其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
2.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滞后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在于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运用,并以审计工作的时效性保证监督的有效性,但绝大部分高校都是在组织决定对领导干部工作进行变动后才委托进行审计,造成先离后审的事实,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审计成果的利用转化,有一定的滞后性,形成了审归审、用归用,造成审计和人员的考核相互脱节的现象。
以高校内部审计为抓手,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当前,高校腐败案件呈多发趋势,涉及到招生、基建、科研、物资采购等重要领域,而且涉案金额巨大,窝案、串案多发。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建设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
新形式下,如何将审计监督与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内部审计为抓手,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与廉政风险的关系(一)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高校内部审计是什么?人们通常会这样理解:查错纠弊,其实不然。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高校内部审计更多的是通过对高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
为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规范高校内部管理,促进各单位和部门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廉政纪律,防范风险,推动高校事业发展,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进而为高校降低风险,促进高校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内部审计对廉政风险防控的作用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各高校要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紧紧围绕高校经济活动,加大审计力度,全面开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基建修缮项目审计、科研经费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这些审计工作在廉政风险防控中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发挥作用:(1)控制风险。
以内部审计为手段,可以发现高校内部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针对问题、漏洞加强制度建设或对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纠正方向,可以有效控制风险,预防腐败。
(2)揭示舞弊。
审计通过对高校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和评价,可以发现高校日常管理、经济活动及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存在的漏洞,潜在的风险,查处舞弊行为,保证高校整体工作的有序运行,抑制腐败行为。
切实杜绝私设“小金库”、违规发放津补贴等违规违纪问题。
(3)合力办案。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摘要:根据国家以及教育部的规定,所有高等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
高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已逐步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
本文从高校现阶段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对加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目前,根据国家以及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所有高等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
为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都结合实际,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办法或规定,经济责任审计已经逐渐形成制度,成为经济监督管理机制和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包括届满(离任)审计、届中审计。
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学校只开展了届满(离任)审计,而未开展届中审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功能的充分发挥。
那么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我们高校审计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1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1)先离后审问题。
许多单位当组织决定对领导干部工作进行变动后才委托进行审计,因此,在审计过程中,一方面出现了配合难和执行难的问题,因为在审计前就做了干部任用或调离的决定,而继任领导又不了解情况或者认为与自己无关,对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有效的配合,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另一方面制约了审计成果的利用转化,有一定的滞后性,形成了审归审、用归用,审用不结合的现象,难以达到审计应有的效果和目的,起不到考核干部的功能,影响了审计评价的有效性。
(2)审计任务与范围问题。
高校办学自主权愈来愈大,办学经费筹措渠道愈来愈多,教育资源配置形式愈来愈广,经费支出愈来愈纷繁,使审计任务愈来愈重。
同时审计工作除经济责任审计外,还涉及内控制度评审,办学效益、经济效益、无形资产评审、科技成果转让、高校各项收费,各项资金管理及校办产业情况,涉及的领域愈来愈宽。
(3)期望与现实矛盾问题。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及方法研究摘要:本文依据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的同时,阐述了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提出了加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等规定的相继出台,对审计对象的扩展、审计结果的利用、审计程序及内容有了新的规定,为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政策依据。
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加强高校内部治理,完善干部监管模式,提高高校干部素质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一)经济责任审计重视度不够,组织较难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不少高校没有真正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学校治理当中,组织部门委托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多是走形式。
同时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各部门较多,被审计领导干部数量多,任期长,内审部门精力有限,不堪重负,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二)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有限,实施较难目前不少高校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不够明确,涉及面覆盖有限,导致经济责任涉及的经费不在审计范围之内。
另外,内审部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没有明确规定,部分审计只是对基础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而对于内控制度建设情况、单位债权债务情况、重大事项等决策情况根本不涉及,不能提升实现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职能,审计工作在学校治理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较难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瓶颈”就是没有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国家教育部及各部委各省市到各高校都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对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范围、内容等,但对于如何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却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为了规避审计风险,往往对被审计人的评价趋于中性和模棱两可,从而使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受损,也不能为学校党委及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不能实现审计的目标,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浅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方法【摘要】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应市场经济对高校日益复杂的理财环境和日益频繁的经济活动的要求,而对高校中高级管理者实施的以明确其经济责任关系的一种审计行为,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干部廉洁勤政、客观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维护高校正常经济秩序的一种手段。
但由于经济责任审计自身具有的时间跨度长、层次高、涉及业务范围广、工作量大、审计风险多等特点,使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问题;对策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高校新建校区空前增多,办学规模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办学成本也不断加大,高负债运行已成为制约高校健康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内涵建设。
第一,近年来,我省一些高校为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纷纷征地建设新校区。
虽然加快了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但同时贷款这把双刃剑也给高校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第二,高校普遍存在合作办学不规范问题,亟待近一步完善合作办学制度。
在近年对高校审计中发现,高校普遍存在合作办学不规范的现象。
为规范合作办学行为,2008年教育部出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但截至目前,一些高校尚未按照《办法》采取有效整改措施。
二、目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1)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滞后。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有关行政负责人任职期间、任职期满或因提拔、调动、辞(免、撤)职、离退休等原因离开现职工作岗位之前,就其管理职责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依法作出评价。
而绝大部分高校都是在组织决定对领导干部工作进行变动后才委托进行审计,造成先离后审的事实,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审计成果的利用转化,有一定的滞后性,形成了审归审、用归用,审用两张皮的现象,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2)缺乏行之有效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在实践工作中,由于没有具体量化标准,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审计评价不规范,随意性较大等问题。
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及改善策略1. 引言1.1 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审计标准不统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个高校自身情况不同,审计标准的执行存在差异,导致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和公信力受到影响。
审计对象不清晰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着对审计对象范围的模糊认识和界定不清晰的情况,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审计程序不规范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审计过程中,不规范的程序和操作容易引发错误和遗漏,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计结果不及时和审计报告不具备可操作性也是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审计结果的及时性直接关系到问题的解决和整改的效果,而审计报告的可操作性关系到后续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2. 正文2.1 1. 审计标准不统一在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审计标准不统一。
由于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不同审计机构或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往往会有各自的标准和方法,导致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审计标准不统一会影响审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如果不同审计机构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审计,可能会导致对同一高校的审计结果不一致,给高校的管理决策带来混淆和困扰。
这种情况下,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就无法真正发挥其监督和评估的作用。
审计标准不统一也会加大高校的审计成本和工作量。
如果每次审计都需要重新确定审计标准,那么就会增加审计师的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也会给高校造成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降低审计的效益和效率。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引入统一的审计标准和规范,明确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审计机构和审计师也应该加强对审计标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审计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进行,提高审计的效益和价值。
2.2 2. 审计对象不清晰审计对象不清晰是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