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专家陈宜斗
- 格式:pdf
- 大小:684.72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蜂业112019年12月18日,广西蜜蜂产业协会在南宁顺利成立。
广西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社会组织党委苏小斌副书记、广西养蜂指导站闭正辉站长、黄秋莲书记及广西蜜蜂产业协会新任会长、副会长、会员单位、蜂农代表等60余人出席会议。
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黎红研究员到会祝贺。
广西蜜蜂产业协会的成立,将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全区蜂业企业、蜂业合作社与个体养蜂户,为广西蜜蜂产业快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会议期间,陈黎红秘书长出席了广西养蜂指导站召开的广西蜂业发展座谈会,到蜂场进行了调研,为广西如何谋划中国·东盟蜂业交流合作和建设中国东盟蜜蜂生态小镇进行了政策和前景的解读,并对2020年中国蜂业博览会暨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在广西召开提出了指导意见。
2019年12月2日,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组织召开了“蜂业气象指数保险专题研讨会”,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北京市气候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与会人员对过去5年我市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密云区蜂业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实施情况和实际气候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蜂农普遍反映和关注的焦点问题:气象站选取降雨量在保险期限内分梯度计算、“高温”责任问题、提前保险期限、冰雹增项和保险费补贴等进行了重点研讨,并就密云区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条款的修订和完善提出了七条修订意见。
会后,相关专家将对采集的历史气象数据和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尽快修订和完善保险条款,确保2020年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顺利实施,为全市蜂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提供坚实的保障。
编辑:刘世丽2019年12月17日,由湖北省宜昌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宜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协办,宜昌市新世界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中蜂养殖培训班,首开传统养殖技术课程。
随着全国中蜂活框养殖技术的推广,中蜂产业得到大力发展,部分养蜂户蜂蜜出现滞销现象。
而分布在偏远山区的传统养蜂,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农村,产出的中蜂蜜以高质量稳居高端市场,供不应求。
蜜蜂科普宣传对蜂业发展至关重要一位老蜂农40多年养蜂
经历的深刻体会
刘国恩
【期刊名称】《中国蜂业》
【年(卷),期】2011(0)Z9
【摘要】一、蜂业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在地球上消失,人类将最多再存活四年"。
此言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当我们认真地分析蜜蜂在自然生态的作用,便会觉得不无道理。
自然界80%的开花植物靠昆虫授粉繁衍,而其中85%靠蜜蜂授粉;90%的果树靠蜜蜂授粉。
没有蜜蜂,
【总页数】4页(P28-31)
【关键词】蜂业发展;蜜蜂产品;蜜蜂授粉;广东省养蜂学会;中国养蜂学会;开花植物;养蜂协会;利养;荔枝花;从化
【作者】刘国恩
【作者单位】蜜蜂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3
【相关文献】
1.中国养蜂学会代表各省养蜂(业)学/协会、全国蜂农感谢党和政府在非常时期对蜂业的关怀 [J],
2.科普宣传就是好群众满意蜜芳香——赣州市养蜂学会举办科普日蜂产品展示会侧记/珠碧江农场把发展养蜂业命名为"富民行动计划"/政府奖励种油菜利于发展养蜂业 [J],
3.中国农科院蜜蜂所育种中心--蜂农的娘家/令人感动的育种中心/值得信赖的蜂业公司--昌盛蜂业公司/表扬信 [J],
4.京西蜜库老蜂农三部曲——记一切为了养蜂事业的北京市房山区蜂农佟福华 [J], 王乔
5.研究气象与生产关系促进蜂业经济发展研究蜂业与生态关系让养蜂业服务于环境发展——《蜂业气象与生态》栏目征稿函 [J], 李海燕;李文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雨养蜂四十载庭院深处蜂常舞——昆明老于的养蜂故事董志祥;李还原;陈奕霏;郭军
【期刊名称】《中国蜂业》
【年(卷),期】2018(69)11
【摘要】一名记者采访一位年轻人说,是什么支持你在这么炎热的下午,不辞辛苦,兢兢业业的工作呢?是梦想吗?是热爱吗?年轻人说,是贫穷。
看完这个对话让我感慨良久:支持我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的动力是什么?难道仅仅只是生活的压力和苟且,不得已才工作的吗?答案我希望通过一个养了40年蜜蜂的老师傅的故事来回答。
【总页数】2页(P61-62)
【关键词】故事;养蜂;风雨;昆明;庭院;记者采访;年轻人
【作者】董志祥;李还原;陈奕霏;郭军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46.5
【相关文献】
1.养蜂业有法可依养蜂者有章可循——解读农业部全国蜂业《养蜂管理办法(试行)》 [J], 陈黎红;张复兴;吴杰;王建梅;王秀红;郑鑫
2.愿《中国蜂业》办成养蜂人的宝书——赞"讲述养蜂人自己的故事"栏目 [J], 下启昌
3.第八届国际蜂疗大会暨蜂产品保健博览会(IAHB Ⅷ)定于2006年11月5~6日在昆明举行/中国养蜂学会第42期蜂疗培训班面授在昆明举行 [J],
4.最美养蜂人:养蜂人的艰辛和甜蜜——养蜂人叶清华畅谈基层蜂农的苦与甜纪实[J],
5.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第6次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9次中国养蜂学会蜜蜂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第4届2次中国养蜂学会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第12次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赣南养蜂人的一件大喜事龚文广【期刊名称】《中国蜂业》【年(卷),期】2014(065)005【总页数】1页(P57)【作者】龚文广【作者单位】赣州市农业和粮食局,341000【正文语种】中文时值蜜蜂春繁时节,正是蜜蜂飞舞,生机勃勃,迎接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的大好时期,明媚春天,传来捷报。
《蜜蜂入莲田授粉技术示范㈦推广》研究项目,在2011~2012年度江西省农牧㈡业技术改进奖评审工作中,在江西省11设区市、99个县,报送的35个项目中,唯一一个养蜂项目,经过省农业专家的严格考核认证,获得殊荣。
在其中四个一等奖中,榜上有名:《蜜蜂入莲田授粉技术示范㈦推广》被授㈣江西省农牧㈡业技术改进奖一等奖。
这是赣南养蜂人的一件大喜事,是赣州迄今为止,30年来的获得的第一个养蜂奖项。
赣州市养蜂学会㈦石城、瑞金、宁都、广昌共同开展的《莲田蜜蜂授粉技术示范㈦推广》项目,始于2006年,实验设计完成于2010年,通过调查、了解、试验、示范、推广、应⒚过程,获得了大量科学真实有效的数据。
2010年9月11日,已由赣州市科技局组织了省市农业专家测产鉴定:有蜜蜂有昆虫莲籽结实率81.51%,亩增产76.49 kg,蜂荷花蜂群产6.0 kg。
该项目2012年11月6日,完成了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查新中心《科技查新报告》。
2012年11月26日,通过了省内专家现场验证、资料查阅、质疑论证,取得《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养蜂业是新一轮农作物增产一条有效途径,为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响应江西省厅做好做大草食畜、水禽、养蜂业三大产业号召,赣州养蜂科技者,开展了一系列利于社会利于农民增收利于农作物增产的实践活动。
《莲田蜜蜂授粉技术示范㈦推广》,2010~2013年,项目技术示范㈦推广在石城、瑞金、宁都、广昌展开,蜜蜂辐射莲田授粉面积近20万亩,可以使1600户蜂农,每户平均蜂花粉收益15000元;使19000户莲农,每户平均新增莲籽收益10000元。
成熟蜂蜜——中国蜂业发展必由之路彭文君 刘富海 吴黎明 韩胜明 方兵兵 刘进祖 王宝龙 李彬之 赵亚周 田文礼 薛晓锋 方小明 罗婷 苏慧琦 刘然│文北京农委成熟蜂蜜优质高产研究示范推广项目组一、中国养蜂经历的三个阶段人类利用蜜蜂的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及文物考证,距今至少有7000年历史。
纵观中国利用蜜蜂、饲养蜜蜂的历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前,原始社会,猎取自然野生蜂巢,获取蜂蜜时代。
第二阶段,是新石器时代以后,特别是到东汉时期,将野生蜂巢移到家养,逐步以空心树段、草编、枝条、陶罐、粘土管等制成的原始蜂巢饲养蜜蜂时代。
第三阶段,1912年,引进意大利蜜蜂及活框蜂箱,开始了中国现代活框蜂箱饲养蜜蜂的时代。
自从引进西方蜜蜂及活框蜂箱饲养技术以后,中国蜂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空前的发展,到1949年,养蜂数量已经达到50万群;2019年,蜂群数量超过900万群。
中国的蜂群数量、从业人数、蜂蜜产量、蜂蜜出口量等,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第一养蜂大国。
但是,数千年来,中国养蜂人从毁巢取蜜,发展到两箱体活框取蜜,取到的是未封盖的稀蜜、刚封盖的半成熟蜂蜜、完全封盖转化好的成熟蜂蜜,如果这些蜂蜜混到一起,蜂蜜水分偏高,蜂蜜容易发酵。
毁巢取蜜,1群蜜蜂1年只能取到几公斤到十几公斤蜂蜜;活框蜂箱取蜜,1群蜂1年可以取到几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蜂蜜。
到了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始“转地养蜂,追花夺蜜”,特别是1982年,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制订了蜂蜜“三等四级”标准,以及商业部颁布的蜂蜜理化指标中,允许生产和收购含水量25%的39波美度稀蜜,逐步形成“勤摇蜜、取稀蜜”的热潮。
受蜂蜜收购商压价,蜂蜜波美度之间差价很小,再加上受专家、师傅、同行的引导,一直到现在(2019年),低度蜂蜜生产盛行全国。
35、36波美度,39、41波美度,42波美度以下的“稀蜜”行销于市,甚至成为加工“浓缩蜂蜜”的原料。
几十年来,稀蜜、浓缩蜜、饲料糖蜜、抗生素蜜、假蜜,充斥中国蜂蜜市场,老百姓很难在市场上买到真正的优质蜂蜜,中国蜂业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养蜂、益虫饲养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畜禽种业》
【年(卷),期】2002(000)006
【摘要】S891.4 20022943中蜂和意蜂工蜂蛹期呼吸代谢的比较/缪晓青(福建农林大学蜂疗研究所 350002),张其康,吴珍红…//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30(4).-524~527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蛹期呼吸商(RO)分别为
(0.798±0.052)和(0.846±0.039)。
意蜂工蜂蛹期单位体重耗氧量和
CO<sub>2</sub>释放量明显高于中蜂,
【总页数】6页(P57-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91
【相关文献】
1.养蜂、益虫饲养 [J],
2.养蜂、益虫饲养 [J],
3.养蜂、益虫饲养 [J],
4.养蜂、益虫饲养 [J],
5.养蜂、益虫饲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6APICULTURE OF CHINA补饲足量越冬糖标准的探讨当秋季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结束,接着就要进行适龄越冬蜂的培育、补喂,保证蜂群安全越冬的饲料糖。
那么究竟什么时间喂?喂到什么程度为合适?怎么协调繁殖越冬蜂与饲料贮备之间的矛盾呢?以贵州大部分地区为例,蜂群在取完五倍子蜜一段时间后,大致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外界气温由高到低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加大,如果此后没有大的有效蜜源(如千里光、枇杷、野桂花等),即进入了蜂群适龄越冬蜂的繁殖期。
由于气温下降,蜂王的产卵量也会随之逐渐下降,蜂王的产卵圈和育子范围会逐步收缩,不管补饲与否,这是总的趋势。
当然补饲与不补饲,子区收缩的程度和变化速度还是有区别的。
这个时候,蜂王产卵的育虫区,会逐渐变为上小下大、子圈顶部逐渐远离上框梁、穹窿形的产卵育虫区。
子圈的收缩在秋分之后变得更为明显。
蜂群子区的这种变化,与蜂群进入越冬期后,在蜂巢的中下部结成冬团的生物学特性是非常适应的。
我们再来看蜂群贮蜜的情况。
在自然状态下,蜂群有向上及向边脾贮蜜的习性。
在人工补饲时,蜂群仍然保持着这种自然属性。
随着饲料的增加和蜂王产卵圈的收缩,巢脾上框梁下的顶蜜及两侧边蜜,以及蜂巢两侧边脾的贮蜜量也在逐渐增加。
可见,蜂群内子区的变化与贮蜜区的变化是相互协调的。
就贵州大部分地区来说,蜂群越冬期大约有2个月左右(11月下旬到次年1月上中旬),一般当两侧边脾形成了整块的大蜜脾(约2kg左右),而子脾上方有手掌的5指多宽,大约高10~12cm 的封盖蜜脾后,每脾蜂平均会有储蜜1.5kg左右,这样的越冬蜜就算基本达标了。
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蜜源不同,以及蜂群内存蜜状况不同,留蜜的标准和饲喂早晚也不相同。
海拔高的冷凉地区,蜂群内存蜜不足,需要早喂和多喂;低热地区,蜂群内存蜜较足,可以迟喂和少喂,有秋冬蜜源流蜜的地方,甚至可以不喂。
越冬蜜的饲喂贮存有一个过程,外界基本断蜜后,前期补喂的饲料,一是为贮备越冬蜜垫底打基础,另一个目的就是刺激蜂王继续维持一定产卵量,繁殖适龄的越冬蜂。
《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3)陈名锡;龚凫羌;宁守容【期刊名称】《蜜蜂杂志》【年(卷),期】2014(034)005【总页数】2页(P27-28)【作者】陈名锡;龚凫羌;宁守容【作者单位】湖南郴州苏仙区坳上镇走马岭2组,湖南郴州423026;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我从《蜜蜂杂志》上众多文章中了解到,你们已是大家比较公认的养蜂专家了。
看了该刊2013年第11期上海费起充先生《话说盗蜂——与龚、宁二位先生商榷》的文章后受益匪浅,有感而发提笔写信给你们,以介绍我的从蜂经历与防盗蜂发明,希能赐教。
还在我小时候,家里就飞来一群中蜂到柜子里,就这样一直养了好多年。
到十几岁时也养过四五群蜂,但都因为巢虫危害而飞逃了。
如此这般养养停停、时断时续,几十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子女们都长大成家。
如今六十多岁的我干活嫌太累,决心好好养蜂。
4年前的一天,我放置未用的中蜂箱里竟然来了1群意蜂,让人好生奇怪。
在相邻蜂友帮助下,如今意蜂已发展到四十多群,还有十几群中蜂,发展过程中最头痛的问题便是蜂螨与盗蜂。
我曾被盗垮过多群蜂。
前几天降温下雨3天,我感觉蜂群缺蜜。
雨停后见中午温度在13℃以上,心想蜂能安全飞行,便在此时喂白糖水。
喂后大部分蜂群表现平静,通常仅出来几只。
突然发现西边一群巢门处蜂越来越多,北边一强群蜂却出入频繁。
发生了自己的意蜂互盗!关小巢门也无济于事,又没有专用的防盗器。
于是想到《话说盗蜂……》文中的一句话“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决定做个止盗器试试。
找来一个矿泉水瓶剪去下半部,留下上部约8.3 cm长备用。
先将巢门关闭1min后打开,同时罩上半截矿泉水瓶。
蜂拥出巢门后在瓶内四处找出口,一旦找到瓶口便急飞而去,却因急而忘记出口,而外面的蜂再多也进不去,只好无功而返。
半小时之后,盗蜂越来越少。
此时,有少量后出来的盗蜂能在瓶口从容回头看,过一阵后便有几只从瓶口进去,表明它们已发现此明道。
中国养蜂学会到武宁县调研养蜂产业 王建梅 【期刊名称】《蜜蜂杂志》 【年(卷),期】2015(0)6 【摘 要】【王建梅报道】2015年4月21~23日,亚洲蜂联副主席、中国养蜂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复兴,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黎红,四川锡成公司巫锡成董事长等一行7人到江西省武宁县考察调研养蜂产业。武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工作组组长刘仁羿,副县长、县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工作组副组长钟伙平陪同考察。考察组一行先后参观了中信旅游休闲度假中心、武宁县规划馆、博物馆等地,并到罗坪镇、杨洲乡养蜂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调研座谈会上。
【总页数】1页(P43) 【作 者】王建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关于推进养蜂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宽城养蜂业情况调研 [J], 孙书保;刘炳云 2.发展养蜂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江西省赣州市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情况调研 [J], 龚文广;黄志强;刘小英 3.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养蜂基地的移动养蜂平台调研报告 [J], 华娟;刘晓华;占才耀;夏瑜;王肆玖;宋桥生;万学济 4.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养蜂基地的移动养蜂平台调研报告(下) [J], 占才耀; 夏瑜; 万学济; 刘晓华; 王肆玖; 华娟; 宋桥生; 孙仁利 5.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第6次 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9次 中国养蜂学会蜜蜂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第4届2次 中国养蜂学会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第12次 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