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电网的建设与运行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157.5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摘要: 配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具有实时性好、自动化水平高、管理功能强之特点,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改善对用户的服务,具有显著的经济优越性和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因此开发出技术先进、功能实用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本文主要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探讨,并提出配网自动化实施中的注意问题等,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实施问题;分析探讨abstract: for the favorable real-time, high automation level and high management performance, the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can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nd power quality, the users service. due to the significant economical superiority and social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t is the common goal for us to develop a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with advanced technique and practical functions. this paper makes an explor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cautions of it, for your reference.key words: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issues;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p41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配网自动化的实施目的配网自动化在我国的兴起主要是缘于城网改造工程。
浅谈配电网工程管理薄弱环节及整改措施摘要:电力行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满足社会各方面的用电需求,才能获得更多的综合效益。
在进行电力配网建设的过程中,属于电力能源输送的最终环节,这个环节的建设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
如果电力配网施工时,存在较多的故障问题,不仅会引发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而且会降低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不利于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在进行配电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并且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才能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管理;薄弱环节;整改措施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家民生的基础产业,其行业发展与建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社会进步、其他经济行业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电网公司开始了对城市和农村电网的改造。
配网工程作为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其工程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用电体验及对公司服务的满意度。
此外,配网工程建设与市政道路、工厂设施、居民住宅、农业用地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涉及相当多的专业和单位,覆盖面广,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
1配电网工程管理的薄弱环节1.1前期规划设计不深入配网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现场勘察、方案设计、资金估算、施工单位招投标等多个方面,涉及面广,管理难度高,而做好前期管理工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现状则是即使投入很大却难有成效。
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缺乏贴合实际的施工监管和监理机制,导致项目合同存在漏洞,再加上资金估算不准确、施工单位招投标未全面考察其施工力量等诸多因素,对某些隐蔽工程、工程薄弱环节管控不严,使得工程建设后期或多或少的出现问题,影响工程进度的同时还造成人力物力损失,有的问题还为工程整体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1.2工程质量管控不全面配网工程建设质量一般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材料或设备质量三方面。
首先,前期现场勘察工作不深入,设计人员未充分考虑当地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导致设计图纸存在漏洞,否认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配电网往往存在着容量不足、供电可靠性差、能效较低等诸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质量电力供应的需求。
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和“三型两网”建设成为了当前配电网改造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网格化”规划和“三型两网”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配电网建设和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网格化”规划:配电网的改造升级“网格化”规划是指将传统的径流型配电网升级为多级网、分布式电源接入、双回线网络化等手段,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现阶段,我国多数城市的配电网还停留在传统的单环形或径流型结构,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较大范围的停电,给用户带来不便。
为此,推进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配电网需要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
分布式电源是指分布在各个用户侧的小型电源设备,如风电、太阳能等,它们能够为用户提供局部的电力支持,减轻了对传统火力发电厂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配电网输电损耗。
多级网结构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解决传统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容量不足等问题。
配电网需要实现双回线网络化。
传统的单回线配电网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大范围的停电,给用户带来不便。
而双回线网络化则可解决这一问题,它是指在同一区域内设置两条以上供电回路,一旦某一回路发生故障,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回路,保证了供电的连续性。
双回线网络化是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二、“三型两网”建设: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三型两网”建设是指在传统的配电网基础上,引入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新技术手段,以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用户用电需求。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三型两网”建设的步伐,以推动配电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改造。
“三型”是指智能型变电站、智能型配电室、智能型馈线。
智能型变电站是指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装备,对变电站各个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实现对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力需求不断增长,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成为当今电力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我国电力行业正加大对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的力度。
一、配电网“网格化”规划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电力负荷增长趋势,通过合理划分区域、建立相互连接的配电网格,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大多采用单环或者双环架构,这种结构存在电力质量不稳定、容量利用率低等问题。
开展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成为当前配电网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网格化”规划中,首先要对城市进行合理划分,将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分到不同的配电网格中,从而形成多个相互连接、互为备用的网格系统。
要合理规划变电站和配电线路的布局,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质量。
还需要考虑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等新能源设备的智能化接入和管理,为未来城市电力需求提供更多可能。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电力企业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来完善电网系统。
只有通过“网格化”规划,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电力需求,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三型两网”建设“三型两网”建设是指将城市配电网划分为城市型、城镇型和农村型配电网,同时建设城市供电网和农村供电网,从而满足不同地域的用电需求。
城市型配电网是指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主要服务于商业、居民等城市用电需求,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供电质量的特点。
城市型配电网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用电负荷的增长趋势,采用先进的配电设备和技术,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城镇型配电网是指位于城市周边的城镇地区,主要服务于城镇居民和小型企业,需具备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城镇型配电网的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供电网络的覆盖率和可靠性,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
城市供电网是指为城市型和城镇型配电网提供电力供应的大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需要具备大容量、高可靠性的特点。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变得日益重要。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取得了新的进展,引入了“网格化”规划和“三型两网”建设理念,为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将对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进行浅谈,并探讨其在配电网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配电网“网格化”规划1. “网格化”规划的概念“网格化”规划是指将原有的辐射式供电方式转变为清晰的网格供电方式,在供电网的规划和建设中,以地区、城市或农村等特定区域作为单位,将原有的供电方式进行重新组织和规划,形成更加合理、高效的电力供应体系。
(1)合理布局:根据用电负荷、用户分布等情况,合理确定供电网的线路布局和连接关系,构建供电网的基本结构。
(2)灵活调节: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供电网的灵活调节,使得供电能够更加灵活、安全地进行调节和分配。
(3)支持新能源接入:考虑到新能源的不断增长和应用,向“网格化”规划中考虑新能源的接入需求,为新能源提供更好的接入条件。
“网格化”规划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降低配电网的损耗和运行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这对于推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完善能源结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配电网“三型两网”建设1. “三型两网”建设的内涵“三型”包括城市配网、农村配网和特种配网,其中城市配网、农村配网是指城市和农村的配电网建设,特种配网是指一些特殊领域的配电网,如矿山、工厂等。
而“两网”则指交流配电网和直流配电网,这两者将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城市配网的建设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需求,提高城市电网的负荷供应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2)农村配网的建设可促进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乡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推动农村电力供应的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配网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对供电量以及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配网运行管理;问题;应对措施1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问题1.1配网自动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在配网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的复杂系统,为给社会提供优质的供电,要进一步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作用。
调查发现,部分企业未能真正认识到配网自动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在体系构建过程中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对于客户的真实用电需求也未进行深入调查,进而违背了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初衷,不但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形象,而且损害了公众利益,丧失了客户对电力企业的信任度。
1.2配网自动化设计规划存在的问题配网自动化设计规划是一项漫长且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发挥个人专业技能。
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企业在设计工作初期没有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建设成本也未能进行合理的把控,这就给配网系统运行埋下隐患,出现建设成果与预期目标不相符合的情况。
为解决问题,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也影响了配网运行的稳定性,更甚至带来新的问题。
2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2.1提高配网运行维护管理的自动化水平随着技术的发展,为完善配网运行维护系统、保证电网正常供电,电力企业可以采用新技术,提高配网运行维护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提升配网运行的工作效率。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等地方,配网系统的设备急需升级,而且还要注意天气灾害带来的影响,优化网架结构,减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比如可以采用自动化故障定位技术,当问题出现时,可以很快地确定发生问题的部分,不用工作人员耗费时间进行故障排查,这样也可以加快解决故障问题的速度,提高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水平。
2.2加大检查的力度为更好的防范配网运行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以及当问题出现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解决问题,对配网运行中的设施设备加大检查力度是必要的。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和“三型两网”建设成为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是指对配电网进行规划和建设,使之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系统,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而“三型两网”建设则是指建设智能电网、数据通信网、数字电力网以及电力物联网和电力云计算网络。
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需求量高、用电负荷大,配电网传统的集中式供电结构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而“网格化”规划的建设可以将电力资源进行均衡配置,实现用电负荷的合理分布,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现能源间的互联互通,支持新能源的接纳和利用,促进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型两网”建设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举措。
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通过先进的通信、控制和调度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数据通信网的建设,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传输,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
数字电力网的建设,则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分析,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电力物联网和电力云计算网络则是将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实现对电力资源的综合管理和智能调度。
在“网格化”规划和“三型两网”建设的背景下,配电网正朝着更加智能化、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方向迈进。
这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提高供电效率、降低供电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网格化”规划和“三型两网”建设也给配电网的改造和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配电网的改造和升级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7DOI:10.16660/ki.1674-098X.2019.34.017浅谈配电网的智能运维与管理①李廷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广东佛山 528000)摘 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要求不断提升,配电网设备也在呈指数型增长。
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完成配电网运维工作,成为了新时代下,配电网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传统配电网运维方式弊端入手,分析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配电网智能运维的内涵及工作机制,为配电网智能运维提供参考意见,指出发展方向。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 配网自动化 运维 管理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2(a)-0017-02①作者简介:李廷城(1989—),男,广东汕头人,本科,工程师,获得配电线路工技师技能等级,长期从事配电网运行维护研究,具有丰富的10kV配电网运行维护及故障抢修组织经验。
随着配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处理、分析、运用的升级,在个区域电网,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区,配电网新技术的应用如火如荼。
尤其是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无人机巡视的推广应用和智能主站的建设,对配电网运维将产生深刻影响。
1 开展配电网智能运维的必要性目前,电网企业原来对配电网进行运维使用的是专门的运维工作者定期检查的方法,这种方法会导致工作内容增加,且配电网运维工作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才可以结束对电网进行维修,运维效率不高。
同时,配电网结构复杂,设备种类多,一线员工很难用一套标准完成所有设备的运维。
另外,难以避免部分运维工作者缺乏责任意识,在对电网进行运维期间会敷衍了事,即使出现问题,也不会立即使用合理的方式来加以处理,一旦出现严重故障,就会对电网产出不利影响。
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分析摘要:现代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力能源,配电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为满足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必须重视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提高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从做好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意义入手,阐述如何提高电力配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旨在为我国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电力配网工程;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前言: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电力配网工程也是电力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
因此,专业的工程建设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案,对电力配网建设和电力工程都是必不可缺的。
而当前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仍有些不足,故企业需要不断的完善与改革,以加强企业的创新与活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加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改善,家庭中的用电设备因此也越来越多,对电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用电器的安全,还需要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近年来,我国的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企业在生产与运行的过程中,也需要应用较多的电能,不断增大的供电需求对电力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的技术人员必须不断的改进供电技术,要对企业当前的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电力配电在运行的过程中,还要保证安全性,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要按照规章制度运行,不能随意更改工作的流程,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还要严格遵守企业制定的相关制度,避免在工作中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
电力企业技术人员的各项操作对电力配网的运行有着较大影响,技术人员要结合配电设备的特性,对运行机制进行优化,要以保证电力配网的正常运行为前提。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1. 引言1.1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背景意义1.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传统的配电网络已经难以满足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需求。
而采用“网格化”规划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降低停电率,保障电能供应的稳定性。
2. 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
随着清洁能源发展的日益推进,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可以有效整合分布式能源和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高效利用。
3. 改善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灵活性和智能化程度,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响应,改善用户用电体验,提升电力服务水平。
4. 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是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可以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调控,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1.2 “三型两网”建设的重要性“三型两网”建设是我国新能源电力和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中,“三型两网”建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型两网”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建设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细化控制和管理,提高分布式电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提高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处理能力,减少停电次数,提高用户用电的可靠性。
“三型两网”建设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利用。
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接入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设智能配电网和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清洁能源的有效调度和管理,促进清洁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逐步增加。
2. 正文2.1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基本原则1. 网格化布局原则。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应遵循合理布局原则,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用电负荷分布、电源供应等因素,合理划分网格,确保电力供应可靠。
浅谈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摘要: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
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中,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十分重要。
若是系统整体稳定性受到破坏,将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后果。
本文就对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对其管理的措施,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全性;稳定性;管理1 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城市之间电网的联系也十分密切,电力系统运行的环境也更加复杂,所以,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更加重视电网运行的安全。
下面就对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2 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因素分析2.1 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电网运行数据主要包括了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例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各种仿真软件仿真生成的数据。
然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数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仅是全体数据包含信息量的部分,还有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的联系,对电网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2.2 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电力市场的形成发展使得系统运行在临界状态的附近,安全裕度变小,调度人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因此,应深入了解新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稳定性的本质,找出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内在本质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且使用浅显易懂的信息来定量估计系统动态安全水平,估计各种参变量的稳定极限,为调度人员创造一个简易实用的条件来处理、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
2.3 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且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所以管理人员很难将电力系统的失稳原因完全预测,只有通过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更有价值的数据,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这就给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不足电网系统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来保证电网持续安全的运行,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电网设施建设停留在上世纪水平,设备材料老旧,科技含量不高,相关部门的投入不足。
配网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有效管理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进步,我们国家的经济在进行着飞速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也有着很大的提升。
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产品大量涌入市场。
正是在这种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力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就对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及电力输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配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配网;运行管理;问题;措施一、电力配网的概念和分类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低压配电网(220/380V);在负载率较大的特大型城市,220kV电网也有配电功能。
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
在城市电网系统中,主网是指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主要起连接区域高压(220kV及以上)电网的作用。
配电网是指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作用是给城市里各个配电站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
配电网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其结构呈辐射状。
配电线的线径比输电线的小,导致配电网的电压损耗较大。
配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较多,例如:接地故障、跳闸故障、漏电、断线、短路等,而这就可能出现电力安全问题,且带来的的影响不可估量,轻则影响电力供应,重则出现电力事故,所以为了预防因此导致的安全事故,尽可能地提高电力服务水平,就应对电力配网故障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结合其形成原因,针对性的加强对其的改进和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配网正常高效运行,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提升了电力服务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更好地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服务。
由此可见,加强配网运行管理是促进其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二、配网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2.1配电线路设计不合理在配电网络中设计传输线路时,需要考虑线路安全问题和线路承载的最大传输负载等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