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的影响和防御)活动建议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6
电力系统冬季防寒防冻的应急预案范文(15篇)电力系统冬季防寒防冻的应急预案 1为有效遏制冬季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冬季低温季节的各种安全隐患。
根据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防寒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以保证公司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做好我司防寒防冻工作,确保我司道路运输工作顺利的进行,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主要目标:防御低温冻害,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全面防止一般事故发生。
二、组织机构:为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我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组员:三、实施办法:1、公司所需防寒防冻物质由各部门根据实际的需要层层上报,并统一发放。
2、加强恶劣气候情况下的组织领导。
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到岗,值班人员应及时与GPS路监控室、各运行车辆等取得联系。
及时了解和掌握恶劣天气的程度,探明道路状况,并摸清各区域情况,联系各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后,再视情决定运行车辆是否停运或推迟出车。
3、将车辆防冻工作作为重点。
冬季寒冷天气对车辆的运用可能造成影响,确保设备在冬季寒冷环境下,保持性能安全稳定的运行,加强设备包机人的责任心,强化落实各项车辆的检修作业标准,教育职工作业中加强对车轮、轴承、等大部件的.探伤和检查,加强卡控。
同时,对一些车辆易裂、易损配件加大检查力度。
要求各检修工对设备加强防寒检查和整修,对容易冻坏的风、气、水、油管路以及各类阀门仪表做好防寒包扎工作,确保配件使用状态良好。
4、车辆外地过夜及途中行驶的车辆遇严重的恶劣气候时,必须服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安民警的管理。
并要及时与单位取得联系,保持通讯畅通,严禁盲目行驶。
5、司机在使用车辆前,要对车辆进行预热和“三检”,按时加防冻液,并且使用冬季机油;车辆使用的燃油,要根据环境气温选择相应的型号,冷车起步时,要先低速运行一段路程后再逐渐提高车速;冬季车辆启动发动机前,严禁用明火对燃油系统进行预热,以防止发生火灾;每次行车前,司机应提前检查确认车辆的制动装置是否达到良好状态,不满足要求时不得行车。
关于气象灾害的防御条例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的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雪)、寒潮、低温、霜冻、干旱、高温、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大雾等直接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道路结冰、雪阻、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等衍生灾害。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以下统称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预防和其他减轻气象灾害等防御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参与气象灾害防御的义务,并有权对气象灾害防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县级以上农业、水利(水务)、林业、畜牧、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民航、铁路、环境保护、卫生、民政、广播电视、教育、公安、安全监管、邮政通信、旅游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有关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
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的气象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系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接受省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省监狱管理局、民航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开展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机制和应急预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服务于当地气象灾害防御所需的基本建设投入和事业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一、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切实履行气象防灾减灾职责,确保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科学、有力、有序和有效进行,最大限度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及国家相关专项预案等编制。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国气象局组织全国范围内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等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因气象因素引发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的应急处置,参照本预案执行。
地震、矿难、疫病等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需要提供应急气象服务保障,可参照本预案组织。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置,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局应急办)负责应急响应的综合协调,有关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依据职责分工组织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领导小组: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指示精神,部署应急响应气象服务工作;2.审核、签发向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提供的气象决策服务材料;3.检查、指导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单位的工作,决定是否派出现场工作组;4.指挥调度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员、物资、资金及技术装备等资源;5.指挥处置气象灾害应急过程中其它重大突发事件;6.领导小组成员按要求参加天气会商和应急工作例会。
局应急办:1.组织应急会商和综合研判,向领导小组提出启动应急响应建议;2.根据领导小组命令,统一组织、协调各单位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负责协调应急物资、资金等资源调配;3.向国务院办公厅及有关部门报送应急响应期间的决策服务信息;4.收集和汇总各相关应急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报告,编辑有关应急响应情况摘报,督促各单位的应急响应工作;5.组织起草气象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和应急响应工作总结;6.应急响应期间,组织、协调其他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7.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寒潮是属于冷锋还是反气旋寒潮是冷锋还是反气旋反气旋寒潮其实就是一股强冷空气,它的主体是反气旋性质的冷高压,而冷高压与前方暖空气的交界处就是冷锋,即冷高压的前锋。
所以说冷锋是冷高压南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寒潮实际是由反气旋引起的。
寒潮一般出现在几月寒潮的发生时间一般为11月末、1月初。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
寒潮,又称寒流,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天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寒潮在气象学上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寒潮标准是不一样的。
寒潮形成原因是什么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人们习惯称之为寒潮。
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在特定天气形势下迅速巩固,造成沿途大范围强降温、大风、雨雪天气。
这种南侵到一定标准的冷空气叫寒潮。
寒潮的爆发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下有不同的特点: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以大风少雪为特征,易造成沙尘暴天气;内蒙古草原多风,多雪,气温低。
在华北和黄淮,寒潮经常伴随着风和雪;在东北地区,其特点是风更猛烈,雪更大,降雪量是中国更高的。
在江南,经常伴随着寒风冷雨。
寒潮危害1、大风天气寒潮大风是由寒潮天气引起的大风天气。
寒潮大风涉及面较广,中国北方地区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河南北部以及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均是寒潮大风频发的地区,淮河以南到中国南海中部海域也可以出现寒潮大风。
寒潮大风主要是偏北大风,风力通常为5~6级,当冷空气强盛或地面低压强烈发展时,风力可达7~8级,瞬时风力会更大。
寒潮大风造成的灾害主要取决于风力和大风持续的时间。
就全国来看,瞬时出现的最大风速,除了高山和有力的地形外,只有内蒙古北部出现过40m/s以上的寒潮大风。
冬季防寒防冻应急预案冬季防寒防冻应急预案1冬季,为保证安全生产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要求加气站的全体职工加强冬季工作中的防寒防冻意识,并保证在工作中确保安全,不出事故,特制定冬季防寒防冻工作预案,具体要求如下:1)当冬季有雨雪天气时,站内当班职工要及时清扫干净加气岛停车位置、车辆进站通道、进、出站口弯道地面的雨雪,以免天气寒冷,冻结成冰面,从而造成事故隐患;2)当地面有冰面形成时,可撒一些浓度在20%左右的盐水,促使其融化,并及时清扫,以免发生人员滑倒摔伤事故;3)当有雨雪天气或地面有冰时,站内操作人员应及时提醒加气车辆进站慢行;4)当有雨雪天气或地面有冰时,操作人员注意驶入加气岛进行加气的车辆,并站在其侧方,以免车辆制动不灵,发生碰撞,待确定车辆停稳并确实拉了制动开关后,方可上前进行加气操作;5)当气温降至0oC时为保证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当班操作人员应打开保温系统开关,并巡查压缩机房内保温系统的运行情况有故障及时报修,并做好巡查纪录;6)站内车辆要落实好以防止冻缸为主的防寒防冻工作,并有专人负责,防止因互相依赖、推诿发生车辆冻缸事故;7)牵引车辆认真做好冬季的季节保养,根据气温情况及时更换汽油,确实保证车辆都有效添加防冻液,并要逐个检查放水开关,要求放水开关灵活通畅,对所有司机进行冬季驾驶操作要领的教育。
一、善后工作1、及时事故处理事故发生时无论任何级别应及时上报主管领导不得隐瞒和拖延。
2、事故调查分析(1)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2)事故发生及时处理,抢救人员,控制事故发展,减少损失。
(3)保留现场以便调查研究。
(4)轻伤事故由加气站内进行调查分析。
(5)轻伤多人(三人及以上)、重伤、死亡事故,由公司主管领导组成工伤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析。
必要时,请主管局及劳动部门、工会组织参加调查工作。
加气站约有关领导和部门参加工伤事故调查组工作,并负责提供调查经费、器材、工具。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寒潮的影响和防御)活动建议方案 一、活动流程框图
二、活动过程 2.1活动一:了解“寒潮” 2.1.1 活动任务: 在教师的引导下,搜集有关寒潮的概念、影响和防御的相关知识; 了解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 学会设计调查提纲。 2.1.2 活动内容: 本活动的过程可以参照下列环节和步骤进行。 1.问题导入 教师:2006年中国气象局评出2006年全球七大天气气候事件,你知道有哪些事件吗?(看相关资料)这些事件体现了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他们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尤其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播放视频:“灾害性天气与农业” 教师提问:视频里提到了哪些灾害性天气?这些天气现象会造成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开放性讨论,能从视频中提取信息,合理即可) 教师引导:究竟什么是“寒潮”呢?大家在生活中遭遇过寒潮吗?寒潮怎样危害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该怎样来防御寒潮的危害呢? 为了研究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寒潮”。 2.布置任务 组织学生分组,最好4~6人一组。 任务1:通过多媒体资源库自主学习寒潮的有关常识。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寒潮?
活动一:了解“寒潮” 活动二:调查“寒潮” 活动三:交流与评价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2)在我国有哪些地区多发“寒潮”?通常发生在什么季节? (3)“寒潮”会带来哪些影响?(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是否存在有利的方面呢?) (4)我们该怎样来防御“寒潮”呢? 任务2:小组合作讨论并设计一张调查提纲,用于课下进行题为《发生在我家乡的寒潮灾害》的社会调查。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学生讨论得出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调查报告的质量。 如某小组草拟了如下调查提纲:“发生在我家乡的寒潮灾害”——社会调查提纲 调查主题:发生在我家乡的寒潮灾害 调查对象: 当地气象部门(如:气象预报台站)/当地行政管理部门(如:村镇领导)/普通居民/家庭成员…… 调查形式:文献调查、访谈法 调查工具:纸、笔、录音设备——用于访谈记录 照相机——用于调查实景记录 调查内容: (可通过查阅当地气象资料和访谈调查解决的问题) 1.本地近年来发生过几次寒潮? 2.发生在什么季节(月份)? 3.寒潮有哪些天气表现? 4.当地农业生产受灾情况如何?(最好有统计数据说明) (可通过访谈调查解决的问题:) 5.当地家庭的生活受到寒潮的影响有哪些?(如衣食住行、能源供应等方
面) 6.寒潮对农业生产是否存在有利的方面? 7.寒潮发生前是否得到了及时的预报?当地是否有较成熟的预警机制? 8.寒潮发生时,当地政府和家庭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效果如何? 9.寒潮发生后,当地政府和家庭为了降低损失,采取了哪些补救措施?效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果如何? …… 建议1:教师对调查法和调查提纲设计的一般设计形式应先进行介绍和指导。通过该任务,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参考资料:调查提纲参考格式) 建议2:学生小组也可分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地区寒潮情况实施调查,并确定相应的调查主题,最后再通过汇报、交流,形成对这一问题的全面认识。 如:某班28人,分成4个小组,分工调查—— 小组1调查题目为“寒潮在本地的发生情况调查”;调查对象:本地气象部门、网络、文献。 小组2调查题目为“寒潮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调查”;调查对象:本地农业管理部门、普通农户。 小组3调查题目为“寒潮对农村家庭和社区生活的影响调查”;调查对象:普通农户、村镇家庭。 小组4调查题目为“本地寒潮防治措施和效果调查”;调查对象:本地气象部门、农业管理部门。 建议3:我国南方地区学校也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将此调查调整为《发生在我家乡的低温冻害》 3.活动成果展示和交流 (1)任务1完成后,根据自主学习结果,请2~3个小组代表,做题为“我来介绍寒潮灾害”的发言。时限5分钟。其他同学可补充或质疑。 (2)任务2完成后,请各组展示其访谈提纲。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评和互评;由教师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在课后作进一步修改。 2.1.3 活动组织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2.1.4 活动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2.1.5 所需学习资源: 2006年全球七大天气气候事件.doc 一月广州、哈尔滨的自然景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观.jpg 世界气候的分布.swf 什么是寒潮.swf 寒潮概述.doc 何谓冻雨.doc 中国年寒潮路径以及受影响区域示意图.swf 我国寒潮的入侵路线.swf 08年湖南冰冻(1).jpg 08年湖南冰冻(2).jpg 08年湖南冰冻(3).jpg 08年湖南冰冻(4).jpg 08年湖南冰冻(5).jpg 北方的冰雪.jpg 冰冻使输电线上覆盖厚冰.jpg 冰冻造成的破坏.jpg 冰花覆盖的田野.jpg 冰天雪地(1).jpg 冰天雪地(2).jpg 冰天雪地(3).jpg 冰天雪地(4).jpg 冰天雪地(5).jpg
抗击冰雪.jpg 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doc 冰雪灾害对农业的影响.doc 新疆遭遇少见“寒潮”天气.doc 寒潮的功与过.doc 寒潮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南 春季农业防御寒潮技术措施.doc 寒潮来了咋防御?.swf 调查法简介.doc 怎样使用调查法 调查提纲参考格式.doc 2.1.6 所需学习时间: 2课时。
2.2 活动二:调查“寒潮” 2.2.1 活动任务: 通过社会调查和家庭调查,了解近年来寒潮在本地区的发生情况,及对本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2.2.2 活动内容: 分组对家庭、社区、村镇进行相关社会调查。使用课上设计的调查提纲,调查主题为:《发生在我家乡的寒潮灾害》。(南方地区学校也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将此调查调整为《发生在我家乡的低温冻害》。) 建议:全班分3~4个小组,每小组选取的调查对象和主题都可有不同侧重。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小组内委派能负责的学生作组长很重要。活动前应特别强调同伴间分工协调合作的重要性。不同小组若调查对象相同,可采取联合行动。 2.2.3 活动组织方式: 小组合作。 2.2.4 活动评价方式: 小组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价。 2.2.5 所需学习资源: 调查提纲参考格式.doc 2.2.6 所需学习时间: 1课时。
2.3 活动三:交流与评价 2.3.1 活动任务: 本活动是在活动二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类、展示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表达和交流的综合能力;并通过学生展示交流,加深对气象灾害危害与防御的相关认识,体会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的作用和意义。 2.3.2 活动内容: 1.整理资料,撰写报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和统计调查结果,写一篇调查报告(建议以Word或Powerpoint为工具,电子稿呈现)。 建议报告主体分四部分内容: (1)所在地区近年来寒潮发生情况,如:①历史记录 ②近年来发生频率 ③发生时间 ④发生时的表现 (2)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①灾害性影响 ②有利影响 ③近年来受灾情况统计 (3)当地采取过的防御措施和补救措施?效果如何? (4)你认为当寒潮来袭,我们可以建议家庭、村镇进行哪些防御准备?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说明:如果小组进行了以上不同部分的分工调查,可首先就其调查部分完成报告(如分别汇报前3项),第4部分可在小组交流后,利用课堂讨论集体完成。 建议报告中应含有调查实录、统计数据表格、图片或照片、总结性描述等。 2.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一代表发言,汇报调查结果,时限10分钟。其他同学在倾听的同时,可进行质疑和补充。 老师应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 3.活动总结 教师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对整个活动作出总结评价。 全课总结:寒潮只是气象灾害的一种,我们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其他主要的气象灾害。总之,气象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气象灾害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了其原理和规律,积极主动地进行防御,就能趋利避害,把损失降到最低。 2.3.3 活动组织方式: 小组合作、集体讨论。 2.3.4 活动评价方式: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2.3.5 所需学习资源: 调查数据整理方法.doc 调查报告一般格式.doc 柱状图: 近十多年来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变化.jpg 饼状图:1990-2002年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jpg 折线图:湖南省各年代水、旱灾害成灾面积.jpg 成都蒲江县气象灾害调查报告案例.swf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比较.swf 2.3.6 所需学习时间: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