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家训》原文、翻译及注释.pdf
- 格式:pdf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4
钱氏家训全文《钱氏家训》是明朝钱氏家族在明代中期编纂的一部家训书籍,全文共有十卷,包含了钱氏家族的道德准则、家庭规范、教育原则、家族传统等内容。
以下是《钱氏家训》的全文:第一卷: 行状篇- 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 好学尚志的重要性- 忍耐劳苦、敬业奉公的品质- 树立良好的家族形象和声誉第二卷: 家事篇- 家庭和睦和谐的重要性- 妻子的相夫教子之道- 子女的教养和教育原则- 家族的传承和延续第三卷: 孝亲篇- 孝道的基本价值和原则- 孝顺父母的方法和举措- 家族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第四卷: 兄弟篇- 兄弟之间的和睦相处- 兄弟之间的互助和支持- 兄弟之间的义气和忠诚第五卷: 夫妻篇- 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夫妻之间的忠诚和信任- 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和恩爱第六卷: 子女篇- 父母教育子女的原则和方法- 子女尊敬父母的态度和行为- 子女养家糊口和赡养父母的责任第七卷: 亲友篇- 亲友之间的友情和互助- 亲友之间的诚信和正直- 亲友之间的合作和发展第八卷: 友人篇- 交友的标准和原则- 友谊的维系和培养- 友人之间的信任和支持第九卷: 君臣篇- 尊崇君上和忠心事业的重要性- 忠诚于国家和为民服务的品质- 忠良雅正和节俭持家的原则第十卷: 家族篇- 家族的兴衰和传承- 家族成员间的团结和合作- 家族成员对家族的忠诚和奉献《钱氏家训》通过明确的道德准则和家庭规范,旨在传承钱氏家族的传统价值观,培养家族成员优秀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它也为后来的家训书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钱氏家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拜读的钱氏千百年来,可以说是名人辈出,尤其是在近现代以来,出现井喷现象。
甚至有钱氏后人编了一首绕口令:一个诺奖(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二个外交家(中国前外长钱其琛及民国驻美领事钱文选)、三大科学家(钱伟长、钱学森和钱三强)、四位国学大师(钱穆、钱大昕、钱玄同、钱钟书)、五名全国政协副主席(钱学森、钱伟长、钱正英、钱昌照和钱运录)、以及十八个两院院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从《钱氏家训》,也许可以发现些许答案。
《钱氏家训》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
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和国家篇。
在这部家训,可谓微言大义,蕴藏着丰富的智慧。
读过家训以后,深觉家训的内容到现在都不过时,有家国大义,做人之本,也有一些生活细节,同当下社会上追求的“成才标准”相比,钱氏的家教、家风和家学文化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一、个人篇【原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翻译】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不愧对圣贤教诲。
【注释】(1)心术:居心,用心。
(2)得罪:冒犯,违背。
(3) 天地:天和地,自然社会的主宰,代表规律和正义。
(4)无愧于:不愧对。
(5)圣贤:圣人和贤人,品德高尚、才智超凡的人。
这里指圣贤教诲。
【原文】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翻译】曾子“一日三省”的教诲不要忘记,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应当珍存。
【注释】(1)曾子之三省:曾子“一日三省”的自我修养主张。
《论语•学而第一》记载,孔子弟子曾子每天都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方面自我反省,以提升德行修养。
(2)程子之四箴:宋代大儒程颐的自警之作《四箴》。
孔子曾对颜渊谈克己复礼,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程颐撰文阐发孔子四句箴言以自警,分“视、听、言、动”四则。
(3)佩:佩戴,意思是珍存以作警示。
内容简介《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
民国十三年(1924年),武肃王钱镠三十二代孙、安徽广德人钱文选纂修《钱氏家乘》,根据先祖武肃王八训和遗训,他总结归纳了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为据,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方面,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千百年来,钱氏族人始终以家训为行为准则,践行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训言。
《钱氏家训》不只是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更是留给每个中国人的宝贵精神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的成长训言。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张仲超,1952年出生于上海。
曾在安徽插队,现任中国商报上海记者站站长,并兼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先后担任上海审计局特约审计员;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特邀检察员;上海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警风监督员;长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活跃在新闻采访的一线,二十年来在《中国商报》刊登过3000多篇报道,内容涉及各领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好评。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目录序言《钱氏家训》是无价的折叠个人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折叠家庭篇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折叠社会篇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 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折叠国家篇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释义:原载《剡西长乐钱氏宗谱》个人篇第一【原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钱⽒家训》钱镠 [liú] 家族是千年第⼀世家,这是因为出了⼀个诺奖,⼆个外交家,三个科学家,四个国学⼤师,⼗⼋个院⼠。
为什么钱镠 [liú] 家族这么厉害?三代繁盛靠⾦银,⼗代繁盛靠⼈脉,世代繁盛靠家风。
钱镠 [liú] 为⼦孙留下的不是取之不尽的⾦银珠宝,亦不是⽤之不竭的布匹绸缎,⽽是鞭策⼦孙的《钱⽒家训》,原⽂如下:⼀,【个⼈篇】⼼术不可得罪于天地,⾔⾏皆当⽆愧于圣贤。
曾⼦之三省勿忘。
程⼦之中箴宜佩。
持躬不可不谨严。
临财不可不廉介。
处事不可不决断。
存⼼不可不宽厚。
尽前⾏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见⼿段。
风狂⾬骤时⽴得定,才是脚跟。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神⽆权。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能⽂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篇】欲造优美之家庭,须⽴良好之规则。
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
⽗母伯叔孝敬欢愉。
妯娌弟兄和睦友爱。
祖宗虽远,祭祀宜诚。
⼦孙虽愚,诗书须读。
娶媳求淑⼥,勿计妆奁。
嫁⼥择佳婿,勿慕富贵。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勤俭为本,⾃必丰亨(古同烹),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三【社会篇】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恤寡矜孤,敬⽼怀幼。
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修桥路以利从⾏,造河船以济众渡。
兴启蒙之义塾,设积⾕之社仓。
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提倡。
不见利⽽起谋,不见才⽽⽣嫉。
⼩⼈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
君⼦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四【国家篇】执法如⼭,守⾝如⽟,爱民如⼦,去蠹如仇。
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官肯著意⼀分,民受⼗分之惠。
上能吃苦⼀点,民沾万点之恩。
利在⼀⾝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智兴邦,不过集众思;⼤愚误国,只为好⾃⽤。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庙堂之上,以养正⽓为先。
海宇之内,以养元⽓为本。
务本节⽤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钱氏家训全文摘要:1.钱氏家训简介2.钱氏家训的核心价值观3.钱氏家训的具体内容4.钱氏家训的现实意义正文:【钱氏家训简介】钱氏家训,即《钱氏家训》,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家教名篇,出自宋代大儒钱穆之口。
钱穆,字子明,号醉翁,南宋著名文学家、教育家。
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教育实践,为后人留下了这部宝贵的家教经典。
【钱氏家训的核心价值观】钱氏家训的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思想,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和、廉、耻等传统道德品质。
这些价值观通过具体的家教内容,传递给后人,以期培养出品行端正、有道德操守的人才。
【钱氏家训的具体内容】钱氏家训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人生各个方面。
以下从几个方面简要介绍:1.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钱氏家训认为,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倡导读书学习:钱氏家训主张勤学好问,认为读书学习是提升个人修养、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
同时,学习应当有所选择,读好书、善书,避免阅读低俗之作。
3.注重人际关系:钱氏家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提倡宽容、礼让、互助的精神。
在家庭中,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睦兄弟;在社会中,要尊敬师长、友爱同仁、关爱弱者。
4.强调道德修养:钱氏家训主张人应当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忠诚、诚信、仁爱、谦虚等。
这些品质的培养,有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
【钱氏家训的现实意义】时至今日,钱氏家训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它为我们指明了道德修养的方向和目标。
钱氏家族与第一家训《钱氏家训》引言《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
一部《钱氏家训》绵延两千年,使得钱氏家族名人辈出,特别于近代形成“井喷”,都源于《钱氏家训》,实乃世界之一大奇观。
钱姓在《百家姓》中仅次于皇族赵家,排名第二,并非浪得虚名!(来历见下面第四则)读此《家训》,感受良多;“感触”之余,意犹未尽;特辑《六则》,以为楷模。
一、《钱氏家族人才精英辈出》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都是一家人。
钱氏家族是中国出院士最多的家族,仅无锡钱家便出了10位院士和学部委员,都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的后代。
钱镠祖孙三代、五位国君,使吴越国富甲江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钱镠是奠基人。
自吴越钱缪开始,钱家历朝历代皆有俊杰,很多状元,无数进士。
乾隆进士钱大昕被推为“清代史家第一人”。
钱伟长的祖先是钱镠的孙子钱弘佐,北宋时六世孙钱进从浙江嘉兴迁隐无锡湖头。
钱学森是钱王第三十三世孙。
更令人惊奇的是近代钱家的人才“井喷”:钱穆,近代中国最重要思想家之一,他捍卫的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的精粹;钱玄同,“五四”新文化运动猛将,反对文言文,力倡白话文,鼓吹民主和科学;钱钟书,他的《管锥编》和《围城》在他活着的时候已成为不朽之经典;钱学森,“两弹一星”总设计师,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力量……这些人才已被钱氏家族编成了绕口令:“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同样令人惊奇的是钱氏家族出了许多杰出的“父子档”: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穆、钱逊父子;钱学榘、钱永健(钱学森堂侄)父子…………两千年来,钱氏家族造就众多人才,追溯源头则是身教加《钱氏家训》。
家训内容来自三部分:武肃王(钱镠的谥号)八训;武肃王遗训;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个人)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钱氏家训(家庭)篇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钱氏家训(社会)篇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钱氏家训(国家)篇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1]释义:原载《剡西长乐钱氏宗谱》个人篇第一【原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翻译】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不愧对圣贤教诲。
【注释】(1)心术:居心,用心。
(2)得罪:冒犯,违背。
(3)天地:天和地,自然社会的主宰,代表规律和正义。
(4)无愧于:不愧对。
(5)圣贤:圣人和贤人,品德高尚、才智超凡的人。
这里指圣贤教诲。
【原文】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翻译】曾子“一日三省”的教诲不要忘记,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应当珍存。
《钱氏家训》原文、翻译及注释一、个人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不愧对圣贤教诲。
(1)心术:居心,用心。
(2)得罪:冒犯,违背。
(3) 天地:天和地,自然社会的主宰,代表规律和正义。
(4)无愧于:不愧对。
(5)圣贤:圣人和贤人,品德高尚、才智超凡的人。
这里指圣贤教诲。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曾子“一日三省”的教诲不要忘记,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应当珍存。
(1)曾子之三省:曾子“一日三省”的自我修养主张。
《论语·学而第一》记载,孔子弟子曾子每天都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方面自我反省,以提升德行修养。
(2)程子之四箴:宋代大儒程颐的自警之作《四箴》。
孔子曾对颜渊谈克己复礼,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程颐撰文阐发孔子四句箴言以自警,分“视、听、言、动”四则。
(3)佩:佩戴,意思是珍存以作警示。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要求自己不能够不谨慎严格,面对财物不能够不清廉耿介。
(1)持躬:律己,要求自己。
(2)廉介:清廉耿介。
耿介,正直而有骨气。
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处理事务不能够没有魄力,起心动念必须要宽容厚道。
(1)决断:有魄力。
(2)存心:打算,居心。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只知往前走的处境会越来越狭窄,懂得回头看的见识会越来越宽。
(1)地步:处境。
(2)眼界: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花丛密布柳枝繁杂的地方能够开辟出道路,才显示出本领;狂风大作暴雨肆虐的时候能够站立得住,才算是立定了脚跟。
(1)手段:本领,能耐。
(2)脚跟:立定脚跟,形容站得稳、不动摇。
也写作“脚根”。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能够改正过错天地就不再生气,能够安守本分鬼神也无可奈何。
(1)无权:没有权利,无可奈何。
意思是不能把人怎么样。
《钱氏家训》原文翻译及注释一、个人篇【原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翻译】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不愧对圣贤教诲。
【注释】(1)心术:居心,用心。
(2)得罪:冒犯,违背。
(3)天地:天和地,自然社会的主宰,代表规律和正义。
(4)无愧于:不愧对。
(5)圣贤:圣人和贤人,品德高尚、才智超凡的人。
这里指圣贤教诲。
【原文】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翻译】曾子“一日三省”的教诲不要忘记,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应当珍存。
【注释】(1)曾子之三省:曾子“一日三省”的自我修养主张。
《论语·学而第一》记载,孔子弟子曾子每天都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方面自我反省,以提升德行修养。
(2)程子之四箴:宋代大儒程颐的自警之作《四箴》。
孔子曾对颜渊谈克己复礼,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程颐撰文阐发孔子四句箴言以自警,分“视、听、言、动”四则。
(3)佩:佩戴,意思是珍存以作警示。
【原文】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翻译】要求自己不能够不谨慎严格,面对财物不能够不清廉耿介。
【注释】(1)持躬:律己,要求自己。
(2)廉介:清廉耿介。
耿介,正直而有骨气。
【原文】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翻译】处理事务不能够没有魄力,起心动念必须要宽容厚道。
【注释】(1)决断:有魄力。
(2)存心:打算,居心。
【原文】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翻译】只知往前走的处境会越来越狭窄,懂得回头看的见识会越来越宽。
【注释】(1)地步:处境。
(2)眼界: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原文】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翻译】花丛密布柳枝繁杂的地方能够开辟出道路,才显示出本领;狂风大作暴雨肆虐的时候能够站立得住,才算是立定了脚跟。
【注释】(1)手段:本领,能耐。
(2)脚跟:立定脚跟,形容站得稳、不动摇。
也写作“脚根”。
钱氏家训》原文翻译及注释、个人篇原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翻译】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不愧对圣贤教诲。
注释】(1) 心术:居心,用心。
(2)得罪:冒犯,违背。
(3)天地:天和地,自然社会的主宰,代表规律和正义。
(4)无愧于:不愧对。
(5)圣贤:圣人和贤人,品德高尚、才智超凡的人。
这里指圣贤教诲。
原文】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翻译】曾子“一日三省”的教诲不要忘记,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应当珍存。
【注释】 (1)曾子之三省:曾子“一日三省”的自我修养主张。
《论语•学而第一》记载,孔子弟子曾子每天都从“为 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方面自我反省,以提升德行修养。
(2)程子之四箴:宋代大儒程颐戴,意思是珍存以作警示。
原文】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翻译】要求自己不能够不谨慎严格,面对财物不能够不清廉耿介。
的自警之作《四箴》 。
孔子曾对颜渊谈克己复礼,说:“ 一t 非礼 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程颐撰文阐发孔 子四句箴言以自警,分“视、 听、言、动”四则。
(3)佩:佩【注释】(1)持躬:律己,要求自己。
(2)廉介:清廉耿介。
耿介,正直而有骨气。
原文】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翻译】处理事务不能够没有魄力,起心动念必须要宽容厚道。
注释】(1) 决断:有魄力。
(2)存心:打算,居心。
原文】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翻译】只知往前走的处境会越来越狭窄,懂得回头看的见识会越来越宽。
【注释】(1)地步:处境。
(2)眼界: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原文】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原文】【翻译】花丛密布柳枝繁杂的地方能够开辟出道路,才显示出本领;狂风大作暴雨肆虐的时候能够站立得住,才算是立定了脚跟。
【注释】(1)手段:本领,能耐。
(2)脚跟:立定脚跟,形容站得稳、不动摇。
也写作“脚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