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对比

  • 格式:docx
  • 大小:29.87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中国和日本现代化进程

赵** 10000***** 某理科学院

【摘要】: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邦交频繁。古往今来,有关中日之间的比较从没有停止过。近代史前,泱泱中华乃亚洲的龙头,是日本佩服和效仿的老大哥。十九世纪中后期,迫于国际环境和世界列强的压力,中日两国先后打开国门,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启了学习和追赶欧美列强的现代化进程。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力每况愈下。甲午战争中,日本的完胜与获偿更是确立了其国力超过中国的事实。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企图用武力化解经济危机的日本,深陷中国的“持久战”中,并因发动太平洋战争而被美国彻底打趴下。但战后,日本在美国强行推行的资本主义民主改革中,找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起点,并紧随美国步伐,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隔海遥望,初露头角的中国工业在日本侵略下惨遭摧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错失和文革的浩劫,又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受到重创。但改革开放的提出,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向;高速发展的经济,更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待--东方巨龙正在复苏。对比中日之间的现代化进程,回顾两国的近代历史,对于中国今后的现代化进程能起到明确方向、以史为鉴的作用,应该说是颇有益处。

【关键词】:中国日本现代化进程脱亚入欧战争经济

【正文】:

我看中国和日本现代化进程

19世纪中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入侵日本,锁国大门被迫打开。但西方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让日本叹为观止,从此,日本走上了学习西方的“脱亚入欧”之路。与此同时,两次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将清政府的“自以为是”和“固步自封”彻底击碎。安于现状的中国被迫卷入了历史洪流,翻开了近代史的篇章。于此,中日两国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启了学习和追赶欧美列强的现代化进程。

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19世纪中期,日本正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闭关锁国的政策,封建落后的制度,专政独裁的领导,使幕府统治成为众矢之的。与此同时,迫于日美两国国力的悬殊,1852年的“黑船事件”迫使德川幕府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

经济上的压制,外交政策上的软弱,德川幕府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从“尊王攘夷运动”到“倒幕运动”,人民起义风起云涌,沉重打击幕府统治。随着西南战争中萨摩军的失败,幕府统治彻底倒台。日本扫清了现代化道路上的第一个障碍,开始了全面西化与现代化的改革运动—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式政治体系,废除了传统时代“士农工商”的身份制度,进行土地改革,开始学习西方的文化、工业技术和司法制度,发展近代义务教育,改变军队编制,宣扬忠于天皇的神道教等一些列措施。

在“脱亚入欧”和“和魂洋才”的思想指导下,日本面貌为之一新。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日本迅速崛起,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东方新兴的工业化强国,是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然而,改革的不彻底使日本社会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近代天皇制的日本成为具有极大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与征服,为日本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市场;但丰硕的战果使日本的侵略野心急剧膨胀,企图用武力化解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上世纪中期,日本深陷中国的“持久战”中,并因发动太平洋战争而被美国彻底打趴下,自明治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几乎葬送。

但战后,日本在美国强行推行的资本主义民主改革中,找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起点,完成了明治维新以来没有完成的政治民主化的任务。1951年通过的《旧金山和约》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占领状态,解脱了战败国的束缚,恢复了主权。同时战后的日本抓住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朝鲜战争、奥运会等带来的历史契机,实现了经济腾飞,创造了经济奇迹。

1964年,日本过渡到发达国家。1968年,日本宣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在总经济上超越苏联是80年代末的事情,故而,日本此时只能算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强国。)20世纪60、7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和造船国,汽车制造业也异军突起,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制造国(90年代以后又被美国超越)。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外汇储备国……

在大起大落的现代化进程中,日本大和民族逐渐成长。隔海遥望,那几乎同时期起步的华夏民族又将现代化进程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人对早期现代化的探索,是在呼吁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中,迈开的第一步。但洋务派想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进而实现国家的“求强求富”,这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在此期间,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这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甲午战争后,落败的中国被迫倾尽国力“养肥”日本。在亡国的威胁前,虽有末路英雄光绪皇帝远见卓知,任用有识之士康有为、谭嗣酮等人,在中国推行“戊戌维新”。可惜好景不长,仅历时一百零三天,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就暴力镇压了这次政治改革。

再次失去了强国富邦机会的中国,自此,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历史泥潭中。长达半世纪的腥风血雨,使中国疲于周旋如何抵抗外敌和如何维护国内政权稳定,中国难以获得发展本国现代化的契机与环境。当西方列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积蓄力量,邻邦日本在国内实施着富国强兵的改革时,中国却在低谷中垂死挣扎,被强国的现代化成果欺压得无力翻身。中国眼睁睁看着人类文明史上最关键的几十年从自己的身边一点点流失,却回天乏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然而,不切实际的“赶英超美”奋斗目标,不仅没能带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反而在中国造成了空前的经济灾难。随后的文革浩劫,更使中国陷入低迷。一蹶不振的中国,在纠正错误后的两年内,依旧在反思探索中徘徊不前。

但历史的洪流无法阻挡,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自此,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自此,中国走向了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光明之路。

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在曲折中摸索着前进,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途径。虽然路途艰辛,但是,中华民族在错误中吸取了经验,坚定了步伐,这是“天将降大任”前的激励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