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数字地图制图考试重点

  • 格式:docx
  • 大小:23.4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地图制图:又称机助地图制图或数字地图制图,它是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工具,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绘图的应用科学。

数字制图的优越性:1.易于编辑和更新;2.提高绘图速度和精度;3.容量大且易于存储;4.丰富地图品种;5.便于信息共享。

基本过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

数字化:地图的图形以及图像资料必须通过某种图-数转换装置转换成数字,以便计算机识别和处理,该过程又叫数字化。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完整的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硬件、软件、地图数据和制图人员,其中硬件、软件是系统最主要的部分。硬件是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中用于采集、存储、处理和输出地图数据的各种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软件是系统的核心,用于执行计算机地图制图功能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处理,数据库管理和图形用户界面等。地图数据是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操作对象,它描述了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和地理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解决方法:1.紧凑式;2.混合式;3.扩展式。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联系与区别:计算机地图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它涉及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具有强大的地图编辑功能;而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基本功能,此外还应该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能力。

地图数据:是地图诸要素的数字化表示,是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地理空间物体进行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相对抽象的面,即假设当海水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从海平面延伸到所有大陆下部,而与地球重力方向处处正交的一个连续、闭合的水准面。

空间实体: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实体和现象分布在该空域中。按照空间特征,地理实体可分为点、线、面三种基本对象。对象也可能是由其他的对象构成的复杂对象,并且与其他的对象保持着特定的关系。每个对象对应着一组相关的属性,以区分出各个不同的对象。将空间要素嵌入一个坐标空间之中,一般是欧式空间,在该空间中可以利用公式进行距离、方位和面积的测量。空间要素在欧式空间中主要形成点、线、面三类空间实体。

点实体:是具有特定的位置、维数为0的实体。

线实体:是维数为1的实体,由一系列坐标点表示,由实体长度、弯曲度、方向性等特征。面(多边形)实体:是维数为2的实体,由一个封闭的坐标点序列外加内点表示,具有周长、面积、独立或与其他地物的邻近性、内岛或齿状外形、重叠性与菲重叠性等特征。

地图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属性特征(定性特征和定量特征)及时间特征。

拓扑关系:拓扑变化下的拓扑不变量,如邻接关系、关联关系和包含关系等。

方位关系:实体在地理空间中的某种顺序,如左右、东南西北等。

度量关系:用地理空间中的度量来描述的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实体之间的距离。

地图数据的基本类型:空间数据、关系数据、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是描述地图要素中空间特征部分的数据,也称几何数据,即描述地理现象或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等的数据。点类型:一个点的坐标(或栅格像元)。线类型:一线状坐标串(或栅格像元集合)。面类型:一封闭的面坐标串(或栅格像元集合)。

关系数据:是描述空间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的数据。

九交空间关系模型:设有两个空间实体A和B,用B(X)表示实体X的边界,I(X)表示实体

属性数据:是描述空间实体属性特征的数据,也称非几何数据,即描述地理现象或地理实体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数据源:是指建立在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数据库所需的各种数据的来源,其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地图、遥感影像数据、实测数据、文字与统计资料、已有数字数据等。

数据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联系与区别: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而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

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用性,可扩性。

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依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并编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优点:层次清晰,使用方便;缺点: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

分级基本原则和方法:分级应符合数值估计精度的要求;分级应符合数据的分布特征;分级还应顾及可视化的效果;分级时主要使用数学方法,有时也可以定性的分级,另外如有统一规定的分级方法时,应采用规定的分级方法。

编程的基础式分类分级,而编码的结果就是代码。

分类码(特征码):是指根据地理信息分类体系设计的专业信息的分类代码,表示不同类别的数据。在计算机定性查询信息时,可以根据它查出所需类别的全部数据。

标志码(识别码):是指在分类码的基础上,对每类数据设计出其全部(或主要)实体的识别代码,表示某一类数据中的某个实体,以实现个体查询。标志码是联系实体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关键字。

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的唯一标识;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

编码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唯一性,完整性和可扩充性;适用性和规范性。

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

手扶跟踪数字化的基本过程:先将所需数字化的地图(图件、航片等)固定在数字化板上;然后设定数字化范围,设置代码清单,输入有关参数及选择数字化方式;最后按地图要素的类别分别实施图形数字化即可。具体步骤为:确定数字化方案,设置代码(特征码)清单,设定有关参数,手扶跟踪操作。

数字化方案的内容:选择分类编码系统,确定各类地图要素的跟踪输入方式。

扫描跟踪数字化的基本思想:首先通过扫描将地图(图件)等转换为栅格数据,并进行适当处理;然后采用模式识别技术识别出点和注记;最后使用栅格数据矢量化的技术追踪出线和面,并根据地图内容和地图符号的关系,自动给矢量数据赋值。

扫描跟踪数字化软件的主要功能:地图的扫描输入和分版功能,图形、图像编辑功能,符号及注记的自动识别功能,要素的矢量化功能,属性编码的设置与赋值功能,屏幕跟踪数字化功能。

属性数据的采集:(1)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根据数字化软件的提示用键盘输入;(2)当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检查修改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