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地图学10年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237.94 KB
- 文档页数:2
武汉大学 2010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学学位)(满分值150)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科目代码: 925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的一律无效.一.辨析概念:(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地理实体与地理对象2.绝对地理空间与相对地理空间3.邻接关系与关联关系4.投影变换与坐标变换二.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60 分)1 .( 15 分)为什么 GIS 软件特别强调空间分析功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可回答哪两大类问题?2 .( 15 分)在 WebGIS开发中,主要涉及哪些技术?3 .( 15 分)什么是存储局域网?组建它需要哪些内容?4 .( 15 分)在建立空间索引和非空间索引方面,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分析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30 分)1.( 15 分)在不同的数据格式之间进行转换时,会发现一些信息丢失了,或产生一些无用数据。
这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2.( 15 分) GIS 空间分析的结果会受到哪些类型误差影响?一般有哪些误差传播方式?四.综合题(共 2 小题,每小题20 分,共四十分)1. (20分) 请描述无缝图层建立的过程。
2.( 20分)综述适合 GIS 应用的 C/S 和 B/S 的主要结构形式。
武汉大学2009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满分值150 分)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科目代码: 923一、辨析题(共 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40 分)1、( 10 分)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这两个概念,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区别?2、( 10 分)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分别指的是什么地理要素?对他们进行属性取值,有什么不同?3、( 10 分)空间索引和非空间索引在建立方法上存在哪些不同?4、( 10 分)什么是集中式GIS?什么是分布式GIS?根本区别是什么?二、简答题(共 4 分,每小题15 分,共 60 分)1、( 15 分)如果有人请你提供选型GIS 软件的意见,你会从哪些方面考虑提出选择GIS 软件的意见?2、( 15 分)如果存在不同参考系统的地理数据源,通常有哪些方法使他们的坐标系统得到统一?3、( 15 分)通常所说的空间关系是指哪些关系?存储这些关系有什么用途?4、(15 分)关系数据库在存储空间数据方面有一些技术发展,这些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三、综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25 分,共 50 分)1、( 25 分) GIS 由单机模式发展到局域网模式、WebGIS和 GridGIS 模式,请描述各个模式的技术和应用特点。
武汉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学学位)(满分值150)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科目代码:925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的一律无效.一.辨析概念:(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地理实体与地理对象2.绝对地理空间与相对地理空间3.邻接关系与关联关系4.投影变换与坐标变换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5分)为什么GIS软件特别强调空间分析功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可回答哪两大类问题?2.(15分)在WebGIS开发中,主要涉及哪些技术?3.(15分)什么是存储局域网?组建它需要哪些内容?4.(15分)在建立空间索引和非空间索引方面,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5分)在不同的数据格式之间进行转换时,会发现一些信息丢失了,或产生一些无用数据。
这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2.(15分)GIS空间分析的结果会受到哪些类型误差影响?一般有哪些误差传播方式?四.综合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四十分)1.(20分)请描述无缝图层建立的过程。
2.(20分)综述适合GIS应用的C/S和B/S的主要结构形式。
武汉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满分值 150分)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科目代码:923一、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0分)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这两个概念,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区别?2、(10分)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分别指的是什么地理要素?对他们进行属性取值,有什么不同?3、(10分)空间索引和非空间索引在建立方法上存在哪些不同?4、(10分)什么是集中式GIS?什么是分布式GIS?根本区别是什么?二、简答题(共4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1、(15分)如果有人请你提供选型GIS软件的意见,你会从哪些方面考虑提出选择GIS 软件的意见?2、(15分)如果存在不同参考系统的地理数据源,通常有哪些方法使他们的坐标系统得到统一?3、(15分)通常所说的空间关系是指哪些关系?存储这些关系有什么用途?4、(15分)关系数据库在存储空间数据方面有一些技术发展,这些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三、综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5分)GIS由单机模式发展到局域网模式、WebGIS和GridGIS模式,请描述各个模式的技术和应用特点。
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大地章节习题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大地章节习题绪论1(试述你对大地测量学的理解,2(大地测量的定义、作用与基本内容是什么,3(简述大地测量学的发展概况,大地测量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简述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测卫(SLR)、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IBL)、惯性测量系统(INS)的基本概念,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1(简述是开普勒三大行星定律,2(什么是岁差与章动,什么是极移,3(什么是国际协议原点 CIO?4(时间的计量包含哪两大元素,作为计量时间的方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5(恒星时、世界时、历书时与协调时是如何定义的,其关系如何, 6(什么是大地测量基准,7(什么是天球,天轴、天极、天球赤道、天球赤道面与天球子午面是如何定义的 ,8(什么是时圈、黄道与春分点,什么是天球坐标系的基准点与基准面,9(如何理解大地测量坐标参考框架,10(什么是椭球的定位与定向?椭球的定向一般应该满足那些条件, 11(什么是参考椭球,什么是总地球椭球,12(什么是惯性坐标系,什么协议天球坐标系、瞬时平天球坐标系、瞬时真天球坐标系,13(试写出协议天球坐标系与瞬时平天球坐标系之间,瞬时平天球坐标系与瞬时真天球坐标系的转换数学关系式。
14(什么是地固坐标系、地心地固坐标系与参心地固坐标系,15(什么协议地球坐标系与瞬时地球坐标系,如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16(如何建立协议地球坐标系与协议天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写出其详细的数学关系式。
17(简述一点定与多点定位的基本原理。
18(什么是大地原点,大地起算数据是如何描述的,19(简述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新北京54坐标系的特点以及它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20(什么是国际地球自传服务(IERS)、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ITRS的建立包含了那些大地测量技术,请加以简要说明, 21(站心坐标系如何定义的,试导出站心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22(试写出不同平面直角坐标换算、不同空间直角坐标换算的关系式,试写出上述两种坐标转换的误差方程式,23(什么是广义大地坐标微分方程(或广义椭球变换微分方程),该式有何作用,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1. 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有哪些,目前主要采用哪些方法,2. 试阐述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原则,3. 简述控制网设计书一般包含哪些主要内容,4. 什么是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大体上分为那几类,5. 优化设计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进行控制网优化设计,6(何谓控制网的可靠性,什么是内部靠性与外部可靠性,7(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有那些,各等级高程控制网有何作用, 8(如何理解水准测量精度评定公式, ,它有何作用,它与水准测量平差得到单位位权中误差有何区别,9(在什么情况下水准测量需要加重力改正,为什么要加重力改正,10(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在实际作业过程与数据处理中如何加以消除与削弱,11(精密水准测量作业的一般规定有哪些,这些规定有何作用,12(何谓水准测量的间歇点,规范中对间歇点有何要求,13(精密水准测量的概算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加上相应的改正,14(跨河水准测量的方法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5(你对徕卡全站仪编码读盘与光栅读盘的测角原理是如何理解的,你对徕TC系列与TPS系列的仪器的特点与功能有哪些了解,16(徕卡系统TPS1200超站仪有何特点,17(据你所知目前常用的气泡式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数字水准仪的型号有哪些,对其主要特点有哪些了解,18(精密水准仪与水准尺与普通水准仪与水准尺有何不同,19(什么是大气折射率,电磁波测距仪大气改正公式是如何导出的,改正计算需要考虑哪些气象元素,20(简述相位式测距仪与脉冲式测距仪测距的基本原理,21(采用可变频率法与固定频率法如何确定整周相位数N,试简述各自的基本原理,22(电磁波测距测距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观测距离一般要加入哪些改正计算, 23(测距的标称精度公式一般表示为 ,试中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24(测距的标称精度公式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来加以检验,简述其基本方法,25(什么是绝对重力测量与相对重力测量,26(测定绝对重力与相对重力的方法有哪些,写出公式并简述其原理, 27(在进行相对相对重力测量时,为何需要联测一些绝对重力点,28(什么是重力基准,请简述目前我国的重力基准的现状,29(试简要叙述GPS测量定位的基本原理,30(什么是绝对定位,何谓相对定位,31(GPS网的布网形式有哪些,说明各自有何特点以及适用范围,32(如何建立GPS基线向量在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平差数学模型,33(参心空间坐标系中,GPS基线向量与地面观测值的误差方程式是如何建立的,三维网平差、三维网联合平差、三维网约束平差等平差方法你是如何加以区分的,34(如何建立GPS观测值与地面观测值的二维平差的数学模型,。
武汉大学 2009-2010-1地图投影试卷A 答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9 - 2010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图投影》试题A 答案姓名年级 2007 任课教师李连营学号专业 GIS 系主任签名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地图投影中大圆指的是经线和赤道。
2、地图投影变形可以通过两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分别是变形椭圆和等变形线。
3、透视方位投影中,球面投影是等角切方位投影。
、我国曾经使用过的坐标系有 54坐标系和 80坐标系。
高程系有 56黄海高程和 485国家高程基准。
5、按照变形性质,圆锥投影可以分为等角圆锥投影、等面积圆锥投影和任意圆锥投影。
6、等距离圆柱投影的经纬网格呈现的形状是方格网。
7、高斯投影的三个条件是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投影据有等角性质、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8、在众多的参考椭球中,有一个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椭球体叫游存义椭球。
9、地图投影变换的方法有解析变换法、数值变换法和数值解析变换法。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进行改正,每题2分,共20分) 1、等面积斜方位投影的等变形线的形状为同心圆弧 (?)1/22、高斯投影系数中,H=(EG-F*F)。
(?) 3、地图投影变形分为长度变形、角度变形(删除)和面积变形,这些变形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和零,。
(×) 4、在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的等角航线和经线的交角就是(不是)这两点的方位角。
(×) 5、高斯投影中变形最大的点是分带中赤道上最边缘的点。
(?) 6、 UTM投影的变形性质为等面积(等角)。
(×) 7、事实上,正轴等面积割圆锥投影是不存在的。
(?)8、地图投影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解决地球和椭球体的选择(曲面和平面的转换)。
(×) 9、地图投影中,长度变形是其它变形的基础。
(?) 10、球面投影中只有大圆(和小圆)被投影为圆。
30个简答题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靠性;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形图分幅编号规则:采用经纬线分幅和行列式编号方法。
行从赤道算起,每四度为一行,用A,B,C……表示,经线从180算起,自西向东每六度为一列,用1,2,3,……表示。
1:50万~1:5千编号共10位,前三位是所在1:100万的地图编号,第四位是比例尺代码,依次为B,C,D……H(1::50W,1:25W,1:10W,1:5W,1:2.5W;1:1W;1:5千);后六位分别为行列号。
行号从上而下,列号从左到右。
1:50W—2, 1:25W—4, 1:10W—12, 1:5W—24……48,96,192简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关系与区别: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与应用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以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从它们的形成开始一直到发展至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最终的目的不同:地图学的目的是快速、精确地编制高质量的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对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服务。
为什么地图会产生投影变形?分别写出投影变形的数学表达式。
答:由于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要把它完整地表示到平面上,必须有条件的进行局部拉伸和局部缩小,所以必然会产生变形。
投影变形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长度变形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线段之比与1之差:-1 (2)面积变形:投影面上一微小面积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之比与1之差: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为什么1∶100万基本地形图却拼不成一幅完整的1∶100万《中国地图》?如何才能拼成?答:1:100玩基本地形图采用的是分带的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自赤道起按纬差4°分带,每带单独投影,形成多个投影面,这样形成的图幅,在同一带内是可以无缝拼接的,但在相邻两带之间,由于同一条纬线拼接线分别投影到两个不同的圆锥面上,展开后曲率不一样,所以相邻两带之间是无法无缝拼接的,也就构不成一幅完整的1:100万地图。
地图设计与编绘一.基本概念1.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中最基本的要素(如水系、地貌、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土质植被及其它人文标志)的地图。
2.地形图:按照国家统一规范测制或编制的详细表达普通地理要素的地图。
3.普通地理图:4.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图:我国把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等八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称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5.系列地图: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反映同一地区多种要素或不同时相的一组地图的集合。
6.地图集: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编制的一组地图,装订成册,称为地图集。
7.基本图形变量:基本图形变量又叫“视觉变量”,是构成符号的基本因素:颜色、形状、尺寸、方向、亮度、密度、结构、位置8.量表系统注记构成要素:9.制图综合:制图综合是在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地理特点等条件下,通过对地图内容的选取、概括和关系协调,建立能反映区域地理规律和特点的新的地图模型的一种制图方法。
10.选取:选择那些对制图目的有用的信息(满足地图用途要求并反映制图区域地理特点的重要的制图物体或现象),舍去不必要的信息。
11.概括:对选取了的制图物体进行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化简。
概括分为形状概括、数量特征概括和质量特征的概括。
12.地图载负量:地图的容量(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包括面积载负量和数值载负量。
13.面积载负量:单位面积里符号和注记的面积。
14.数值载负量:单位面积里要素的个数。
如:居民地个数/dm215.编绘规范:由国家测绘主管部门拟订总体大纲。
编绘规范是编绘地图所依据的立法技术标准,它的内容应简明扼要,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16.编辑计划:是在编绘规范的指导下针对具体的地区由各省制图机构设计局部编图大纲17.图式:是地图符号样式和描绘规则的规范。
图式中规定了相应比例尺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颜色标准,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1、地图的基本特征: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4、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6、地图学与GIS的关系:答:GIS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7、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8、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9、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他们: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可以通过等变形线和变形椭圆来表示。
10、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答: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1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12、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13、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14、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的变形: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是借助对变形椭圆和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
1998一、选择1、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于:A.中国B.美国C.加拿大D.澳大利亚2、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常用:A.空间内插B.半线理论C.平板技术D.维数变化3、空间集合分析主要完成:A.地形分析B.缓冲区分析C.逻辑运算D.叠置分析4、以线性四*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MORTON码值为:A.57B.39C.54D.365、建立空间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属于____功能A.空间分析B.图形分析C.空间查询D.地图整饰二、简述在栅格数据中提取多边形边界的一般方法三、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输入包含几项内容?输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有几种?四、图画题给出一个四*树要求画出栅格矩阵,并用线性四*树和二维行程编码表示七、简答题1、地理坐标2、地图投影研究的主要内容3、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图投影配置应遵循的原则八、介绍两种商用GIS基础软件的主要特性和适应的场合九、某城市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原有的地下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此须重新进行规划,目的是为了满足今后10—20年内城市人口发展的需要。
现用GIS辅助规划其要求是:1、能随时知道任意地方的地下管线的各类指标2、能随时了解那些管线需要重新建设3、能随时了解任意区域的人口指标4、管线应铺设在道路的两侧、单侧或中央。
5、管线铺设时应距离附近的建筑至少10米6、管线铺设和指标计算应结合地形进行7、输出规划成果,主要包括人口分布图和规划后的底下综合管线图现提供如下条件:1、规划区域的地形图及属性数据2、规划区域的道路图及属性数据3、规划区域的地下综合管线现状图及属性数据4、规划区域的人口分布规划图及属性数据5、规划区域的建筑分布分布图几属性数据6、已提供了由人口计算相应管线的负载的全套公式7、已提供了计算管线各种指标的公式8、所有的图件都已经入库根据以上的条件,设计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上述规划要求的方法,分别说明其中使用了哪些数据和GIS的那些主要功能。
经济地理学真题2009年经济地理真题一、名解(每题4分,32分)工业用地选择城市环境容量地域分工城乡一体化聚集经济圈层结构综合平衡外部不经济性二、问答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针对经济活动的聚集于分散特征?(15分)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城乡统筹?(15分)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中,如何把握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尺度?(15分)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3分)5、在区域条件评价过程中,如何体现系统分析的观点?(12分)6、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目标?(12分)三、论述(每题18分)1、论基于测度与评价的区域发展决策。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2008年经济地理学真题一、名解(8*4分=32分)区位条件用地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地区专门化区域规划规模经济技术经济论证法生态工业区二、问答(共82分)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的优势?(12分)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体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理?试举例说明。
(14分)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14分)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除坚持“地区专门化”,为什么还要坚持“综合发展”?(14分)5、如何理解区域发展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14分)6、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系统性?(14分)三、论述(2*18=36分)1、论区域分工与协作,并举例说明。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
2007年经济地理学真题一.名解(8*4)用地选择因地制宜用地平衡城乡一体化组团布局距离衰减作用城镇体系人地关系二.问答1.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特色。
(12)2.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实现“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15)3.在区域条件评价中,如何正确把握区域条件的基本特征?(15)4. 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5)5.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的集聚与分散机制?(13)6.如何理解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的优化?(12)三,论述(18,18)1,试论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综合评价。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它有哪些基本特征?(10p,2007)由分布在地球表层附近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彼此相互接触,甚至呈交错或重叠分布,使这些圈层中的水、空气、岩石和有机体互相包容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它们之间通过能量流通和物质传输,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以自身特有的矛盾和规律,独立存在于地球体之中,构成了一个在性质上不同于地球所有其他圈层的特殊圈层,这个圈层就是自然地理环境。
它基本特征有:整体性区域性系统性2.试述自然地理学在“统筹人与自然,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19p,2007)3.人类活动对地表自然环境有何影响?自然地理学在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能有何作为?(15p,2004)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结构。
比如,毁林垦种使森林变为农田,城市建设使森林、草地或者农田变为混凝土为主的地面,过度放牧或开垦使草原变为荒漠,水库的建设使旱地变为水面,干旱区节水灌溉技术使戈壁、荒漠变为良田,如此等等。
(2)改变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温室效应(3)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土壤侵蚀(4)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水的控制:跨流域调水,改变了两个流域水分的循环CO2的增加破坏臭氧层水体富营养化水库>增加水分蒸发,改变水循环(5)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改变了地面的反射率,沙漠化,城市热岛、水库、温室效应(6)对资源的消耗与破坏水资源、土地资源,化石燃料从目前来看,自然地理学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1)弄清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2)弄清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评估、预测与规划,从而为环境的管理、优化、调控,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3)弄清地球表层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为灾害预测、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名词解释1.大地线克莱劳定理2.垂线偏差改正3.正常重力位4.正常高5.底点纬度6.投影长度比7.周期误差8.大地原点9.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10.基辅差1、大地水准面2、高斯投影正算3、大地高4、垂线偏差5、大地主题反算6、参考椭球定位7、找准目标的相位差8、波道曲率改正9、静力法重力测量10、恒星时1、正高2、底点纬度3、重力基准4、、地球正常重力位5、似大地水准面6、总地球椭球7、大地线8、波道曲率改正9、大气垂直折光10、大地主题正算1.参考椭圆 2.高程异常 3.岁差 4.球面角超 5.水准标尺基辅差控制网可靠性大地方位角地球大地基准常数协调世界时正常重力位天文大地垂线偏差二,计算和作图1.试分别画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和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的示意图,并说明各轴的指向。
2.图中P1,P2是椭球面上P1,P2在高斯平面上的投影点,试绘出:(1)P1,P2之间的大地线描写形;(2)P1,P2两点之间的方向改化;(3)P1至P2方向的平面坐标方位角;(4)P1点的平面子午线收敛角。
3. 二等水准测量中,AB点间共设了4个测站,A点的高程h A=10.0000,用N3水准仪进行返测,前三站的高差和为5.0000,第四站的观测数据如下(按观测顺序排列):1825 1385 16032 17427 1962 1523 47582 46188试计算该测站的视距长度和B点的高程h B。
4. 已知P点的垂线偏差为:ξ=+1.0"、η=-1.0",P点至Q的大地方位角为90°,由观测Q的高度角为45°,试计算PQ方向的垂线偏差改正?5. 在一般的情况下相对法截弧是不重合的,为什么?(用有关公式来论证)6. 当大地线长度短于50公里时,可以认为大地线的平面投影曲线的长度S等于其弦长度D,为什么?7. 试比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子午圈曲率半径M、卯酉圈曲率半径N和平均曲率半径R三者的大小?在什么情况下三者相等?(用相关公式来证明)8. 精密水准测量时,往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而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这样做可以消除或减弱哪些误差?9. 设高程平面上有一点,其坐标值为x1=0m,y1=-290km,试绘图说明该点换算至相邻带上时,y2之概值是多少?注:设a=6400km,∏取3.14,精度到km。
《地图学》试题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地图学试题解析一、地图概念试题:1.地图具有科学性、一览性和艺术性等基本特征,结合你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2011简答题)-----------------------------------------------------------------------------------------------------------------------------------------------2.地图具有科学性、一览性和艺术性等基本特征,简述这些特性的含义和由来。
(2010简答题)-----------------------------------------------------------------------------------------------------------------------------------------------3.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为什么具有这些特性?(2007简答题)-----------------------------------------------------------------------------------------------------------------------------------------------4.现代地图学形成过程中有哪些重大的理论和技术创新?现代地图学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如何?可结合具体实例阐述。
(2009论述题)-----------------------------------------------------------------------------------------------------------------------------------------------5.地图与风景画、航空像片比较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请结合自己的认知,从地图定义的特性出发归纳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同时说明采用什么技术过程来实现这三个特征。
武汉⼤学2010级数字测图与GPS复习提纲(究极简化版)数字测图与GPS葵花宝典⼀、地球的形状和⼤⼩名词:⽔准⾯⼤地⽔准⾯参考椭球⾯12、⽔准⾯:处于静态的⽔⾯;⼤地⽔准⾯:把⼀个假想的、与静⽌的平均海⽔⾯重合并向陆地延伸且包围整个地球的特定重⼒等位⾯;地球椭球:代表地球形状和⼤⼩的旋转椭球;总地球椭球:与⼤地⽔准⾯最接近的地球椭球;参考椭球⾯:与某个区域如⼀个国家⼤地⽔准⾯最为密合的椭球称为参考椭球,其椭球⾯。
3、测量外业⼯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基准⾯是⼤地⽔准⾯(⽆数重⼒等位⾯)。
测量计算的基准线是法线、基准⾯是参考椭球⾯(数学模型)。
⼆、⽤⽔平⾯代替⽔准⾯的限度4、⽔平⾯代替⽔准⾯对⽔平⾓、距离、⾼差的影响中⾼差最⼤。
56三、测量坐标系名词:绝对⾼程相对⾼程7、⼤地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为基准⾯,以起始⼦午⾯和⾚道⾯为参考⾯。
⼤地经度是过地⾯⼀点的⼦午⾯和起始⼦午⾯的⾓度,⼤地纬度是过地⾯⼀点的椭球⾯法线和⾚道⾯夹⾓。
8、测量⼯作的平⾯直⾓坐标系坐标纵轴是x轴,表⽰南北⽅向⽅向;坐标横轴是y轴,表⽰东西⽅向。
9、⾼斯平⾯直⾓坐标系X轴是⼦午⾯的投影,Y轴是⾚道⾯投影。
10、⾼斯投影分带的⽬的控制长度变形,带宽为3和6。
此处有例题。
四、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名词:地形图⽐例尺⽅位⾓11、⽐例尺:地图上任⼀线段的长度与地⾯上相应线段⽔平距离之⽐。
分类:数字⽐例尺(更精确),图⽰⽐例尺。
12、⽐例尺精度:在测量⼯作中称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平距离为⽐例尺精度。
作⽤:按照实际需要减少成图时间,以及测量费⽤。
13、坐标⽅位⾓的推算应注意什么问题?注意正反啊五、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名词:精度算术平均值加权平均值17、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A.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误差在符号和数值上都相同,或按照⼀定的规律变化,称为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符号和数值⼤⼩都不相同,从表⾯看没有任何规律性,称为偶然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