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蛋管理与孵化条件
- 格式:ppt
- 大小:18.47 MB
- 文档页数:25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和关爱。
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非常重要。
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孵化小鸡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说,孵化小鸡的温度应该在37.5摄氏度左右,湿度应该在50%~60%之间。
在孵化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监测孵化器的温湿度,确保它们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其次,选择优质的蛋也是非常重要的。
优质的蛋能够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在选择蛋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外观完整、无裂纹的蛋,并且最好是经过专业筛选的蛋。
此外,蛋的存放时间也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过期的蛋不适合孵化。
在孵化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翻蛋和加湿。
翻蛋是为了让蛋内的胚胎均匀受热,促进小鸡的正常发育。
一般来说,每天需要翻蛋3~5次,但在孵化的最后三天不要再翻蛋。
加湿是为了保持孵化器内的湿度,促进小鸡的孵化。
在孵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孵化器内的湿度情况适时加水,确保孵化器内的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此外,孵化小鸡还需要注意通风和消毒。
孵化器内的空气质量对小鸡的健康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开孵化器的通风口,保持空气的流通。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对孵化器进行消毒,确保孵化器内的卫生环境。
最后,孵化小鸡成功后,我们需要及时将小鸡移出孵化器,并且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饲养管理。
小鸡出壳后,需要给予适当的温暖和饮食,保持它们的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选择合适的孵化器、优质的蛋,注意翻蛋和加湿,以及注意通风和消毒,都是孵化小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让小鸡健康地孵化出来。
蛋鸡孵化的基本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翻蛋、晾蛋等。
1 .温度温度是孵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条件。
在实际生产中鸡胚对一定范围的温度即37 . 3~39 .5 ℃具有适应能力,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发育,孵化温度过高,胚胎会加快发育,出壳推迟、毛短、体小而弱,不易成活;孵化温度过低,出壳晚且不整齐,弱雏又多,所以在孵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
无论哪种孵化方法,控制温度的方式上大体有恒温和变温两种。
恒温即孵化全过程始终将温度控制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变温是依不同的胚龄,施以不同的温度,但在一定的胚龄范围内温度是恒定的。
就机器孵化而言,若分批入孵则由恒温孵化,温度始终控制在38 ℃,若整批入孵时则用变温孵化,即1~7 天38.4℃,8~19天37 . 8 ℃,19~21天37.3 ℃。
若孵化和出雏分开时,出雏器内的温度也应控制在37.3 ℃,实践证明37.3 ℃是出雏的最佳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孵化率。
2 .湿度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虽不像温度那样严格,但湿度仍为孵化的重要条件;孵化机内的湿度主要靠加水通过蒸发而实现,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湿度过高雏鸡出现肚大,站立不稳、犬坐;湿度过低雏鸡干瘦、个体较小。
整个孵化期中相对湿度要保持在两头高、中间低的水平,即1~7 天为60%~65 % , 8~17 天为50 % ~55 % , 18 天后为65 %~70 % ,湿度的测定是用孵化湿度计或干湿球温度计来测定的。
3 .通风换气鸡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不能正常地进行气体交换,胚胎很快就会死亡,所以在孵化机设计时都留有进、排气孔或风扇转动调节通风换气量。
比较先进的孵化机都是把进气、排气孔通过管道输到室外。
若能在进气口加一个过滤设备,机内的空气会更新鲜。
通气量的调节可根据胚龄的大小而变化,胚龄小时气体交换量小,风门可适当开小一点,以免影响温度恒定,胚龄大时风门可开大一点,特别是孵化后期风门要开到最大位置。
种蛋孵化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种蛋孵化这档子事儿!你可别小瞧这一颗颗小小的种蛋,它们里面可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呢!要想让这些种蛋顺利孵化,那可得下一番功夫。
首先呢,种蛋的选择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去挑水果,总得挑那些看着饱满、没啥毛病的吧。
种蛋也一样,得挑那些表面光滑、没有裂缝、形状规则的,这样的种蛋才更有可能孵出健康的小生命呀。
然后就是孵化的环境啦。
这就好比小宝贝们得有个舒服的家,温度、湿度都得恰到好处。
温度要是不合适,那小宝贝们可能就长不好啦,你说这多可惜呀!湿度也不能马虎,太干了太湿了都不行,就像人待的地方,太干燥了会不舒服,太潮湿了也会觉得闷得慌。
还有啊,种蛋在孵化的过程中还得时不时地翻一翻,这就跟你睡觉不能总保持一个姿势一样,得换换,这样才能长得匀称呀。
你想想,如果一直不翻身,那一边压得扁扁的,多难看呀。
在孵化的过程中,你可得时刻关注着这些小宝贝们的动静。
有时候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得细心再细心。
你说,要是小婴儿哭了你都不知道咋回事,那能行嘛。
孵化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哦,不能着急,得耐心等待。
就像煮饭,火候不到饭就不熟呀。
等啊等,终于有一天,你会听到“叽叽”的声音,哇,那可太让人兴奋啦,就好像你精心培育的花朵终于绽放了一样。
这时候,可别高兴得太早哦,小宝贝们刚刚出生,还很脆弱呢。
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得慢慢扶着。
要给它们提供合适的食物和水,让它们能茁壮成长。
你说,这种蛋孵化是不是很神奇呀?从一颗颗小小的蛋,变成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生命,这中间得付出多少努力和心血呀。
但当你看到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值啦!所以呀,如果你也想尝试孵化种蛋,那就得用心去对待,就像对待自己的宝贝一样。
别嫌麻烦,别嫌累,因为最后收获的喜悦会让你觉得一切都太值得啦!加油吧,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些小生命的诞生和成长!。
禽蛋孵化所需六大条件1.温度:温度是胚胎发育的重要条件。
在短时间内,胚胎在32-40度的温度里仍能发育。
在孵化前期,因胚胎幼小,缺乏适应外界温度和调节体温力,故需稍高的温度,到发育后期,胚胎已初具调节体温的能力,又由于脂肪代谢加强,产生大量的生理热,故需稍低的温度,这就是温度前高、中平、后低的道理。
(1)高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高温孵化使孵化期缩短,出雏率、健雏率和成活率都会降低。
胚胎在42度时2-3小时就会死亡;(2)低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低温可能延长孵化期,死亡率畸形雏增加。
在36度以下的低温度里,经一天以上,会造成部分胚胎发育不全,出壳前多死于壳内。
2.湿度:胚胎的发育对湿度适应范围较宽,一般在50-70%之间,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相对湿度应最高。
这是因为前期要生成羊水,中期要排出尿液,后期利于出壳的缘故。
如果湿度过高,影响尿囊液的排出,造成幼雏毛过长,大肚皮,显得笨重迟钝;如果湿度过低,蛋内水分蒸发过多,易造成雏鸡体小毛短,羽毛易粘到蛋壳上面,不利于雏禽出壳。
可用看胎施温:根据胚胎发育情况设置温度,如在5天看到单珠,血管占蛋面五分之四说明用温正常,如果出现双珠说明用温过高,应降低0.5度,如看不到眼点,说明用温过低,应提高0.5度,由于胚胎发育不一致,在同一时间里,会出现几种形状,这时应多数为准。
3.通风:全自动孵化机左右两侧上下各设有一排通风孔,该通风孔不但能通风换气,而且还起着调节上下温差的作用。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孵化过程中通风换气,可以不断提供胚胎需要的氧气,及时排除二氧化碳,还可以起到均匀机内温度,驱散余热等作用。
早期的胚胎主要通过卵黄囊血管利用卵黄中的氧气。
胚胎发育到中期,气体代谢是依靠尿囊,通过气孔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孵化后期,胚胎开始肺呼吸,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大量增加。
若孵化机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孵化率下降15﹪,如不及时改善通风换气,畸形、死胚会急剧增加。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农村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鸡的生长和产量。
正确的孵化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小鸡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保证养殖业的效益。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孵化小鸡需要选择合适的孵化器。
孵化器的选择应该根据孵化的规模来确定,一般来说,小规模的孵化可以选择家用孵化器,而大规模的孵化则需要专业的孵化设备。
无论是哪种孵化器,都需要保持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平衡,以确保孵化的成功。
其次,要选择健康的种鸡蛋。
只有健康的种鸡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在选择种鸡蛋时,要注意外观是否完整,表面是否有裂纹,是否有异味等,这些都是选择种鸡蛋的重要指标。
接着,对种鸡蛋进行储存和预处理。
种鸡蛋在储存前需要进行清洁消毒,然后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储存,以确保种鸡蛋的质量。
在孵化前,还需要对种鸡蛋进行预处理,包括转卵、浸蛋、喷雾等,这些预处理可以帮助孵化的成功率。
然后,控制好孵化的环境。
孵化小鸡需要一个温度适宜、湿度适当的环境。
在孵化过程中,要不断监测孵化器内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调整,保持孵化环境的稳定。
最后,对孵化后的小鸡进行护理。
孵化成功后,要及时将小鸡转移到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并给予适当的饲料和水。
同时,要对小鸡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确保小鸡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选择健康的种鸡蛋,进行储存和预处理,控制好孵化的环境,对孵化后的小鸡进行护理,这些都是孵化小鸡的关键。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小鸡的健康生长,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人工孵鸡蛋的方法人工孵化鸡蛋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它允许我们控制温度、湿度和其他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孵化成功的概率。
下面是一些人工孵化鸡蛋的常用方法:1. 孵化箱的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孵化箱。
孵化箱应该具备稳定的温度控制系统和适当的湿度控制装置。
确保箱内的温湿度计准确可靠。
2. 温度和湿度控制:为了成功孵化鸡蛋,我们需要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一般设置在摄氏37.5度左右,并在后期稍微下降。
湿度通常保持在相对湿度50%至60%之间,但在孵化的最后三天可略微提高。
通过调整箱内的温湿度控制器,确保它们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 孵化基质的选择:使用一种适合的孵化基质。
常用的孵化基质包括碎木屑、稻壳、纸屑等。
这些材料能够保持适当的湿度,并为刚孵化出的雏鸡提供良好的支撑。
4. 孵化鸡蛋的准备:在孵化之前,确保鸡蛋表面没有异物或明显的损伤。
将鸡蛋放入孵化箱中之前,可以进行一次筛选和清洗,以确保鸡蛋的质量良好。
5. 鸡蛋的翻转:鸡蛋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定期翻转,以避免胚胎黏连于蛋壳内而导致死亡。
一般来说,每天翻转2-3次,每次旋转约45度。
6. 孵化过程的监测:持续地监测鸡蛋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
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定期检查孵化箱内的环境条件。
此外,观察鸡蛋的外观和听到声音也是了解孵化进展的指标。
7. 孵化过程的结束:正常情况下,鸡蛋在孵化21天后会孵化出雏鸡。
孵化完成后,将雏鸡从孵化箱中移出,并安置在温暖且舒适的环境中。
通过遵循这些人工孵化鸡蛋的方法,我们能够提高孵化成功率,确保鸡蛋顺利孵化并培育出健康的雏鸡。
请记住,在进行人工孵化时,保持细心和耐心是至关重要的。
种蛋孵化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种蛋孵化管理工作,提高蛋鸡产能,保障种蛋孵化质量,保护种蛋资源,提高种蛋孵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大中型蛋鸡养殖场的种蛋孵化管理工作。
三、种蛋孵化管理机构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明确人员责任,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负责种蛋的鸡蛋采集、守护、分级、装箱、运输、检验等工作。
2.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种蛋的孵化管理工作,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和质量。
四、种蛋采集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蛋鸡产的鸡蛋进行采集。
2.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鸡蛋采集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进行鸡蛋采集工作。
3. 种蛋采集应当遵循卫生和安全的原则,确保鸡蛋的干净卫生。
五、种蛋守护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建立种蛋守护记录,记录种蛋的种类、数量、存放时间、温度等信息。
2. 种蛋守护应当采取密封保鲜的方式,避免蛋壳受损、外界杂质等对种蛋的影响。
3. 种蛋守护场所应当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理消毒,确保种蛋的质量。
六、种蛋分级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进行种蛋的分级工作,根据蛋壳的形状、大小、色泽等指标对种蛋进行分级。
2. 种蛋的分级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确保种蛋的质量。
3. 种蛋分级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分级的准确性。
七、种蛋装箱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采用专用的种蛋箱进行种蛋装箱工作。
2. 种蛋箱应当清洁、干燥,保持箱内温湿度适宜,避免种蛋受损。
3. 种蛋装箱应当注意放置方向和密封度,确保种蛋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八、种蛋运输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采用封闭式车辆进行种蛋运输。
2. 种蛋运输车辆应当干净、整洁,保持车内温湿度适宜,避免种蛋受损。
3. 种蛋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安全措施,确保种蛋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振动和碰撞。
九、种蛋检验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对种蛋进行孵化前的检验工作。
2. 种蛋检验应当检测种蛋的内部结构和表面情况,确保种蛋的质量。
火鸡孵化技术注意事项,孵化温度和湿度是多少1、种蛋选择:挑选大小适中,外形为卵圆形,但是大小头分明的种蛋进行孵化。
2、种蛋保存:将种蛋保存在8-18°C的环境下,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保存时长以7-10天为宜。
3、种蛋消毒:产蛋后2小时左右进行消毒,可以选择使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温热的来苏水浸泡种蛋3-5分钟,然后立即孵蛋。
一、火鸡孵化技术注意事项1、种蛋选择挑选大小适中,外形为卵圆形,但是大小头分明的种蛋,不能选择脏蛋、裂纹蛋、畸形蛋、薄壳蛋、厚皮蛋以及刚刚产出1天不到的热蛋。
2、种蛋保存将种蛋保存在8-18°C的环境下(温度过低,种蛋冻裂;温度超过20°C,胚胎开始发育),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保存时长以7-10天为宜,不宜超过21天。
3、种蛋消毒产蛋后2小时左右进行消毒,方法如下:(1)每立方米空间使用14ml的40%甲醛溶液,7g高锰酸钾,兑水14ml,然后密闭容器,熏蒸15-20分钟左右。
需注意混合药液的时候,顺序为先加高锰酸钾,然后加水,最后加40%甲醛溶液。
(2)使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者是温热的来苏水浸泡种蛋3-5分钟左右,然后立即孵蛋。
4、孵前准备(1)种蛋孵化前12小时左右需要进行预热,等到种蛋逐渐升温至30°C才能进行孵化。
(2)孵化前,孵蛋器中每立方米空间使用40ml福尔马林,20g 高锰酸钾,兑水40ml进行熏蒸消毒。
然后关闭机门,升温至37°C,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开动风扇,消毒30分钟。
消毒结束后,放出熏蒸气体,进行孵化。
5、孵化过程注意事项(1)经常通风透气,保证孵化室的空气新鲜。
(2)孵化期间需要经常翻蛋。
孵化第1-16天的时候,每隔2小时人工翻蛋一次。
孵化第17-25天的时候,每隔1小时人工或机器翻蛋一次。
(3)孵化至第8、20、25天的时候,检查一次种蛋,将未受精蛋和死胚蛋除去。
(4)孵化18天后进行晾蛋,每天进行两次,每次10-15分钟。
鸡的繁殖与孵化技巧鸡的繁殖与孵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孵化技巧可以提高鸡的繁殖效率和孵化成功率。
本文将从选种和配对、孵化环境和设备、孵化管理等方面介绍鸡的繁殖与孵化技巧。
一、选种和配对1. 良种选取:选取具有良好繁殖性能和遗传优势的鸡种进行繁殖。
常见的良种包括蛋鸡、肉鸡和文鸡等。
2. 配对原则:根据鸡种的遗传特性,进行合理的配对,以保证后代的优良遗传性状。
常用的配对原则包括同系交配、互补配对和近交配等。
3. 配对数量:根据需求和鸡的数量,合理安排鸡的配对比例,以确保鸡的繁殖效果和繁殖速度。
二、孵化环境和设备1. 孵化室环境:孵化室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37-39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70%。
2. 孵化箱:孵化箱是孵化的主要设备,需要具备恒温、恒湿和通风等功能。
选择质量可靠、操作简便的孵化箱,以提高孵化成功率。
3. 温度计和湿度计:准确监测孵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选择高精度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及时调整和控制孵化环境的条件。
三、孵化管理1. 筛选蛋:孵化前应对蛋进行筛选,将损坏、变形和异物较多的蛋排除,选择质量好的蛋进行孵化。
2. 孵化时间:不同种类的鸡的孵化时间略有差异,一般在18-21天左右。
根据具体情况和孵化箱的设定,确定合适的孵化时间。
3. 翻蛋和湿度调控:孵化过程中需要定时翻蛋,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同时,根据孵化箱中的湿度情况,适时调整湿度,保持适宜的环境。
4. 孵化后的处理:鸡蛋孵化成功后,需要及时将小鸡转移到温暖、干燥的孵化箱内供其生长。
同时,对孵化后的脐带进行处理,以防止感染和窒息。
5. 饲养管理:小鸡孵化成功后,需要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保持干净的饮水器和饲喂器,定期清洁和消毒鸡舍,防止疾病的发生。
总结:鸡的繁殖与孵化技巧关乎着鸡的繁殖效率和孵化成功率。
通过合理的选种和配对、科学的孵化环境和设备的设置以及细致的孵化管理,可以提高鸡的繁殖效果和孵化质量,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种蛋管理1.1种蛋的管理应从种鸡场开始在种鸡场应及时收集种蛋,一般地建议每天收集四次,以减小污染和破损。
饲养管理员在收集种蛋2小时后应及时进行熏蒸消毒,而后立即将种蛋送到蛋库。
送蛋过程中要防止种蛋夏季被曝晒、雨淋,冬季受冷冻。
1.2种蛋的贮存条件与时间种蛋的贮存温度一般保持在13℃—20℃范围,湿度一定要达到70%以上。
对于青年鸡所产的早期种蛋,其个小,蛋壳厚,蛋白稠,存贮时间长些较好。
而对中期种蛋,大小合适,蛋壳厚度,蛋白等都是最好的,贮存时间应短些。
对后期种蛋,种蛋个大,蛋壳薄,蛋白稀,存贮时间应更短一些。
下表是建议贮存条件与时间。
如果因为孵化生产的需要而延长存贮时间,则存贮温度应相应调低,保存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一周,否则孵化率明显下降,而种蛋保存期超出15天后则几乎没有孵化的价值了。
1.3种蛋的选择与消毒(1)污染蛋、破壳蛋、裂纹蛋一定要剔除,否则在孵化过程中会形成臭爆蛋而污染其它种蛋,得不偿失。
(2)剔除薄壳蛋、沙皮蛋和畸形蛋,种蛋蛋壳厚度在0.32mm左右最好。
(3)种蛋蛋重应在50—65g,种蛋的蛋形指数在72—76%。
(4)选蛋时应大头向上放入孵化蛋盘。
对不同周龄种鸡所产种蛋要区别开来,在存贮和孵化时分别对待,以求获得最佳孵化成绩。
(5)种蛋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除了在鸡舍一次消毒后,在孵化场分拣人员选蛋后要进行第二次消毒,消毒后推入蛋库进行存放。
种蛋由蛋库中推出入孵前还要进行第三次消毒,以确保孵化过程中种蛋不被细菌污染。
在我国现阶段消毒的办法主要是甲醛熏蒸法,也即用3倍浓度熏蒸(42ml福尔马林加21克/M3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熏蒸温度在20℃以上,湿度为60—80%RH,熏蒸完成后立即将熏蒸容器撤除,打开排风风机排尽消毒气体。
用药比例的判断方法也有用喷洒法对种蛋进行消毒的,如用1:1000的新洁尔灭喷洒或用1%双氧水、0.5%过氧乙酸和175ppm的季胺进行喷洒;喷洒时消毒药应覆盖种蛋表面。
孵化的五个条件孵化是指将卵或胚胎保温、湿度、气体、光照等环境条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发育成为幼体或成体的过程。
在生物学、农业、医学等领域中,孵化都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但是,孵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功。
下面,我们将介绍孵化的五个条件。
一、适宜的温度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不同的生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控制温度。
例如,鸟类的孵化温度一般为37.5℃左右,而爬行动物的孵化温度则在28℃-32℃之间。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甚至导致死亡。
二、适宜的湿度湿度也是孵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湿度对于胚胎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湿度过高会导致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从而影响胚胎的呼吸和新陈代谢。
湿度过低则会导致胚胎的脱水和死亡。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生物和孵化阶段来控制湿度。
三、适宜的气体气体是孵化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在孵化过程中,氧气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促进胚胎的发育和新陈代谢。
二氧化碳则是胚胎代谢产生的废气,需要及时排出。
此外,还需要控制一些其他气体的含量,如氮气、氢气等。
四、适宜的光照光照也是孵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孵化过程中,光照可以影响胚胎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需要控制光照的强度和时间,以适应不同的生物和孵化阶段。
五、适宜的环境环境条件是孵化的综合因素。
在孵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气体、光照等多个条件,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此外,还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以避免疾病和事故的发生。
总之,孵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功。
控制好温度、湿度、气体、光照和环境等条件,可以提高孵化的成功率,保证生物的正常发育。
鸵鸟种蛋怎么孵化?鸵鸟种蛋的孵化技术 鸵鸟是近年来颇受养殖户欢迎的一种养殖项目,蛋、羽毛、皮、肉等都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是一种养殖前景广阔的养殖项目。而在鸵鸟的养殖过程中,做好种蛋孵化工作是基础,直接影响到鸵鸟养殖的经济效益。那么,鸵鸟种蛋怎么孵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鸵鸟种蛋的孵化技术,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种蛋的收集与储存 一般雌鸟比雄鸟先进入发情期,因此早期下的蛋一般不育。雌鸵鸟一般在交配一周后开始产蛋。种蛋必须来自优良、健康的鸟群。挑选种蛋时,先将薄壳蛋、砂壳蛋、钢皮蛋及过大、过小、过扁、过圆、污染面积过大的种蛋挑出。对刚产出的种蛋不宜马上入孵,要贮存24h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6d,保存的温度以15℃为宜。若保存期超过6d,需要降低温度,保存种蛋的相对适宜湿度为70%-80%,并注意贮存室的通风。种蛋保存时,应大头朝下,每天翻动1次。
二、环境卫生及消毒 每2天用消毒液擦鸵鸟蛋贮藏室地板一次,隔2周全面清洗,消毒,并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熏蒸。鸵鸟产蛋时,饲养员要用消毒纱布接住,然后送孵化室消毒,消毒剂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ml,高锰酸钾21g,熏蒸30min。如果没有接住,用经消毒液浸泡的纱布擦去表面脏物,马上送孵化室消毒。入孵之前,用消毒药(温度不要超过40℃)浸泡20-30g,然后用消毒过的干纱布擦干种蛋即可入孵。孵化室地板每隔2d用消毒药拖擦一次,墙壁、天花板每半个月用消毒药喷洒一次,一个月进行全面清扫一次。每次孵化之前,孵化机内外及表面要用消毒药擦拭一遍,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三、鸵鸟的孵化条件 1.适宜的温度:经验表明,室温在18-25℃时,如果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温度控制在37℃效果最好,随着室温的升高,孵化温度可适当降低。也可采用变温孵化法,将孵化期分为前期、中期或后期,温度可分别控制为36.5、36、35.5℃,其相应相对湿度分别为22%、23%、25%。并且种蛋可按大、中、小或重、中、轻三个档次,实行分机孵化,能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
小鸡孵化技术一、种蛋的选择种蛋应该来自健康的鸡群,如果是用自己养殖的鸡所产的蛋孵化时,使用种蛋期间,要注意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应多喂些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的饲料:如鱼粉、豆饼和青菜之类,要注意防病、治病,使公、母比例1:10-15为宜(轻型蛋鸡),肉食鸡1:8-10。
一半新鲜鸡蛋5-7天孵化率最高,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
检查存放时间长短,可看气室的大小,沙皮蛋、刚皮蛋、畸形蛋过大、过小和有黑点受细菌污染的蛋都不能用来孵化。
二、种蛋的消毒消毒种蛋能提高孵化率和减少出壳后雏鸡染病率和死亡率,现在孵化提倡用新洁尔灭(医院、药店有售)来给种蛋消毒,此药无色无味,不污染蛋壳,且杀菌率强,水洗用量1‰,喷雾用量5‰,使用此药时,须注意水温不得超过40℃,超过40℃药效会有所下降。
三、室内温度和湿度室温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加湿方法:在地面上洒水或在炉上放水盆。
四、装盘入孵装盘时应将种蛋大头朝上,盘装满后,如有空隙,可塞些碎纸。
每个蛋盘上都有编号,并有孵化记录,以防调盘时混乱。
当机内温度稳定在38℃持续几个小时后,方可上蛋。
入孵天数从温蛋达到37.9℃时计算,每24小时为一天。
五.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雏鸡出壳后: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
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
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六.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都要人证操作管理,但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