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精炼 新
- 格式:doc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7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人教部编版复习特训九十二第1题【单选题】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主要原因( )A、消灭剥削阶级B、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C、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确立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和平方法”指的是( )A、赎买政策B、无偿没收C、实行股份制D、廉价收购【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反映1949-1963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历史事件有(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措施中,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新经济政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③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社全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B、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C、全行业公私合营D、保护富农的经济【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索历程C、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C、建立国营经济D、恢复国民经济【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三大改造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改造。
《三大改造》◆基础题一、选择题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A.1956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4.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B.农业合作化C.手工业合作化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5.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能力题一、选择题1.随着工业化起步,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子,这次改造的主要行业有()①农业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④官僚资本⑤帝国主义在华企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4.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在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
”你知道他说的“社”是指()A.农业生产合作社B.股份制企业C.乡镇企业D.文革小组5.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D.建立手工业二、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堂训练1.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2.“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
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如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
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运动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 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又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被称为“三大改造”,其中对农业的改造途径是( )A.走集体化道路 B.供销合作社 C.一大二公 D.公私合营5. 1953年春,河南安阳的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带领大家把社办下去,决不向困难低头。
”他所说的“社”是指(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农业生产合作社C.农村信用社 D.农村供销社6.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
”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大包干 B.公私合营 C.集体化 D.生产合作社当堂训练7如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
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
这一行为的时代背景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B.新中国的成立C.中共八大的召开D.进行三大改造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9、《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巩固辅导第二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那一年(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②中共“八大”胜利召开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④“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劳动者走合作化道路B、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C、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1956年底,“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
依据以上史实,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D、社会主义总路线取得了伟大胜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印刷的爱国题材的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贴画)对其反映的史实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④②③①【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业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和平方法”指的是( )A、赎买政策B、实行股份制C、廉价收购D、无偿没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实现了“和平过渡”,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A、实行股份制B、廉价收购C、赎买政策D、无偿没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如图是1949-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其中1952年和1956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人教部编版巩固辅导第六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B、人民公社化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同学对中国现代史出现的各个重要“时期”作了一个归纳,在其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帮他找出来。
( )A、开国大典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B、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1953-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B、土地改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三大改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那一年(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②中共“八大”胜利召开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④“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图文物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发行于大跃进时期B、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见证C、是社员加入人民公社的凭据D、见证了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大跃进”的开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一五”计划的基本完成。
第5课 三大改造总第6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结果、意义。
2.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
一、学前准备1. 结合地理学科,了解新中国主要工业区的发展情况。
2. 联系政治学科,了解宪法在国家运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预习导航(一)预习指导原因:土地改革后, 的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 建设的需要。
时间: — 形式:目的:性质: 时间: 年 — 年 形式: 特点:实行 ,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实质: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 转变为 的任务,初步建立起 ,进入 。
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存在 、 、 等缺点。
预习疑惑:(二)预习检测1.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B .农业合作化C .手工业合作化D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 工商业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3.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完全没收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三、课堂互动问题1 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什么联系?问题2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问题3 建国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四、总结归纳1.你有什么收获?(从知识、方法、规律方面总结)2.你还有哪些疑惑?3.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4.在展示中,哪位同学是你学习的榜样?哪个学习小组的表现最优秀?五、达标检测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2.“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人教部编版课后辅导练习四十二第1题【单选题】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开展合作化运动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三大改造的是( )A、工业B、农业C、手工业D、资本主义工商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对1956年底完成的“三大改造”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D、社会主义总路线取得了伟大胜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
”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②出席万隆会议③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④重返联合国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行B、三大改造的完成C、苏联的经济援助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答案】:第6题【单选题】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是( )A、1953年B、1954年C、1956年D、1957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陈列馆举办“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
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5课三大改造课程标准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教师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编写、表演小历史剧;引导学生课后撰写题为《我看三大改造》的小论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某某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1.课前展示电视剧《大宅门》图片。
设问:电视剧《大宅门》以某某堂为原型拍摄,某某堂是首批公私合营的示X企业,当时的历史情况如何呢?2.设疑:1956年初,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是什么使得这么高兴呢?方案一:教师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方案二:教师直接设疑激趣,由此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做学案自主探究部分,并且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1.学生依据导学案阅读教材,作读书标记,并且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教师巡视指导,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并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时解决学生自主探究中所遇到的疑难。
续表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大刀阔斧搞合作——农业、手工业合作化【问题1】听故事,明寓意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
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
然后,老人把一把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
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
设问: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问题2】读材料,析原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第5课三大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1)原因:①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是__一家一户__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农业生产合作社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结果:__1955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手工业生产合作社__。
易混易错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属于农民。
(×)提示:我国在土地改革之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土地的性质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公私合营1.原因:①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②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__社会主义公有制__经济。
2.形式: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公私合营__。
3.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赎买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全行业公私合营__的高潮。
5.三大改造的完成(1)完成:到__1956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__资本主义工商业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评价①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社会主义公有制__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__社会主义初级__阶段。
②不足: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易混易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问题思考】国家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是什么?(1)历史上,民族资本家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民主革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资本家拥护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
【归纳总结】1.阅读下表,1955年、195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 )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表(部分)年份1949 1953 1954 1955 1956产量/亿吨 1.13 1.66 1.69 1.83 1.92A.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C.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一个木匠回忆社会主义改造时说了以下的话,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D )①当时手工业的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当时自己县的木匠都踊跃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③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④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3.(2019·陕西渭南期末)1949年,周恩来对枣庄中兴公司总经理黎绍基说:“中兴公司是爱国的,是民族工业的骄傲,要用最高的定息予以奖励。
”并指示“煤矿事业应走社会主义道路”。
从1954年开始,中兴公司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 )A.公私合营B.成立互助组C.全部没收资产D.实业救国4.(2019·陕西延安期末)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B )A.把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B.把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C.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D.把资本家改造为劳动者5.邓小平曾说:“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6.(2019·山东枣庄二模)当时,我国的农业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影响农业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为此,国家( C )A.实行土地改革B.开展公私合营C.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7.(2019·陕西渭南期中)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D.国家通过没收全部资产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8.20世纪50年代,一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与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D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2019·河南新乡期末)1953—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称得上创举的措施是( D )A.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D.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10.(2019·江西南昌期末)1956年底,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毛泽东高兴的原因是( C )A.西藏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取得胜利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1.(2019·河南信阳期末)下面是一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经济统计数据。
其中最能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结论的是( A )A.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为92.5%B.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C.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为不足1%D.国民经济由19.1%上升为32.2%12.(2019·河北秦皇岛期末)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
这些社论旨在( B ) 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C.重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义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13.(2019·广东东莞期末)“本来一个人一天切三十斤羊肉,切得很薄,合营后要求提高效率,每天切五十斤,结果只好切得厚一些。
羊肉老了厚了,也就不如原来的好吃了。
”该材料反映了公私合营( C ) A.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B.大大提高了商品供应量C.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14.(2019·湖南益阳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材料二材料三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年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52 71.8% 6.9% 0.7% 1.5% 19.1%1956 7% 0.1% 7.3% 53.4% 32.2%(1)农业生产合作化(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3)材料三表明到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主导地位。
(4)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三中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素养解读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下题通过分析和认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方式、实质等,引导学生形成对三大改造的正确认知。
15.“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人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喜悦心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步骤一史实探究【喜看稻麦千重浪】王国范,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获得解放。
(1)上图让你想到了什么运动?它为何使王国范笑逐颜开?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出台使他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
(2)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
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可怎么办好?请你帮他出个主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顺应趋势谱新篇】图2是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
(3)它是当时我国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这一事件过程中采取了哪一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赎买政策。
步骤二激烈讨论有关如何看待三大改造,张明和王刚展开了争论。
张明:真是了不起!在短短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是了不起!王刚:三大改造中存在很多缺点和偏差,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4)你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吗?请你说说对三大改造的看法。
有道理。
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