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电磁兼容问题及检测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5.04 KB
- 文档页数:2
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研究第一章:绪论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研究是电磁兼容性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电磁干扰已成为限制电子产品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电磁兼容性测试却是保证电子产品能够合法上市销售的必要手段之一。
因此,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及其原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多种多样,包含传导、辐射和连通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其中,传导测试主要包括射频频率传导和低频传导测试;辐射测试主要包括射频辐射和电磁场测试;连通性测试主要包括电缆连通性测试和接地测试等。
其原理大致是利用仪器装置对电子产品进行电磁辐射和传导情况的检测,然后再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找出诊断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优缺点分析在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中,每种测试方法均有其优点和缺点。
如传导测试方法由于检测器具体安装位置和方法的差异,测试结果难以重现;辐射测试方法由于测试时测量量较多,价格昂贵,操作难度大等因素,也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局限性。
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准确性较高,为保障电子产品市场的合法性,仍是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的必要之一。
第四章:改进优化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的原则和方法为了解决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的一些缺陷,需要对测试方法进行改进优化。
具体方法包括:1.选择适合的测试设备和仪器;2.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3.根据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进行测试;4.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5.完整记录测试结果和方案。
第五章:结论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在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需要不断提高和改善。
只有进行系统性的改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子市场对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的需求。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是对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干扰源、敏感度和抗干扰能力进行评估的过程。
主要包括辐射测量、传导测量和静电测量等。
辐射测量是通过测量设备辐射的电磁波功率和谐波,来评估设备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的程度;传导测量是通过测量设备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来评估设备的传导干扰和敏感度;静电测量是通过测量设备静电的电势差和电荷量,来评估静电放电的风险。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和测试标准的研究。
测试方法的研究主要是指在实际测试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测量手段和技术,以及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方法。
测试设备的研究主要是指用于电磁兼容性测试的设备和仪器的开发和改进,包括辐射源、传导源、静电源等。
测试标准的研究主要是指制定和完善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标准和规范,以便实施和评估测试结果。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电子设备和系统的EMC性能进行评估和认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共存;二是对电磁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以减少对设备和系统的干扰。
在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和运营过程中,EMC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只有通过EMC测试,才能确保设备和系统在各种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对其它设备和系统造成干扰。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EMC测试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目前,射频干扰、电源线干扰、天线效应等问题成为了EMC测试技术的研究热点。
同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于电磁辐射和抗干扰能力的研究也日益重要。
未来,人们将继续努力研究和应用EMC测试技术,以满足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的EMC需求,确保现代社会的信息通信稳定和安全。
品检中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探讨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中,各种电子设备能够共存并正常工作,且不对其所处的电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为了确保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品检中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将对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方法进行探讨。
电磁兼容性测试是通过模拟、评估和验证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表现,确定设备是否满足必要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在品检中,电磁兼容性测试主要包括发射和抗扰度两个方面。
发射测试是评估设备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值;抗扰度测试则是评估设备能够抵御外部电磁场干扰的能力。
对于发射测试而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频谱分析仪来测量设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功率。
通过在不同频率下的测量,可以确定设备在发射功率超过限值时是否会对周围电子设备或者无线通信产生干扰。
还可以使用电磁辐射测试室等封闭空间来减小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更准确地评估设备的发射特性。
抗扰度测试则需要模拟各种可能的外界电磁干扰情况,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不受干扰。
常用的抗扰度测试方法有电压暂降、瞬态电磁场、电压波动和电压干扰等。
在电压暂降测试中,通过降低电源电压的方式,检测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或者自动恢复工作。
瞬态电磁场测试则是通过在设备附近产生短时的电磁脉冲,确定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或者自动保护。
除了发射和抗扰度测试,还可以使用其他附加测试来进一步评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常用的包括电磁脉冲试验、静电放电试验和电磁场辐射试验等。
电磁脉冲试验用于模拟雷击等外部电磁脉冲对设备的影响;静电放电试验用于测试设备对静电放电的敏感度;电磁场辐射试验则是模拟设备在外部电磁场辐射下的工作情况。
在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时,还需注意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环境条件。
测试设备的选择应基于所要测试设备的特性和规范要求,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条件方面,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室,并确保测试过程中周围环境不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电梯检测中的电磁干扰分析及预防措施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的安全运行也日益成为相关单位所关注的重点。
电梯的控制系统是电梯运行的核心,然而,控制系统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导致故障或事故,所以必须要对电梯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受到的电磁干扰。
电梯的控制系统采用变频器等电力电子器件,尤其是高频开关器件的应用,这些电力电子装置在工作时,因为其电压和电流的波形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上升和下降的,这些具有陡变沿的脉冲信号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
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和高容量不仅会导致器件的电应力和开关损耗增加,而且会产生难以抑制的宽带电磁干扰,威胁到电梯安全运行本身及至与其相关的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电梯控制系统中的电磁干扰目前的电梯控制系统通常采用电压和频率调节控制,具有运行性能好、节约能源,调速性能好的优点。
归纳起来通常有以下4种情况的电磁干扰:(1)工频谐波干扰。
变频器的功能是将工频电流通过整流电路转换成直流电流,然后通过逆变电路,把整流后的直流电逆变为频率和电压可变的交流电。
由于变频器中大量使用了三极管、智能模块等电力电子器件,变频器以断续的脉冲方式从电网吸收连续的正统波能量。
该脉冲电流在电网阻抗上形成脉动压降,该压降叠加在工频电压上,造成了电网电压产生畸变。
对于同一供电系统的其他用电设备,特别是对电梯的控制系统来说是很强的干扰源。
(2)浪涌干扰。
当有感应电或是雷电进入到电梯系统,或与电梯共享电力系统的其他大型设备的连接和断开瞬间,都有可能在电梯的电源系统中形成浪涌干扰。
这是一种能量比较大的干扰,具有较高的幅度和较陡的电压上升速率。
这种高能量的浪涌干扰,对电梯的控制系统有着极大的威胁,会使电梯的控制系统出现指令性错误,甚至造成事故的发生。
(3)射频性质的电磁干扰。
变频器的输出部分通过高速晶体管开关产生一系列不同宽度和一定极性的信号PWM矩形电压波,这种具有陡峭边沿的脉冲信号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
(4)泄漏电流干扰。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电子设备的增多和无线通信的普及,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不会产生电磁干扰,也不会受到来自外部电磁场的干扰。
为保证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对其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
一、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电子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引入生活和工作中。
这些设备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和电磁波干扰。
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这些干扰和辐射会对其他电子设备和人体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造成计算机死机、屏幕闪烁、无线电信号弱化等问题,还可能对医疗设备和航空电子设备等安全关键领域产生危害。
因此,电磁兼容性测试成为了评估电子设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它既可以为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指导,也可以为制定国家和国际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二、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方法与流程1. 方法电磁兼容性测试主要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由设备测试员“开箱即测”一次性解决测量所需的所有测试项目,另一种是将电子产品封装在EMC测试室进行测试,主要分为辐射试验和传导试验两种。
辐射试验是通过控制产生的电磁场,模拟现实电磁环境,观察设备在电磁场中的工作性能;而传导试验则是通过给电磁场注入电磁能量,观察设备所产生的响应,并以此评估其抗干扰能力。
2. 流程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测试需求评价:对待测设备及其使用环境进行评价,制定测试方案和测试标准。
(2)设备准备:包括设备安装、电源连接、地线建立等工作。
(3)测试步骤实施:根据测试方案的要求进行传导和辐射试验。
(4)测试数据分析:将测试数据分别统计、整理、分析和说明。
(5)测试报告编制:根据测试数据,制作测试报告并提交给委托方。
三、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技术研究在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的研究方面,国内外机构和企业都在进行着大量的实验和研究。
电梯电磁兼容与运行安全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电梯电磁兼容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
文章首先从相应故障案例出发,阐述电梯产品实施电磁兼容性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描述了电梯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从标准制修订情况及检测能力建设情况等方面介绍我国电梯电磁兼容技术发展状况,最后总结了在电梯设计制造环节、安装环节以及运行管理环节提高电梯电磁兼容性水平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电梯电磁兼容(EMC)运行安全Abstract:The thesis studies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China’s elevator. This article start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fault case, to elaborate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n elevator product’s EMC requirements, and then described the main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evato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sts, described China’s elevator EM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from the standard and detec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situation, finally summarized the main methods and measurements of how to improve the elevato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level in elevator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link.Key word: Elevato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Operation safety0引言电梯在日常运行中,经常出现一些原因不明的运行故障。
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与验证技术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应用,电气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气设备的广泛使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是指各种电磁设备在共同工作时是否会相互干扰,以及设备是否能够和周围环境的电磁场和谐相处的能力。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电磁兼容性测试和验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势在必行。
一、电磁兼容性测试的重要性电磁兼容性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工作性能,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同时还可以帮助识别设备可能存在的干扰源和受扰源。
通过实施电磁兼容性测试可以有效预防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方法1. 辐射发射测试辐射发射测试是评估设备是否会向周围环境辐射出电磁信号的测试。
测试过程中,会使用专用的测试仪器来检测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并根据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对辐射功率进行测量和评估。
辐射发射测试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条件下的测试,以确保设备在不同场景下都能满足要求。
2. 抗扰度测试抗扰度测试是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下是否能正常工作的测试。
测试过程中,会模拟不同的电磁场干扰源,如电源线传导干扰、电磁辐射干扰等,对设备进行干扰并观察其反应。
通过抗扰度测试可以判断设备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以及其在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
三、电磁兼容性测试的验证技术1. 电磁场辐射测量技术电磁场辐射测量技术是评估设备辐射发射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专业的电磁场测量仪器,可以准确测量设备辐射出的电磁场强度、频率分布等参数。
同时,还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2. 电磁兼容性仿真技术电磁兼容性仿真技术是评估设备抗扰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借助电磁场仿真软件,可以模拟设备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工作情况,并预测可能的干扰源和干扰路径。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为设备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抗电磁干扰在电梯检验中的重要性与检验方法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在城市建筑不断向高层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大背景下,电梯已经成为了建筑的必要装置,极大地提升了乘梯者的运载效率。
在电梯实际运行与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内部大量的电气及机械系统共同响应来完成启停操作,一旦出现电磁干扰等问题会诱发安全风险及隐患,必须对其开展电磁辐射的抗干扰检验,确保电梯电气设备能稳定运行。
因此,本文将介绍电磁干扰的概念,同时还需结合电梯抗电磁干扰中门机系统检验和电梯现场检验,分析其重要性与检验方法。
关键词:抗电磁干扰;电梯检验;重要性;检验方法一、电梯电磁干扰的概述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梯在建筑工程等领域内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较好地实现了人、货的可靠运载。
电梯设备在启停运行的过程中涉及了门机、曳引等不同的控制系统,其中应用的电子技术手段可以较好地实现电梯控制。
为保证电梯运行的稳定向,必须考虑到电磁干扰对门机等电气设备带来的干扰和影响,通过开展电梯的抗电磁干扰检验工作来提升安全保障,有针对性地对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进行检修排障,不断提升电梯特种设备的运行环境的安全性。
电磁干扰是指在电气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外界电磁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性能下降、设备损坏等情况,在电气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到电磁干扰带来的影响性,规避潜在的风险与隐患。
在电梯设备的运载应用中,需要大量的电气元件形成配合,包括曳引系统、控制系统、机电设备等,在强电磁干扰的情况会影响其正常运行,诱发门梯装置无法正常开关等,对乘梯人员的安全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必须引起技术人员的关注,通过可靠的检测与调控方式来予以优化处理。
电梯设备中的电磁干扰问题需要采用有效的检验方式来进行分析,特别是在电磁干扰以信号干扰形式影响电梯内电气设备运行信号的情况下,给技术人员的检验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实际检验和排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从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角度出发进行技术人稀,还需要了解电梯运行中的辐射抗干扰度参数,确保分析与检验工作的全面、可靠。
电梯电磁兼容问题及检测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
2019-09-02T11:24:20.9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作者: 任玉荣 黄钢剑
[导读] 摘要:受到国家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电梯事业也在茁壮成长,我国也一跃成为全球电梯生产和电梯消费的大国之一。
浙江赛福特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受到国家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电梯事业也在茁壮成长,我国也一跃成为全球电梯生产和电梯消费的大国之一。与此同时我国的
电梯行业通过多次的技术革新和改革,相关企业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我国当今的重要经济发展内容中节能环保是其中重要的
组成部分,而电梯作为日常生活中用量较大的产品,降低其能源消耗也是必然的。因此电梯内电磁兼容性就必须为其绿色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电梯电磁兼容;问题;检测方法研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电梯保有量迅猛增长,电梯应用于各行各业,电梯安全性能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
1
电梯电磁兼容问题
电梯中的电气控制系统是有诸多的复杂系统组成,其中包括供电、通讯等多个系统,同时还包括非常多的电缆线路的链接。在电梯实
际运行的过程中,在其各系统之间,或者是在单独的系统内部之间,都会产生一些干扰,这些干扰就会对电梯运行中信号的控制产生直接
影响,或许会影响到对电梯运行控制方面,如果干扰严重,则会直接威胁到电梯内乘客的生命安全。再者,还有来源于后期的电磁干扰,
主要是由于电梯运行中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对于这种干扰没有固定的规定范围,在设计过程中就无法确定其最大限值,但这同样会对安置
在电梯附近的设备,以及乘坐电梯的乘客产生影响和安全隐患。首先在电梯的制造过程中会存在电磁兼容的问题。第一期在电气控制系统
中的主办方面存在问题。每个电梯中的电气系统之中,会存在非常多的芯片,这些芯片都有可能与主板之间发生电磁干扰的问题。同时由
于电梯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就不对两者之间的电磁干扰进行考虑。另外当前在市场中的电梯多数以变频电梯为主,这其中的变频器中
的相关器件也会发生电磁兼容方面的问题。另外在实验环节中也会出现电梯电磁兼容方面的问题。在进行实验中,主要分为发射实验和抗
扰度实验两种。两者合计需要进行
11个项目的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方法、报告生成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电磁兼容性实验结果
产生影响。再就是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也会造成电梯电磁兼容方面的问题。其主要是根据电梯安装的情况,来决定电梯的电磁干扰性能,
以及决定了电梯的抗干扰能力。
2
电梯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
2.1
电梯连续传导骚扰电压实验
这项实验检测的目的主要是电梯通过电源线,再与电梯设备之外的环境两者之间的干扰情况。其在实验中主要使用EMI接收机等设
备,其中
EMI接收机的主要作用是以其自身频点作为基础,再应用其电平值。再者是应用线路阻抗稳定网络,在EMI的频点范围之内形成一
个抗阻,将设备与端子之间串接,隔离了外面的电磁环境。再者还可以通过滤波器以及磁环进行电梯的电磁兼容性检测,这也是在电磁兼
容方面常用的元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实验的过程中,阻隔其他频段的电磁对输电电缆产生电磁方面的干扰,因此,在进行电梯电磁兼容
问题研究和分析中,要深入的对滤波器和磁环相关的实验,以及其可以对电梯运行产生的作用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另外,对电梯进行电
磁兼容性的实验,主要要检测的是电梯在正常运行状态中,其最差状态中其电磁的性能,因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当电梯处于工
作状态,并处于最差的状态时候才可以进行相关的检测,如果在电梯最差的工作状态中经过实验检测仍为合格,则表示这部电梯的
EMC是
合格的。在对电梯进行连续传到骚扰电压实验中,其主要实验的因素包括其负荷方面的状态,因为负荷是电梯运行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要
针对于空置电梯和满载情况下的电梯进行极端环境实验。经过测试可以得知,当电梯处于满载状态下,其实验结果低于空载的结果。并且
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得知利用空载也可以对检测结果或实验结果预知。因此,在进行该项实验中,应该首先保证裕量要足够充足,进而利
用空载进行实验检测,可以监测出同环境下电梯的电磁性能。
2.2
电梯空间辐射骚扰场强发射实验
该项实验主要是要检测电梯在运行中,其借由外壳向外部发射骚扰场的高低,其首先要准备便携式的设备,将其放在八百毫米的桌子
上,桌子要求是木制,然后将木桌布置在转台中间位置。而落地式的
EUT直接放在转台之上,同样放置在中央位置,并其接触点要与地面
之间保持绝缘,天线安装要距离转台
3m位置。
2.3
电梯浪涌抗扰度实验
出现电梯涌浪的现象,主要是在一些雷雨天气、电气系统开关等情况下,一种瞬间产生电流或者是电压蹿升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
浪涌现象时常发生,电梯企业也应该提高重视。在进行浪涌的抗扰度实验中,很有可能因为防护措施的缺失,或者没有足够的准备进行实
验,就很有可能给实验结果带来不良的影响。
3
电梯电磁兼容解决对策
3.1
设计开发采取措施
在电梯设计过程就应该考虑到电磁兼容性能,任何一个设计者都应充分考虑系统、子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干扰,采用正确预防
措施充分减小系统本身的
EMI发射。实际上,有80%的电磁干扰问题必须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解决,不然等到系统完成之后,需要花费更
多精力解决干扰问题。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中,系统的布置显得非常关键,因此走线合理影响电磁兼容性能。控制系统中,变频器是主要干
扰源。它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对接入同一电网的其它电子、电气设备会产生谐波干扰。电梯变频器都是采
用脉宽调制技术,使用了
IGBT,IGBT在工作时会产生高次谐波群,导致辐射干扰问题非常严重。当外召串行通讯线从变频器输入输出干线
经过时,会导致信号失真,导致外召无法使用。因此,布线时应将通信移离干线一定距离,保证通讯线不失真。主控板属于集成电路板,
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它属于低压敏感器件,容易受到干扰。在系统布置时,应考虑将主控板尽量远离变频器这个主要干扰源,减少或避免
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影响主控板上电器元件的正常运行。
3.2
接地、屏蔽
1
)接地是指整个电路系统中的所有单元电路都通过机壳连接大地,使整个系统有一个公共的参考零电位,保证电路系统能稳定地工
作。接地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点地原则,为了防止共模干扰,应使输入端一点接地,电路中的数字地与模拟地仅在一点相连;多点地原
则,接线越短越好,最好就近接地;不同性质接地线的连线原则,应将不同性质线路分开接地,(例如将弱信号的模拟、数字电路和大功
率驱动地线分开,模拟地与数字地分开,高电平数字地与低电平信号分开);接地线应尽量加粗。
2)屏蔽就是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
属的隔离,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屏蔽可分为电屏蔽、磁屏蔽和电磁屏蔽三种,通常情况下
采用电磁屏蔽来防止交变电磁场产生的干扰。电梯控制系统各类线路的联接,应该按照各类线路性质进行区分,防止各种线路相互交错,
否则会产生信号干扰,输出线最好采用钢管屏蔽,控制回路和主电路应该完全分开,电梯曳引主机必须采用屏蔽电缆。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电梯行业发展也日益加快,人们对电梯的要求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电磁兼容问题
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提升对其的认知和重视度。
参考文献:
[1]
钱振宇.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与测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1-20.
[2]
罗迪,苏升力,韩贵春,等.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及解决对策[J].设计与研究,2018(11):115-116.
[3]
陈华,习可.一种塔机电磁兼容问题的分析研究[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7,30(0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