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戏剧审美差异

  • 格式:docx
  • 大小:19.7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戏剧审美差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01班张丽 20134340116

一、中西戏剧诞生

戏剧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的方式之一。戏剧同时也是一个艺术种类,是人类众多的艺术创造的方式之一,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某种能引起戏剧美感的内容的艺术。戏剧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中国戏曲最早隐现在先秦、形成在中唐,在宋金元时期逐步成熟,最终在明清时期达到空前繁荣。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早期深受戏曲影响。西方戏剧则经历了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众多音乐形式的演化发展,最终于16世纪末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随后的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直至20世纪,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二、审美观念差异

柏拉图提出“美是什么”而引发了人们对美学的思考,并激励无数先哲进行不懈的解答和努力。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

中西戏剧审美观念的不同,首先就是各自相异的文化:中国戏剧强调抒情境界,人的精神境界,缺少自由意志,是天人合一的文化的体现;西方戏剧重视人物描写和人的意志行动,强调思辨和理性,是重智慧和征服的主客二分的西方文明的必然要求。

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天人合一,中国心灵哲学家蒙培元先生曾说:“人与天道、天理之间是纵向关系。心灵不仅能够下通人事,而且能够上达天意。这是一种纵向的自我超越。”中国人更为重视纵向的超越,这种文学特征决定了中国戏剧的抒情特性,使中国戏剧在抒情性方面取得了西方戏剧难以超越的艺术成就。然而,天人合一没有主客二分式的横向超越这一文化特征,首先使得中国戏剧中的主体与客体间没要必要的距离,不容易超越现象把握本质。其次,侧重于纵向超越的文化比较注重直觉、体悟,不是很注重理性与逻辑。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中国戏剧主人公不易成为独立的主体,缺乏批判和否定精神。再次,中国戏剧的精神世界主要是情,很少涉及本质规律的揭示,理性成分的较为有限。

相反,深受主客二分文化影响的西方人在戏剧中也倾向于把自己看作独立的主体,把世界看作外在的客体,主体能够对客体进行认识和改造。为了强调主人公的意志的作用,严格控制人物的数量,大部分戏剧只有一个主人公,这样主人公的意志才可以真正成为戏剧的焦点。西方戏剧不但尽可能地减少人物数量,还设法保证情节的整一性,以免剧情超越主人公的意志。亚理斯多德:“有人认为只要主人公是一个,情节就有整一性,其实不然;因为有许多事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其中一些是不能并成一桩事件的;同样,一个人有许多行动,这些行动是不能并成一个行动的。”西方戏剧不但聚焦于一人一事上,而且对时间和地点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他们把这些规定叫做“三一律”(Three Unities)。因此,西方戏剧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情节、地点、时间进行了限制。由于强调了必然律和自由意志,西方戏剧不仅限制奇迹的发生,还尽量减少偶然事件的出现。

三、虚化与求真

中国戏剧是以“虚化”作为重要特征,而西方戏剧则以求真为其美学原则。

所谓的虚化形象,“是戏剧中与实体形象相对而言的一种特殊形象的构造”。中国戏剧中虚化形象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在表现方法上, 首先是将那些没有必要表现于舞台或没有方法表现于舞台的环境和对象“虚化”,演员不论是通过舞蹈动作, 还是借用实物的虚拟表现都通过艺术的程式动作唤起观众积极的思维活动, 将观众引入演员的生活境界。再次是对戏剧中形象的虚化,出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未出场却对剧情发展及剧中人物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形象,比如中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日出》中一直未曾露面的金八爷、《原野》中一开场就已经离世的焦阎王,还有《明朗的天》中的贾克逊都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第二类是拟人化的虚化形象;第三类是指剧中人幻觉化的虚化形象。

而西方戏剧运用布景建筑等综合性的材料, 特别是运用灯光来变化场景, 有效地使用投影装置从而构成舞台的综合性舞台效果。他们不仅用逻辑的理论形式来进行思考,而更多的是用一目了然的化身形式,以生动的形象的形式来进行思考。从文艺复兴时期戏剧,表现了对于人的热情赞美和充分肯定这一崭新的审美理想;到启蒙主义戏剧,表现了对传统和谐美的理想的彻底否定的“狂飙突进”式的热情;到十八世纪末与十九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戏剧,表现觉醒的资产阶级个性面对生活新的矛盾冲突所表现出来的苦闷与迷茫;到西方近代戏剧的审美——艺术理想表现的较为鲜明,这种进程都表现了人们对于新型审美理想和人格美的追求。

四、悲喜戏剧的不同欣赏

中西方对于戏剧的悲喜剧色彩的欣赏大相径庭。在西方“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中的冠冕。”西方人推崇悲剧的重要原因是悲剧庄严肃穆的气氛,与作为戏剧源渊的宗教祭祀的庄严气氛最接近,都是用仰视的心态视角。中国戏剧观众在欣赏戏剧时,往往都倾向于俯视的心态视角,而且他们偏好于看喜剧。戏谚有“无丑不成戏”之说,这与中国古代戏剧形成时的娱乐滑稽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反映出的俯视心态也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戏剧的演出场合多为农村的年节庙会、城市中的戏园茶园、富贵人家宴请宾朋的堂会等喜庆场合。这影响到了剧作家的创作。即使是悲剧,中西方在中国戏曲悲剧冲突带有鲜明的伦理批判倾向,冲突的基础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西方悲剧不管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都是人对于其强大的对立面,即命运、社会、性格所做的奋力挣扎反抗。中国古代戏剧中的悲剧是把观众推在高高的道德伦理的评判席上,让观众俯视这些可怜的无辜的弱者,进而对这故事、人物做出道德评判。而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着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在命运、性格、社会面前做拼死抗争,却仍逃不脱失败的结果,进而产生了“恐惧和怜悯”,从而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

总而言之,虽然中西方戏剧在审美上大相径庭,但这并不代表一方比另一方优越,仅仅是因为不同的文化意识,生活背景和历史因素而孕育的两种审美倾向。作为人类社会文化、艺术多元的反映,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功能和娱乐性,正是人间万象的生动形式的体现。中西戏剧的不同品格, 归根结底源于中西文化及美学精神的差异。中国文化重整体、和谐, 在艺术上追求虚实相生、以形写神,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西方重分析、冲突,艺术上追求写实、逼真,强调美与真的统一,由此使中西戏剧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