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语用意义与词汇意义关系新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的语用意义与语备意义关系的新思考

章彩云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在参考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可以把词义分为两大类:语备意义和语用意义,两者在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交际中,一些词的选用,除了表达一定的语备意义之外,还表达某些蕴含的语用意义。作为语备意义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的词汇意义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某种变异,形成临时性的语用词义,两者的关系用简单的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语用词义>词汇意义,即语用词义=词汇意义+临时附加义;语用词义≠词汇意义,即语用词义=临时转义。

关键词:语用词义;语备词义;关系;思考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BYY003)。

作者简介:章彩云(1968-),女,河南正阳人,硕士,信阳师范学院大外部副教授,主要从事词汇学、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笼统的动态研究到精密的静态分析再到清醒的动态研究的发展过程”。“静态是初步的,动态是语言的本质,动态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主导方面”。[1]词义系统作为语言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对其进行动态研究(dynamic study)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词汇研究中,已经有人建构了一种新的词汇描写系统(descriptive system) ,即区分语言的词和言语的词,区分语言的词义和言语的词义[2]。但是,作为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一种新的词义类别,词的语用意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主要是从共时角度来考察的。本文欲从词的语用意义与语备意义的关系的角度,来审视词义及语用词义的表现特点。

一、词义分析再思考及语用词义

在参考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可以首先把词义分为两大类:语备意义和语用意义。

语备意义又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又分为理性词义和感性词义,理性词义又叫概念词义,感性词义又叫隐含词义。在本文中,提出了“语备词义”的名称,是用以描述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词义。之所以称它为语备词义,是说词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意义(词典的释义),它在没有进入语境之前,是作为语言交际待用而呈现一种储备状态的意义,简称之为语备词义。这样“语用”与“语备”相对,显得更加和谐,更便于理解与描述。现将词的意义分类概括如下:

概念意义(理性意义)

语备意义词汇意义

(语言意义)隐含意义(感性意义)

词义类型意义

语法意义

语用意义功能意义

(言语意义)

语用词义是与语备词义相对立的词义类型,如果说语备词义是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词义(也称之静态词义),那么语用词义就是处于变动状态下的词义。语备词义是词义的储备样态,语用词义是词义的应用样态;语备词义是语用词义的基础和依据,语用词义是归纳产生语备词义的源泉;语备词义具有一定的凝固性,语用词义具有可伸缩性;语备词义是语义学研究的对象,即研究词语不受语境影响的意义;语用词义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即研究语言符号在传递语言信息适当条件下的确定的意义,也就是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

共时条件下的语用词义就是为满足交际的需要产生的,为功能服务的。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功能在同一个概念范围内,通过转化语备词义或直接创制新义成分[3],才能得以实现。有时又可以在此基础上从一个概念运动到新的概念,并以新的概念为基础形成新义,负载功能,实现交际。例如:

(1)After she left, the family is no longer a family.

(2)Thieves are thieves.

例(1)句中的第二个family的含义显然不同于第一个family,后者具有“温暖、和睦”等情感意义,而第一个“家”仅指家庭这个有名无实的实体,即它的概念意义。同理,(2)中的第二个thieves的含义也有别于第一个thieves,第二个thieves具有“偷盗成性、难以从良”的涵义。

这种在语境中、在新的概念基础上通过引申、比喻、联想等形成的语义成分, 是在静态义无法满足交际功能时创造出来的,是交际目的、交际意图和交际功能的体现者。因为它出现在语用词义结构的深层,所以,才称它为语用词义。由此,可以给语用词义下这样一个定义:词的语用意义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人们在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用目的支配下,以语境作为参照而赋给词语的临时意义。

二、语用词义与语备词义之间的关联

词的语用意义是同词的语备意义相对举的,两者在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交际中,一些词的选用,除了表达一定的语备意义之外,还表达某些蕴含的语用意义。那么,语备意义和语用意义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先用下图来表示:

但是,从微观来看,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具体到某个目的词项,其语用词义与语备意义的关系就较为复杂些。

Grice把话语层面的词义称为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并划分为四个层

次[4],如下(有改动):

A1.理性意义(即真值条件意义)

A2.隐含意义(即非真值条件意义)

B1.规约性含意

B2.非规约性含意

C1.话语含意

D1.一般话语含意

D2.特殊话语含意

C2.非话语含意

第一层次为话语的理性意义与隐含意义之分。字面意义是语义学研究的真值条件(truth-conditions)意义,具有真值条件意义的词具有约定俗成性与稳固性。隐含意义为非真值条件意义,为Levinson所界定的语用学研究的意义[5]。

隐含意义分为规约性含意与非规约性含意。其中,规约性含意具有约定俗成性,它约定俗成地附着在某些词语表达方式上,它是静态词义的一部分。如,but虽与and 的真值条件相同,但它同时还有将其连接的成分进行对照的规约性含意。对规约性含意的理解有时也要依赖于语言语境,即上下文。

非规约性含意是依赖于语境的隐含意义,临时性很强,属于语用意义的一部分。它分为非言语含意与言语含意。非言语含意包括所有不在Grice合作原则基础之上产生的会话含意。例如,由于遵循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而产生的含意,从特定的话语结构、甚至从沉默中推理出来的含意等。对非言语含意的理解完全依赖于交际语境。

言语含意则分为一般言语含意与特殊言语含意。语言使用者根据语言语境和一般常识就能理解或体会出一般言语含意。这种一般言语含义,由于词语语境中的意义基本等于其理性意义,它属于静态词义的一部分。如,在“He broke his leg and was sent to the hospital.”这句话中,and很自然地被理解为“然后”而不是“和”。这是因为受伤之后去医院,是人们的常识。特殊言语含意是在说话人遵循或违反合作原则(或其中某一准则)的基础上推理出来的意义,这个意义也正是说话人希望听话人推理出来的。特殊言语含意不仅依赖于语言语境、一般常识,而且还依赖于交际语境。将Grice的上述非自然意义理论转化为下图,可从中进一步看到语用意义的某些特征:

从左至右,从真值条件意义出发,意义逐步脱离规约性,依赖于愈来愈多的语境因素,动态性逐渐增强,静态性逐渐减弱。对语境依赖性最强的是非会话含意,特殊言语含意次之。从右至左,从非言语含意出发,意义逐步趋向于规约性,愈来愈脱离交际语境,动态性逐渐减弱,静态性逐渐增强。由此可见,语用学并不排斥研究具备一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