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8
1 / 8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āi) 颁发 屏.息敛声(bǐng) 锐不可挡
B.遏.制(è) 畸形 殚.精竭虑(dān) 深恶痛疾
C.翘.首(qiáo) 僻谣 藏污纳垢.(hòu) 春寒料峭
D.炽.热(zhì) 琐屑 摩肩接踵.(zhòng) 正禁危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台上,观众们屏息敛声....,生怕一眨眼就错过最精彩的瞬间。
B.汽车飞跃黄河,真是二个惊心动魄....的壮举,让我们非常惊讶。
C.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D.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对偶)
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比喻)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反问)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借代)
6、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②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③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2 / 8 ④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⑤山随平野尽,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_________,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三峡》中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日暮时分,山谷间灵动的生命气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①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②远,力不能制③,于是屈身④下士,先礼郭隗⑤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⑥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嚪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⑦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掳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3 / 8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子之之乱: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国相子之,子之为政三年燕大乱。②辟:同“僻”。偏僻。③制:制胜。④屈身:降抑身分。⑤先礼郭隗:指燕昭王听从郭隗建议,先礼尊郭隗自己,为其筑宫,拜其为师以招揽天下贤士。⑥委质:古代臣下向君主敬献礼物,表示献身称“委质”。质,通“贽”。⑦徇:攻取(土地)。
1.下列句中的“之”与“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往之女家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齐湣王之败济西
2.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燕昭王因为子之的变乱使得齐国大败燕国,燕昭王怨恨齐国,不曾有一天忘记要报复齐国。
B.乐毅从此总领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进攻齐国,在济西打败了齐军。各国撤兵回国,而乐毅独自一人,单枪匹马继续追击,一直到达临菑。
C.燕昭王于是派乐毅跟赵惠文王订立盟约,另外派使臣联合楚国、魏国,又让赵国用攻打齐国的好处去利诱、游说秦国。
D.各国苦于齐湣王的骄横残暴,都争着合纵,跟燕国一起攻打齐国。
3.解释下列文言加点字。
①亲至济上劳.军______
②乃去.赵适魏______
③燕昭王悉.起兵______
④燕昭王大说.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藤野先生》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
4 / 8 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
1.130.“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之情,印象深刻;“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反映了作者爱国的思想感情。
5 / 8 2.132.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铺垫。因为有了这段内容,藤野先生的真诚关心就表现得更突出了。
3.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这是作者用诙谐的语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
4.热情诚恳,求实精神。
5.选取典型的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2、一把老钥匙
王举芳
⑴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⑵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
⑶“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⑷“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⑸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⑹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⑺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三婶说,我正发愁找不到你家呢,你说这城里的楼一个框一个框的,看着都叫人眼花缭乱。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⑻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⑼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
6 / 8 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⑽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們从未离开过。
⑾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⑿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⒀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⒁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匙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⒂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⒃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⒄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选自《时代文学》2018年第7期,有删改)
1.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母亲寻找钥匙一一( ① )——( ② )一一陪母亲回老宅——( ③ )
2.阅读第⑼段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
3.理解文中第⑷段画线语句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