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传》战争的文明性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左传》战争的文明性

作者:凡艳飞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第23期

摘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通过对这部书的研读,发现它记事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描写战争。其高瞻远瞩的总体把握,异彩纷呈的细节摹写,灵巧多变的篇章结构等均体现了《左传》战争描写的总体特色;在《左传》众多的战役中均有表现;体现了战争的文明性。

关键词:左传;文明;战争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336-

第一﹑战争中的礼

“礼”从古至今备受关注,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左传》是先秦留下来的可贵的文献资料,其文本的记载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及生活文化。其中有关战争的细节描写更是惟妙惟肖;同时对于礼制的描写也是详细而生动;连战争中也不例外。以下将谈谈《左传》中有关描写战争中的礼。

(一)受降礼

礼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备受人们的关注,古代学者对“礼”和“礼制”进行研究,形成了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礼学”。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礼”主要分为“吉、嘉、宾、军、凶”五礼。汉代以后,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参考著作。中国古代的许多礼仪都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但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礼仪——投降礼,却较少有学者关注。而投降礼在《左传》中却有三次确切记载。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些虽与投降礼仪无直接关联,《左传》对于亡国之事通常只用“灭之”之类的表述一笔带过,然失败的国君实施投降礼仪以后都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和国家。如:《僖公六年》记载

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

《宣公十二年》记载

十二年春,楚子围郑……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几乎!”退三十里而许之平。潘尫入盟,子良出质。

投降礼仪出现在我国先秦时期,当国君或首领在面临失败亡国的危险处境时,在自尽与逃亡之外,尚有依礼请降的选择。《左传》里的记载反映了这种礼仪的一些基本特征。《史记》中也都有记载,后世的文献也有相关记载。《晋书》中就出现过很多次,例如《孝愍帝纪》:“帝乘羊车,肉袒衔璧、舆榇出降。《王濬传》:“壬寅,濬入于石头,皓乃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造于垒门。。

第二﹑战争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春秋时期的战争中不纯是残酷的杀戮,而是笼罩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带有浓郁的人道主义色彩。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慎战思想

慎战思想在《左传》中多有言论,如《襄公八年》,郑子产就俘虏蔡司马公子燮一事说:“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襄公二十四年》,齐侯检阅军队,陈文子说:“齐将有寇,吾闻之,兵不戢(收敛)。必取其族。”《襄公二十七年》,就各国罢兵一事。晋韩宣子说:“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茁(灾难)也。”反之,主帅轻战,往往民不聊生,是缺乏战争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

另一方面,《左传》中也不乏对敌方百姓关心的事例。《庄公十一年》夏,宋侵犯鲁。秋,宋发大水。鲁庄公派使者去慰问,并针对别人的疑问说:“天作淫雨,若之何不吊?”《僖公十三年》冬,晋国连续两年发生饥荒。派人到秦国请求购买粮食,丕豹请求趁机攻打晋国,秦伯说:“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把粮食运送到了晋国。

(二)对战场上士卒的关心

《左传》中有关战争的记载很多时候更是让人如临其地;很多细节方面的描写也是绘声绘色的。襄公二十六年,楚声子叙述彭城之役说,晋国和楚国在靡角之谷相遇,晋雍子对军队发布命令,要求老的和幼小的都回去,孤儿和有病的都回去,兄弟两个服役的回去一个;以便明天决战。雍子对士兵细致人微的关怀使他赢得了胜利。其次,对死者也不能无情。文公十二年,秦晋河曲之战,臾骈见秦使者“目动而言肆”;主张出击。胥甲、赵穿挡住军营门大喊:“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对此,杨伯峻注曰:“古者军非大败,必收其死伤。”

另一方面,对敌方君王的态度也可见一斑。春秋是个尊君时代,在战场上对敌方国君也不可随意伤害和俘获。如桓公五年,缡葛之战中,郑祝聃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并想乘势俘获他,郑庄公反对说:君子不应该逼人太甚;更何况欺陵天子。夜里,郑庄公派人“劳王,且问左右”。成公十六年,鄢陵之战中,晋韩厥的御者杜溷罗欲追赶郑伯,韩厥以“不可以再辱国君”制止了。郤至的车右弗翰胡叉要俘获他,郤至以“伤国君有刑”也制止了。而且,“卸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脱下头盔,向前快走)。”韩厥、御至对郑伯、楚王的态度足见当时的尊君思想。又如,《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齐顷公的车被晋将韩厥赶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三)对敌国“国丧”的态度

国君之死,是国家大事,称为“国丧”。如果受征伐的国家有国丧,出兵之国就要主动退兵,以体现不趁人之危的古代战争人道主义思想。如《襄公四年》。楚伐陈,遇陈成公之丧,楚师“闻丧乃止”;《襄公十九》年,晋士訇侵齐,遇齐灵公之丧,晋师“闻丧而还”。值得一提的是,春秋后期必起的吴、楚、越等国,多不遵守此礼,且往往视作进攻时机加以利用,但这种趁丧行为受到中原各国的谴责。如襄公十三年秋,吴趁楚共王卒而侵楚,被楚击败。次年,在向之会上,吴欲以诸侯之师再次伐楚,但其伐丧之举有违战争礼。所以主持盟会的晋范宣予“数吴之不德”;拒绝了吴国的出兵请求。以上《左传》中所记载的战争中所表现的几个方面都体现了《左转》中战争的文明性。这些在后世是少有存在的;如以下所列有的《史记》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可知。

第三﹑对比——《史记》中有关后世战争的记载

《史记》乃史家之绝唱,其文笔非同一般。在战争的描写上,与《左传》相比,各有其自身的特色。然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左传》中战争描写所体现的文明的可贵性。如:史上的几大坑俘事件:

秦本纪,昭襄王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新城。五大夫礼出亡奔魏。任鄙为汉中守。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

“昭襄王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污水上,大破之。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于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于万人新安城南。”

秦将白起在长平“坑赵卒四十萬” ,楚霸王项羽坑投降秦军二十万。这些活生生的残酷现实与《左传》中所描写的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不可否认,战争都有其残酷性;然《左传》中的战争似乎是蒙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体现了战争的文明性。与后世所记载的战争相比,显得更人道,更文明;乃君子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