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硕士)培养方案-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 格式:doc
- 大小:175.00 KB
- 文档页数:5
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501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4.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信息功能陶瓷结构及物性2.纳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3.纳米薄膜材料与器件4.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5.材料设计与计算材料学6.磁功能材料及磁电子学三、学习年限1.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博士生毕业时间由博士生导师决定。
提前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向系提出书面申请,并经主管系主任批准。
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博士研究生,则作肄业处理。
2.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全日制博士生总学分要求≥32学分;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总学分≥54学分。
学分分配如下表:五、课程设置及学分一览表:见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六、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一)培养方式和方法1.导师负责制。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根据研究方向特点,成立以博士生导师为首的博士生指导小组,进行定期指导。
指导小组成员要尽可能地吸收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参加。
由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2.博士生导师应把博士生思想教育和业务培养统一起来,为博士生创造良好的学术和育人环境。
3.鼓励博士生参加科研实践,如项目申请、现场调试、总结、评审、鉴定等工作。
4.鼓励博士生参加教学实践,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博士生可以承担部分教学任务(讲课、指导毕业设计等),培养博士生的综合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促进综合素质提高。
5. 鼓励参加专业学术实践,专业学术实践是指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或实验室或企业进行科研活动与专业实践,执行学校相关规定。
6. 按照学校有关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进行交叉学科研究计划,为高水平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那么》二、学习年限: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那么》三、培养方式: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那么》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那么》五、课程学习要求:(一)课程设置表:(二)参考书目性皮肤病、常见皮肤肿瘤等)各种治疗手段(包括换药、皮损内注射、液氮冷冻、刮除、二氧化碳激光、光疗等)各10斑贴试验20淋球菌直接镜检10疥蛾、毛囊虫镜检10真菌培养20常见真菌菌种的鉴定203.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技能。
⑴技能操作及例数要求技能最低例数紫外线光疗(包括窄波UVB及黑光治疗)50各类激光操作30(2)了解皮肤病理切片的制作及常规染色技术。
(四)临床教学安排及要求:每月参加小组学习1次(导师负责),参加课内业务学习1次。
(五)临床学术活动安排及要求:每周参加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
七、临床能力考核:执行《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那么》和《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试试行方法》的规定八、科研训练及学位论文:按照《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那么》九、学位授予:按照《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那么》十、组织管理: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那么》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上、下)》.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版.2.涂亚庭.皮肤性病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3.黄长征.英汉皮肤性病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4.李慎秋,陈兴平,周礼义.皮肤病性病诊疗指南.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3版.5.孙建方,高天文.皮肤组织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1版.6.朱学骏,涂平.皮肤病的组织病理诊断.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7.朱学骏,孙建方主译.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8.温海,李假设瑜。
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专业代码:071102 授理学学位)“系统分析与集成”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是一个理学博士点,强调理工结合,主要横跨学科为数学、物理、生物与工程。
该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联合申报的,由双方联合建立的系统科学研究所管理。
本培养方案由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联合制定。
1、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道德品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学风。
2).在系统科学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系统分析与集成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学科中的应用背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有创造性的工作。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和理解相关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以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4). 身心健康。
2、研究方向1).复杂系统理论方法及应用2).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3).水资源系统分析与数字流域4).综合集成技术与方法5).生物信息、控制与计算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科代码:0811 授工学学位)为加强博士研究生的管理和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学科自1997年9月起按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经过培养实践,特修订本方案。
1、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和理解相关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以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4). 身心健康。
2、主要研究方向1).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 2).复杂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3).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4).计算机集成控制与网络技术; 5).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6).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 7).生物信息、控制与计算; 8).公共安全与应急决策系统; 9).物流系统工程; 10).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1).飞行器导航制导 12). 多谱成像与遥感图像处理三、学习年限与学分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研究生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同济医院的病房里,我坐在办公桌前,脑海中浮现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思。
这已经是我第十个年头参与这项工作了,对于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目标定位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学、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根据研究生所选择的学科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以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素养。
3.实践课程:安排研究生到临床科室轮转,亲身参与临床诊疗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科研课程:教授科研方法、统计软件应用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5.选修课程:开设跨学科、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师资力量1.教师队伍: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座。
2.导师制度:实施导师责任制,每位导师负责指导一定数量的研究生,确保培养质量。
3.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升学术水平。
四、培养过程1.选拔机制:通过选拔考试,选拔具有潜力的研究生进入培养计划。
2.学术评价:实施学术评价制度,对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进行量化评价。
3.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临床轮转、科研实践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4.综合素质培养:组织各类活动,如学术沙龙、社会实践等,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五、毕业要求1.学术成果:研究生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以体现其学术水平。
2.实践能力:研究生需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以满足毕业要求。
六、展望未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培养方案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培养模式,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看着手中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个方案凝聚了我十年的经验与智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助力无数同济医院的研究生踏上辉煌的医学之路。
水利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5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下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为水利水电工程学科(二级)。
培养目标是培养博士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在水利工程学科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及必要的工程实践知识;熟悉本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及有关新技术;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研究方向●水电能源优化调度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发电生产过程控制、仿真与设备诊断●电力市场环境下水电能源规划与风险管理●水工结构安全分析与破坏机理研究●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三、学习年限与学分1. 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5年。
可提前,但最少不得短于2年半。
总学分要求≥32学分。
2. 硕博连读生、直攻博士生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至6年。
总学分要求≥54学分。
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所示:四、课程设置见“水利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五、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界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水利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课程相同或相近。
3.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
选题报告通过得1学分。
4.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定写论文。
5.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1)博士论文资格审查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资格的基本条件:(1)必须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筹)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通知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筹)(以下中文简称中欧能源学院,英文简称ICARE)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共同发起,在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是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可再生能源学院。
该项旨在借助欧洲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优势,培养国际紧缺的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专门人才,搭建中欧专家和学术机构长期深度合作的平台。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中方举办大学,法国巴黎高科作为项目申报人,共7个国家10所重点大学和一所欧洲非政府机构组成的项目申报团队正在筹建中欧能源学院。
一、招生计划中欧能源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将于3月进行,2011年将计划招收双硕士项目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120人(包含统考生和推荐免试生),以学生自愿申请并通过中欧能源学院公开选拔方式择优录取。
二、指标分配方案研究生院在2011级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前将中欧能源学院招生指标先行划拨相关院系,已实际录取人数为确定招生指标。
获得指标划拨的院系将允许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中欧能源学院选拔。
学生的指导教师先来自于中欧能源学院的导师库,新增导师须提交《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2011年指导教师申请表》(附录一)。
请各院系将汇总的申报表于3月27日前所在院系汇总后交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筹备办公室(动力楼二楼215室)。
三、培养方式1、学制中欧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实行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2、课程设置和学分注:1)人文类课程系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类研究生必修的课程,该类课程学时不得少于16h/1学分。
2)开课时间若为“秋、春”表示此课程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都开课,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时间去修该课程。
3)《可再生能源基础理论》设计成不同的4部分,每部分为32学时/2学分,只选修其中的1部分:热力学和热转移(Ⅰ)或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Ⅱ)或光电转换、电力和控制(Ⅲ)或生物、化学和生物质(Ⅳ)。
新能源交叉学科项目工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适用2017年入学)一、适用学科、专业:●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08)●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05)二、培养目标面向新能源产业需求,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新能源技术领域国际化创新创业型复合式高层次人才。
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跨学科研究和交流中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备更宽广的学术视野,提高对交叉性前沿知识的理解和深入研究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实行导师组负责制,需跨学科或交叉培养。
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
四、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总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考试课程不少于20学分,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17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2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专业实践环节3学分。
学位课程学分内只允许包含2学分外语课程学分,选修、补修课程学分计入非学位要求学分。
(一)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60680021 1学分(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60680012 2学分(考试)●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0012 2学分(考试)(二)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17学分)(1)数学类课程(不少于3学分)●高等数值分析60420024 4学分(考试)●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60420123 3学分(考试)(2)宏观能源类课程(不少于5学分)●新能源技术导论82910183 3 学分(考试)●能源经济学82910172 2 学分(考试)●新能源生命周期分析72910082 2 学分(考查)●新能源产业政策与规划管理82910192 2 学分(考试)(3)专业方向研究生课程(不少于9学分,不少于5门)●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70350351 1学分(考试)●实验室安全学70350321 1学分(考试)●材料学基础70350043 3学分(考试)●能源转化与能量存储:材料与器件80350583 3学分(考试)●纳米能源材料和技术(新课)2学分(考查)●电子器件与封装80350192 2学分(考试)●材料分析与表征70350283 3学分(考试)●节能技术与热管理工程80350572 2学分(考试)●新能源材料化学80350592 2学分(考试)●核能利用与材料80350622 2学分(考试)●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70350482 2学分(考试)●功能高分子材料80350562 2学分(考试)●电化学原理与应用80350642 2学分(考试)●新能源材料物理基础70350472 2学分(考试)●计算材料学70350172 2学分(考试)●智能电网(新课)2学分(考试)●电工理论基础及应用70220182 2学分(考试)●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80220372 2学分(考查)●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运行与控制80220362 2学分(考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220382 2学分(考试)●储能技术及其在新能源系统中的应用80220392 2学分(考试)●工程电介质导论70220193 3学分(考试)●动态电力系统70220052 2学分(考试)●现代电力系统优化方法80220302 2学分(考查)●现代电力电子学70220122 2学分(考试)●电磁兼容80220092 2学分(考试)●现代高电压实验技术80220023 3学分(考试)●高电压外绝缘工程80220412 2学分(考试)(三)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2学分)●创业管理60510072 2学分(考查)●高新企业的创办与管理60510082 2学分(考试)●交叉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72910052 2学分(考查)●职业伦理(必修)62910031 1学分(考查)(四)必修环节(2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 1学分(考查)●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五)专业实践环节(3学分)●专业实践69998043 3学分(考查)五、自修或选修课程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组指定内容系统地自修或选修,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经济法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0107 授法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 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
2.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3.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求真精神,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4. 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法学领域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5. 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相关实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1. 高技术法2. 知识产权法3. 竞争法三、学习年限:普通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的时间为2.5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总学分要求≥34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2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4学分修课学分≥22 校级公共课程≥6学分(一外2、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2、科社1、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他类1)学科(专业)要求课程≥16学分(含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4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 注学位要求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11.500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408.55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 1 春 马克思学院 408.55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2 2 秋 马克思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 1 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403.500 法理学专题 32 2 秋 法学院 403.600 民法总论专题 32 2 秋 法学院 403.570 民事诉讼法学专题32 2 秋 法学院 300.540 知识产权法专题 32 2 春 管理学院 403.582 竞争法专题 32 2 春 法学院 300.541 合同法专题32 2 春 管理学院 300.542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与审查 32 2 春 管理学院 300.543 专利战略 32 2 秋 管理学院 300.538 国际技术转让法 32 2 春 管理学院 300.539 无形资产评估 32 2 秋 管理学院 300.544 知识产权行政法 32 2 春 管理学院 300.513 管理研究方法论32 2秋管理学院跨一级学科课程 2 秋.春 非学位要求课程补修课程研究环节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502 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503 学位论文10管理学院注:硕士生修课应从硕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500-799);博士生修课应从博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800-999)。
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3100 授工学或医学学位)一、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要求达到: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及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勤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3.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能熟悉应用工程技术解决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问题;能够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具有创造性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能用一门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具有较好的听、说、写能力。
5.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研究方向1.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2.听觉与平衡系统生物医学工程3.数字化医疗设备研制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5-6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申请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表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注: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在硕士选课基础上补足学分)六、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条例》七、博士学位论文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条例》、《华中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八、论文发表的要求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要求九、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条例》、《华中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十、临床实践工作各类博士生均要求实践工作半年,具体方式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行安排。
生物医学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3100 授工学或医学学位)一、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求达到: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
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专业代码:071102 授理学学位)“系统分析与集成”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是一个理学博士点,强调理工结合,主要横跨学科为数学、物理、生物与工程。
该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联合申报的,由双方联合建立的系统科学研究所管理。
本培养方案由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联合制定。
1、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道德品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学风。
2).在系统科学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系统分析与集成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学科中的应用背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有创造性的工作。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和理解相关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以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4). 身心健康。
2、研究方向1).复杂系统理论方法及应用2).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3).水资源系统分析与数字流域4).综合集成技术与方法5).生物信息、控制与计算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科代码:0811 授工学学位)为加强博士研究生的管理和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学科自1997年9月起按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经过培养实践,特修订本方案。
1、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和理解相关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以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4). 身心健康。
2、主要研究方向1).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 2).复杂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3).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4).计算机集成控制与网络技术; 5).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6).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 7).生物信息、控制与计算; 8).公共安全与应急决策系统; 9).物流系统工程; 10).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1).飞行器导航制导 12). 多谱成像与遥感图像处理三、学习年限与学分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超声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二、学习年限: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三、培养方式: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五、课程学习要求:(二)参考书目1. 王新房主编。
超声心动图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邓又斌,谢明星,张青萍主编。
中华影像医学,超声诊断学卷,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李治安主编。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学。
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 刘吉斌主编。
现代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第1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 李治安主编。
临床超声影像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6. William F. and ThomasRyan. Feigenbaum’s Echocardiagraphy,Seventh edition.7. Carol M. Rumack, Stephanie R. Wilson and J.William Charbonean.Diagnostic Ultrasound,Third edition.8. William J.Zwieebel JohnS.Pellerito,温朝阳主译. 血管超声经典教程,第5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9. 李泉水主编。
浅表器官超声医学,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10. 谢红宁主编。
妇产科超声诊断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六、培养环节具体要求:(一)培训目标:能够掌握正确的超声医学的临床工作方法,掌握超声医学领域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最基本的临床急救技能和方法。
熟练操作超声仪器,并掌握正确的检查手法。
了解超声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熟悉相关影像学知识,包括其适应证、检查方法及主要临床价值。
培训期间,住院医师应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获得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最新版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3100 授工学或医学学位)一、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要求达到: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及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勤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3.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能熟悉应用工程技术解决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问题;能够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具有创造性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能用一门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具有较好的听、说、写能力。
5.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研究方向1.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2.听觉与平衡系统生物医学工程3.数字化医疗设备研制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5-6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申请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表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注: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在硕士选课基础上补足学分)六、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条例》七、博士学位论文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条例》、《华中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八、论文发表的要求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要求九、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条例》、《华中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十、临床实践工作各类博士生均要求实践工作半年,具体方式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行安排。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教高[2001]6号文)的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充分利用学校综合优势和办学资源,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办学,坚持以需求为目标,面向软件产业办学;坚持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软件标准培养人才;坚持质量第一,素质与技术并重、基础与实践统一;坚持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借助一流学科的优势,创办一流的软件学院,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腾飞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软件人才。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要求达到以下培养目标:1.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目前,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八个研究方向:1.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2. 软件项目管理3. 软件测试与质量工程4. 网络软件开发5.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6.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7. 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8. 图形图象处理研究方向主要根据人才市场和工程实践教学基地需求动态设置;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个人兴趣爱好侧重某一方向或多方向选修课程。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7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科研道德;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工程热物理
2. 热能工程
3. 动力机械及工程
4. 流体机械及工程
5. 制冷及低温工程
6. 化工过程机械
7.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表1: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见表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硕士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指导硕士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二)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
跨一级学科课程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外的理、工类研究生课程,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三)研究环节的要求
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硕士生应从入学起即进入研究阶段,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报告,接触课题,进入研究工作。
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就选题的科学根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课题可行性等做出论证。
硕士生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通过硕士论文资格审查后,即可进入硕士论文工作阶段。
2.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
硕士生应该经常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在撰写论文前应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课题的研究情况和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
3. 学位论文
硕士生用于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论文选题要有学术价值或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意义;硕士学位论文应当有创新性或新见解并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的要求撰写。
硕士生在修完规定的学分和完成学位论文后,可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组织论文答辩。
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表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