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保护和发展意见
- 格式:pdf
- 大小:167.54 KB
- 文档页数:1
林业造林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林业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工作。
目前我国林业造林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下所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造林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树种选择上。
目前,由于投资者关注利益最大化,往往选择快速生长的树种,忽视了乡土树种的价值。
这种盲目的树种选择不仅严重破坏了当地生物多样性,也使得林地的生态功效降低。
建议在造林时要注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树种,并根据生态需求合理配置树种结构。
种植技术不到位也是造林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有些地区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造林过程中的土壤培育、栽植密度、抚育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这导致苗木成活率低,严重影响了造林质量。
建议加强对造林技术的培训,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种植技术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林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当前,相关部门对于林业造林项目的监督管理往往不及时、不有效。
有些地方甚至存在造假、刷单等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造林质量和公众利益。
建议加强对林业造林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造林质量的提高。
林地保护和管理也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林地的保护是保证造林质量的核心要素,而目前一些地区在林地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腐败问题和不合理规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林地的质量。
建议加强对林地保护和管理人员的监督,建立健全保护机制,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保障林地的健康发展。
宣传教育工作也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途径。
当前,公众对于林业造林质量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有些人甚至不了解造林的意义和效益。
建议加大对林业造林质量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林业造林的重要作用和质量要求,提高公众对造林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林业造林质量问题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加大监督力度、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公众的认知度,才能提高我国林业造林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探析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优势和发展措施作者:张新胜来源:《中国农资》2013年第11期摘要:随着各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各地区的交往不断频繁,引进物种有了势不可挡的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引进物种与当地物种的矛盾越发严重,这更让人们反想其乡土物种的优势,重又把目光放到了乡土物种的推广上。
乡土树种源于本土,具备资源丰富、适应性强等优势,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乡土植物资源,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通过资源的可持续应用达到资源保护的目的;同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种类选择和配置,建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稳定性强、景观丰富的人工群落。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对本地区乡土树种的种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词:引进树种;开发力度;问题及原因1 乡土树种的概念乡土树种,是指本地区天然分布树种或者已引进多年且在当地一直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
由于分布区内气候、土壤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不同,特别是长期的有性繁殖、基因的分离与重组,正因为如此,乡土树种在生态建设中有许多的优良乡土树种的品种及品系可供我们选择使用。
2 乡土树种的优势(1)乡土树种是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乡土树种对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造林比较容易成功。
(2)性能价格比高,栽植区群众对乡土树种比较了解,栽植有信心,后顾之忧少,当地群众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比较了解,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栽培后管理方便、见效快。
(3)乡土树种种源比较丰富,种苗基地与造林地相距较近,可做到随起随运随载,减少了包装、贮藏等中间环节,效率高。
(4)文化底蕴丰富,我国园林充分发挥其深厚底蕴,形成了许多传统手法独到之处。
乡土植物在历代文学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5)管理比较便利,城市的多次改建破坏了土壤良好的结构状态,限制了树木的生长发育。
植物能否存活,成功后能否枝叶繁茂,形态优美,关系到造景的艺术效果,好的植物景观的形成,即靠园林设计又靠养护管理。
乡土树种榆树的应用及前景1. 引言1.1 介绍乡土树种榆树榆树,又称榆木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树种。
榆树属于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以上,树冠宽大,枝叶繁茂。
榆树树皮灰色或灰褐色,纵裂而稍成块状剥落,树干笔直,树形优美。
榆树的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有光泽,并有一对明显的侧脉。
榆树的花为雌雄异株,雄花成序状聚伞花序,雌花为腋生或顶生的单生或簇生,果实为坚果。
榆树喜阳,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生长适温较宽,对土壤要求不严,有较强的生命力。
榆树在我国乡村地区广泛分布,是乡土树种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榆树生长迅速,树形优美,树木质地坚硬,耐腐朽,是一种优质建材。
榆树的树皮及枝叶具有药用价值,能够清热解毒、止泻收敛。
榆树还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春季开花,秋季变叶,四季有异彩,可用于美化乡村环境。
榆树在乡村起到了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作用,是乡土树种中的瑰宝之一。
1.2 探讨榆树的生长环境榆树是一种乡土树种,生长环境相对宽泛,适应性强。
榆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以生长在各种土壤中,但以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榆树对光照要求较高,喜欢充足的阳光,但也能适应半荫或荫蔽环境。
榆树对温度适宜范围较广,但对于寒冷地区的耐寒性较强,能够在寒冷的冬季正常生长。
榆树比较耐盐碱,可以生长在一定程度的盐碱土中。
榆树的生长环境相对宽松,适应性强,这也使得榆树在乡村地区广泛种植并得到良好的生长和发展。
榆树的生长环境特点为乡村的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为榆树在乡村的应用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分析榆树在乡村的重要性榆树作为乡土树种,在乡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榆树在乡村的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意义。
榆树是一种非常耐寒的树种,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因此在乡村地区普遍分布。
榆树的根系深厚且广泛,有助于保持土壤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和山坡不被侵蚀。
这对于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榆树在乡村的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的营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而在中国,作为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的闽西乡土阔叶树种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资源,营建一座种质资源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如何营建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1. 保护珍稀树木资源闽西地区地处闽南山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树木生长。
这里的阔叶树种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樟树、楠木、红豆杉等等。
由于人为开发、天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珍稀的阔叶树种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营建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可以为这些珍稀树木提供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从而帮助保护珍稀树木资源。
2. 促进闽西地区的生态旅游闽西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而营建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了解珍稀树木的机会,也可以为闽西地区的生态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 科学研究和示范基地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还可以成为科学研究和示范基地。
搜集整理各类闽西乡土阔叶树种的种质资源,并进行科学研究和保护,为地方农林部门提供丰富的资源数据,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质资源库还可以成为农林部门开展技术推广和示范的依托,为当地农民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1. 地点选择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地点应当选在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的地方。
具体来说,可以选择在当地的自然保护区内,这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珍稀树木资源,也可以为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提供方便。
2. 建设规模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规模应当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可以包括树木种植区、科研实验区、游览区等功能区域,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设施建设在闽西乡土阔叶树种质资源库中,需要建设相应的设施,如温室大棚、科研实验室、游客服务中心等。
保护绿色植物措施和意见
保护绿色植物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维持生态平衡和地球气候稳定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保护绿色植物的措施和意见:
1. 减少砍伐和非法采伐:鼓励并加强法律条例,限制砍伐和非法采伐活动,并提高对这些活动的执法力度。
2. 推广森林保护和再造:增加森林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控,同时积极开展森林再生和植树造林活动。
3. 促进可持续林业管理:加强对林业活动的监督,确保林木的可持续管理和可再生利用,同时鼓励使用替代材料和产品,减少林木需求。
4. 解决森林火灾问题: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提高火灾预测和监测能力,加大扑灭火灾的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
5. 推广生态农业和林下经济: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发展林下经济,提供经济激励,促进绿色生产方式。
6.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公众环境教育,提高人们对绿色植物和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绿色植物的责任感。
7. 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加强国际间合作,促进跨国林业问题的解决,同时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和奖励,推动绿色植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保护绿色植物,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气候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土树种保供繁育基地建设方案范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乡土树种保供繁育基地建设方案一、引言乡土树种,作为地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通地方树种柞榛的现状与保护作者:孙刚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2期摘要通过植物性状的对比分析以及查阅文献资料,认为南通的柞榛树实为桑科柘属中的柘树。
介绍了柞榛在南通市的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保护和利用规划,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这一地方树种。
关键词柞榛;现状;保护;江苏南通中图分类号 S79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182-011 柞榛辩析柞榛是南通的民间俗称,柞榛究竟是哪种树木,有人认为是柘树,还有人认为是柞树。
对于桑科柘属中柘树,《中国植物志》作了如下描述:柘(嘉祐本草、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奴柘(本草拾遗,广西),灰桑(湖南湘阴),黄桑(云南),棉柘(救荒本草),柘树(中国树木分类学)。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 m。
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略具棱,有棘刺,刺长5~20 mm;冬芽赤褐色。
叶卵圆形或菱状卵形,雌雄异株,聚花果近球形,直径2.5 cm,肉质,成熟时桔红色。
花期5—6月,果期6—7月。
茎皮纤维可造纸;根皮药用;嫩叶可养幼蚕;果可生食或酿酒;木材心部黄色,质坚硬细致,可以作家具或黄色染料;也是良好的绿篱树种[1]。
《本草纲目》对其描述如下:“柘木,里有纹,亦可旋为器。
其叶可饲蚕,曰柘蚕。
然叶硬,不及桑叶。
处处山中有之,喜丛生。
干疏而直,叶丰而厚,团而有尖。
弓人取材以柘为上”[2]。
对于大风子科刺篱木族柞木属中的柞木(凿子木),《中国植物志》作了如下描述:柞木(嘉佑草本)凿子树,蒙子树,葫芦刺,红心刺。
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4~15 m;树皮棕灰色;幼时有枝刺,结果株无刺;叶薄革质,雌雄株稍有区别,通常雌株的叶有变化,菱状椭圆形至卵状圆形,边缘有细齿;浆果黑色,球形,鲜时绿色,干后褐色,有黑色条纹。
花期春季,果期冬季。
材质坚实,纹理细密,材色棕红,供家具、农具等用;叶、刺供药用[3]。
《本草纲目》中记载:“此木坚韧,可为凿柄,故俗名凿子木。
浅论乡土树种及其作用与价值乡土树种是指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生境条件,并长期生活在当地的树木品种。
乡土树种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对维护生态平衡和提升乡村风貌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生态方面,乡土树种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和防止土壤侵蚀。
它们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各类污染物,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提供舒适的生态环境。
乡土树种还能够调节气温和湿度,减少风沙和雾霾的侵袭,改善地方气候条件。
它们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增加土壤的持水性和抗蚀性,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
在经济方面,乡土树种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
它们可以作为木材、果品和观赏植物,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许多乡土树种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可以提取药材,制作中药,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乡土树种还可以作为园林绿化和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的发展。
乡土树种的种植和经营也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乡土树种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它们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地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密切相关。
许多乡土树种被赋予了神话传说和象征意义,成为人们敬仰和崇拜的对象。
树木的繁茂和茂盛也象征着乡村的繁荣和富饶。
乡土树种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乡村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土树种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化活动导致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和破坏。
人们对外来树种的偏好也导致了乡土树种的流失和边缘化。
这不仅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也破坏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保护和发展乡土树种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为了保护和发展乡土树种,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乡土树种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对乡土树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乡土树种的繁育和培育。
加强乡土树种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乡土树种的认识和重视。
保护树木建议书范例广大群众们:你们好!今天,我要建议的主题是:爱护好绿化。
在每一处地方、或在每一个角落见到一草一木的时候,不要去践踏它们。
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它们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为人类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帮助人类净化空气。
可以说,绿化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最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人类每天所呼吸的空气来自于这些绿化,他们无时不刻地为人类服务,没有了它们,我们就无法再生活下去。
我们必须依靠它的陪伴。
没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就不会丰富多彩。
但是现在……我们的森林绿化在逐渐减少,我们人类正在砍伐、破坏绿化等一些毁坏绿化的事件。
全世界平均每秒钟就失去足球场大小的森林,由此可见人类消耗森林资源,是多么地快。
而现在全世界余下的森林资源已经不多了。
我国的森林面积占全世界的___%,排世界第___位。
说明了我国的森林面积并不多,我们更应该要保护好现在的绿化和树木。
树木的价值是很高的。
拿一棵生长___年的树为例,它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同时能防止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
涵养水源、促进水分再循环,价值37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水分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为各类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汇总起来竟有___万美元。
这说明树不仅仅对人类作出了贡献,也为动物做提供了栖息之地。
啊,树木绿化为我们做出了这么多贡献,他们真是大自然中的好人。
广大群众们,行动起来吧,拿上铁锹,去草地上,去大树下,种下小树,种下我们的希望,让我们的希望桌茁壮成长,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国!___日期保护树木建议书范例(2)亲爱的环保局局长:您好!世界的树木开始逐渐变少,虽然植树运动仍在坚持,但树木的砍伐量远远超出了植树量。
要知道,树木的逐渐消失,将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河水污染、发生泥石流、空气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
保护树木是我们现在必须要做的。
如果再不挽救,恐怕就要晚了。
古树名木保护建议古树名木是指具有悠久历史、独特形态、珍贵价值的树木,在保护和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 制定专门的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政策,明确保护的范围、措施和责任主体,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大家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3. 建立古树名木数据库:建立全国范围的古树名木数据库,收集、整理和记录各地的古树名木信息,包括树种、年龄、地理位置等,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制定科学的养护措施:针对不同的古树名木,制定科学的养护措施,包括修剪、浇水、施肥等,确保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5. 加强监测和巡查: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监测和巡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古树名木受到病虫害等威胁。
6. 建立保护区和园林:将一些特别珍贵的古树名木建立为保护区或园林,加强管理和保护,同时设立游客接待中心,方便公众参观和学习。
7.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古树名木保护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保护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古树名木的保护事业。
8.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科研投入,开展相关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9. 强化执法和监管:加大对违法破坏古树名木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和监管工作,确保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的保护。
10.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专业性和技术水平。
通过以上的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传承和弘扬古树文化,让古树名木成为我们城市和乡村的绿色名片,为人们提供美丽的环境和丰富的生态价值。
同时,古树名木的保护也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珍视,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
湖南省炎陵县青石冈国有林场林下经济模式下乡土珍稀树种苗木培育技术创新摘要:林下经济模式已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乡土珍稀树种苗木培育技术创新是该模式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林下经济中乡土珍稀树种苗木的培育效率和质量。
首先,我们分析了林下经济模式的背景和意义,强调了乡土珍稀树种在生态系统恢复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详细介绍了当前常见的乡土珍稀树种苗木培育技术,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方法,如生物工程、遗传改良和种苗管理技术的应用。
最后,我们总结了这些技术创新的潜在益处,包括提高木材和药材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
通过这些技术创新,林下经济模式可以更加可持续,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恢复乡土珍稀树种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林下经济模式、乡土珍稀树种苗木、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引言:林下经济模式的崭露头角已经为农村社区带来了希望,但如何有效培育乡土珍稀树种苗木成为了关键挑战。
这些珍稀树种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本文聚焦于乡土珍稀树种苗木培育技术的创新,旨在提高其培育效率和质量。
通过探讨技术创新的可能性,我们希望激发兴趣,为促进林下经济的可持续性和保护乡土珍稀树种的生态系统贡献思路和解决方案。
在这个挑战性的领域,创新是前进的关键,将有助于塑造更繁荣的乡村未来。
一、乡土珍稀树种苗木培育的现实问题青石冈国有林场在培育乡土珍稀树种苗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面临一系列重要挑战。
尽管已经投资了130余万元用于引进新技术,但乡土珍稀树种苗木的培育效率仍有待提高。
这些树种具有长生长周期和复杂的繁殖方式,即使使用现代技术,也难以快速提升培育效率。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可以考虑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培育技术,以减少生长周期,提高繁殖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获取更多前沿技术和知识,也是提高培育效率的一种途径。
苗木质量的不稳定性是另一个重要问题。
古树名木保护建议古树名木作为自然界的珍贵财富,具有丰富的生物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的恶化,许多古树名木正面临着被砍伐、盗挖、病虫害侵袭等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保护意识:加强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重视,宣传古树名木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2. 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违法行为的处罚,加强对砍伐、盗挖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3.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监测和巡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古树名木的安全和完整。
4. 科学保护技术: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科学保护技术研究,开展病虫害防治、树体修复等工作,提高古树名木的存活率和健康状况。
5. 建立保护基地:通过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基地,集中保护和管理一定数量的古树名木,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态保护。
6.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国际化。
7. 引导合理利用: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引导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8.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培养人们对古树名木的热爱和责任心。
9. 加强保护团队建设:建立专业的古树名木保护团队,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专业水平。
10. 加强国内外交流:加强国内外古树名木保护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提高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政府、公众和专业团队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意识和行动,才能确保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遗产。
园林绿化乡土树种优势及利用策略摘要: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表现为适应当地环境、展现地方自然风貌和文化内涵、后期养护管理简单、造林及养护成本低等优势,据此,提出重视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重视乡土树种的确认、加强乡土树种的科学研究、提高园林绿化从业者的水平等在园林绿化中提高乡土树种利用的策略。
关键词: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开发利用1、乡土树种优势1.1适应当地环境乡土树种是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大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病虫害和灾害性气候等恶劣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抵御能力。
相比较之下,外来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存在不确定性,初期就表现为不适应的要及时淘汰;即使在移植的初期生长表现较好,也仍然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选择以及驯化,后期表现为不适应的也要淘汰,表现好的才可能和当地的生态系统相适应,并最终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1.2展现地方自然风貌和文化内涵时代进步经济发展,城镇化城市化无法褪去乡村的影响,而乡村风貌和文化内涵的体现很大程度是当地的乡土树种。
老家院里一株粗大的槐树春季摇曳的槐花,进村道上的一排毛白杨留下的一路绿茵,村边的一片梨园桃园枣园春季花朵绽放、夏秋果实累累,都展现了地方自然风貌,给当地人留下满满的亲切感和浓浓的乡愁。
乡土树种构成的是当地景观的骨架和基底,北京高大的毛白杨、长寿的国槐和侧柏随处可见、根深叶茂。
1.3后期养护管理简单乡土树种长期处于当地的良好或恶劣环境,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和环境中的周围生物。
如北京地区的杨、柳、榆、槐、椿等乡土树种,春季就近起苗栽植,成活率高,树木成活养护一年以后,除拆迁腾退地和通体沙等特殊困难立地条件,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养护措施就能正常生长。
因此非绿地的乡土树种,养护一般做好病虫害防治、秋冬季节除草以防森林火灾就基本满足管护要求。
而外来树种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需要加强浇水、特殊外来树种如美国红枫栽植后有的需要输入营养液、栽植初期年份夏季需遮荫、使用抗蒸腾、冬季需树干防寒措施等,养护工作要求高成本高,成活和保存率还不一定满足造林要求。
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实施方案一、引言乡土树种苗木培育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
为了有效推动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工作,提高苗木培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苗木培育目标1. 提高乡土树种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率;2. 丰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景观;3. 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苗木培育内容1. 选用适宜的树种: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进行培育,包括果树、植被树和观赏树等;2. 种子处理:对选用的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和催芽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3. 育苗技术:采用盆栽、播种、嫁接等技术,进行苗木的育苗和培育;4. 苗木管理:科学浇水、施肥、修剪和防病虫害,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5. 移栽技术:合理选择移栽时机和方法,减少苗木移栽带来的伤害,提高成活率。
四、苗木培育实施步骤1. 调查评估:对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进行调查评估,确定适宜的树种和培育方法;2. 种子采集:在适当的季节,采集成熟的种子,进行初步处理;3. 育苗培育:根据选用的树种,采取相应的育苗技术进行培育;4. 苗木移栽: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法,将培育好的苗木移栽到指定地点;5. 管理养护:对移栽后的苗木进行科学管理和养护,保证苗木的生长和成活。
五、苗木培育保障措施1. 人员配备:配备专业的苗木培育人员,确保培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2. 设施设备:配备苗木培育所需的设施和设备,包括育苗棚、水源设施、育苗土壤等;3. 技术指导:定期组织苗木培育技术培训,提高培育人员的技术水平;4. 监测评估:建立苗木培育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六、总结乡土树种苗木培育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苗木培育实施方案,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苗木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农村振兴和生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浅论乡土树种及其作用与价值
乡土树种是指生长在乡村和农田中的树木,它们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农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乡土树种的作用和价值在农村生活中是不容忽视的,它们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土树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乡村和农田中,树木可以起到固土保水、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
柳树、杨树等树种在水土保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们的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
树木的存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有着显著的效果。
树木的观赏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美丽的树木可以为乡村和农田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了环境的整体质量。
乡土树种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村和农田中的树木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木材资源,还可以带动乡村的特色产业发展。
桑树、橡树等树种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木材资源,同时还可以种植桑叶、橡树果实等产品,为农民增加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柿子树、梨树等果树也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果实资源,可以加工成相应的产品,丰富了农产品的品种,满足了不同消费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乡土树种对于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乡土树种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净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乡村和农田中的树木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净化空气,降低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树木的存在还可以为当地的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乡土树种唱主角园林绿化重特色摘要:盲目追求引进外来树种,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甚至对整个物种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反思我们存在的失误,让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唱主角将成为一种必然。
本文将以陕南乡土树种的开发与应用为例,对乡土树种唱主角,园林绿化重特色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字:乡土树种;主角;园林绿化;特色;陕南乡土树种为贯彻落实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陕西描绘了“科技强,经济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十二五宏伟蓝图,在城镇化快速演进中,植树造林园林绿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绿化事业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环境空间、促进生态平衡、调整产业结构中演奏绿色乐章,增强“肺腑”功能,彰显朝阳产业的勃勃生机与广阔前景。
乡土树种遭遇尴尬由于绿地系统规划与绿化树种选择存在一定误区误判,误导绿化建设步入迷茫困境,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绿化理念不够科学成熟。
思想支配行动。
特别是决策者的思想观念影响全局与长远,热衷于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受发达地区影响,以求新求洋为时尚,盲目追求欧美风格,南国风情,力求上档次,新奇美,短平快,直接引种外地树品。
没有充分认识到植物不仅是创造舒适生活环境而随意改变和破坏自然的工具,更是一种扎根于当地固有自然与风土文化,构筑区域文明的生命体。
有些绿化规划设计者为了迎合长官意志盲从心理,在绿化设计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少用或不用乡土树种,或因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对乡土树种的树形、树姿等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性缺乏深度了解,因此不敢把乡土树种应用到绿化设计中去。
二、绿化行为易模仿跟风。
受诸因素影响,石泉县过去在植树造林热潮中,大量引进普及的北方泡桐树、法国梧桐等繁盛一时已悄然隐身,引种的南方植物也因“弱不禁风”耐不得严寒而成效不佳。
道路绿化、园林绿化引种的外来树种导致千城一面,千树一色,绿化“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品种单一,缺乏地方特色。
三、乡土树种被忽视受冷遇。
乡土树种是指长期自然分布在一定区域的原生树品,而非迁移引种的物种。